家风家教视频展播心得体会范文 观看家风家教短视频心得体会(7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家风家教视频展播心得体会范文一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因为家风虽是无形的、潜在的,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对孩子的成长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 好的家风和不好的家风都会影响到后代。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不好,则父母恶,子不肖,孽孙生。美国的爱德华和珠克两个家庭,家风传至八代。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个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两个家庭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着。所以说,家风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子女的成才与否,而且不仅是一代。
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因此,家长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好家风。
首先要言教。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鲁迅先生也曾说过:“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翻开历史,在我国不知有多少脍炙人口、生动感人的名人家规、家训,感召来者,滋养后人,如周公的“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朱伯庐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及周总理的10条家规等均是。
其次是身教。即自己以身作则,作出表率。把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全、对社会有益的有用之才,这是家长最重要的责任。古人云:父母亦师;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左右着孩子一生的道德行为。著名翻译家傅雷教育孩子就不止于言教,更注重于身教。他在1962年给傅敏的信中说:“我和你妈妈给你的榜样总还是勤劳认真的,……我对青年人、对自己的要求,除了吃苦(肉体上,物质上的吃苦)以外,从不比党对党团员的要求低;这是你知道的。但愿我们大家都来提高自己,不仅是学识,而尤其是修养和品德!”
三是要构建和谐家风。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不正常,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家长要理智,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不当着孩子面吵架;要发扬民主,主动倾听孩子的意见、平等协商;要开朗、乐观,和孩子一起玩,让家庭充满欢乐情趣。总之,要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在和谐、温暖和相亲相爱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己做起,不断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努力将自己的家庭变成人才的学校。
2022家风家教视频展播心得体会范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朋友们:
大家下好!我叫王--,来自白河路政中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家风,传承的力量》。
“寒门家风好,少年早成才”,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大凡家风家训,或为一条意义厚重又深远的格言,如诸葛亮曾有教子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或为一整篇谆谆教诲的文章,如司马光那篇传颂至今的《训俭示康》;或为如曾国藩者,在家书往来中教授子嗣为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家训在祖祖辈辈的传承中便成了家风。
悠悠华夏五千年,风流人物灿若繁星。回望我们中华民族那些有杰出贡献的人,都拥有良好的家风。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官至宰相,位高权重。但他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篇《训俭示康》来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显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说,伯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我们周家兄妹都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人当大官,没有人经商挣大钱,没有小车子、大宅子。“踏踏实实地本分做人是我们周家的家风。”
勤俭、正直、低调、清廉,读这些伟人的家风家训,令人动容,也令人心生敬畏。我的家庭是幸福的四口之家,然而,自我记事起,确从不曾听闻父母对我有关于家训家风的专门教导,父亲老实憨厚,母亲性子温和,他们的一生平淡无奇,却一直在用行动让我明白人的一生,什么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孝道。我的外婆今年已经84岁了,由于性格要强,经常会因为菜不合口味、米饭又太硬这样的小事发脾气,可爸爸妈妈总是耐心的劝说,从不顶撞她,即使有时候外婆说的话我都觉得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责怪她的意思。依然处处顺着她的心意,爸爸总对我说“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她来。人老了就应该愉快的安度晚年,这也是我们做儿女应尽的职责。爸爸的话很让我感动,我在心里记下了这句“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这就是我们的家训,我有责任和义务把我们的家训世代传承下去。现在每次休假回家,我都会第一时间去看外婆,听她给我讲那些我都能背下来的过去的事情。因为看见她的微笑我就会觉得我是幸福的!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或是子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教训是沉痛的。因此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家风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让。首先,要有意识的去培育养成。要明白代代相传的不
家风家教视频展播心得体会范文 观看家风家教短视频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