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心得体会学习培训及感悟 培训心得和感悟(三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描写心得体会学习培训及感悟一

讲座一开始,我们并没有进入正题,而是一起看了一段名人名言:“子曰:不知命,不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命”在我的理解应该是规律的意思,而“礼”则是人的职业素养、态度、素质等,“言”就应该是别人的想法和评论。通过这样一则文言警句,我们可以大体推导出我们新员工对待工作的价值观、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工作的行为以及对待工作的习惯思考。我们重点了解了态度这点,高中的时候我们的教导主任就曾告诉我们:态度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命运。

每一个角落都离不开这句话的束缚,我们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对待人际关系、对待感情、对待金钱、对待成长都有个人不同的态度,每个人的收获自然也不一样。譬如感情,妻子劝丈夫戒烟,或者阻止丈夫抽烟,这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取向了。积极的态度是,妻子是为我好,希望我注意身体;消极的态度则是她怎么老是管着我,太烦了!再来看成长的例子,我们新员工刚加入公司的时候,难免有很多情况需要加班,这时也会相应地产生两种想法:一者可以认为老板看重我,给我这么多工作来促使我快速成长,争取早日挑起公司的担子;一者也可以抱怨说我每个月工资就这么点还每天累死累活下班都不让走,老板在最大限度地剥夺我的剩余价值。

积极面对一切我们必须面对的东西,并从中汲取能够促进我们积极人生态度的成分。刘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她坐67路公共汽车的故事:她就是给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让了个座,那个老人愣是在要下车之前跑到前面握着她的手表示感谢,受到鼓舞的刘老师特别感慨,然后心情格外舒畅,工作也顺利了好多。刘老师和我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我们所在的公司都只是在起步阶段,但是我们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也许我们会很累,也许我们的薪酬并不高,也许我们也不知道公司未来究竟会发展得如何。但是我们有一颗永远追求卓越的心,我们不能预知结果,那么我们就该好好把握过程。《职业素养》告诉我们:工作的态度,不是今天或明天,而是一种职业的信仰。

大一的时候,和我一起写歌的一个同学在他寝室的墙上写了一句话:不是因为事情难做,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自信,事情才难以做到!这句话对我的影响直至今日,而且我想还会一直影响我的一生。相信自己是一种暗示的力量,是自我激发的根本,我们害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是否相信自己的优秀。去年我来公司面试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面试官都认为我性格内敛,内向而不张扬,低调含蓄。在当时看来,那对于应聘者来说不是赞誉,是否定。因为在时间那么紧凑的情况下,我的应聘方式极为不合理,我本该抓紧时间彰显自己介绍自己突出自己的,我没有。但是我仍然坚信他们看到了我内心深处的那股自信和追求卓越永不停歇的激情。

当然,在自信的同时我们不能没有“他信”(我自创的,言简意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信任。《职业素养》告诉我们,信任是合作(工作)的前提,信任是真正的成熟,信任是一种魄力。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相应的能力的,但是每个人的成就就是不一样,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人本身的素质都需要外力的帮助才能彰显出来,一如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才能大展拳脚,一展自己的抱负。

态度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找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有了一颗进取之心却没有正确的人生导向,那就是人生的悲剧。有人忙碌了一辈子,辛辛苦苦,直到两鬓斑白,仍然一无所成。这就要求我们在梦想之路上立下志向,确定目标,不能老是停留在迷茫当中。这就好比你去打出租车,上了车司机问你去哪里你却告诉他不知道去哪一样的道理。一旦决定了目标,你就要学会承担。《职业素养》告诉我们:要梦想,就得承担;既选择,就得承担;一旦决定,就得承担。包括学会承担委屈,公司的任何人都不是你的父母亲人,没有人愿意为你的过错或者非过错买单,任何时候,学会承受委屈是区别一个人是否足够成熟的标志。

懂得知福和珍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并做得到的。但是我们一定要谨记一点:你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你付出的积累,但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所以,没有回报,叫正常;得到回报,就叫福气。这就如人的生死,人生来就一无所有,那么后面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回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自己获得太少?就如前面举的那个戒烟例子,你的妻子并不指望你的回报,她只是尽一个妻子的本分关心你爱护你而已。所以,我们要懂得真正的付出:力求回报的不叫付出;期待回报的也不叫付出。在婚姻角度来讲,付出不是交换,是无私,是天长地久。其实放到公司角度,也是这样的。

如果懂得知福和珍惜,那么相应的,我们绝对不会忘记感恩与回馈。永远不要把自己当作一名弱者,不能成为别人怜惜的对象。去年的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地捐款捐物,在这些捐赠的队伍中,我们惊讶地发现了一些靠乞讨或者拾破烂为生的群体,但是我们对他们肃然起敬,他们让我们懂得,感恩与回馈是不分群体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朋友手中握着一只小鸟问智者,他手中的小鸟是活的还是死的。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难命题,如果智者说是活的,小朋友就会无情地捏死这只小鸟;而一旦智者说它是死的,小朋友就会松开他的手。这个故事在这里并不是要给我们分析逻辑学的两难命题问题,而是教育我们要学会掌握自己,活在当下。可以时时提醒自己,我不可能样样顺利,但是我至少可以事事尽力。这样就不会对结果抱有巨大的希望而在它达不到时会产生相应的绝望了。

进了社会,我们时时刻刻面临着很多选择,与选择相伴相生的就是责任。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忠实于自己的选择,无论它是什么,也无论是选择拿起还是放下!这,就是责任!一旦决定,你就得义无反顾地担当!在公司里,我们经常要思考这么两个问题:第一、公司为什么一定要有你?(其实也许你现在的工作换成另外任何一个大学生也能做,甚至可能比你做得更好)二、公司有了你以后,将会有何种变化?你的价值在哪里?如何体现出来?这个目前我还很难回答,但是《职业素养》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答案:员工职责是,改变企业的现状,让其沿着发展的方向发展!

以前一直听周围的人说社会有多复杂,人心有多难测。这就导致一批批大学生怀着惴惴不安的复杂心情踏入这片神秘的区域。但是,我想说我是(仅代表个人见解),真正有远大抱负和宏伟目标的人是不会在这些方面去蝇营狗苟的。我们来看《论语》中的这样一段对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的这个问题够绝对了吧,要有一条规则而能一生受用,看起来似乎根本不可能,但是孔老夫子仍然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恕”。恕,我们可以理解为宽恕、体谅、理解、宽宥、相互尊重。后来上来讲课的兴雅博的张副总说了这样一句话:一条狗咬了你一口,你不能蹲下来和它互咬!这其实就是“恕”。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体会,也许很多言论不够成熟,不契合实际,但是我相信只要拥有一个永远积极向上的心,懂得知福和珍惜,怀着感恩,努力回馈,忠实于自己的选择,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学会尊重与理解,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未来的结果,取决于今天的行为;今天的行为,取决于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思想,取决于我们的信念;我们的信念,来自于我们的眼光;我们的眼光,来自于我们的态度!

描写心得体会学习培训及感悟二

作为一名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行动上真正入党。在新的形势下,对党员的要求更加严格,特别是农村基层的党员,肩负着重任,面临着挑战。全体党员要认清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立足本职岗位,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把农村基层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谱写新的历史篇章。结合目前我乡党员现状及工作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做一名合格党员,应该时刻铭记和实践党的宗旨

每名党员,当我们很神圣地举起右手面向党旗宣誓的那一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耳边回荡的那一刻,就注定自己树立了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宏伟目标。为了这一目标,许多*员抛头颅、洒热血,换取了今天这来之不易的成果。这是党员努力追求的目标,更是党员一生所要实践的宗旨。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党员必须做到:

一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党员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遇事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绝不能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遇到困难,要勇挑重担;遇到危险,要身先士卒,要为人民多做实事好事,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作为比较偏远的农村基层,我们作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从事的工作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直接服务基层群众,党员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全体党员要深刻地认识到其重要意义。根据走访和调研,我发现我们的少数单位和少数人员在服务群众方面,缺乏一定的热情,服务工作还做得不够到位;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有些事情群众必须按自己的意愿去办,没有充分考虑到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全体党员在思想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

二要克己奉公,不谋私利。要严于律已,秉公办事,绝不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不占群众的便宜,占国家的便宜,在公与私面前,最能考验一个党员是否真正坚持了党的宗旨。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三农”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农村基层所支配使用的项目经费增多,这对解决“三农”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一定要支配使用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诚心诚意地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把手中的权力看成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真正体现在为民办实事上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践党的宗旨。

三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首先,党员要带头坚持党的原则,立场坚定,不循私情,守好自己的“阵地”;第二,对于一切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行为,要敢于斗争;第三,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畏*、挺身而出,敢于同一切坑害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二、做一名合格党员干部更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必须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普通党员的基本要求。

作为一名党员,要尽心竭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自觉约束自己,带头管住自己,做到“头脑清醒、耳聪目明”。“头脑清醒”就是要讲政治,从大局出发,维护党的,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不为情所缠,不为钱所动,不为色所迷,不为酒所溺。“耳聪”就是多观察、多学习、多思考,不要光看表面现象,还要深入实际看真实*,要辩证地看问题。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三管”,即“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管住自己的嘴,就是不要用公款乱消费;不要非议他人,更不要泄漏国家秘密。管住自己的手,就是不搞权钱交易,做到不贪不占,拒礼拒贿;更不要参与赌博。管住自己的腿,就是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不要“走错家门,认错朋友”,要热爱大家庭,也要珍惜自己的小家庭。

需要强调的是,作为一名党员更应加强党性修养,要把党性修养作为自己一生必修之课,切实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要把党性修养融入到思想工作中去。党性修养,具体体现在道德修养上。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我们党一刻也未放松对党员的道德修养。*阐述*员道德修养的文章,都是在战争年代写成的。例如,*在其《为人民服务》中,首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在《纪念白求恩》中,更是倡导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在全党提出了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道德要求。总之,每一个*人都应该懂得,其道德水准的高低,修养品行的好坏,是衡量一名*员是否保持先进性的标准之一,也是*员区别于普通群众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作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必须严格按照*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办事。

三、党员干部要构建全新的观念

1、强化终生学习的观念

学习对于党员的重要性是无法比拟的,一个不注重学习的党员,在事业上是不会有成就的;一个注重学习的党员,才能在工作中有创新开拓意识。中央政治局的领导日理万机,非常忙。但是,他们照样挤出时间学习,仅从20xx年12月至今光是集体学习就达数十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强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对此,国内许多发达城市,都明确提出要建立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全新目标,习总书记在学习心得中对党员干部学习提出:怎样学?学什么?如何学都有了要求。

今后社会对我们的素质要求是什么?是复合型、高度精干的人才。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读书学习已成为人们终身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面临着一个加速变化着的崭新世界。要想振兴国家,振兴民族,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过去是学校“毕业意味着要找工作,现在是工作几年就意味着要找学上”。学习,不仅是为了工作打基础;工作也往往是为了进一步深造做准备。在这方面,我有切身的体会,农村税费改革前,我们一年到头,催春播、促造林、抓秋种、忙冬修,对学习抓得不紧,也不主动找时间学习;农村税费改革后,政府职能转变,才认识到在知识积累方面,我们欠缺的比较多,在工作中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应当说,对许多人来讲,学习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工作方式,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可以这样说,“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将成为每名党员的追求。

2、强化惜时如金的观念

要牢固树立时间就是财富的观念,不虚度每一寸光阴。爱因斯坦说过,人与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的确如此,人与人的差异不在于学历如何,不在于先天条件如何、也不在于原来的素质如何,而是在于你对时间的把握,在于你对机遇的把握。有人统计过,业余时间的学习,工作效率会更高。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驾驭好时间、利用好时间、限度地发挥时间效益。

老一辈革命家毛主席在晚年病重期间、眼睛看不清书的情况下,仍然让秘书读当天的报纸,有时晚上写读书笔记。老人家的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值得党员终生学习。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同志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那种学习的精神、劲头、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党员学习的榜样。

3、树立整合自身素质的观念

现代人才标准是什么?当然,我们的用人标准首要一条就是政治标准。除此之外还有新的标准。一是信息加工能力。主要是外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二是各种文化的整合能力。就是能够科学地吸收、借鉴和利用不同国家的先进思想、先进技术、先进文化、做到兼收并蓄;三是与别人共事沟通能力。一个城市、一个企业、一个机关,不仅仅在于多少人才,而在于能够与人共事的人才有多少,这里有自身修养问题、人格力量和魅力问题、行为方式问题和情感控制问题等等。其中,人格的核心是品德,而品德的核心是襟怀坦白、公正无私、言行一致、全心全意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也正是我们*人所追求的。

4、树立普通党员也能干大事业的观念

有的党员认为自己职低位卑,人微言轻,想干点事也干不成;有的则好高骛远,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对此,一是要认清事业与岗位的关系,看到每个岗位都能成才。大家熟知的张思德同志,生前干的每项工作都很平凡,可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不幸牺牲后,中央直属机关召开追悼会,*同志亲自到会作讲话,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几十年来,他一直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这说明,只要是革命工作,无论是什么岗位,都能做出贡献。二是要认清“小事业”与“大事业”的关系,看到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党的事业一部分。雷锋同志说得好:“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分工不同,但都是革命事业不可缺少的。一个人只要融入革命大业之中,都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三是要认清事业与机遇的关系,看到只要想干事业就总会有机遇。有的同志认为事业能不能成功,主要是看有没有机遇。其实,一个人只要自身素质过硬,被社会所认知、所器重的机会就多;如果本身没有知识和才能,庸庸碌碌,成天等待“时来运转”,那只能像“守株待兔”寓言里那个懒惰的农夫一样,是永远不可能如愿的。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我们每个党员及党员干部才能跟上新形势的需要,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员。

描写心得体会学习培训及感悟三

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同学们以前不注意教室的清洁,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纸屑、果皮,特别爱讲粗话,虽然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很小。一次上课,我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扔了很多纸屑,就默默的把纸屑捡起来,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纷纷捡起身边的纸屑放到抽屉里头。捡完纸屑以后,说了一句话:“看,我们的教室多么整洁,我们也觉得很舒服,没有老师的批评,心情也好,如果我们每一个都自觉保持教室的整洁,每一天都有好的环境,好的心情不是很好吗?”从此以后,教室总是保持得很整洁。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开展形式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此外,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组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珍惜生命”的宣传活动,这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有几位同学的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上课迟到,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迟到,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密切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老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老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心得体会学习培训及感悟 培训心得和感悟(三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