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生志愿服务心得体会总结 社区民生志愿服务心得体会总结怎么写(8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社区民生志愿服务心得体会总结一
大家好!
一年以来,我求真务实、严于律已,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使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将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在来到xx居委会工作之初,我就递上了加入伟大而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书。一年来,我一直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理论学习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自觉做到勤学多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我虚心向身边的老同志们尤其是我们张主任学习,向有经验的同事们学习,向他们学习如何为人、如何正确的处理各类矛盾,如何与辖区的居民融洽相处。
为了更好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我参加了上级部门组织的xx区党校学习和培训;较为系统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并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激发了自己的责任感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不断朝着新的目标前进。
在工作中,我顾全大局,从不争名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在思想上、政治上、业务上不断地完善自己,更新自己,把社区工作中的苦累转变成苦中有乐,并且乐在其中,使自己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牢固的群众观,为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尽职尽责。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综治、劳动保障等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总是想方设法、竭尽所能予以解决,始终能够任劳任怨,尽职尽责。
1.强化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将计生工作融入整个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工作任务中。落实计生分片包干责任制,一年来,走遍了包干片区的家家户户,挨家挨户登记住户信息,掌握了片区住户资料,分别整理了育龄妇女信息,孕妇资料。做到出租屋信息每季度周转一次,及时上报更新信息,管理孕妇并跟踪至婴儿出生,配合落实查环查孕等任务。经过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使自己具备了工作经验,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2.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营造和谐美好家园
自今年创卫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多方位、多角度、多手段对创卫进行宣传,我们通过宣传海报、横幅、卫生监督检查、上街搞卫生、网络宣传等方式,力求让创卫观念深入人心,为社区的美好将来出一份力,尽一份心。在居委全体人员帮助下,圆满完成了整理编写创卫资料的工作。
xx的夏日,酷暑难当,我和同事们顶烈日、战高温,在皮肤晒伤性过敏奇痒无比的情况下,坚持在第一线,确保社区卫生达标。在社区卫生保洁清理垃圾的过程中,不仅使社区的环境卫生有了极大的改善,而且让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
创卫首先是心灵创卫,把创卫观念培养成每个人的一种潜意识,使每一个人逐渐地把讲文明,讲卫生,讲环保,讲秩序作为自身行为活动的一种基本准则,那时候相信创卫也就自然地形成并能够长期地坚持下去,社区也必将变得更加美丽自然,风姿绰约,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也必将得到飞跃性的提高。
3.深入开展综治安全工作确保社区平安
定期开展社区防火检查,坚持每周防火巡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驻区单位员工的自防自救能力。针对社区居民群众对开展创建工作缺乏认识了解,我们利用社区的宣传栏、标语、派发禁毒资料等对居民进行宣传,增强了居民群众的禁毒意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引导中小学生自觉抵制有关非法出版物。营造有利于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4.搞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打造和谐社区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把解决社区群众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列入工作重点中的重点,发掘社区的公益性岗位,全面拓宽就业途径。在社区工作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理想,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居民的认可,但离街道领导和居民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社区的理论还需要深化,文化修养在实践中还要不断提高;主要精力还忙于应付各项事务性工作,社区服务已经开始实践,还需要拓展实践的新领域。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争取做得更好。使自己在工作实践中得以提高,生活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谢谢大家!
主题社区民生志愿服务心得体会总结二
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
文明连着你我他,新风吹拂千万家。
加强道德修养建设,提高文明素质培养。
献出你的爱心,共创温馨家园。
人与人互相照应,家中无人似有人。
我在社区,我爱社区,我为社区做贡献。
一举一动展示社区风采,一言一行关乎文明形象。
你多一份自觉,社区多一份和谐。
和谐社区是我家,温馨美丽你我他。
有防无患莫放松,睡前检查一分钟。
新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争创文明和谐社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人人争当文明居民,个个都是和谐典范。
同心同德建文明城市,齐心协力创和谐社区。
文明连着你和我,共创和谐新生活。
营造生态宜居环境,建设平安和谐社区。
做文明居民,创和谐社区,建美好家园。
人人遵守社会公德,个个爱护社区环境。
外出门窗关关牢,提高警惕防偷盗。
积极行动起来,为创建和谐社区增光添彩。
文明管住手,不乱扔废弃物,不损坏公物。
讲究卫生,保护环境,传播文明,共创和谐。
为创建和谐出一份力,让美好家园多一份彩。
践行荣辱观念,培育社会公德,养成良好习惯。
助人为乐,人乐我乐,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文明从细微处做起,和谐让社区更美好。
主题社区民生志愿服务心得体会总结三
市政府林涛副市长带领各区分管区长,市、区民政局负责人,部分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和民办养老机构、社会组织负责人,先后到市、市、市,学习考察了社区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先进做法。就加强我市社区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认真思考,现报告如下:
一、呼包鄂各地的社区建设工作经验
(一)市社区建设工作
1、稳步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社区干部职业化进程,稳定社区工作队伍。社区专职干部一般配备6-10人,到20年每个社区配备1名负责社区党建工作的专职副书记,招聘的大学生社区工作人员已3年为一个聘期,连续工作满2个聘期后可转为长期聘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区干部实行“区街共管”调整或调动社区干部,要经区组织部、民政局(社区办)同意,社区干部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由街道负责。推进“政民工评”,绩效津贴、岗位津贴与社区居民满意度挂钩。
规范社区财务管理制度,推行“居财区管”。各区在会计核算中心成立由财政局、民政局(社区办)共同监管的社区专户,将预算内的办公经费和专项工作经费划拨到社区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分账核算。各区民政局(社区办)建立社区工作用房产权管理档案,进行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
理顺社区工作运行机制,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清理、整合在社区设立的各种工作机构,规范政府部门面向社区开展的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压缩针对社区的各种会议、台账和材料表表。
2、推进社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建成在社区信息化系统、三级公共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平台互联互通。既能准确掌握社区的基本情况、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又能减轻社区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3、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健全社区自治体系,建立有效承接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社会救助、环境治理、公共卫生、群众文化等下属委员会;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居民自治组织,从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居委会主任和热心人士中选强配齐居民小组长、楼院门栋长,建立一支居民广泛参与的网格化服务队伍。
规范社区民主管理制度,规范社区民主选举程序,深入开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创新网上论坛、民情恳谈、社区对话等民主形式;建立社区工作人员错时上下班、节假日轮休等工作制度;建立社区与驻区单位定期议事协商制度。
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改革管理登记体制,对暂不具备条件、但有发展潜力的社会组织,提供帮助。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培育社区志愿者服务类、慈善公益类、生活服务类、家政服务类文体活动类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
(二)市的社区建设工作
1、推进精街道强社区的管理模式
市对街道办事处进行精简,每个办事处的内设科室由原来的7-8个减少到4个,工作人员由原来的45-50人减少到18人左右,领导班子成员由原来的6-9人减少到4人。并重新对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社区的职责作了界定,街道主要行使社区建设统筹规划、协调资源、监督管理、指导服务和综合治理职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及相关事务性工作下放到社区。建立“一委一站一居”三位一体的社区工作格局,区域性社区党委对辖区内地域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负全责,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区域的领导核心作用;社区服务站全面承接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城市管理、劳动就业、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统计等12类64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原来街道12类64项服务下沉到社区,通过机关选派和社会招聘专业社工补充基层工作力量,社区人员增加17人,每人既承担社区管理服务站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事项,又承担网格内居民各类事务的服务职责,充分履行“一人双岗”职能,实现了精细化、无缝隙服务;居委会回归本位。成立了各类议事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等社区自治组织,加强自治工作,做到“贴身贴心”式服务。
2、注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示范创建工作,促进社会工作及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融合为目标,以培育社工机构推进社工服务专业化为依托,以社工、助工、义工良性互动为平台,从培训上强化人才,从管理上优化结构,从经费上保障发展,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民间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在市民政局设立了社会工作科,在自治区率先成立了社会工作者协会。各旗县区、街道、社区分别相继成立了社工办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协会和社会工作服务所、社会工作服务站。推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政府先后投入l60多万元,以项目招标、委托等多种形式,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为老人、青少年、家庭等提供服务,并逐步建立完善政府向民办社工机构购买服务机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
市民政局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签订了“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和实践基地协议”,引导现有社工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方法做好社会工作,并印发了《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等相关文件。通过多种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25期,参训人员达3500人次。共有 1556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
市区建立了“以社工为引领,以助工为主体,以义工为辅助”的“三工”联动模式,在社会福利机构、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等重点领域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工作实务,打造了“民政社工服务”、“司法矫正服务”、“为老服务”、“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等各具特色的社会工作实务示范点,采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来开展社会工作实务。
市投入100多万元向能够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民间社工机构购买服务。从深圳引进首家民间社工机构——德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依托内科大、包头师范学院成立
社区民生志愿服务心得体会总结 社区民生志愿服务心得体会总结怎么写(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