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绿色大学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 绿色教育培训心得(7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教师绿色大学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宋埠中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6年陈志谦创办的(1884—1913)“潮音学堂”。陈志谦又名陈益华,瑞安市林洋镇林洋底陈村人,1906年他随秋瑾女士为反对日本取缔留学生而回国,并在秋瑾女士授意下,在平阳宋埠创办“潮音学堂”掩护革命者。
宋埠中学真正创办于1970年,1997年迁到新校,选址于宋埠镇宋埠村林宅片。学校占地25亩,建有一幢教学楼(面积3200平方米)和一幢学生宿舍(面积1200平方米)。xx年学校新建了一幢餐厅(550平方米)和修建了围墙,xx年学校建一个250米环型运动场,绿化美化了整个校园,并在xx年兴建一幢综合楼(840平方米)。我校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建设,各功能室齐全,校园内文化氛围较浓,教室内宽敞明亮,课桌椅全部符合标准,内部的布置得体;学校有音乐室、美术室、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舞蹈室、计算机室等;有乒乓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各类教学、生活和办公设施也基本齐全,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学校现有10个班级,学生416人,在册教师43名,学历本科以上的教师有34人。广大教师敬业乐群,为人师表,勤恳耕耘,悉心教育,教科研氛围日臻浓厚,广大学生勤奋好学,遵纪守法,文明有礼,团结友爱。全体教师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教学竞相提高。通过举办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对学生进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我校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学生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营造校园浓厚人文与科学氛围。校园干干净净、绿草满地,做到了“净化、绿化、美化”一体化。整个校园人文气息浓厚,环境清幽,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为校训,业已形成“校风正教学纯学风浓”的优良氛围,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1、学校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由邱胜利校长任组长,有关的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制定了“绿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安排好各阶段的工作。多次在行政会议上对创建“绿色学校”进行了研究,并召开创建“绿色学校”的领导小组会议,并制定出每学期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安排计划,投入大量经费,目前,我校绿化面积达到xx㎡,可绿化地都得到了绿化,学生环保意识强,行为习惯良好。
2、把环境教育落实到学校的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学校分别对校园、班级、寝室、个人每天检查,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总评。
3、学校为了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减少环境污染,投资二十万左右元对学校整体环境作了规划、调整和绿化,并对学生寝室进行了整修,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学校要求有关学科进行渗透教育,并要求将开展环境教育的具体内容体现在教学计划内,考试时要有环境教育的内容,其它学科也尽可能地渗透环境教育。
2、学校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卫生日、世界水日等环境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让全校师生通过对环境纪念日主题的了解、学习,增强师生环保意识。
3、组织专门的环境教育活动小组(由科学组负责),其它课外活动小组协助配合,如:对宋埠水质的调查等。
4、“特色劳动基地”创建。由校长室和党支部牵头带领全校教职工在休息时间参加劳动基地的创建,并由政教处、团总支牵头指导全校学生对分配到各班的劳动基地进行种植,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受到了很好的劳动教育。
5、学校每个班级每学期都要举行环保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了环保意识。
6、坚持每学年放假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7、每学期出两次以上的环保黑板报。
8、班级文化建设评比,不定期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评比,对班级环境进行突击检查。
9、“绿色班级”创建活动。对班级环保工作进行评估,每月进行公布。
我校正是通过在德育教育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逐步把“净化、美化、绿化”校园的意识深入人心,使整个校园外部环境变的更加美丽;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素质,使整个校园内部环境变的更加温馨。
主题教师绿色大学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2016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2个教师节。为让我县广大教师过一个“隆重、热烈、务实、俭朴”的节日,进一步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以“展示学校新容,体现党政重视;展示课堂新貌,彰显课改成果:展示教师风采,弘扬高尚师德;展示捐资义举,营造良好氛围”为主题,充分展示一年来我县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充分展示广大教师精心育人、为人师表的迷人风采,充分展示我县广大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精神面貌,让全社会进一步认识了解学校、关心理解教师、支持服务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活动安排
(一)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
1.以县委、县政府名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
教书育人楷模;桃李芬芳奖;捐资助教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2.以教育局名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
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高考贡献奖。
(二)开展集中宣传活动。
1.教育成果图片展。
教师节期间,教育局在政府广场举办大型教育图片展,以新旧图片对比、表格数据说明、文字解说简述,图文并茂的展示我县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2.优秀教师专题片。
从9月1日开始,每天在雄县电视台《雄县新闻》中开辟“雄县名师”专栏,大力宣传我县教师队伍中涌现出的各种先进典型人物,介绍他们的崇高师德和感人事迹,并在每个先进典型中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穿插、渗透该教师积极参与高效课堂实践所取得的可喜成果,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同时,在雄州报、政府广场南大屏幕、雄县教育网、雄县教师发展网进行同步宣传。
(三)召开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
拟安排在9月6日至10日之间召开全县第30个教师节庆祝大会,对评选出的捐资助教先进单位和个人、教书育人楷模、教学先进个人代表进行进行通报表彰。
(四)举行联欢活动。
教师节期间,各单位要围绕教师节活动主题,制订详细方案,通过联欢会、文艺演出、演讲会、征文比赛、座谈会、师德报告会、茶话会、体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尊师活动。在学生中,围绕祝福老师、我身边的好老师、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等话题,开展感念师恩教育活动。在教师中,组织开展教师书画摄影展、篮球赛、乒乓球、羽毛球、象棋比赛等活动,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
(五)组织走访慰问。教师节前,教育局组织走访慰问长期在农村学校从教的教师、贡献突出的离退休老教师和生活困难教师。各单位也要深入教师家庭,走访慰问优秀教师、离退休老教师以及生活有困难的教师,积极主动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尽力帮助教师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征求对教学改革意见,共商教育发展大计;班主任教师要积极开展家访,并要特别关心留守生、贫困生、学困生和心理偏差学生,塑造教师良好形象。
(六)开展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
9月份,全县县各类学校要面向社会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来校参观、听课、观摩教育教学活动,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和办学特色,展示教师教学风采和感人事迹,重点介绍一年多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成效。
三、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确保各项庆祝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教育局成立教育系统庆祝第30个教师节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庆祝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赵勇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局各股室负责人任成员。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明确专人,认真筹备,精心策划,并紧密围绕今年教师节主题,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具体活动方案,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在教师节前夕掀起喜迎教师节、庆祝教师节的热潮。各单位还要主动跟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汇报沟通,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努力争取各方面支持,使各级领导和广大社会了解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
(二)统筹安排,广泛参与。庆祝活动要突出时代性、社会性和参与性。各单位要统筹安排,密切联系群众,凝聚教师智慧,倾听他们呼声,解决他们困难,激发广大教师参与庆祝活动的热情,使广大师生参与到庆祝活动中来,切实增强庆祝活动的影响力。
(三)广泛宣传,及时反馈。教师节期间,各单位要通过校园网、短信平台、宣传橱窗、张贴标语及微信、微博等形式,多方位地介绍我县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成果,多角度地展示我县教师优秀群体形象和课堂教学改革成效,进一步鼓舞士气,营造良好改革氛围。教育局将在教育网上开设“庆祝第30个教师节”专栏,各单位要在第一时间将教师节开展情况的电子文稿以及图片上报信息中心,以便及时交流。
(四)隆重简朴,注重实效。坚持“隆重、热烈、务实、俭朴”原则,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因地制宜,厉行节约,勤俭过节,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反对铺张浪费。严禁借机大吃大喝、乱发财物。庆祝活动要突出教师队伍建设主题,加强师德教育,维护教师权益,把尊师重教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努力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主题教师绿色大学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以《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为指导,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以深化环境教育、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绿色学校”为载体,深入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和素养。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主体教育网络。
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
2、教育工作优质化。充分利用先进电教媒体、网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3、创建活动多样化。
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学校”活动。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构。
组织建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校长全面负责,教导主抓,大队辅导员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少先队等各项活动中。建立以班主任和科学、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校环保工作。
(二)提高教师对“环境教育”的认识。
教师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力量,在进行“环境”教育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了解当前世界三大社会问题之一是保护环境,了解当前对环境保护的几大问题:如保护水源、保护森林、保护生态平衡、净化空气……不断提高认识,增长知识。教师应将环保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将环保意识的培养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以加强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
(三)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1、结合环保节日,开展宣传活动。抓住3月12日植树节,4月30日世界无烟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4月的爱鸟周活动,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一系列的节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各班每学期出一期有关“环境”教育方面的专题黑板报和手抄报;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竞赛;发动学生,组织“护绿小队”,积极投入到环保中去等,,使“环境”教育不断持续。
2、充分挖掘教育题材,在学科中渗透环保教育。结合语文、科学、品生等学科特点,从课堂主渠道渗透环境教育,从原课文知识点上渗透,保证“环境”教育既有内容,又有效果,也不加重学生负担。
3、安排参观活动,提高“环保”认识。我镇地处集镇,有工业园区,也有绿色蔬菜生长基地,学校可组织学生对一些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或除尘设施,大棚蔬菜等进行参观考察,帮助学生们加深对工业企业排放污水标准的理解,在实践中获得从书本上难以获得的环保知识。
(五)营造“三化”育人环境。
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加强对学校花草树木的管理,在学校已有的基础上,扩大绿化面积。
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设立环保标语牌,学校宣传媒体定期刊出或播放环保内容的文稿,努力营造环保氛围。净化校园:继续做好“无烟学校”工作,明确“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的卫生意识,做到校园净化,教室整洁,校园无卫生死角,操场无杂物,教室无蛛网死角,厕所无异味,餐厅卫生符合标准。继续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尽量使用环保、节能用品。学校
教师绿色大学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 绿色教育培训心得(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