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的心得体会学生精选 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六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心理疏导的心得体会学生精选一
这些天的培训安排的很紧凑,学到的更多的是如何给学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性教育课程,在这之前,我对艾滋病的了解没有那么深刻,也没有想到近几年我国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尽然是青年学生,在他们对性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就这样因为自己的盲目从而步入了深渊,然后引发了一系列的生理、心理问题。
现在,我把培训中的一些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
对于孩子向老师、父母提出的一些性知识方面的问题,大人应该不要避讳,该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对于孩子来说,越早知道越好,因为知道知识了,才有能力去预防。
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把对学生的教育从教育慢慢转为心育的时候,学生就会多一些被关爱,多一些人格上的完善
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真心的回答,而且内容尽量是积极引导,但也要给孩子们呈现现实中的一些情况。不要完全呈现美好,让孩子们对不好的后果要有预期
很多时候,来访者来咨询,在来访者问出问题之前,其实来访者内心已经有答案了,只不过他是想来诉说,并且希望能得到支持。
当孩子们来咨询室问及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不急于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试探性的问问孩子你为什么会对这个问题这么好奇呢?类似此类的问法是想去探索孩子问题背后的动机和背景到底是什么?
培训中,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全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在国家日益繁荣发展的今天,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分的人才,而更多地是对一个人全方面素质的要求,所以我觉得动力沟通在这个时候发展,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就是要让人们心理健康,内心和谐安定。
有关心理疏导的心得体会学生精选二
一、活动主题:关注自我 放飞青春
二、活动宗旨:
在学校中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氛围,通过组织设计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搭建起锻炼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的平台,全方位地加强对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活动时间:xx年5月9——5月31日
四、参与对象:德化三中全校学生
五:活动项目:
活动一:心理健康征文赛
主题:我的青春我做主
要求:1、1000字以内手写稿(统一用作文纸)或打印稿
2、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3、严禁抄袭
参与方法:各班语文课代表统一收齐,于5月28 日前上交学生处,每个班级至少选送一份(初、高三除外)
注:稿件须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班级、学号。
活动二: 心理漫画大赛
心理漫画作品要求:
1、统一规格:四开纸
2、原创作品,作品题目自拟,力求突出所绘作品表达的核心意义。
3、作品要集中体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或心情片断,以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为大背景,表达真情实感。主题明确,内容完整,创意新颖,风格独特,富有情趣。
4、形式要求:单幅或多格漫画,黑白或彩色画稿皆可,创作方式不限。
5、参赛作品必须由参赛者原创。
参与方法:各班宣传委员统一收齐,于5月28 日前上交学生处,每个班级至少选送一份(初、高三除外)
注:稿件须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班级、学号。
活动三: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板报比赛
主题:关注自我 放飞青春
参加对象:各个班级(初、高三除外)
评比时间:5月25日
活动四: 心理图片展
展览时间:时间另行通知
展览地点:校门口宣传栏
活动五:现场心理咨询、测量
时间:时间另行通知
地点:校门口宣传栏旁
活动六:心理影片放送
时间:5月24日、25日中午12点
地点:电教楼1楼会议室
结束工作:
1、心理健康宣传月成果展 (届时将获奖文章、漫画、班级板报发布到校园网上)
2、颁奖活动:征文赛、漫画大赛、班级板报活动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颁发奖状。
有关心理疏导的心得体会学生精选三
本学期,我校以《苏州市中小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为指导,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忙学生提高了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潜质。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以“专业”为核心,加强专业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座右铭)
合格的心理教师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除了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外,更多的是实践上的操作方式与方法。我校有两名取得资格证书的心理辅导员,她们认真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并在学校中用心做好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注重辅导的方式与方法,讲究心理辅导的实效,发奋把专业做“精”。
(2)、以“班级”为主阵地,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是学生心理三级监护体系中的第一级。因此,我校十分重视班主任的队伍建设。首先是转变班主任的观念,在注重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真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其次是经常鼓励班主任利用空余时刻,透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加强心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第三,学校开展由心理健康教师透过讲座、沙龙、论坛等形式,对全体班主任老师进行培训,以点带面,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潜质。本学期,我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柏晶晶执教了《放飞烦恼传递快乐》团体辅导课,让我校的班主任老师受益匪浅。
(3)、以“全员育人”为导向,加强其他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专业心理教师一个人的事,也不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事,而是全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事。因此学校在加强专业心理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对学校其他教师进行培训。我校透过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上网理论学习、阅览室阅览学习等方式,加强教师心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了教师的心理辅导意识和辅导潜质。
(4)、以“德育导师”为契机,充分发挥德育导师效应
结合德育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的管理
1、以点带面,保障“阳光屋”的有效开放
我校的心理咨询室——“阳光屋”,已被评为苏州市的合格心理咨询室,本学期继续每一天开放一小时,由心理咨询室的值班老师负责学生的咨询辅导工作,并做好相关的咨询记录。对问题较严重者,我们进行了个案跟踪辅导,认真做好个案研究记录,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性、规范性、科学性。本学期“阳光屋”的辅导老师对97位个案进行了科学耐心地辅导,其中有12位学生进行了跟踪辅导,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阳光屋”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的一个“心灵驿站”。
2、以班为面,开展富有实效的班级团体辅导
本学期,我校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心理档案,做好一年级新生的心理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每月做一次群众辅导,对班级中出现的共性心理进行辅导,引导学生构成用心健康的心理。并做好记录,使心理健康工作更具有实效性,真正地服务于学生。
柏晶晶老师执教了《放飞烦恼传递快乐》五年级团体辅导课。孩子们畅所欲言,倾诉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烦恼。透过互动交流、范例引领、小试牛刀、大显身手等环节,孩子们集思广益,依靠群众的智慧来解决烦恼。最后大家发现,生活中总有烦恼,但只要换个角度,就能坦然应对。
李晓静老师执教的《学会欣赏》一课,层次鲜明,块面清晰,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告诉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遭,生活将更完美。
3、家校合力,构成富有高效的管理体系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家庭教育。因此,教师应和家长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并利用家校路路通等方式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有关心理疏导的心得体会学生精选四
释放心灵成就梦想
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紧密结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活动,构成人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
全体在校学生
主管:邵东一中政教处团委
主办:邵东一中心理健康辅导站
协办:邵东一中心理部心馨心理社音之翾广播站
20xx年5月15日—31日
(一)前期准备
1.时间:5月14日
2.地点:梯形教室
3.对象:心理部、心理委员、心理社全体成员及广播站负责人参加
4.资料:讲述“525”心理健康节的由来,布置工作。
(二)心理健康游园会
1.时间:2019年5月25日
2.地点:蒸上楼一楼大厅
3.对象:全体学生
4.资料:①心理健康知识展;②心理委员风采展;③心理教育活动图片展;④心理征文展及决赛投票;⑤心理漫画展及决赛投票;⑥高考自主加油站;⑦现场心理测试;⑧高考心愿墙
5.负责:心理部心馨心理社
(三)心理广播
1.时间:5月20日-5月26日
2.地点:校广播站
3.主题:①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②情绪主题;③人际交往;④生命教育;⑤学习心理;⑥青春期教育;⑦考试心理;⑧感恩主题;⑨时间管理;⑩自信主题
4.负责:音之翾广播站心馨心理社
(四)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1.时间:2014年5月27日第九、十节课
2.地点:梯形教室
3.对象:高一、高二各班代表
4.资料:性格与学习
(五)“书写心灵”心理征文
1.活动时间:5月15日-5月25日(5月20日截止交稿)
2.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高一、高二每班由心理委员精选2~3份上交心理辅导站,高三学生自愿参加,能够小组为单位参加,每组不超过2人。
3.征文要求:
①作品要经过文字(统一规格纸张,到心理委员处领取)表达必须的心理主题,如:表达生活、学习中的欢笑或泪水,心理困惑或心灵感悟等,或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或一次心灵历程等,要求资料积极向上。
②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4.评选形式:
高一、高二每班精选2~3篇征文在5月20日前上交进入初赛,由评委从中选出10幅进入决赛。
①决赛时间:5月25日
②决赛地点:蒸上楼一楼大厅——525游园活动现场
③评选方式:游园活动分多个活动区,入选的10篇征文统一张贴在展板上,每篇文章均有编号,参加游园活动的同学在入场前会拿到一张防伪标识的投票小卡片,在活动区投票,由工作人员回收票数以备点票。
5.决赛评委:相关师生代表
6.评比结果:创意奖3名,优秀奖4名,欢迎奖3名。
(六)“漫步心灵”心理漫画设计比赛
1.活动时间:5月15日-5月25日(5月20日截止交稿)
2.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高一、高二每班由心理委员精选2~3份上交心理辅导站,高三学生自愿参加,能够小组为单位参加,每组不超过2人。
3.漫画要求:
作品要经过绘画(统一规格纸张,到心理委员处领取)表达必须的心理主题,资料积极向上如:表达生活、学习中的心理困惑、心灵感悟等心理活动,或告诉他人一个道理、哲理,一次心灵历程等。
4.评选形式:
高一、高二每班精选2~3幅漫画稿件在5月20日前上交进入初赛,由评委从中选出10幅进入决赛。
①决赛时间:5月25日
②决赛地点:蒸上楼一楼大厅——525游园活动现场
③评选方式:游园活动分多个活动区,入选的10幅漫画统一张贴在展板上,每幅图均有编号,参加游园活动的同学在入场前会拿到一张防伪标识的投票小卡片,在活动区投票,由工作人员回收票数以备点票。
5.决赛评委:相关师生代表
6.评比结果:创意奖3名,优秀奖4名,欢迎奖3名。
(七)“心心相印”心理主题班会
1.活动时间:2019年5月18日班团活动课
2.活动对象:高一年级各班
3.主持人:各班心理委员为主,班干部为辅
4.班会主题:人际交往
5.活动形式:
心理委员与班主任、班干部协商,针对本班实际情景,开展切实有效的心理主题班会。期间可自行安排组织同学穿插心理剧、播放视频等。
6.活动督导:各班班主任、心理教师
7.活动后续:每班需有一名班干部负责记录班会过程,主题班会上完后的一周内,心理委员把纸质版的主题班会总结和班会现场照片6张(电子版)一齐上交到心理辅导站。
(八)高考减压广播讲话
1.对象:高三年级
2.时间:2019年5月20日第一节晚自习
3.地点:各班教室
4.资料:高考焦虑放松减压
(九)“考试压力”小团体心理辅导
1.活动主题:考前更简便(高考焦虑放松减压针对性小团体辅导)
2.活动对象:50名高三学生(学生亦可根据需要自行到年级组报名或主要由班主任根据实际情景向年级组推荐)
3.活动时间:待定
4.活动地点:待定
(十)“进取应对高考”大型团体心理辅导
1.活动主题:进取应对高考
2.活动对象:全体高三学生
3.活动时间:待定
4.活动地点:中伟楼四楼报告厅
5.活动主教:待定
邵东一中政教处团委
邵东一中心理健康辅导站
有关心理疏导的心得体会学生精选五
上星期,有幸听了各级部的几节心理健康课,几位教师给我们展示了不同风格的课堂教学,我听完后,感触很深,我为她们精彩的表现暗暗喝彩。在课堂上,学生们敢想、敢说,畅所欲言,真正是课堂的主人,老师们的课贴近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内心,解决学生内心的确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孩子的心灵如沐一缕清风,如享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理健康课成为打开孩子心扉的“金钥匙”。
回味这几堂课,他们有许多共同的亮点值得我学习。
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悦地进行学习的前提。丰盛的心理大餐同样也需要有调节气氛的开胃小菜,当然,这一殊荣非游戏莫数。
如刘方华老师的《上课与游戏》一课就是以做游戏的形式拉开帷幕。让学生上课一始就开始做抢凳子的游戏,老师则抓住机会进行引导,让学生对秩序有了更具体,更形象的认识,这为后来的讲上课的秩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得沉闷的课堂鲜活起来。孙家疃小学的姜言言老师执教的《换把椅子坐一坐》中,出示图片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出不同的结论,简单的游戏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心理课题的探索,同时帮助学生们在游戏中去体验和感悟游戏中的道理。
学生心理的变化与其生活环境是紧密相连的,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可能引起他们情绪及心理上的波动。因此,将真实的生活再现课堂,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
例如姜老师的心理剧场——《篮球xxx》通过角色扮演,现场支招,实话实说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情感体验,达到育我、育人的目的。而刘老师执教的《上课与游戏》一课中,老师则通过录像的方式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纪律对课堂的影响,从而产生情感体验,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课中有故事情境法、生活场景再现法等方法,十分的生动有趣。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选题要有现实感、时代感和针对性,要触及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所感兴趣的事物,这样,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效果。这几位教师在选题上都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最关心、最需要、最感兴趣和感到困难的问题,正因为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课堂上学生才会产生共鸣,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如:刘老师所执教的《游戏与上课》,姜老师执教的《换把椅子坐一坐》,这样的课题比较贴切孩子的生活,因为这是很多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另外,教师在点评时准确、质疑适时,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真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的作用。
几位年轻的老师很善于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相互尊重、理解、信任,让孩子们可以敞开心扉与老师大胆交流内心的感受。老师们创设了和谐的氛围,努力营造适合于学生主动发展的一种宽松空间,采用了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和灵活多样的形式让他们参与其中,人人争当小主人,发现问题,合理解决问题,推动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的健康发展,让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听了这次的心理课,我由衷地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让活动走进了我们的课堂里,让体验扎扎实实地走进了每个孩子的心坎上,通过活动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观念。本次的课也会为我以后上心理活动课指路领航。
有关心理疏导的心得体会学生精选六
1、在简便的环境中敞开自我的心灵,欢乐地交朋友,表达自我真实的心梦想法。
2、在优美、浅显的语言中调整自我的心理行为。
轻音乐、小椅子(或其它活动室方便可取的东西)布置的小树林。区别不一样班级幼儿的标志从不一样的班级选取若干名幼儿,他们相互间不是很熟悉。
一、简便活动--营造简便的心理氛围(播放轻缓的音乐)伴着轻缓的音乐,请小朋友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闭上眼睛。
教师配乐解说:
"让我们听着音乐,闭上眼睛,放松小手,放松小脚,让欢乐来到我们中间吧。""早上,太阳出来,阳光暖洋洋,好舒服!""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教师也爱我!我,是个欢乐的孩子!"(请大家睁开眼睛)
二、游戏《找朋友》
主动与别人交流小朋友应对面围成两个圆圈。不停地交换位置,用语言和动作认识新朋友。
1、师幼认识
2、幼儿游戏,相互认识"想不想认识一下新朋友"
(1)讨论:
怎样认识新朋友呢
(2)游戏找朋友"那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一下新朋友,好吗"一半小朋友围成圆圈站好,别一半小朋友去找朋友,教师用语言的动作提醒小朋友问候、相互介绍。
(3)找个新朋友聊聊天。
3表达:
"当你和新朋友说"你好"、拥抱朋友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4、小结"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欢乐。教师期望小朋友有更多的朋友
三、游戏《树林散步》
关爱朋友、信任朋友闭上小眼睛,让朋友牵着小手在"小树林"散步。
1、请一对小朋友先走走,随机问一下他们的感觉。(相信、放心......)"小朋友,想到树林去散步吗"
2、说一说感受你闭上眼睛走,朋友牵着你的手,在"树林"散步,有什么感觉呢"
3、全体幼儿伴着音乐在"树林"里散步。
教师随机表扬大胆不睁眼看的小朋友以及细心照顾朋友的小朋友。
4、小结:
相信你的朋友、帮忙你的朋友,是一件十分欢乐的事情。
勇敢地承认错误教师说相反的话,跟教师说做相反的动作,如果错了,就举起小手,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1、跟教师说的相反。
2、跟教师做相反的动作。随机表扬主动认错的孩子。
3、小结:勇敢地承认错误,做个诚实的好孩子,你会变得更欢乐。
尝试合作、体验合作的欢乐。
1、游戏规则:
(一齐说)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请你立刻就开花,开了几瓣花
教师:三瓣花(幼儿三人一齐抱做一团)。
没有找到朋友的幼儿继续举起小手,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2、幼儿游戏。
教师注意忽易忽难,最终让每个幼儿都成享受功的喜悦。
教师期望小朋友天天欢乐,做个人人喜欢的欢乐宝贝。
心理疏导的心得体会学生精选 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