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历史新课标解读和心得体会及收获 历史新课标解读和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2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历史新课标解读和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滚滚红尘,流水之畔,一抹身影伫立于山巅之上。青衣随风荡起,在空中划下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弧度。长髯飘飘,轻轻滑过脸颊,向空中四散飞去。你抬眼望去,青树翠蔓,野花芬芳,好鸟相鸣,不禁感慨道:“好一锦绣江山啊!”年少的你,醉眼迷离,轻狂又不羁,一个念头在你心中油然而生:誓让这美景与天地共存!

彼时的你,有为国家生死于赴,不灭青云之志的豪气。

古语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

于是,拥有一身凌云壮志的你终于站于庙堂之上,尽情绽放生命的璀璨,“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你的心是跳跃的,一腔热血也将喷薄而出。因不满现实,你曾多次上书,为民请命,想要改革这剥削吃人的吏法,却又每每对现实无奈而终。当官员们都沉溺于花灯酒绿,为名利所累。苏子,只有你的热血,还兀自流着。只有你的心兀自跳着。也只有你的心中,还有那繁花绿叶,翠鸟山鱼的锦绣江山!茅屋唯有夕阳伴,苏子,当你的行舟上同行者寥寥,你又有何感受?斥罚贪官,你刀刀见血;鞭笞黑暗,你句句带泪;憧憬正义,你声声不倦。宫廷王朝,血雨腥风,京城再也容不下你,你被一贬再贬。从京城到黄州,到密州、杭州,再至惠州,甚至到了荒凉的海南。你的一腔精血被小人破坏殆尽,可是你生命不息,信念不息,到一方便造福一方。杭州有苏堤,惠州有苏公祠。你兴修水利,缓解灾役,将天下重任担于自己肩上。“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你替君王分忧,在个人与国家之间毅然选择以社稷为重,接下了天下苍生的厚重期盼。

挫折与磨难,并未让你沉沦。你也因此尝尽了人生百味,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而你的文学水平也渐渐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你的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在当时流行以诗词表达委婉细腻之情的文坛上迅速刮起了一股旋风。人们有感于你的中秋千里共婵娟,赤壁万里惊涛雪,多少文人至今还记得俞文豹的评论:“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你却言:“我书意造本天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好一东坡居士!欧阳修言千年之后,人们将只记得苏子矣。昔日政敌——王安石亦言百年才出一个苏东坡!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你在文坛上大放光彩时,上天却跟你开了一个玩笑。

明月夜,你独坐短松岗,一壶清酒泪千行。鬓染白霜,风尘满面,你却浑然不知,只是呆呆立于坟墓之前,相顾两无言。妻子王弗的死,对你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你轻抚坟冢就像平常为她整理额发一般平静,脑中却犹记得被贬之时,王弗与你的伉俪情深。但你依旧没有沉沦,你把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化作了一首千古绝唱:“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现时的你,正如二月蓝般——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艰辛曲折必然,历经沧桑悟然。

靖国六年,于常州,巨星陨落。

再回首,只有江水滔滔永不绝,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几度夕阳红。泪眼朦胧,我隐约看到,我们携手泛水行舟,去看那对岸的陌上花开……

关于历史新课标解读和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出版之际

经党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以下简称《党史》二卷)正式出版了。这是党的历史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是党史工作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这部党史基本著作,以大量历史资料为依据,吸收近30年来党史学界重要研究成果,全面记载了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段历史。这29年党的历史,是90年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对待这段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其重要意义不可小视。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90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党史》二卷始终坚持这一主题和主线,强调这29年历史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是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取得重要思想成果的历史,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经受各种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这就准确揭示了29年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党史》二卷全面记载的这29年历史,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历史的继续和发展,是开创社会主义新纪元并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它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深刻揭示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

遵循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本精神,依据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党史》二卷把新中国成立后的29年党的历史划分为4个时期,即: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按照这样的划分,全书分为4编。

第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年10月—1956年9月)”。本编主要围绕党领导人民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的转变后,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个转变的进程来展开。用事实说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编“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1956年9月—1966年5月)”。本编强调,面对全新的社会主义事业,必然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的探索过程。所述内容围绕“全面建设”、“艰辛探索”、“曲折发展”三个基本特征,浓墨重彩地再现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壮阔场面,真实记载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曲折,说明尽管在探索中发生了失误和曲折,但成就仍然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第三编“‘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66年5月—1976年10月)”。本编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的一个特殊时期。用事实说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着重说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全党和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和干部的共同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党、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和整个社会的性质都没有改变。历史再一次表明,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

第四编“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1976年10月—1978年12月)”。本编记载的这段历史既保留了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某些特点,又孕育了后一个历史阶段的一些新要素。按照这样的基本认识,用历史事实说明徘徊中前进局面的出现,以及继续前进的趋势。这样把握,为《

历史新课标解读和心得体会及收获 历史新课标解读和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2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