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南逃生心得体会高中范文 高中生安全教育心得体会800字(五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河南逃生心得体会高中范文

殷墟是商朝后期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它的范围是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分散在村被和村西洹河两岸的一些地方,公元前1320xx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从"奄"迁到"殷",共经历8代12王,共254年。这里成为商代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由于黄河每年都要涨水,黄河水逆洹水而西,使洹水沿岸变成一片水乡泽固。水退后,沉积一层厚厚的泥沙,年久日长,殷墟也在底下世层沉睡3020xx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又被人们发现。1961年经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批准,在殷墟宫殿区遗址上兴建了"殷墟博物苑"。从此,殷墟也以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闻名天下 首先就是甲骨文。我们先来看看进苑的这座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专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就是仿照甲骨文的"门"字的写法建造的。

甲骨文是1899年由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先发现的。当年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还是片农田,周围的村民经常在泥土中挖出一些甲骨片。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就随便扔掉了。后来村里的剃头匠李成,为顾客剃头时,经常会划破头皮出血。他没钱买药,就用这些骨片磨成粉末涂在伤口上,发现血竟然止住了,才知道这便是一种中药,叫作龙骨。于是开始大量地卖到药店。由于当时药店大多只收购不带字的龙骨。所以许多农民只好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殊不知,这么宝贵的东西都被病人喝到肚子里了。不过幸好有些带字的甲骨卖到京津两地,被王懿荣买回,恰好他又对这些甲骨上的文字非常感兴趣,便仔细进行了研究,并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大家今天能有幸看到这些宝贵的文字,应当好好谢谢这位老先生了。

殷墟王陵区出土的司母戊大鼎在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青铜礼器,高达133厘米, 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 是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铜器鼎。原件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殷墟博物苑为便于

游人参观,将其仿制放大露天陈列在大殿前的广场上。此鼎造型庞大雄浑,纹饰精美细腻,是中国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为"世界之最"。其铸法先进,青铜器配方之科学,令当今冶金专家为之叹服!铸造这样的重器,需要高度的技艺和组织劳动的经验。已有不少学者指出,这件巨大的青铜方鼎反映了商代奴隶制的发达和人民高度的创造能力。

提到殷墟闻名于世的第三个因素,无疑就是商朝的都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建筑在商朝都城宫殿遗址上的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议事朝拜的场所。整座建筑规模巨大、左右对称,这种宫殿建设格局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均衡感和审美意趣,我想,对建筑感兴趣的朋友也许会有意外的发现哟!

大家请跟我来这里,这里是殷商车马坑殿厅。华夏幅员广袤,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古文献中说夏代就发明了车,但是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它是国人最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各位面前的这个建筑是妇好享堂,而这尊汉白玉雕像就再现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妇好生前的英姿和风采。那么妇好是何许人也?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能文能武深受武

丁宠爱,多次参与国家大事,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由于连年征战,妇好终因积劳成疾,先于武丁而亡。武丁很悲痛,破例将她厚葬于宫殿区内,并在墓坑上精筑享堂,以示纪念。你看它目光炯炯,不怒而威,披坚执锐,威风凛凛,显示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的英姿和风采。她手持的这件龙纹大铜钺,是其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重8.5公斤。另一件虎纹铜钺重9公斤。妇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武艺超群,力大过人。古代的斧钺主要用于治军,"钺曾是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

好了,各位游客,关于殷墟的讲解到此结束,现在我们有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两个小时后,我将在停车场恭候大家,请大家注意安全,我再次提醒大家注意集合时间和地点,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

推荐河南逃生心得体会高中范文

各位朋友:

早上好! 我们现在来到了龙亭风景区. 开封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七朝古都,其中六个封建王朝的皇宫就建在龙亭一带, 因此龙亭常常被人们视为古都的象征和开封的骄傲, 现在它是一处集皇家园林、历史文物和秀美风光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进入风景区,首先看到的是午朝门广场。在雕刻着精美图案的花岗岩广场上,错落有致地镶嵌着开封著名的“汴梁八景”和“北宋东京三重城墙及北宋皇宫”图形的浮雕,展示了开封厚重的历史。广场中央有对形体高大、造型奇特、雕工浑放的石狮,东边雄狮足踏彩球,威猛异常;西边雌狮爱抚幼狮,形态慈祥, 据专家考证, 这对石狮系明代遗物, 他们伴随着古城人民度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是古城历史的见证。

我们面前这道大门是龙亭的南大门,又叫午门. 大门坐北朝南,五间三开格局,属单檐歇山式建筑,金瓦覆顶,朱柱红墙,雕梁画栋,属清代建筑风格。朱柱上所悬楹联是:“亭阁留胜意, 观两湖映照, 甄鉴清浊善否, 应畏哉, 自古众民知忠佞; 苑阙锁幽思, 万千载沧桑, 沉浮梁晋宋金,皆往矣, 迄今华夏尽舜尧”。楹联对仗工整,颂扬了人民明辨是非善恶,无愧为国家的主人翁。

穿过午门,映入眼帘的是两潭清澈可鉴的湖水,这就是著名的潘杨二湖,关于它们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 相传北宋太宗年间,这一路之隔住着两位朝中宠臣,东边住的是开国元勋潘仁美,西边住的是抗辽英雄杨继业,由于潘仁美妒贤嫉能,害怕杨业功高望重超过自己,就在一次抗辽作战中陷害杨业, 使其战死沙场. 佘老太君在告状无果的情况下,带领全家罢官归隐。恰恰就在此时,天上下了三天三夜的暴雨,将这一路之隔的潘府淹成一片汪洋.老百姓说这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叫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据说有趣的是,东边的湖水混浊,西边的湖水清澈,于是就有了民间所流传的“杨湖清, 潘湖浊, 潘杨湖水辩忠奸”的故事。故事就是故事, 其实并不是这个原因, 原来过去东岸住户多, 又有许多作坊, 因为排放污水, 东湖的水就变得很混浊,而西湖因为住家少, 污染也少,湖水水质也就好. 这也告诉我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继续向前走, 我们就来到了将湖水一分为二的玉带桥, 它是开封最高的五孔石桥,南北长 40米,东西宽18米,高7米,游人可以拾级上下,桥下涵孔可通舟船。登上玉带桥望去,东面是巍巍铁塔,西面是大型宋代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和中国翰园,正北方向便是雄伟壮观的龙亭大殿。

这里, 是一片古老的土地. 早在一千多年前,龙亭一带是唐德宗李适(公元780年——820xx年)在位时所建的藩镇衙署,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在这里建立皇宫。到了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后周皇宫基础上又扩建了周围达五里的宫殿建筑群,历经九帝168年,成了当时中国的统治中心.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震惊中外、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公元1220xx年,金朝在宋皇宫的基础上又建了一座瑰丽无比的金皇宫. 明朝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将其第五个儿子朱橚分封于开封,名曰周王。他认为这里龙脉旺盛,是一块风水宝地,在此建了一座明朝诸藩王府中最宏伟的一座王府。可惜,世袭相传265个春秋后,在明未崇祯年间,被一场洪水淹没。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地方行政官员为了便于向皇帝遥拜朝贺,便在原周王府的煤山上建了一座“万寿亭”,亭内供奉“皇帝万岁”的牌位。封建社会,皇帝自认为是真龙天子的化身,因而这里又叫“龙亭”。雍正年间,扩建成“万寿宫”。后来曾一度改名为“万寿观”和“中山公园”,直到开封解放后才恢复原名。

再往前走, 我们面前这座小巧玲珑, 造型奇特的建筑名叫“嵩呼”,是清朝开封地方官员到“万寿宫”为给皇帝祝寿遥拜三呼万岁的地方。名字的由来据说与汉武帝刘彻有关,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在公元前120xx年,汉武大帝巡察河南,看到当地久旱无雨,民不聊生,便到中岳嵩山为民祈雨,当他来到山上, 一阵祈拜之后,天上真的云雾缭绕,刮起了大风. 群臣一看此情景,便跪拜嵩山脚下高呼万岁. 由于处在深山,回声四起,刘彻认为这是群山在仰慕他的威名,心中十分高兴,就写下了“嵩呼”二字,所以这二字又叫山呼和高呼,成为古代中国参拜帝王的最高礼节。嵩呼建筑体积虽小,却采用了等级最高的庑殿顶,三间穿心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斗拱梁柱沥粉彩绘。两侧各有八字闪墙,墙中心镶嵌着浮雕二龙戏珠,四角饰有云龙浮雕图案,墙顶上还有脊吻走兽,建筑结构精巧别致。

推荐河南逃生心得体会高中范文

嵩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古称“外方”,夏、商时期称“嵩高”,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称“嵩高山”,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要说中岳嵩山,在五岳之中,它东不如泰山雄伟,西不如华山险峻,南不如衡山秀丽,北不如恒山奇崛。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巩山,以它自己诱人的山川风貌,灿烂的古老文化,独特的演变历史,天然的地质博物,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嵩山属伏牛山 系北支外方山山脉的一部分,大地构造为前寒武纪地块及盖层,盖层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经历了多次地壳和造山运动,形成了山势陡峻、雄伟壮观、。奇峰林立、瑰丽多姿的地貌形态。由于嵩山地层发育齐全,层序清楚,在不大的范围内能看到太古、元古、古生、中生、新生五个地质年代的地层出露、类型齐全的岩石,多次地壳运动的痕迹等,是研究地质构造的一个良好的实践基地。这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是少见的,被誉为“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为中外地质学者瞩目。

嵩山分为东西两支,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二山的历史由来已久。太室山下有启母庙,庙前有启母阙,庙后有启母石。相传大禹受命继父治水,禹因治水心切,凿山不止,连吃饭都不顾,和妻子涂山氏女相约送饭以击鼓为号,涂山氏女听到鼓声才来送饭。禹在凿山时化作一只大熊,力大无比。一次正干活时不小心一块石头滚下去击响了鼓,涂山氏女听到鼓声忙来送饭,一眼看到禹是只熊,羞愧难当,扭头就跑,大禹急忙在后追赶,追到太室南麓时,涂山氏女已经化成一块大石头。此时涂山氏女已身怀有孕,禹便向巨石大声哭喊:

“还我儿来!”只听得山崩地裂一声轰响,巨石开裂,跳出禹的儿子,取名为启,所以这块石头就叫启母石。涂山氏女化作石头后,她的妹妹又和大禹结了婚,住在太室山西边的一座山下,抚养夏启王长大成人。古代妻子又称为室,所以禹的第一妻子住的山就叫太室山,第二妻子住的山叫少室山。少林寺就是因为坐落在少室山阴的茂密丛林之中,所以得名“少林寺”。

太室山东西起伏,奇峰相连,雄深高大,气势巍峨,犹如黄河南岸的一座天然屏障,护卫着夏代的都城--阳城,故有中岳如卧之说。太室主峰叫峻极峰,海拔1494米,古来就有“嵩高峻极”、“峻极于天”的说法。朋友们可以想一下,华山是立着的,它高2160米,泰山是坐着的,它高1545米,嵩山在躺着卧下时还有1494米,那么它立起来该有多高呢?因为清朝乾隆皇帝曾在峻仍峰上赋诗立碑,所以峻极峰又名“御碑峰”。峰顶平敞开朗,犹如宝幢之盖,四周群峰相向,惟中居高巍,一览众山小。假若你登峰远望,南有箕颍,山河拱卫;西有少室,争艳夺魁;东视群山,谷幽峰奇;北望黄河,一线连天处,即是古老的伊洛河三角洲、河图洛书的出处,我们华夏6020xx年古老文化的发源地。峰岳连绵,云雾缭绕,耳听松涛阵阵,眼观山花烂漫,置身这种氛围之中,朋友,你该有何感想?倘若你在夕阳西下时观嵩山,那更是彩霞四射,瞬息万变,河山壮丽,气象万千。嵩山是历代封建帝王、达官显贵、骚人雅士游览祭祀的地方。历代游人,凡来嵩山参观者,攀登极峰的,粗略一算,也该有30多个帝王到过嵩山封禅览胜。历代文人墨客,游览胜景之后,也挥毫永叹,留下了无数石刻墨迹。太室36峰中有一个万岁峰,其来历就是汉武帝登高山时,随贺官员在这里三呼万岁之声,回荡山谷,此起彼伏,部下吹捧说是山呼万岁,史称

“嵩呼”,皇帝老子心潮澎湃,龙心大悦,遂命名此峰为“万岁峰”。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她曾几次到嵩山禅祭游览,加封中岳。武后天册元年(695年),武则天嵩山峻极峰建筑“登封坛”,次年又一镒登上峻极峰加封中岳,并在坛的东南立碑一通,碑文内容是武则天的自我歌功颂德,叫“大周升中述志碑”。为了纪念她登嵩山封中岳这一盛大典礼,武则天诏令改当时的嵩阳县为“登封县”,即现在我们所在的登封市,改阳城县为“告成”,即现在的登封市的告成镇,以显示她“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之意。

刚才我们说的是雄伟壮丽的太室山,现在我们再说说气势险峻的少室山。少室山又名“季室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4米,是整个嵩山山脉的最高峰。因金末宣宗曾屯兵少室山顶,抵抗元兵,故又称为“御寨山”。要说少室山势,那真是群峰争艳,千奇百异,有的拨地而起,有的逶迤连绵,有的像猛虎长啸,有的似雄狮初醒,峰峦参差,峡谷纵横。从山南北望,一组山峰,互相叠压,状如千叶舒莲,所以唐人有“少室若莲”之说,现在老百姓称为“九顶莲花山”。闻名中外的古刹少林寺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山色绝佳,风景如画。站在少林寺南望,少室山崭然若屏,高峰之下自西向东,并列着五座山峰,依其形态,称之为棋、鼓、剑、印、钟。在剑峰的西侧,有一大块像刀削般的巨大石壁,雨过天晴之际,光洁耀眼,好似皑皑的白雪,这就是嵩山八大胜景之一的“少室晴雪”。少林寺山门前,有一条少溪河,潺潺流水,绕寺而过,河里布满了嶙峋多姿的巨石,千姿百态,各具风采。朋友们请往那边看,少林水库南岸的断崖上,有一个“石和尚”,对,光着头,面北端坐,曳冠楚楚,真是惟妙惟肖。我们叫他礼宾和尚,客人们来去

少林寺,都委托他负责迎来送往。别看我们这里看少室山这样险峻,上到山顶,却是宽平如寨,还分上下两层,称为“大寨”、“小寨”,大小寨周围有四天门之险。这里既是古和隐居避世的地方,又是历来屯兵之所,现在山顶还有大、小饮马池和石碾、水柜及其他建筑遗址。

嵩山是世代相传的风水宝地,也是儒、佛、道三教荟萃共存之地,是我国宗教活动的重要地区。嵩山寺庙林立,风景秀丽,72峰,峰峰有名,72寺,寺寺有故,寺相连,各有奇景,个时期建造的不同风格的寺、庙、宫、庵、观、寨、台、塔、阙、石碑、书院等。文物古迹遍布,书法雕刻满山,更有古树名木,奇花异草装点着各个景区景点,真是美不胜收。

(嵩阳书院)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了位于嵩山南麓、太室山下的嵩阳书院。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隋朝时改名“嵩阳观”,唐朝改为“奉天宫”,五代后周时改为“太乙书院”,宋朝改为“嵩阳书院”。此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有1700余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1000多册。比较贵生的书有《朱子全书》、《性理精义》、《日讲四书》等。它是一所历史悠久,规模宏敞的官办书院,和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共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宋代大儒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都在此讲过学。

嵩阳书院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十三年重建。现存书院的基本布局,大体保持了清代的建制。有房舍近百间,面积10000多平方米。中轴线的主要建筑,从大门到藏书楼,前后五进院落,最前为卷棚大门三间,正楹为先圣殿,次为讲堂,讲堂后为道统祠,最后为藏书楼。中轴线两侧配房,均为硬山式建筑,分别为“程朱祠”、“丽泽堂”、“博学斋”书舍等。整个书院建筑与寺庙相比,别有风采,大多是滚脊硬山,灰筒瓦,出前檐,古朴典雅,廊庑俱全,巍然壮观。

嵩山的历史悠久,嵩山的故事多,嵩山的自然风光更是千姿百态。当你登上嵩山之巅极目远眺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时,那扑面而来的不正是我们民族古老文明的雄风吗?五岳中泰山的雄,华山的险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嵩山呢?它给你的不正是华夏民族6020xx年文化的风采吗?

各位团友,嵩山的此结束,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给予的合作与支持。中国有句古话叫“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相逢”,期盼再次相会,谢谢!

推荐河南逃生心得体会高中范文

大家好!我是黄河旅行社的导游员张三,首先,我代表黄河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去开封参观游览。我们的司机王师傅具有多年的行车经验和娴熟的驾驶技术,安全问题可以放心。我将尽力为大家做好导游服务,如果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都可以给提出来, 我们尽可能的满足大家的合理要求。

今天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现在是早上8点,我们已经从郑州出发,前往开封,路上行程大约需要1小时。9点左右进入清明上河园景区游览,12点在大门口集合上车到开封市区吃午饭。1点钟出发去参观龙亭和相国寺,5点上车返回郑州海天大酒店用晚餐。我们今天乘坐的是绿色豫通大巴,车号豫a2345。现在正行驶在郑州开大道上,由于车速较快请大家坐稳扶好,不要打开车窗把头手伸出窗外,以免发生危险。谢谢!

郑东新区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是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郑州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郑东新区,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为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而投资开发的新城区。

郑东新区,西起中州大道,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北起连霍高速公路,南至新郑机场快速路。郑东新区的核心区是商务中心区,简称 cbd ,是由两圈高层建筑群组成的环形城市,内环建筑高80 米,外环建筑高120 米,两环之间是繁华、舒适的商业步行街。集金融、商务、办公、旅游、娱乐、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环形建筑群的中间是椭圆形的中心公园,由中心湖、绿地、国际会展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组成。

郑开大道,是连接省会郑州和古都开封的城市快速通道,西起郑东新区,东至开封金明广场,全长45公里。郑开大道,规划宽度为100米,道路标准为城市快速路,机动车道为双向10车道,设计车速每小时80公里,是一条开放型的不收费道路。郑开大道,对郑汴两市、对中原城市群和全河南省的社会、经济将产生广泛影响,郑汴城际公交已经开通, 郑汴一体化的进程将大大加快。

官渡之战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中牟县境内,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公元220xx年(汉献帝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的军队在官渡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审时度势声东击西,救白马之围,设伏南坡,诛颜良、斩文丑,夜袭乌巢,两次偷袭袁军后方,截其缁重,焚其屯粮,最后全歼袁军。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开封

开封是著名的七朝古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均在此建都。特别是北宋时期,历经九帝168年。北宋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创造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开封旅游景点众多,有铁塔、龙亭、相国寺;繁塔、清园、包公祠;宋都御街、禹王台;悬河奇观、翰园碑。

各位游客,我们马上就要到达清明上河园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记住我们的车号是豫a2345。12点返回车上,车就停在下车时的位置。好了,请大家随我下车。清明上河园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开封城西北部,与龙亭公园相邻,是仿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所绘场景而建的一座大型文化主题公园。

张择端字正道,号文友,山东诸城人,北宋著名画家。他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长525厘米,宽25.5厘米。在画卷上有各种人物684个,牲畜96头,房屋122座,舟船25艘。既有巨商富贾,也有街头小贩,既有城楼虹桥,也有行舟路人。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北宋都城开封的繁华景象。原作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清明上河园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仿照原图布局设计,占地面积600亩,其中水面170亩;采用宋代营造法式,结合现代建筑方法,集中再现了原图中的风物景观和民俗风情。主要建筑有城门楼、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坊等各种宋式房屋400余间,形成了3万余平方米气势磅礴的宋代古建筑群。

各位游客大家注意,清明上河园的开园仪式就要开始了:

开园仪式热烈隆重,盘鼓手中大鼓齐鸣,马队骑手旌旗挥舞,仪仗队伍欢声雷动,张龙赵虎引导前行,王朝马汉随后簇拥,一代名相铁面包拯,带领大家步入园中。走进清明上河园,迎面看到一代名师张择端的汉白玉雕像,他手捧清明上河图,欢迎您的到来。

整个清明上河园大体分为南苑、北苑两大景区,南园重在表现市井生活、民俗风情;北苑重在表现皇家园林、宫廷娱乐。景区内分别设驿站、民俗风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鸟鱼虫、宫殿园林、休闲购物和综合服务八个功能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等四个文化区。

游览清明上河园,可以跨虹桥,登上善门,游鸿福寺,浏览文绣院,下榻古驿站,饱餐孙羊正店,欣赏宋代宫殿和古典宫廷园林。您可以尽情观赏民间杂耍、木兰织房、年画社、还有吹糖人、剪纸、风筝等民间工艺,品尝闻名中外的开封小吃。开封小吃数不清,灌汤包子小笼蒸;水煎包子热锅贴,桶子鸡数马豫兴;炒凉粉、红薯泥,风干兔肉黄焖鱼;羊肉炕馍花生糕;江米切糕冰糖梨;状元饼、进士糕;鲤鱼焙面套四宝;五香豆干杏仁茶;开封小吃忘不了。

游客朋友们,这座桥就是《清明上河图》最经典的虹桥,它的特点就是没有桥墩,全靠枕木搭建而成,因为汴河漕运非常发达,往来船只众多,为方便船只通行,所以没有修桥墩。再看桥的两头,都有两个立柱,每个立柱上都立有一只白鹤。在古代行船全靠人力和风帆,为了省力船公们顺风时就拉起船帆,逆风时就放下。这些立柱其实就是风向标,稍有微风,鹤就会随风摆动,对照下面的十字交叉木,白鹤所指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过了虹桥,可以看到十千脚店,勾栏瓦肆,食街等许多房舍店铺,您可以选购自己喜爱的工艺美术品,景区每天在固定时间都有盘鼓、高跷、民间绝活儿等表演。经过“平桥观鱼”进上善门就到了城里,再往前是孙羊正店,当时为北宋东京的著名酒店。还有赵太丞家等建筑。

现在我们来到宫殿园林区,雄伟端庄的拂云阁可以登高远眺,并肩而立的宣德殿和宣和殿能俯瞰全园,四方院皇帝寝宫曲径通幽;这里亭、榭、楼、台遍布,风景美不胜收。

开封清明上河园,既能观赏也能玩,王员外招亲选快婿,大宋科举中状元,梁山好汉劫囚车,包公巡案在路边,李师师艺会青公子,东京梦华把魂牵。北宋的三教九流、市井百态及皇家文化都在此上演。你还可以穿宋装,用宋币,感受宋人的生活习俗,绕石径,划小船,过曲桥,穿街市,一朝步入园中,仿佛梦回千年。

好了朋友们,我的讲解暂时就到这里。还有一个小时,大家可以自由参观,请掌握好时间,注意安全。十二点我们准时在车上集合,谢谢!

推荐河南逃生心得体会高中范文

冕宁灵山寺距冕宁县城8公里,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67公里,距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80公里的省级自然风景区,是凉山州重点整合的彝海—灵山风景区的组成部分。灵山寺是凉山州境内最为有名的一座寺庙,和赫赫有名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同属冕宁县,位于该县县城20公里之外的东部小相岭西麓深山老林之中,因背后紧靠着的那坐 山门大殿

高耸的大山叫灵山,所以叫灵山寺。

冕宁灵山以灵山寺为中心,规划保护面积40平方公里。灵山寺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冕宁县如今规模最大的宗教寺院。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宽敞宏大,结构庄严,前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两边是十八罗汉,后殿供奉灵山寺开山祖师梧真和尚杨学信木刻偶像。面对大佛是坐着的韦陀0神像。据说,天下的韦陀都是站立姿势,唯有灵山寺的韦陀是坐像,因为灵山寺本来清净,不劳韦陀虎视眈眈地站着0。寺庙前面正中是新修的琉璃瓦山门,以正殿天井为中心,两侧有众多的房舍堂廊,前后左右纵横相连,浑然一体,构成了一片古建筑群。山门外边有6棵苍劲挺拔的参天古松,粗有三四人合抱者,树龄至少在两百年以上,它是灵山寺最主要的标志。

在灵山寺的背后,是一座美丽的自然公园。那里生长着古老的参天大树。还有一个在当地很有名的地方,不过还不为外人所知———连三海。在一座山上,静静的淌着三条湖。据说山上还长有灵芝,并有细细的泉流,还有前人留下的石洞。在湖中还有据说会爬树“鱼”,湖海比较深,当地对湖还没有做过考察,仅是

从当地一些年迈着那里得知。

灵山寺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冕宁县如今规模最大的宗教寺院。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宽敞宏大,结构庄严,前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两边是十八罗汉,后殿供奉灵山寺开山祖师梧真和尚杨学信木刻偶像。面对大佛是坐着的韦陀0神像。据说,天下的韦陀都是站立姿式,唯有灵山寺的韦陀是坐像,因为灵山寺本来清净,不劳韦陀虎视耽耽地站着0。寺庙前面正中是新修的琉璃瓦山门,以正殿天井为中心,两侧有众多的房舍堂廊,前后左右纵横相连,浑然一体,构成了一片古建筑群。

关于灵山寺的历史,在志书和碑石上已早有记载。杨祖师俗名杨学信,法号悟真,佛号普渡,湖南省常德府龙阳县人。清乾隆四十七年,游历来到冕宁,听说灯台山是燃灯古佛修行的地方,“遂策杖往观,直至峰顶,果然胜迹犹存,故址显在”。杨祖师便在青龙潭就水结茅而居,一面继续修行,一面筹建寺院,当时门下有冕宁弟子约百人。灵山寺大约在乾隆五十九年建成。知县辛大成为寺院题名“西灵”,民间则称“灵山寺” 香火鼎盛

。杨祖师在冕宁20xx年,灵山寺建成后在寺内修行9年。于清嘉庆九年二月端坐而寂(逝世)。经七日后,其弟子启龛视之,但见满面红光,宛然如生,即将肉身移置佛堂,长期供奉,其肉身则完全干固,不再腐朽。在灵山寺右1公里的岩壑之中,有天然巨石座,呈八卦形,顶面平整,传说那就是杨祖师“坐化圆寂”的禅石。

昌海和尚灵塔位于灵山寺大殿后数十米的坡林地内,灵塔用青石板镶嵌而成,高2米多。建于清咸丰丙辰年(1856年)。为曹洞宗三十二世昌海达和尚塔。

高和尚修行处在灵山寺大雄宝殿之西,过青龙河沟,在林木杂生的山坡上,有寺庙遗址,遗址后有10平方米左右的岩房和大石板井。传说此处是与杨祖师同来灵山修行的高和尚建庙处。在此可俯瞰灵山寺建筑群。

火炭堡藏文石刻位于苏州坝西北端宁源乡巴甫村火炭堡。一高约1米,长逾米的棱形大石,右刻藏传佛教格鲁派教义,标题为“六字真言”,左刻献宝祈福人像。估计为明末清初刊刻。

本波教石碑位于城厢镇大垭口村。碑体为花岗石,高约1米,宽0.4米,厚0.15米。略风化,文字图象清晰可辩。石碑上部可卷云纹,下部为一雄狮浮雕,中刻三行藏文(转写梵文体),书写古朴工整,其中第一行为藏区本波教派的“八字咒语”。

墨玉海即黑海。位于灵山河正沟源头,海拔约3500米,形似葫芦。海的南北山峰 连三海

终年积雪,绝壁之上有稀疏的云杉和丛生的杜鹃,东面山坡缓缓延伸,嶲山山脊银色板块冰川延伸进林中;西边出水处,草坪之上有矮小成簇的杜鹃,有嶙峋的山石点缀其间。海水远观为黑色,近观则清澈见底,洁净无尘。

金海又名红海。海区为红色火成岩,远观海水成红色,固有此名。位于灵山主峰东麓,灵山河南支涧水沟的源头。海拔约4000米,形似腰子,由上下两个海子相连而成,每个海子面积约百馀亩。环湖雪峰耸立,状如城碟,淡云飘过,上下金黄,天水一色。

连三海位于灵山寺所在的西山中段分水岭西侧。是三个保存完好的第四世纪冰川冰斗地貌群所构成的三处冰川湖泊群,每个海子均由独立山峰所包围。连三海子三个湖泊形态各异,湖水清澈,天光云影,蔚然生秀。其中一湖,有一道冰川通向湖心,将湖面一分为二,景象颇似太极图,尤为奇观

河南逃生心得体会高中范文 高中生安全教育心得体会800字(五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