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设计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 教师培训教学设计心得体会(七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学校教学设计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一、参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
1、全面参与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准备工作
迎接20__年教育部专家组对武大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准备工作,是本年度武汉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我们教学督导团的工作重点。我们全体成员都从不同方位,主动积极地参与这一工作。我们先后到华中师大和华中科大调研,学习兄弟院校迎接审核评估工作的作法、经验。我们全体成员出席了全校迎接审核评估动员大会,明确其根本目的和重大意义。我们请本科生院质量管理处李晓峰主任作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题报告,参加了全校性审核评估培训会。我们不少团员参加了有关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计划安排、有关规范文件的草拟与修订工作。教学督导团熊贵光、娄延常、王永棣、罗紫初、沈建武等教授,受聘为学校迎接审核评估专家组专家,分别负责专业质量标准制订、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拟定和毕业论文、课程考试试卷审查规定等专项工作。结合专业评估,对校外以学校名义签订的社会实践基地与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进行了初步调研。
2、全员参加本科专业评估工作
本科专业评估工作,是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我们教学督导团罗紫初和娄延常教授,作为专家组成员负责此项工作。在初步调研基础上,罗紫初教授本着极端负责精神,对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先后进行了十多次修改,全团成员进行了多次讨论,包括框架结构、指标项层次、具体指标分值、评估重点要点与操作细则等的讨论,最后由本科生院审定公布实施。
我们全体团员均受聘为本科专业评估专家,分8个小组全过程参加了本科专业评估与实地考察。各组组长聘请校外专家担任,副组长和固定专家由教学督导团成员担任,机动专家由各院系分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轮流担任。在评估过程中,我们认真审读各专业的自评报告并填写审读意见,听取院系或专业负责人的专业建设情况介绍,专家按分管指标项审核教学档案和有关材料,进行了实地考察,召开了教师座谈会,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找出专业建设亮点和不足,向院系反馈评估意见并提出加强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每天早出晚归、中午加班“做作业”,累并快乐地工作。在一周时间内,我们对全校105个本科专业进行了评估,撰写105份专业评估反馈意见,经认真研究评出 类专业44个、类专业28个、 类专业33个,供学校加强专业建设和调整专业结构参考。详细情况参见罗紫初教授撰写的《武汉大学20__年本科专业评估总结报告》。此工作已作好拟向学校领导汇报准备。
医学部教学督导团成员,还参加了国家医学类有关专业认证评估的迎评准备工作。
二、专题调研工作
1、毕业论文和试卷的抽查调研
毕业论文和试卷的质量、规范是审核评估抽查重点之一,抽查毕业论文和试卷工作是教学督导团本年度的一项重点任务。20__年此项工作共开展三次:一是6月下旬对20__届毕业论文及答辩情况进行巡视抽查,共在6个学部抽查12个院系,详情请参见《武汉大学20__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检查情况》。二是在对105个专业评估时,对各专业毕业论文和课程试卷进行了重点核查。三是下半年结合期中教学检查,对20__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专题检查。检查共分8个小组,原则上每个院系抽查10份毕业论文完整档案,共抽查304份毕业论文档案;每个院系原则上抽查4门课程的试卷,每门试卷抽查10份左右,共抽查了159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试卷。各小组抽查后当天向院系反馈信息,充分肯定成绩,尖锐指出问题,诚恳提出整改建议。详情参见熊贵光团长撰写的以毕业论文和试卷抽查为主题的《20__—20__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总结》。
2、通识课程建设专项调研
通识课程建设情况调研,由王永棣教授负责,全团成员参与。根据本科生院提供的通识课程建设资料、文件,参考武大教科院冯惠敏教授在校内举行的对本科生通识教育的专项调研情况,以武汉大学20__年版本科教学计划方案为据,对我校通识课程建设进行了全面梳理。
根据20__年版武大本科教学方案,全校应开七个知识模块领域的991门通识教育指选课程,因教师退休、调离、自然减员已停开66门,面向全校学生应开出748门、实开682门。在682门指定通选课程中,1学分课程303门占44.4%,2学分及以上课程379门占55.6%,其中18门入选学校“精品基础通识课程建设计划”。在对巳开设通识课程认真研究基础上,各学部教学督导组从682门通识课程中推荐85门作为重点建设的通识课程。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我校通识课程建设虽取得不少较显著成绩,但就课程开设情况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七个知识模块领域显得领域偏多,一些知识模块领域开设课程偏少如领导与研究、艺术与欣赏等,1学分课程太多占比重偏大,工科类通识课程多而选课学生少,一人开5门左右通识课程的老师有多位且显然难落实,写作类课程开设18门、健康心理类课也很多显然有些杂乱等。通过调研,我们对加强学校通识课程建设也提出了一些建议。详细情况参见王永棣教授撰写的《通识课程建设专项调研小结》。
三、接待师生来访的基本情况
在本科生院质量管理处精心组织和督导团细心安排下,20__年教学督导团实行工作日全天值班、团员轮流安排值班,值班员负责接待师生来访。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接待来访师生共47批次、162人,其中学生41批次共154人,教师3批次共5人,其他3批次共3人。接待师生涉及6个学部近20个院系,最多一批来访学生达10人。
质量管理处对教学督导团接待师生来访工作非常重视,制发详细的接待计划安排表,通知有关院系在规定时段内,派师生到教学督导团办公室反映教学情况。教学督导团成员接待师生认真热情,详细记录,详细询问,主动回答问题解疑释惑,师生走后对师生反映情况认真梳理小结,及时反馈给质量管理处李黎同志。李黎同志对此项工作极为负责,及时将有关信息制作成《武汉大学教学督导团信息反馈处理表》反馈给有关院系、部门、单位,并要求提出处理意见,本年度共发出和收回36份处理意见表。上半年,李黎同志还对接待师生情况写出详细小结。
在来访接待中,学生反映最多最集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通识课选修问题,认为选课难、难选课,开课少,选课系统涌堵,选课规定有些不合理,担心接20__年的教学方案对选修要求毕不了业;其次是课程开设问题,如理论与实验课有的脱节,教学计划安排中开课时紧时松,先修课与后续课倒置,实验实践课薄弱等;再次是教师上课问题,“学生应有教师上课知情权”,课表上是张老师上课而实际上换成李老师、王老师,有些教师上课“照屏宣科”、坐着讲、无互动,个别教师压缩课时2学分课集中五周每周5学时上完等;还有教材陈旧、实验设备陈旧,一些带实验课青年教师不负责任、一问三不知;教室教学设备时有故障,教室管理应加强,女生洗头洗衣洗澡用水用电多应照顾而不要动不动断电等等。
我们教学督导团对如何接待师生进行了讨论总结,多数认为这一制度多了一个师生反映问题的渠道应坚持,但组织方式应改进和完善,不能硬性摊派规定,最好让学生自己组织、自由组织;我们接待中碰到的问题,解释多不能满足学生希望值、问题解决不了,只能当“二传手”,建议最好每天本科生院派一位干部和我们一起接待,及时回答、解决问题;让院系派学生来访又将反映问题反馈院系,影响院系派人积极性,反馈处理表上回复看出个别院系已略有情绪。如何坚持接待师生制度,质量管理处和督导团应共同研究。
四、教学督导团的经常性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度教学督导团成员共有集体性会议活动18次,其中正副团长出席或参加的会议6次,全体成员出席或参加的会议12次,主要是研究布置工作。4月9日,向王传中、周叶中两位校领导汇报了教学督导团的情况和有关工作,听取他们的指示以加强我们的督导工作。在本年度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到以下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全员参加开学初教学秩序巡视和期末考场巡视工作。巡视按学部组织,其中开学初教学巡视一周,期末考场巡视二周,力求全天侯全过程参与巡视。全年撰写2份教学巡视报告和2份期末考试巡视报告,及时反映教学状态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和加强教学管理的意见。
二是坚持听课制度。本年度听课以学部督导组组织为主、以分散听课为主。每个教学督导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次,全年分散听课共200余门次。有的学部督导组成员集中集体听课,共同给有关教师课堂教学以科学、全面、实事求是、准确的客观评价,对其教学具体指导。
三是坚持集体学习制度。本年度集体学习共两次,由督导团内自学自讲为主发展为请团外专家讲授为主,并围绕本科审核评估这一中心仼务进行。一次是请本科生院质量管理处李晓峰主任,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作专题讲座;一次是集体参加听取教育部教学评估中心吴岩同志关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题报告。
四是坚持值班制度。由正副团长值班,发展为有条件的团员都轮流值班;由值班处理团内事务,发展为以接待师生来访为主。具体见有关报告。
五是坚持努力完成学校和本科生院委托的有关工作。部分团员分别参加了本科生院有关文件修订、讨论,教学突出贡献校长奖推荐评选,优秀教学论文奖评选审定,人事部关于教师奖励有关文件研讨,通识教育等教学研讨会,青年教师教学课件评选等工作。
有关学校教学设计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一、指导思想
以县第一学期工作计划为指导方针,进一步落实发展观,以校内开放式办学为引领,围绕以质量为中心,以抓高效课堂为目标,以集体备课为手段,逐步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育观念。抓住寄宿制的优势,落实“四清”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在县教育教学工作目标中把“做好中学布局结构调整后八中的质量提升”工作单独提出,依据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了自己的目标:通过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使全体教师能够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转变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构建开放性、生成性和创新性的多样化课堂形式。我校以“探索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教师、备课组、教研组和教导处都要以此为题开展活动,进行研究,确实得到实效,并形成经验。创设自主发展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高校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较充分的体现,注重潜能开发,个性发展,初步掌握中学习的能力。
三、学期教学工作要点
(一)常规工作
1.年级组长工作计划于9月22日前宣讲完毕。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长计划、教师个人改进计划、教师工作手册,9月29日上交到教科研室。(年级组、学科组、计划的书写现状分析,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改进工作及具体措施;) 。
2.备课: 不上无准备之课 。
3.上课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即:凡是学生能看懂的, 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能说的, 教师不说;凡是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凡是学生能探索的, 教师不谈; 凡是学生能自学的, 教师不教。互相听课、评课、研究课等 。
4.作业批改: 教师要严格批改,做到重点问题面批面改 。
5.辅导: 要求一要及时, 二要分层, 三要面向全体, 四要有始有终, 严格控制两极分化
6.检测: 检测是督促学生学习, 提高学科质量的重要手段,初一年级教研室安排在九月份个别学科质量监测。初二年级随从教研室的期中考试和期末两次大考,初三年级有月考。(记住校长曾提出的“学什么” “考什么”,考什么学什么?并做好成绩登统, 试卷分析, 及查漏补缺工作。)
(二)重点工作
1. 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执行年级组长负责下的年级备课组制度 。
(1)各备课组要严格执行《延庆八中集体备课制度》,主讲教师要强化质量意识,责任意识,认真准备,把好上课前的第一关 。
(2) 集体备课要做到既独立思考,又集思广益,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 。
备课组成员要进
学校教学设计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 教师培训教学设计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