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参观陈毅故里的心得体会总结(9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参观陈毅故里的心得体会总结一
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零件图纸,确定工件在车床上的装夹方式,各表面的加工顺序和刀具的进给路线以及刀具、夹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
2.零件图分析
①尺寸标注方法分析;
②轮廓几何要素分析;
③精度及技术要求分析;
3.结构工艺性分析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零件对加工方法的适应性,即所设计的零件结构应便于加工成型。
4.数控加工的工艺路线设计
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制定工艺规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选择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划分工序以及安排工序的先后顺序等。设计者根据从生产实际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综合性工艺原则,结合本厂的生产实际条件,提出几种方案,通过对比分析,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参观齐机电数控加工有限公司
我们第一个参观学习的厂子是齐机电数控加工有限公司,在工作人员的带领和讲解下,我们了解到该公司基本情况,他们主要是以生产数控电柜和对电柜的组装及其用途的设计,这个工厂虽然现在规模不大,但依然有他们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加工装备,在车间里我们参观了他们已经加工好电柜,并且还询问了工组人员一些公开的技术问题,从中我们学到了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1.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
数控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自动控制、电机传动、测量、监督、机械制造等学科领域最新成果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是指用数字量及字符发出指令并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的生产基础技术。
2.数控机床的适用范围
在机械加工中大批量零件的生产宜采用专用机床或自动线。对于小批量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品品种的变换频繁、批量小,加工方法的区别大,宜采用数控机床。
参观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
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原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是全国机床行业大型重点骨干企业,有全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的美誉,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机床行业领头羊,中国数控机床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工业企业50强,20xx年和20xx年连续进入中国机械500强,“齐一”牌数控机床为中国名牌产品。
公司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有以政府特殊贡献专家、国内机床行业学科带头人为主的科研开发队伍,开发设计全部应用cad、capp等先进技术,建立工程图文信息管理系统及3~5轴数控编程软件等计算机系统建设,实现了三维动态仿真设计。成功开发了立、卧两大类产品发展型谱,开创了中国机床行业的历史先河,它将影响中国未来10—15年立、卧两大类金属重型车削机床的发展走向,为我国大型金切机床实现批量生产探索出一条新路。企业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cad应用工程示范企业,与清华大学、哈工大、华中理工大学等院校形成了紧密的科研联合体。
公司发展目标是,用高新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以产品和技术为突破,带动销售、设计、生产制造模式全面与世界接轨,努力把企业建成国内一流,特色突出,在国际上有一定地位的国防重大装备保障产业化基地。
在这次参观中,我发现他们厂里的很多设备的制造、加工工艺等很多都是我所学的机械制造装备课本上的知识,我查阅课本整理了一些相关知识如下:
1.加工准备
加工装备是指采用机械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制作机器零件的机床。
2.工艺准备
产品制造时所用的各种刀具、模具、夹具、量具等工具,总称为工艺装备。它是保证产品制造质量、贯彻工艺规程,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3.仓储传送装备
仓储传送装备包括各级仓储、物料传输、机床上下料等设备。机器人可作为加工装备,如焊接机器人和涂装机器人等,也可属于仓储传送装备,用于物料传送和机床上下料。
4.辅助装备
辅助装备则包括清洗机和排屑装置等设备。
参观结束后,我觉得我所学的很多理论知识是与其相关的,但我所学的远远不够用。从书本里,我只能学到仅有的理论知识,而在工厂里,我却能学到很多超越课本上的实际的东西,那才是我们真正能用的东西。所以,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学以致用。
参观齐衡制造厂
齐齐哈尔齐衡电子称重系统有限公司(原齐齐哈尔衡器厂),简称齐衡、齐衡电子。是原国家轻工部专业定点衡器生产厂家,中国衡器协会会员单位,拥有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主要从事工业衡器、民用衡器及各种专用衡器的研发、设计和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和技术服务。
我公司现有固定资产780万元,员工178人。拥有日用衡器10000台,机械类工业民用衡器5000台,电子类工业民用衡器20xx台的年生产能力,并有完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手段。我厂主导产品scs系列全电子汽车衡及数字汽车衡广泛用于省内外粮食加工、矿产、冶金、电力、化工、仓储等行业。以计量准确、数据稳定、坚固耐用等优良品质获得用户好评。同时拥有dcs系列全自动定量包装秤、lcs系列电脑流量秤、gcs系列电子轨道衡、pcs系列混凝土配料秤、tcs系列电子平台秤、scs系列动态轴重秤、atg系列双面度盘秤、rtz系列人体秤等十多个系列,近百个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畅销省内外,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有部分产品出口创汇。
我公司依靠现代化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和完备的检测手段,依靠完整的 产品检验制度、质量保证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保证了产品无论从质量到外观,从价格到服务都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可依照用户的不同要求单独设计制造各种符合用户需要的衡器产品。
很荣幸我们能够得到厂长的喜爱,并带领我们参观了衡器制造的车间,并详细给我们介绍了衡器的制造工序和衡器安装。在车间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大型刚材,由此可知,该工厂所制造的的电子衡器可适用上百吨的重量称量。
大华电子厂参观
大华电子长主要生产电柜,适合于控制大型数控车床的电柜,在我们参观的过程中,我们询问了随行的老式师,老师耐心的给我们讲解了相关的电子器件,从中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不知道的实物。
1.常用低压电器
低压电器通常是指用于交流额定电压1200v、直流额定电压1500v及以下的电路中,起中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电器产品。常用低压电器有开关电器、熔断器、接触器、断电器、主令电器等。
的应用领域
①开关量逻辑控制;
②运动控制;
③闭环过程控制;
④数据处理;
⑤联网通信;
总结这次的实习经历,虽然我们只是在工厂里参观了一下,但是在相关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和解说下,我们参观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我们当下应该做的事情,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学有所用,也才能让我们发现我们的不足。
学院给我们组织这种形式的实习对我们意义重大,是我们在学习上的一种进步和突破,非常感谢学院给我们的这次机会。
2022参观陈毅故里的心得体会总结二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广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陈家祠堂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陈家祠堂的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三进,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庑巧妙地联接起来,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祠堂的整体布局上下对称,殿堂楼阁,虚实相间,气势雄伟。“聚贤堂”是陈家祠堂中轴线的主殿堂,也是陈家祠整个建筑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宽阔的石露台,周围用嵌有铁花的石栏板环绕。祠堂建成之初时的聚贤堂是供族人-之用,后来改作宗祠,两边的侧房供书院使用。
建筑风格
陈家祠的建筑以装饰精巧、堂皇富丽而著称于世。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等各种各样的装饰,遍布在洞内外的顶檐、厅堂、院落、廊庑之间。既有大型的制作,也有玲珑的小作品,装饰风格或粗犷豪放,或精致纤巧,各具特色,特别是在琉璃瓦脊的塑造上,更是广罗古典故事,搜集地方风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风格独具。祠前的壁间有六幅画卷式的大型砖雕,每幅砖雕长达4米,是用一块一块的青砖雕刻好了以后再连接成一体的,立体、多层次的画面里有神话传说、山水园林、花果禽兽、钟鼎彝铭等等,就像是民间的艺院一般。陈家祠堂在1958年修缮后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郭沫若同志曾在1959年参观后留有一首五言诗:“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陈家祠的建筑装饰工艺早在20世纪20xx年代已为国内外建筑专家和学者所重视,德国和日本的建筑艺术专著中已有专题介绍。1959年辟建为广东民间工艺馆(后于1994年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至今)陈氏书院
。 1980年国家拨专款再次重修。 在陈家祠各厅堂、廊、院、门、窗、栏杆、屋脊、砖墙、梁架、神龛等处,随处可见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等传统建筑装饰以及铁铸工艺,琳琅满目。陶塑工艺集中在19座厅堂屋顶上的瓦脊;砖雕以东、西倒座外墙的最具规模;灰塑集中在瓦脊及院廊上,是南海灰塑艺人所作;木雕除梁架与大门及聚贤堂的屏风外,后座的11座双层透雕神龛,体型高大,有“光绪十六年”、“回澜桥刘德昌造”“源昌街时泰造”等题款。祠堂中的各种装饰,丰富多彩,题材广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书院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建成,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目的为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参加科举考试时提供住处。陈家祠它的建筑装饰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装饰艺术的精华,巧妙地采用了木雕、砖雕、陶塑、铜铁铸等工艺进行装饰,建筑中的各种雕刻装饰,主要由建筑商到省内县组织聘请大批能工巧匠集中到广州制作。根据现有的资料,参加砖雕制的艺人有番禺的黄南山、杨鉴庭、黎壁竹,南海县的陈兆南、梁澄、梁进等。其中以黄南山雕刻的数量最多,雕式也极为精巧,技艺巧夺天工,十分有名。陈氏书院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装饰最精美的古代艺术建筑,现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结构布局
陈氏书院坐北朝南,为中国“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院落式布局,由9座厅堂、6个院落、10座厢房和长廊巷组成,院东新辟有1.7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广场。其整体结构布局严谨、虚实相间,厅堂轩昂,庭院宽敞幽雅。中进大厅聚贤堂为书院建筑的中心,是当年族人举行春秋祭祀或议事聚会的地方。堂宇轩昂,庭院宽敞。梁架雕镂精细,堂中横列的巨大屏风,玲珑剔透,为木刻精品。屋顶上的陶塑瓦脊长27米,全高4.2米,是清代广东石湾陶塑商号文如璧的作品。堂前有白石露台,石雕栏杆嵌以铁铸的花卉等图幅。堂宽五间,27米,进深五间,16.70米。用柁墩抬梁,设斗拱,21架6住出前后廊,属通堂木框架。后金柱正中三间装有12
扇双面镂雕屏门挡中,两侧装设花罩。堂前有月台,石雕栏杆及望柱均以岭南佳果为装饰,镶嵌铁铸通花栏板,色调对比鲜明,装饰华美,突出了聚贤堂的中心地位。中进东西厅面宽三间,14.05米,进深五间,16.70米。用柁墩抬梁,设斗拱,21架6柱山墙承檩,出前后廊。后金柱正间装设4扇双面镂雕隔扇,后金柱次间和厅前后设通花隔扇。后进大厅三间是安设陈氏祖先牌位及族人祭祀的厅堂。大厅面宽五间,27米,进深五间,16.40米。用瓜柱抬梁,21架5柱后墙承重,前出卷棚式廊。厅后老檐柱之间装有5米高达7米多的木镂雕龛罩。东西厅面宽三间,14.05米,进深五间,16.40米。用瓜柱抬梁,21架5柱山墙承檩,前出卷棚廊。厅门为14扇通花隔扇。厅后亦装设木雕龛罩,但规模比大厅略小。东西斋和厢房略为低矮,是当年书院教学读书的主要用房。东西斋为单间,人字形封火山墙承檩。斋内用花楣、隔扇和落地花罩组合装饰。后窗采用套色蚀花玻璃窗,斋前有一小天井,显得室内外格外清朗。东西厢房均用瓜柱抬梁卷棚式瓦面,出前廊。厢房用通花格嵌套色蚀花玻璃上落窗装饰,光线柔和,显得十分清新幽雅。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清代晚期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精华。其内外建筑构件上巧妙地采用了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铜铁铸等工艺装饰。图案题材广泛,造型生动逼真,雕刻技艺精湛,用笔简炼粗放却又精雕细琢,与雄伟的厅堂浑然一体,令整座书院堪称一座宏伟瑰丽的民间工艺建筑宝库。
木雕
陈氏书院中的木雕。数量最多,规模亦大,内容丰富。首进头门梁架上雕有“王母祝寿”、“践士会盟”等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木雕。其中为突出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大宴铜雀台一组,描绘曹操坐在铜雀台上观看校场各员大将比武的场面,突出刻划了徐晃与许褚在比武后为了锦袍而争夺难解难分的情景。木雕
此外各座厅堂、走放廊的梁架、雀替以及那长达540余米的檐板上雕刻的各种瓜果、花纹图案、人物、动物、无不凝聚了广东木雕的精华。木雕工艺:木雕工艺是以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美术品种。一般选用质地细密柔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椴木、桦木、楠木、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木料上进行的雕刻,通常也指用木料雕刻成的雕刻工艺品。木雕之乡:被誉为我国木雕之乡的浙江东阳,有千余年的木雕历史,北京故宫及苏、杭、皖等地,都有精
2022参观陈毅故里的心得体会总结(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