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工作心得体会及收获 论文的心得(九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论文工作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论据与论点基本上保持一致,参考的文献资料与论题和论文内容结合 紧密,能综合运用行政管理专业原理知识并结合社会实际来分析文中的主要问题,
但格式还不是很规范,创新点不够,部分论点的论证还缺乏说服力,语言凝 练的还不够,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
以……。为主题, 全文首先分析了……, 然后再分析…。., 最后重点探讨了……,
2、 全文结构基本合理科学,逻辑思路清晰,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证方法较 合理,参考的文献资料符合主题要求,从主题到内容符合专业要求,
部分与本分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但个别引文没有标著出来,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 是很多,个别概念比较模糊,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3、研究内容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选题社会热点问题,逻辑结构严谨。
观点 表达清楚,论述全面。
语言平实简洁,通俗易懂。
在论证过程中也能较好地将专 业知识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
但论据还不够。
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4、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
全文结构安排合理。
观点表达基本准确。
全文内 容紧扣行政管理专业要求来写,充分体现出行政管理专业特色。
查阅的相关资料 较多。
但不足之处主要是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还不多。
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5、研究-------为题,充分的体现时代特色性。
能为中国行政管理问题的解决提供 参考价值。
全文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观点明显。
在论证过程中能教好的将论证 与案例论证结合起来。
不足之处是部分论点的论据还缺乏说服力。
6、以-------为题进行研究。
能为解决--------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在全文 结构中,首先要调整基本概念提出问题,然后在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为 ------提出有效的建议。
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 部分与本分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 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
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7、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目标,能较好地综合运用社会理论和专业知 识。
论文写作态度认真负责。
论文内容教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充分,层次 结构较合理。
主要观点突出,逻辑观点清晰,语言表达流畅。
但论证的深度还不 够。
8、本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又充分反映出社会现实的需要性。
全 文结构安排合理,思路清晰,观点正确,能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与要分析 论证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该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查阅的资料不仅充分而且与主 题结合紧密。
但格式欠规范,案例论证不够。
9、本文立意新颖。
全文以-------为线索,结合各地的准规较全面的分析了------的问题和原因。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内容论证也教科学合理。
全文充分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格式规范。
但创新点不够。
10、本文符合专业要求,反映社会热点问题。
因此,该主题的研究有利于推进我 国-------的进一步发展。
全文首先-------的问题,然后分析--------的原因。
在此基 础上又分析出相关的------。
全文结构恰当,思路清晰,观点基本正确。
有关论文工作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首先,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冯永泰介绍了本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总体情况:20xx届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学、法学、学前教育四个专业参加毕业论文创作和答辩的学生共计425人,全部通过答辩,其中优秀13人,占参加答辩学生的3.06%,良好154人,占参加答辩学生的36.2%,中等221人,占参加答辩学生的52%,及格37人,占参加答辩学生的8.70%。
全院有4个同学的毕业论文入讯西华大学20xx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选编。
学院推荐参加校答辩的伍思源(指导教师:谢应光)在校答辩中获得全校第1名。
今年人文学院首届法学双学位班毕业,共有毕业生24人,全部参加并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
在20xx届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中,首次引入了“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抽查。
全院共抽查学生毕业论文66篇,总体情况较好。
在整个毕业论文创作和答辩过程中,工作时间落实,任务落实,责任到人,保质、按时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各教学系也对本系的答辩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学生论文写作和答辩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会议还讨论了人文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改革方案,方案拟将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到第7学期开始进行,答辩安排在第8学期第12周左右进行。
最后,人文学院院长、学院答辩委员会主任谢应光针对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指示:将本届本科会的精神通报全院老师,形成全院教师都关心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局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写作基本功和学术规范的训练,认真研究,完善相关制度,使人文学院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工作更上台阶。
两个多月的毕业论文终于结束了,我的大学生活也将随之结束。
在这短短的两个多月里,我付出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回想起来还真有不少的体会。
首先要感谢我的两位导师孙秀果老师和张建民教授,他们在整个实验操作和论文的完成及答辩中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他们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清晰的思路和认真、负责、勤快的工作作风深深的影响并感染了我,使我铭记于心并将永远的学习。
在此,谨向两位恩师致以我最衷心的感谢。
刚拿到题目时,我对课题充满了新鲜感,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查阅了大量关于课题的文献,使我对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使我对自己的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做实验的两个月中,孙老师每周至少来实验室两次检查我的实验进度和解答我在实验过程中的疑惑,还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和我们一起讨论问题。
在整理论文阶段,孙老师不辞辛苦的反复为我修改论文,并为我的答辩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正是有了我两位导师的关心和精心指导,我才很荣幸的在这次学院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评比中被评为学院优秀。
这个荣誉属于我也属于我的导师。
实验中,化学实验室的刁建志老师、周矩老师、顾业强老师、彭政老师在实验器材上给了我很多帮助,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热心助人的品质和孜孜以求的工作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个多月的实验对我的耐性是一种考验,使一颗大四本来十分浮躁的心平静了下来。
这段时间不管是假期还是周末我都是在实验室过的,特别在实验后期测样品性能时,由于时间比较紧,我每天都是一大早就起床去实验室了,先在二楼把样品烧上再上六楼做光催化并利用间歇时间配第二天要用的溶液,时间到了又到二楼拿样品,还要为分散性称好样,中午从来没在宿舍睡过,最多是在实验台上趴会。
最紧的一天我做了3组15个样光催化和1组17样个分散性实验,晚上回到宿舍两腿发软浑身酸痛。
虽然很累但是我感觉特别充实,尤其当看到自己的实验有规律时,心里会有一种成就感。
经过两个月的实验,我对自己也有了新的定位。
那就是不能再把自己当做“小学生”了,干什么事情都要别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我们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要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我认为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是很重要的。
毕业论文是对我大学四年所学基础知识的专业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通过撰写论文和毕业答辩,我觉得对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也使我变的更加自信、成熟。
“团结、合作、谦虚”这三个词我的体会也比较深。
做任何事包括做实验都不是孤立的,不是你“闭门造车”,而是一个需要和他人交往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要团结,要有合作精神,要注意和他人的沟通,要谦虚,不懂就问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总之,在整个实验操作和论文完成的过程中,我体会到的是实验的艰辛和收获的充实,感受到的是一种坚持不懈、契而不舍的科研精神。对我以后的深造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我再次向两位恩师和我的家人表示深深的感谢,我将继续努力,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有关论文工作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各教学单位:
根据《沈阳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做好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教通字〔20--〕--8号)等文件精神,各学院于20--年春季学期就陆续开始了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为了更好的落实毕业论文工作,保证论文质量,学校相继开展了选题、中期检查、抽查二次答辩和推荐的优秀论文审核工作。
本届全校共有2660名学生参加答辩,由635名教师负责指导,平均每名教师指导4。2名学生,今年较去年有所下降(20--届每名教师平均指导5。2名学生)。
一、选题工作
学校于20--年--月对各学院的选题状况进行了检查,进一步落实了每位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其中结合教师科研的题目占总数的49。1%,结合科研生产实际的题目占总数的24。20%,其他题目占26。7%,学校一向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师科研相结合的题目。学校要求每名教师指导学生应在7人以下,最多不能超过--人,此次指导教师均贴合此条件,且指导--—--名学生的教师仅占7%。
二、中期检查工作
20--年5月初,开展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工作,此次中期检查仍以学院自查和学校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在学院自查的基础上每专业抽查一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共抽查了46名学生的材料,由校教学督导员组成的专家组对各项材料进行了严格审阅。
经审阅,多数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学习态度端正,毕业论文(设计)材料齐全,论文任务书普遍填写规范,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引文注释使用不当、参考文献不规范以及格式等方面。大部分指导教师能够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对学生严格要求,注重对学生研究方法和研究潜力的培养。
三、抽查二次答辩和推荐的优秀论文审核工作
在各学院组织学生进行了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之后,学校组织了毕业论文(设计)二次答辩和推荐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审核工作。
1、二次答辩审核工作
透过对抽查学生的二次答辩,发现大多数论文的质量较往年有必须提高,论文和文献综述的格式基本贴合规范要求,而且学生答辩熟练,说明学院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重视并安排有序,个性是食品学院的学生,能够针对实际问题自己动手设计一些实验,有必须创新。但检查中发现毕业论文仍存在必须不足之处,普遍研究的深度不够,创新不够,具体如下:
①个别学生对所研究(设计)对象的状况不清楚,采用统一的设计方式,没有针对性,部分结构设计不合理;
②个别的论文是验证性的,无新意,无创新性成果;
③个别学生工作量较少,或协助硕士生工作,或由教师带给基础数据,学生在室内使用软件分析,没有参与试验全程,导致回答问题不清楚,对试验目的、结论及应用前景回答问题模糊;
④个别论文资料为研究生论文一部分,从深度上似乎超过对本科生的要求,如生物学院、植保学院的学生论文有这种状况;
⑤个别论文题目过大,如经管学院的本科生的论文《农村妇女非农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实际所研究的状况调查是一个自然村的数据;
⑥个别论文的数据来自官方网站,所涉及的资料大多为表面问题,很难深入;
⑦个别论文中三线表的格式不准确,图表中的单位使用不准确,文献综述的中文摘要不足300字,外文翻译未标明原文来源;
⑧个别论文的文字不足1万字;
⑨一名学生的论文资料与题目不一致。
2、优秀论文审核工作
各学院今年共向学校推荐了--8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其中一等奖50篇,二等奖53篇,三等奖55篇。专家组对各学院推荐的一等奖优秀论文(设计)评审采取现场答辩和评阅论文的方式进行。对各学院推荐的二、三等奖优秀论文(设计)透过对论文材料的审阅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了评审。最后评出20--届校级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一等奖50篇、二等奖53篇、三等奖54篇。大多数获奖论文质量较高,其中一篇三等奖论文由于外文翻译中没带给外文原文,不予以评奖。
四、对进一步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保质保量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学校要求指导教师要继续加强对指导学生的要求,从选题、试验到完成论文做到全程指导。除对论文资料指导,对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也要严格要求,避免学生文献综述抄袭以及外文翻译语句不通的现象。
同时,学校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对毕业论文的审核工作,加强选题、中期、二次答辩和优秀论文的审核力度,并利用专门软件开展毕业论文查重工作,对抄袭论文的学生按学校规定严肃处理。
有关论文工作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优: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较高难度,工作量大。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强,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毕业论文,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有一定的个人见解。
文题完全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
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
论文工作心得体会及收获 论文的心得(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