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听课心得体会范本 爱莲说听课后记(八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爱莲说听课心得体会范本一
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一)知识与技能
1.理清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赏析的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
难点:“托物言志”的写法
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直接导入,激发情趣
1.展示课件,课件中展示的是什么花?······
通过直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释题
教师交代题目中“说”是一种议论文体,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歌咏,借以表现自己的人格和操守。
3.字词学习
二、赏析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原文配乐朗读课件,合作、讨论,疏通文意。
2.赏析课文,让学生合作、探究:
(1)作者怎样描写莲花的形象?(找出直接描写莲花形象的句子)
(2)作者是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3)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4)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志向?
(5)本文主要是对莲花的赞美,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
三、知识迁移,拓展思考
思考问题: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
2.面对物欲横流、人心浮动的社会现象,品味爱莲说,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迪?
四、作业:
1.随堂练笔:仿本文特色写片断
你喜欢什么花?你觉得它有什么可爱之处?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花喻人,写短文。
2.达标测评
(1)本文的作者是,(朝代)著名的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的开山鼻祖。
(2)“说”是古代的,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爱莲说”的意思是
(3)名句填空: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香远益清,,可远观而。
(4)本文主要运用了的写作手法。
(5)文中表明主旨的句子是
(6)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莲的诗词名句。
2022爱莲说听课心得体会范本二
比较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和《爱莲说》,回答问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子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2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陶后鲜有闻
7、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濯清涟而不妖
(2)亭亭净植
(3)相与步于中庭
(4)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9、《爱莲说》一文运用了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而《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则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的特殊心境。(2分)
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6、(2分)(1)(xiè)(2)(xiǎn)
7、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洗涤(2)树立(3)共同,一起(4)只,只是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我唯独喜爱莲花,因为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2)院子里好像充满积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藻和荇菜交织在一起,原来是以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9、(2分)托物言志;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派遣。
2022爱莲说听课心得体会范本三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爱莲说》是人芥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散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逐利、趋炎附势的摒弃。而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导学生要保持坚贞正直操守,树立正确地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的学生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结合该课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2、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汇,了解“说”这种文学体裁和作者的生平。
3、过程和方法目标: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作手法。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以及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5、教学重点,难点
《爱莲说》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学生在多次诵读之后能了解本文意但是对更深层次思想内涵要准确把握会有些难度,而学古文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领悟文章的内涵。养成正直的操守。所以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如下:
(1)教学重点:理解莲的美丽形象,体会莲的高贵品质。
(2)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衬托的修辞手法以及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6、课时安排:一课时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教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为了突破传统文言教学由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从学情出发,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法(古文重在多读,读顺畅,读出节奏,读出语感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
2、点拨质疑法(通过教师点拨质疑而引发学生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对课文理解。)
3、情景教学法(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贯彻启发的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的学习。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据此,我确定以下学法:
1、自主学习法:主要对于基本的文学常识(如作者、对文章字句的疏通。)
2、合作、探究法:主要对于文章中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莲花”和“君子”的关系,作者的思想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始终抓住这一点,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堂教学内容,我将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导入新课,认识“爱莲”人。
1、图片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2、简介作者,出示幻灯片,学生读一读。(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知识的积累)
3、什么是“说”?
(二)诵读“爱莲”文
这个环节主要助学生积累必要文言词语,简单了解文章内容。所以采用以下方法:
1 、学生齐读:读正确字音
2 、教师播放录音:把握停顿
3 、学生自由读:弄清字、词、节奏
(三)了解“爱莲”心
疏通文意(出示学习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这篇文章的内容并进行提问)
爱莲说周敦颐(采用直观性原则,突出文章内容,又方便学生课下更好地理解课文。)
陶渊明——菊——隐逸者,鲜有闻
生长环境——不同流合污
予——莲体态香气——正直通达——君子者,何人?
风度气质——端庄严肃
世人——牡丹——富贵者,众矣
2022爱莲说听课心得体会范本四
1、教材简析:《爱莲说》是八年级的一篇文言文,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对于九年级来说则更应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尤其是知识点的整合。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目标: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3、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
4、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莲花”来表现作者的理想的。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对八年级的文言文基础掌握得非常牢固,需要进行拓宽、拓深的练习。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这部分同学往往自尊心较强,教师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做因材施教。对于双差生要根据他们的弱点,选准切入点很啊抓基础,确保他们合格毕业。
1、学生课前活动安排:搜集写作背景给予本课相关的链接。
2、教师课前活动安排:准备好幻灯片和上课所用媒体;教学资料。资料如下:写作背景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宋代哲学家。《宋史》上说他“博学力行”,并引用宋代著名文学家、江西诗派首领黄庭坚的话,评价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
爱莲说听课心得体会范本 爱莲说听课后记(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