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防灾科普的心得体会范文 防震防灾心得体会(八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地震防灾科普的心得体会范文一
大家早上好!
今年4月20日8点02分,大地战栗、山川呜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给灾区的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此次灾害突如其来,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心系雅安,传递正能量是我们每个国人应尽的职责!让我们一起为雅安祈福,原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同时也为了保障我校师生安全,切实增强广大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进一步推动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的普及,值此全国第x个“防灾减灾日”(5月12日)到来之际,学校定于5月7日至13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防灾减灾,祈福雅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包括四个内容:宣读一份倡议书;开展一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防灾减灾”知识竞赛活动;观看防震减灾方面的视频,增加防震知识;组织一次防震逃生演练活动。
在此,杨老师还要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1.关注雅安,传递抗震救灾正声音。及时关注权威媒体发布的抗震救灾的最新消息,认真甄别网上的正面报道,灾难面前,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2.祝福雅安,开展一次诚心祈福活动。灾难面前,一句祝福就是一份温暖,一次祈祷就是一份前进的动力。也许我们的祝福无法到达雅安,但我们的心与雅安同在。
3.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认真参与学校组织的这次防灾减灾活动,学习自救互助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是渺小的。生命是珍贵的,汶川、玉树、雅安,一次次血淋淋的事实提醒我们——平时学会自救,掌握地震应急知识,是可以让灾害程度大大降低的,甚至能够让我们绝处逢生。
4、认真学习,积极参与,争当防灾减灾宣讲员。每位学生要将自己在学校和平时学到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以小老师的身份传达给、讲解给家长及身边的小伙伴们听,也可以动员家庭成员开展一次家庭防灾应急疏散演练,通过你我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防灾减灾的学习中来。
老师们,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他是极其宝贵的,为了让生命之花开得更艳,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注防灾减灾,树立风险意识,掌握逃生技巧,为自己、家人和朋友构筑一道抵御灾害的坚实防线!
倡议人:
时间:x年xx月xx日
推荐地震防灾科普的心得体会范文二
为使广大师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我园认真开展防震演练,特制订高新长庆。
防震疏散总指挥:惠艳华
防震疏散副总指挥:安娜魏俏
防震疏散小组成员:马红霞、石磊、强莉、李杰及各班班主任等。
1、疏散路线:
从东门疏散的班级:大一班、小一班、中一班、小四班和小三班从东楼梯下楼由东门疏散;
从北门疏散的班级:中二班、中三班、小二班和中四班从西楼梯下楼由北大门疏散;
从操场门疏散的班级:中五班、大四班、大二班、大三班、亲子班从西楼梯下楼由操场门疏散;
2、疏散通道人员设置
地震发生后,负责通道疏散的'人员,要迅速赶到指定位置履行职责,打开应急通道:正门为吴双明,厨房东门为王亚玲,操场门为周记满。
3、楼梯疏散人员设置:
相关人员在听到广播示警后迅速赶赴各楼梯口引导各班有序疏散,避免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具体分工为东侧1-2楼楼梯魏俏负责,2-3楼楼梯马红霞负责,西侧1-2楼楼梯强莉负责,2-3楼楼梯石磊负责。
4、楼层巡视检查:
相关人员在幼儿全部撤离后负责检查本楼层所有教室,确保无人员遗漏。具体分工为一楼魏俏,二楼马红霞,三楼石磊。
防震疏散指挥人员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各班班主任老师及防震疏散小组成员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班班主任老师要预先向幼儿做好地震知识的宣传,让幼儿懂得一些地震知识和自救方法,防震总指挥要做好人员分工,一旦发生地震必须亲临指挥,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防震疏散指挥人员应做到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一旦发生地震,防震疏散领导小组成员要在第一时间到达所负责的岗位,每层楼的楼梯口、疏散口、每个拐弯处等,都有专人负责。
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全体师生应立即开始疏散,应该做到:
1、要保持镇定,稳定幼儿紧张情绪,切莫惊慌失措。尽快带幼儿到指定地点,躲避到安全地带,千万不要匆忙逃离,防止房屋坍塌砸伤。
2、在室内来不及逃离的幼儿,老师应引导幼儿立即就近躲避,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缩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避免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教师教会幼儿躲避的姿势:在桌下躲避的幼儿,将一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的幼儿,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3、正在二楼走廊的师生,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
4、在一楼活动的师生,应跑到空旷的院子里,避开建筑物和电线,用双手放在头上。
5、正在三楼平台活动的师生,可不急于马上回到一楼院内,应就地在平台躲避,在老师指挥下卧倒或蹲下,并用双手保护头部。
6、在班级以外的教师听到发生地震的信号后,应立即停止手头工作,马上赶到自己班级幼儿的活动地点,协助带班教师组织幼儿集合和疏散。
7、防震指挥人员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地点检查避震和疏散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等到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应该立即进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点为操场。
疏散时注意事项:
1、要有秩序地疏散,二楼、三楼相关班级的幼儿,分别从东西两个楼梯下楼,下楼时教师要引导幼儿不要拥挤,避免跌倒、挤压、挤伤。
2、防震领导小组成员应在每层楼的楼梯口和疏散口接应,协助老师指挥幼儿有秩序疏散。疏散过程中,引导幼儿双手护头,以防被砸;要迅速有序的前进,不要慌乱奔跑;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3、各班师生到达操场后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确保不漏掉一名幼儿。
演习结束后,演指挥惠艳华就本次演习暴露出来的不足和错误详细指出,便于整改。
推荐地震防灾科普的心得体会范文三
昨天,学校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活动——地震演习。
当天中午,吃完午饭,学校通知要举行地震演习的活动,让我们自行准备。
老师刚叮嘱完规矩,一阵惊人的警报声响起,同学们慌慌张张地像受惊的幼雏那样四处乱跑,老师大声提醒:“快躲进生命三角区!”同学们听到立刻分别往四个生命三角区躲,开始抱头蹲下。
后面,紧接着又是一个警报。这警报仿佛是在告知同学们快逃到操场上,教学楼快塌了!同学们听到警报后往操场上瞎跑,有的慌张尖叫,有的你推我攘,乱作一团。
校长看见这样的表现,很生气,演习过后给我们提了很多的意见,告知我们应该沉着有序,又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
同学们回到了教室,第二次警报声响起,同学们没有第一次那么慌张了,都分别有秩序地躲在生命三角区里。
第二次的警报又响了起来,同学们有秩序地下楼,安静地连心跳声都能听见,并迅速地来到操场。
校长看到了是这样的效果,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次地震演习,不但让我们学会了求生的本领,还让我们学到了很多防地震的知识,我希望学校以后多开展中这样的活动。
推荐地震防灾科普的心得体会范文四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同学们,你们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珍爱生命,防灾减灾》
20xx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一瞬时,山崩地裂,家园损毁,生命消逝。熟悉而温暖的家园被撕裂成山般的废墟,天真烂漫的笑脸被夺去花一样的童年,鲜活的生命被那一瞬间把生与死分开,还有许许多多的梦想,被残忍无情地摧毁掩埋。
自20xx年起,每年的5月12日被设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既是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故去的人们,也是提醒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我们的身边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灾害的侵犯,如台风、暴雨、火灾、地震、雷电、交通事故等等,因此,对我们全体师生而言,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显得至关重要。灾害确实可怕,但比灾害更可怕的是无知,作为学生,我们要珍爱生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就要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那么,我们学生在地震发生时要注意哪些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镇静,任何突发应急事件不要慌乱。
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应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远离窗户,以防玻璃碎片伤人。在走廊或楼梯上的同学,应找墙角蹲下,保护好头部,远离墙上悬挂的装饰物,等震动停止后迅速向外撤离。
如果在操场等户外,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广告牌下、篮球架下等危险地方停留,尽量向空旷的地方集中。
当然,人的一生遇到大的灾难的几率是小的,我们更加要注意小的安全问题,提高防范意识,
第一、 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运动时要注意不能剧烈地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
第二、上下楼梯靠右行,讲究秩序,轻声慢步,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
第三、课间不奔跑,不打闹,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理智,解决不了的矛盾,一定要寻求老师的帮助解决。
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珍爱生命,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时刻注意防灾减灾,做到警钟长鸣!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推荐地震防灾科普的心得体会范文五
今天,建兰路全校师生在这里开展了一场既紧张又有意义的防震防灾安全疏散演练活动,明天就是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这是我们学校安全教育的一个传统项目,每年每学期都要举行。其目的就是利用演练活动,学习和掌握自救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在遇到危险时,知道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这是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学校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公共场所,在突然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紧急情况时,如果不能做到有组织地迅速撤离,很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今天这场安全现场演练,我们学到了很多安全防范知识,也获得了一些安全防范的经验,学会了在危急时刻逃生的技能。同学们也在老师们的指挥和安排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演练项目,希望同学们真正学懂并记在心里。
今天,我们防震安全疏散演练环节中,全校师生能够按照学校的统一指令和要求,共计1分零九秒撤到了指定地点,基本上达到了疏散演练的要求,没有发生拥挤等不安全的事故。安全疏散主要是做到有序和迅速。有序就是有组织有秩序,不拥挤、不抢先。迅速就是速度要快,事故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建立在有秩序的基础上的。今天的演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们在亲身体验中增强了安全知识,学会了安全逃离现场的方法,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及危险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本次“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旨在唤醒全体师生对安全的重视,只有你们的欢声笑语、平安健康,才能使我们的校园充满阳光,充满生机。最后,祝全校师生平安、健康、幸福、阳光。
防灾减灾活动工作总结篇2今年5月12日是中国的“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是为了降低社区的灾害风险,增强基层的减灾能力”,5月8-14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为了进一步加强师生对公共安全风险的关注,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自保能力,12师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宣传和实践活动。
一、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a)这项工作的目的
提高师生防灾救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师生防灾救灾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认真吸取近期消防安全事故教训,增强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指挥决策和整体协调能力;进一步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提高师生自救互救能力。
(2)锻炼时间
根据学校安全领导小组预案要求,5月12日中午12时进行了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3)练习
1、制定应急预案:
1)根据我校建筑结构和人群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防震应急预案,
地震防灾科普的心得体会范文 防震防灾心得体会(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