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榜样王於昌心得体会和感想(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榜样王於昌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大家好!
我是保康镇中心校五年二班的___,很高兴今天能站在这里为大家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心有榜样,牢记责任,传承未来》。
同学们,什么样的小学生才算是一名真正合格的小学生?恐怕只有极少数人想过这个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人,受着两代人的呵护,似乎被长辈浓浓的的爱给宠坏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在衣食无忧的今天,我们的信仰又是什么?甚至没有人去考虑这样的问题。究竟还有多少传统美德能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还有什么时代精神可以深入人心、传承未来呢?
目前我们还在学习阶段,社会阅历不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还不能理解得很深,但只要牢记在心,随着自己年龄、知识、阅历不断增长,会明白得更多、更深、更透。在成长过程中,要结合学习和生活等实践,不断想想所记住的这些要求,不断加深理解。古往今来,大凡很有作为的人,都是在少年时代就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周恩来少年时便知自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从古到今有很多少年英雄的故事,他们中不少人的名字同学们可能都听说过。捐髓救母的邵帅、吊脚楼里的龙花、孝待亲人笑对人生的路玉婷等这些“最美孝心少年”的先进事迹我们也都深有耳闻。大家要把他们立为心中的标杆,向他们看齐,像他们那样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小德才能成大德。我们还不能像大人那样为社会做很多事,我们现在肩负的责任就是好好读书,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感恩,学会生存。我们每天都要想一想,学习努力吗?对集体热爱吗?对同学们关心吗?对老师尊敬吗?在家孝敬父母吗?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吗?对好人好事有敬佩感吗?对坏人坏事有义愤感吗?这样多想一想,就会促使自己多做一做,日积月累,自己身上的好思想、好品德就会越来越多了。“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比就比谁更有志气、谁更勤奋学习、谁更热爱劳动、谁更爱锻炼身体、谁更有爱心,更有责任感。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在于要听得进意见,受得了批评。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是在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进步的,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不要嫌父母说得多,不要嫌老师管得严,不要嫌同学们管得宽,首先要想想他们说得管得对不对、是不是为自己好,对了就要听。知错就改就是进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要从小养成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批评帮助的习惯。只要从现在开始就沿着正确的道路走,学到一点,就实践一点,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展示自己最好的方面,我们的人生就会迎来一路阳光!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榜样王於昌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今天,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和感动。我今天与大家分享我观看电影《杨善洲》之后的一点心得,题目是《榜样的力量》。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提出批评并请指正。
杨善洲同志是云南保山地区原地委书记,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退休后,杨善洲同志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深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0xx年。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朝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杨善洲同志还将林场无偿献给国家。在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对杨善洲同志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杨善洲同志从不为己,一心为民。“以天大旱,人大干,不靠天不靠地,自己当龙王”的大无畏精神带领群众植遍荒山人未老,换得光山披绿装。
杨善洲
关于榜样王於昌心得体会和感想(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