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案例范文范本 德育教学案例模板范文(五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何写德育案例范文范本一
姓名: 刘军
性别: 男
年龄: 16岁
班级 高一(1)班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概述
1、行为方面 :对老师、 家长不尊重;课堂上爱聊天;经常没做好值日工作;经不起他人的批评;爱欺负弱小,当老大;集体荣誉感不强
2、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3、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4、自束能力较差。经常借故逃学,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三、个案生活背景
1、家庭经济较为宽裕,又是独生子女,平时零花钱不缺。
2、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父亲工作较忙少有时间在家,母亲工作之余爱打牌。
3、从小体质不好,常生病,因而家里人都迁就他。
4、在家里从不用帮忙做家务。
5、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不成,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又借故不上学,致使基础打得不牢,学习成绩差,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厌烦。
四、个案分析
1、鉴于其父母对他的溺爱骄纵,缺乏一种必要的约束力,凡事随心所欲,使他生活在很松弛的生活状态中,这样容易使其养成懒散
无纪律性,做事随心所欲,不计后果。
2、在班级里,由于学习成绩一般,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在辅导孩子学习上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成绩急速下降后产生厌学情绪,以致害怕上学
3、父亲性格也较暴躁,工作较为繁忙,少有时间耐心管教,常以“拳头”教育,孩子也耳濡目染;母亲对孩子过于疼爱、过度迁就,频繁打牌少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这便成了孩子不尊重她的导火线;被试对象将娇纵性格带来学校,难以接受校规、班规的约束,无法理智接受同学及老师的批评;零花钱多的缘故又使其周围总有“追随者”,进一步膨胀了他“当老大”的念头;同时在家里接受父亲教训后,也将此种做法、情绪施加在同学身上;暴躁的性格加上叛逆期,常使他与老师起冲突;沉迷网络,也使得成绩下降、失去学习兴趣。
五、个案辅导策略
1、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接手该生时,我就先从多种渠道(学生档案,以前的班主任,同学,家长)全面了解他的情况(家庭情况、兴趣爱好、优缺点、身体状况等),努力寻求突破口,便于有的放矢。
2、由于该生的情况较为复杂,在学期伊始,我不以“教师”的权威来使他信服,而是先取得他的好感、信任。找机会趁和他一起去搬桌椅、领课本、作业,先赢得他的认同。
3、采用“情感投资”、“沟通”、 “寻找感觉”等方法来打开他的内心,让他明白父母及老师的用心良苦,向他灌输“爱之深,责之切”的道理,这样他在被批评、责骂时也就不易反抗了。
4、借助榜样的力量,为了不让他对学习完全丧失信心、兴趣,安排他坐在尖子生的附近,并交代他们要主动帮助他。时间一长,他对于同学善意的帮助也就不再拒绝,慢慢地融入集体、学习。
5、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从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处理特定事情,适时地对他宽容。面对老师的理解,他也就越不好意思再去故意犯错误。
6、“呵护那一点点光”,抓住生活、学习中的细节,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周记偶尔写得也很不错、历史、政治学科学得不错、集体劳动时也参与其中、集体比赛也能主动照老师要求做好等),针对他的这些闪光点,在适当的场合以各种不同方式来表扬他(点名表扬、不点名表扬、周记表扬、课间似无意地表扬)。得到老师的肯定后,他也进一步相信自己其实是可以做得更好、更优秀的。
7、尽力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采用“沟通”、“融洽”法与家长共同商量寻求最佳的教育方法,希望家长尽量用说服教育的方式来教育他,少用暴力。家长教育方式的转变也能让他感受到大家为他的付出。
8、增强责任感,由于他是本校初中部学生升到高级的,对学校情况比同学们都熟悉,让他协助班长处理班级事务,增强他的班级荣誉感。
9、“先礼后兵”,在完全能够把握他后,在他违反班规、成绩下降时,也以严格的态度来教育他,及时指出他的缺点及不足。
10、对于他的厌学,采取文火慢工的方法,从基础着手,采用帮学帮练,多鼓励,多表扬,使他对学习产生乐趣。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六、教育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到学期结束的时候,杜义同学有了一定的进步,身体强壮,学习成绩大有起色,学习态度有大的改善,但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他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七、德育心得: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
德育案例范文范本 德育教学案例模板范文(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