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德育情怀心得体会精选 做有教育情怀的教师心得体会(六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教师德育情怀心得体会精选一
首先要了解学生过去学习情况,包括学习习惯、纪律情况,有无偏科现象等。其次,摸清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况,了解家长的职业、文化、经济及对子女的期望水平等。然后,了解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况。因其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正当有益的兴趣爱好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起重要作用,只要摸清了这些情况,才能对症下药,采取相应转化的措施。
高明的教师必须端正对后进生的认识,分析其个体差异,发掘其闪光点,激发他们转化的内部动因。满足其渴望尊重的心理需要,因为后进生落后的原因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在他们教学的道路上极少获得成功的喜悦。一次次的挫折使他们失去了进取的决心和能力。所以在后进生的转变过程中,为他们架起一座成功的桥梁是十分必要的。
我班学生杨光,学习成绩较差,平日沉默寡言,对集体和同学漠不关心,但乒乓求打的很好。一次,学校组织乒乓球赛,我给他报了名并动员他参赛,结果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又趁热动员他参加市里举行的乒乓球比赛,结果取得了单打第二的好成绩。借这个形势我召开班会,表扬他为集体荣誉顽强拼搏的精神,全班同学也向他祝贺。从此,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积极参加学校班组组织的各项活动,学习成绩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有了明显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感叹:“从我手中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我想,老师之所以对那些“与众不同”的学生有深刻印象,也许是因为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具有丰富的情感经验以及付出了缕缕真情。试想:洒出融融师爱,换来迟开“花朵”的健康成长,是何等欣慰,何等难忘。
上届我班有个学生是双差生,绰号是“说谎专家”说谎时脸色不变,心不跳,作业经常不做……经了解,他母亲去世,父亲务农,心情不好,有气就往孩子身上撒,这个孩子经常挨打,挨骂,成绩不好,经常又挨老师的批评,我抓住了他的病根是缺“爱”。后来,他病时我给他倒水喂药,课余拉他谈心等,他渐渐地把我当成了她最知心的朋友,我要求他别说谎,好好学习等,都逐步变了过来,现已是班上信得过的班干部。
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好“面向全体,兼顾两头,偏爱后进生。”对后进生实行“五优先”,即课堂提问优先,巡视辅导优先,板演练习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表扬鼓励优先。尽力使其循序渐进得到发展,从无知到有知,从知少到知多,日积月累逐步掌握各种知识。同时,教师应予以后进生“偏爱”,给他们提出适度的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的问题,例如在作业练习的训练题组设计时,强调“低起点,小台阶,缓坡度”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又分为必做和选做,让优生“吃饱吃好”,后进生“消化”好跟上队伍。学生经过努力达到这个目标后,就会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如此反复“拾级而上”,其学习成绩会提高,若不顾学生实际,提出过高目标,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的。
由于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绝不是“不蹴而就”的,因此后进生在进步过程中,常会出现反复,好三天,坏两天,今天做到了,明天就做不到。所以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作为施教者,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转变过程中的反复性,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根治病态,需要做长期艰苦的工作,丝毫不能有那种通过一席情真意切的谈话,即可出现奇迹的幻想,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精神准备,抱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态度,耐心的扶持后进生进步。
后进生的教育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科任教师、同学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形成合力,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才会更有效。
1、家庭力量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传统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老师要经常主动地联系家长,互通情况,商量办法,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助其提高自身修养,从而改善家庭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2、社会力量
社会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兴趣、爱好、个性、特殊才能的发展,但不排除因教育渠道,内容多样而混杂一些消极因素,从而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就需教师有意识的鼓励较差儿童主动接触环境,参与现实,并应适当的给予指导,培养孩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敢于抵制不良社会风气,从而锻炼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
3、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最经常、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作为教师,最主要的是建设一个团结友爱、进步的班集体和真诚无私的良好人际(同学)关系,只有发扬互助友爱的精神,用集体的爱治愈后进生心灵上的创伤,才有可能消除后进生的对立心理,使之扬起学习、生活的风帆。
转化后进生工作中,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创设各种优良条件,促使学生通过自觉的思想斗争,纠正不良品行,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良思想,不良习惯。在转化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转化后进生是一门爱的科学,又是一门爱的艺术,不但要遵循爱的规律,而且要讲究爱的方法。如果进入“溺爱、偏爱、以严代爱”等爱的误区,就会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进生是“迟开的花朵”,他们不是不可救药,而是需要我们对症下药。作为老师,我们要用一颗仁爱之心、宽容之心、欣赏之心,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和指导“顽石”般的学生。相信只要我们老师积极想办法,做工作,以火热的情感去温暖他们,以更大的向心力去吸引他们,后进生这一朵朵迟开的花一定会开放得绚烂多姿。
描写教师德育情怀心得体会精选二
幼儿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起点,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对幼儿进行初步得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教育和训练,是幼儿教育中一向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我们特制定此计划。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纲要〉〉的要求,结合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向幼儿渗透德育教育,全面提高我班幼儿的思想素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情况分析
我班是中班,整体思想品德状况不大理想,主要呈现以下几点:幼儿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的太差(如:一小部分幼儿不会自己吃饭,小便要老师脱穿裤子,基本的常规都没有。):
1、不能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大部分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
3、心中有他人的意识不足,不懂谦让。
4、不爱惜劳动成果,吃饭掉饭粒,本子随意撕,自来水任其流,等不尊重成人的劳动。
5、意志品质不够坚强,做事不认真,没有克服困难的精神。
6、文明行为习惯缺乏,少部分幼儿不懂礼貌,爱打架,说脏话。
二、措施、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进行纠正、改善,促进幼儿良好品德形成与发展。对此,我们设计以下方案:
(一)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1、班级每天进行晨谈,根据周计划、日计划,切实际地开展,充分发挥晨谈的教育作用。2、有重点围绕季节、时事展开、丰富幼儿的知识,指导幼儿了解初浅的德育知识。3、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幼儿学好样,做个守纪律、好行为的孩子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常规活动,让幼儿在学习的同时,品德、行为也得到同化。5、 有效发挥德育氛围的主渠道教育作用。
(二)学习标准,培养习惯。
1、 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照本班幼儿水平,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2、 学习先进园的德育工作经验,用于实践。3、 学习有关文章、理论,对照实践,寻找差距,不断做好本职工作,抓好思品工作。幼儿园德育工作总结具体的措施如下:
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工
教师德育情怀心得体会精选 做有教育情怀的教师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