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心得体会新学期计划简短 对于英语的新学期计划(9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英语心得体会新学期计划简短一
第一节课是新会圭峰小学的miss chen讲授book6 it’s a vacation.(period1)。第二节课是中山石岐小学的miss yuan讲授的book6 it’s a vacation.(period2)。我发现这两位老师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口语流利,发音准确,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40分钟的授课中体现对学生的人性化。我对来自中山的miss yuan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首先,这位老师的人格魅力很高,上课节奏明快,张弛有度。学生始终处于高度兴奋、高度思考运转的状态,这时,我想到了自己在调控课堂气氛这方面做得很不足,“一不小心”就乱套了。袁老师既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又能收住孩子们的心,连我这个听课的老师都不想分心了。在大容量的课堂内容中,老师的教学步骤很明确、清晰,warm-up, preview, presentation ,consolidation, extention,每个环节设计合理,环节之间过渡得很自然。反观自己在教学设计方面就处理得不够成熟。备课时,几大环节是有了,但课上起来却很生硬。
其次,老师的课堂细节把握得很好,注重从细节处处理。在warm-up中,老师是来圭峰小学借班上课的,师生之间都不熟悉,如何在短短几分钟内一下子拉近大家的距离呢?据说袁老师课前没有约见过学生,正式上课才跟学生见面的。袁老师一上场say hello之后,就让学生们猜“what’s my english name?”由已学过的英文单词各个首字母引出“joan”,通过自己在新会的一日游,引出课文中的各词组:meet some friends, cook some food, write an e-mail, go shopping等。既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又成功有实际地转入课堂正题。又比如,袁老师在纠错方面做得很到位,学生在操练新句型时会出现语法错误,她总是能巧妙地让学生自己改正,轻松地化解学生的尴尬。
再有,袁老师的课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公平,避免了无意识的忽略。在班上有个小男孩是圭峰小学一英语老师的儿子。在她的评课发言中,她观察到自己孩子的情绪变化,每次都举手发言,老师喊到的,他很雀跃发言。老师没喊到的,趴在那儿没精打采的。袁老师在整节课中无论采取什么互动模式,个人的、同桌的、小组的、大组的都能顾及到了全体学生,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受老师关注的。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很多时候上公开课,老师都喜欢叫积极举手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起码能配合到自己上课顺利点,往往忽略了大部分“沉默”的学生。师生互动是很重要的,老师只有跟学生真诚的情感交流,才能让学生有开口表达的欲望,达到高效课堂提倡的参与率80%。
袁老师这堂课确实令人赏心悦目,但听课时我特别注意到,整一堂课下来,她并没有采取小组讨论或竞赛的模式,没有game,没有song,没有直观的实物道具,没有笔头练习,只有11张ppt。我不禁陷入沉思,高效课堂提倡小组合作,注重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很多老师都习惯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单一的机械性操练,能实现这一目标吗?这位老师用夸张的动作和激情洋溢的语言吸引了在座听课的老师们和学生。在这一点上,来自中山教研室的黄主任有自己的见解,我是颇为赞同的。“袁老师上课充满激情,如果每一节都这样,早衰是必然的。”这也引起了老师们的会心一笑。是啊,能否把富含激情的表演还给学生们呢?这节课的内容是conversation部分,我认为应把学习的舞台、表演的舞台交给学生,而不应该单纯的机械性操练重点语句。
在说课评课中,一位来自珠海的教研员提了一个问题:“备这节课花了多长时间?”袁老师称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课前没去见过学生。我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轻老师的深厚的基本功。相比自己在这几次的公开课的备课过程,可谓身心疲惫。还应多多向这些优秀的同行取经,学习。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市优的差距。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课堂语言更优美?怎样吸引我的学生们喜欢上课?以后,我应该积极投身到英语教学中,以合格英语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相信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主题英语心得体会新学期计划简短二
在英语教学中写作是最能体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的语言,也是最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但也是学生最怕的练习,更是老师难上的课。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作文往往是得分率较低的题目,成绩差的学生干脆一个词也不写。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学生知识积累不足,单词掌握的太少,有话写不出。有畏难情绪,缺乏信心和兴趣。
2、学生对英语作文的思路和方法了解的太少。不能形成语篇。
3、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训练少或不得法。学生对作文课不感兴趣。
4、教师和学生对英语作文重视不够,认为不必在作文上花时间,考试就15分。费时较多,效果不明显。
可我却认为,作文才是真功夫,比选择题更有用。每次面对学生们的作文空白卷,心里真是有些惭愧。我决心一改以往的教学方法:命题——学生写作——老师批改,来尝试一种新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作文课,能够查漏补缺、巩固以前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在合作互助和竞赛中,掌握写作文的思路和方法,并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对英语感兴趣,对写作文感兴趣。
首先把学生按照优差互补的原则分成小组。
第一环节:头脑风暴,让学生放开思路,充分联想,把头脑中闪现的,凡是与英语相关的单词都说出来,在小组内讨论,并且把说出的单词集中写出来。最后比赛哪个小组写出的最多,最多的一组把单词写在黑板上。
第二环节:梳理分类,小组合作,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先分好。比如分成:1、有关知识方面的(phonetics, words and expressions, grammar points, functions, topics )2、有关技能方面的(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translating)3、有关课堂的学习习惯的(preview before class, listen carefully in class, review in time after class)4、有关课外学习的(watch english programs, see english films, read english newspapers/magazines/books, keep diaries, make posters in english, etc)5、有关学习毅力的(face the difficulties, keep on practicing, etc.)
第三环节:利用预制语块,构建框架。教师给出英语模版:
i had a busy weekend. on saturday morning, i cleaned my room. in the afternoon,i did homework, it was a little difficult. on saturday night,i stayed at home. my aunt cooked dinner for me. on sunday morning,i went to library. i read a book about history. then in the afternoon,i play soccer with my friends,on sunday night,i watched tv,i saw an interesting talk show.
让学生在小组内利用模版进行group check.
第四环节:独立完成小作文,词数不少于80词。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
第五环节:集体修改黑板上的作文,学生改不好的老师改。
第六环节:总结如何才能写好英语作文:1、平时学习生词时要注意造句。2、注意特殊句型的积累。3、大量的阅读,多积累英语作文的好模版。4、养成记日记的习惯。5、利用谚语、名人名言为作文增色。
第七环节:课下作业为作文扩展练习:my last vacation;
第八环节:课后办墙报展示学生作品然后装入档案袋保存。
通过这一节作文课,学生明显喜欢这种合作模式的作文课,对于办墙报和存入档案袋更重视,他们主动在课下找此类的范文对照再修改完成。虽然写的作文不是很好,但他们至少写出了几句正确的话。如果坚持下去,我深信:“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主题英语心得体会新学期计划简短三
这个学期,又一次学习了英语新课程标准,我对新课改有了一定的认识。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了一下几点认识。首先,新课程理念标准认为,课程不是教材,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的过程。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教学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要想有效的实施英语课堂课程资源的开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明确目标
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改变英语教学方法
过去的在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自由练习很少,口语、听力非常差。现在我们要转变这种模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呢?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
合作学习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独立思考就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将流于形式,质量不高。有准备的讨论交流,才可能是高质量的交流。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思维空间。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这个教师的教学观。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老师的调动。在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后,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模仿、会话、口、笔头操练、提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虽然我们的教学条件有限,但我们可以根据实际运用实物、自制教具来使课堂形象生动。
3、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
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整齐划一,束缚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这种独特性是人的个性完善的内在资源。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水平衡量学生,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
4、创造性运用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教学只是要求讲解知识点,而现在的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独立学习转向了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
5、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怎样能使学生动起来:
英语作为一门与汉语完全不同的语言学科,它有它自己的词汇、语音和语法规则。只有对这些知识掌握牢固,并达到一定的深度和熟练程度,才能比较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口头或笔头交流。英语有大量的词汇、复杂的语言规则和时态变化,如果我们没有弄懂这些东西,要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写出一篇符合文法的文章,那是不可能的。新课程改革强调能力,但更应注重基础。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英语教育,可谓是英语学习基础的基础。虽然现在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小学英语课在许多学校可能根本是形同虚设,名不符实;所以说初中英语基本上是大部分地区英语教育的启蒙教育,其目的应是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和培养一些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而不应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这个阶段,过分的强调学生听说能力,则违背了英语外语学习的规律,只能是欲速则不达。那种完全以听说能力代替所谓的语言能力的说法我觉得是不太合理的。
教师以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中心,扎实抓好课堂教学,让学习落到实处。现在很时髦的提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很少有人
英语心得体会新学期计划简短 对于英语的新学期计划(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