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老师线上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 线上支教的心得体会(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支教老师线上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有这么一些村落,遍布贵州的偏远的山窝窝里;有这么一群村民,世世代代以种地为存活之道;有这么一群孩子,很少知道山外面的世界;
有这么一群组织,他们来自学校,他们深深的爱着山里的孩子……
我们就是这群组织的之一。“e往直黔”让十四名怀着热情激血的大学生们走到了一起。我们只有一个愿望: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山区的孩子带去哪怕一点点的改变。当然,任何事不是一腔热血即可。必须克服每一步的困难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前期工作:联系校长,提前踩点,确定团队人员,策划撰写,物资购买,提前备课,队友们都在为这次的活动做着充分的准备。
7月10日,晚上队友们即拖着行李箱离开了重邮,开始了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经过24小时的行程顺利到达支教地点——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土溪镇大屋完小。5大屋完小共计学生20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占据80%,其中不乏孤儿。超过80%的学生每天需步行一个小时才可到达学校,其中最远的每天来回学校时间占6个小时。
下面我对支教环境做个简单的介绍:
住宿环境即教室:用课桌拼接成床,铺上我们自行带来的凉席,住宿就解决了;
饮食环境:一般只有土豆和冬瓜可供选择,我们总是提一天去买菜,即去附近居民家中买菜,纯朴的村民从来不收取我们任何金钱,我们总是丢下钱就跑,然后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后勤安排表做饭。
用水环境;当地缺水比较严重,我们最严重的情况曾今有连续四天没有办法洗澡;
天气环境:当地的紫外钱十分强烈,连向日葵都不向太阳,何况我们。
支教期间,我们采取“4 1”模式,无假期。4天均为授课,每天下午放学后部分队员也会进行家访;1表示上午举办活动,开阔学生眼界,下午全体队员分不同方向随学生一同回家进行家访。
支教期间,每天敲响的钟声代表着新的一天。开设的科目多达九种。同时举办多种活动;中国梦演讲比赛,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做个有梦想的人。趣味运动会,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文艺汇演,告诉孩子们,即使没有优越的条件,你们一样可以表演的出色。“爱的味道”全校包饺子活动,温馨的场面永远存在我们的脑海。
家访对于我们每个队员而言是内心最深的感触,因为那个时候才会看到他们真实的生活:早上五点起床:去上山放羊放牛砍柴;干完这些之后便自己回家做饭,再走一个小时上学,由于支教期间我们没有经济实力供给午餐,所以学生们中午都不吃饭,下午三点多钟放学之后,回家继续放牛放羊砍柴,等天黑了才能回家吃饭,吃饭之后才会有时间完成自己的作业,不能让他们吃上中饭是我们心里深深的痛。
也许你知道他们家里很穷,但你不知道他们有的房子露不避风;有的摇摇欲坠我觉得也不夸张,也许你们猜到他们要干很多活,但你不知道他们砍柴放牛的时候也会经常受伤;也许你能想到他们吃的东西不好,但你不知道他们没有几个过过生日。但一切物质条件上面的匮乏所带来的苦恼远远比不上他们心灵所受的创伤,因为有太多的父母外出打工几年才能回来一次,更有甚者,直接是“抛弃”了在山里的孩子离家8年一次都没有回去也没有联系,让孩子在小小的年纪就失去了被父母呵护的机会,他们不愿意哭,因为哭只会让自己更伤心。他们的苦难,他们的坚强与懂事,无一不让我们动容。
最后的离开,每个人的心理都是十分沉重的,我们二十天能做的太少太少,我们受的那点物质上的困难又算什么,我们希望的是有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些山间最美的风景;其实每个人或许都有一个支教的梦想,但是同学们,请不要因为困难而阻止了你前进的步伐,需要帮助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不要怕自己能做的太少,最怕的是所有的人都不去做。
然而支教的结束却不是最后的结束,由于在支教期间了解到学生们普遍语文成绩差,一个班及格人数不超过20%。原因是他们能利用的课外书少之又少;记得家访回来的路上,有个学生正在放牛,我就前去和他聊了会;他说:“老师,其实我挺想好好学习的,但是语文不行,上次只考了20多分,要是我有课外书看多好啊”。支教结束后,我们所有队员集体搜集自己同学的旧书籍,最后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甚至是陌生人,其中包括皖南医学院捐书300余本,最终共计700余本旧课外书籍顺利送达大屋完小,去年十一期间我和队长一同再次看望学生们,他们非常喜欢那些书籍。
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其中。然而一次好的活动离不开一个好的团队,很感谢团队的每位成员,还有我们的指导老师肖鹏老师;
去看看那些孩子们吧,去看看山间最美的风景吧。力量很小,更多的力量集中起来那便是巨大的力量。公益不在大小,只在你的一念之间,e往直黔加油,大屋完小加油!
一次有效的实践活动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第一:前期准备很重要,万事开头难,同时也是决定一个实践活动的关键所在。第二:责任心很重要,实践活动绝不是一个形式,不仅要知道你从中可以学到什么,更多的你是要想着可以给别人带去什么。第三:能吃苦很重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很多困难。第四;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一个好的团队很重要,团队之间要互帮互助,相互理解,共同进步。
最后,请允许我再强调一次:公益你我,不要轻视我们小小的力量,或许给他们带去的是一生的改变,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加入进来。一起成长。更多的人去呵护山间最美的风景。让我们在自己的青春留下最好的回忆。
谢谢大家!
主题支教老师线上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大二学年的暑期如约而至,针对这次社会实践,我有幸参加了文法与外语学院支教队的招募,并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这支队伍的一员。背起行囊,带着最初的渴望,在张晶书记和闵文副书记的带领下,同另外13名同学一起开始了一场首踏京山支教行。在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杨集镇小学,从7月7日到8月7日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一席九个女生和五个男生一起开启新的生活篇章。而与我们朝夕相对的即是一群00后学生,小至幼儿园,大至小学六年级。
作为一个普通的班级,我参照着这所小学的课程表为这52个小学生量身打造了专属于他们的课程表。当然,也属于我们这14个老师。因为有的学生的家距离学校有好一段距离,所以我将课时从固定规格中的4 3模式浓缩为4 2模式。安排两个班级的课表,可真是煞费一番苦心。而我在这个支教过程中,则是担任高年级的作文老师和低年级的普通话老师,偶尔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太过调皮而帮着体育老师代课。
我们习惯将完整而有规律的一天安排为:上学、放学;吃饭、午休;上学、放学;吃饭、晚休,其中偶尔穿插着数个同小学生们在操场、教室、宿舍,总之在这个学校的角角落落里闹腾的时间。不知是不是因为面对的人是一群00后的孩子们,我这个名副其实的90后不曾感到一丝不好意思,甚至在第一次见面是就将手搭在他们的肩上,可以说在这个混熟的过程中,我如鱼得水。当然这里面不乏有难以搞定的学生,或是上课时嬉笑得不规不矩,或是一副不苟言笑的镇定自若。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至始至终都要学会这不以大学生的姿态来高高在上的对待这群小学生,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平等交流与沟通的氛围。
而在这里,我也不得不在这一个月的支教活动后对支教衍生出另外的看法。毕竟网络上反对支教活动的号召不绝于耳,因为觉得正处童年中的孩子们被硬生生的剥夺了假期,更甚至是在支教队员潇洒的离开后徒留孩子们过多的想念。当然,我不否认这样的说法有其根据性,但是我也想用“利大于弊”四个字概括一下我眼中的支教。
第一,学生们是自愿报名参加支教活动,小学校方及参加支教行的我们并没有硬性强求任何一人参与。
第二,当然,其中不乏有家长强制要求自己的孩子在暑期进行上课,但这只占五分之一的比例。与孩子们参加培训班相比,也许我们带不去太多的知识,但是我们带给了他们更多的快乐。我们也和学生们达成了协议,如果他们之中的部分人实在不想来,我们甚至可以和其家长进行洽谈,还孩子一个完整的暑期。
第三,我们不教常规知识,例如数学和语文。年级和年纪的各不同造成了我们不想教他们已经学过了的东西,也不想教他们即将会学的东西,毕竟在某个时刻会减少他们的积极性。而是将手语、手工、魔术和日语这些他们鲜少接触的东西带进他们的生活。
第四,谈谈所谓的“弊”.除了给校方带去的日常麻烦之外,似乎只剩和孩子们平日接触中所积累的感情不曾被轻易的抹去。
20_年的暑期社会实践让我收获不少,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在与小孩子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更或者说是在为人出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一、善于与他人沟通
无论何时何地,这一点都在与他人的交往合作中显得至关重要。用一句耳熟能详的语言解释就是: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感情进行传递和反馈的桥梁,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因为和学生们的年龄存在差异,因而导致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有错不同。但是作为从小学阶段过渡来的我们
支教老师线上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 线上支教的心得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