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英烈心得体会范文 纪念英烈的感想、感悟(3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怀念英烈心得体会范文一
在秋天的故事里,获得生命的启迪;在秋天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在怀念的情意里,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
一、导入新课(出示作者照片)简介作者
二、揭示课题
1、(板书:怀念的秋天)同学们,读“怀念的秋天”,你的眼前会有怎样的情景、画面呢?(山上落叶、枫叶等景色。——景)那么,读“秋天的怀念”,又有什么不同?(将课题字的位置调换) ( “秋天的怀念”是一种情感。——情)是呀,将秋天的人、事、景沉淀成一种情感,那就是——“怀念”(下划标线)。
2、带着这样的体会,我们来读读整篇文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师板书生字:瘫痪 憔悴 生读 问:读到这两个词,你又想到了谁呢?(板书:儿子 母亲)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词,你有什么发现吗?(都是形声字:瘫痪跟病有关,憔悴跟心情有关)“瘫痪”是说文中的我病在腿上,而“憔悴”是说母亲急在心上、疼在心上!
四、细读体会,探讨母爱的内涵
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怎样?(暴躁无常)我的“暴躁无常”都体现在哪里?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我狠命地捶打着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言外之意是不想活了)
从这些文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史铁生很绝望)(品读体会)(适时板书“砸、摔、捶”)
2、当史铁生的母亲看到儿子这个模样,心情怎么样呢?(很难过,恨不得瘫痪的是自己,希望儿子能够坚强地活下来……)可是,史铁生的母亲自己当时是怎么一种情况?
“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吐:tǔ 可以控制 tù 不可控制 说明病情已经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
史铁生的母亲得的是肝癌,得这个病的患者的肝会越来越硬,体重越来越轻,尿根本排不出去,肚子鼓得越来越大,还会经常吐血,疼痛难忍。而且这样的病不到三个月就会死去。
(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通过品读,感受母亲病情的严重。)
3、作为这样一位母亲,她知道自己要死了,但是,她有没有将自己的病情告诉儿子?(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她不想让儿子为 她担心,不想增加儿子的心理负担)她有没有像她的儿子那样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没有)她有没有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猛 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没有)她有没有狠命地捶打着自己,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没有)看到我在“砸”、在“摔”、在“捶”,她又是怎么 做的呢?
(1)“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史铁生把东西砸碎,母亲为什么不制止,反而躲出去,任凭悄悄地儿子摔砸?(儿子的腿瘫痪了,他需要宣泄)(适时板书“躲”)透过这个躲字,你看出了什么?(母亲对儿子的理解、爱)(学生品读)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板书“扑”“抓”)母亲扑过来,这个“扑”字说明了什么?(母亲心急、担心,怕儿子不想活)抓住我的手,母亲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我的生命)
“忍住哭声”,母亲忍住的仅仅是哭声吗?(自身疾病的痛苦,儿子瘫痪对她的打击,儿子的抱怨)这样的忍,是为了谁?(儿子—史铁生)(品读,体会母亲此刻的心情)
母亲把“好好儿活”这句话重复了两次,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呢?
a:要接受现实,不要自暴自弃,你的路还长着呢。
b:要儿子坚强地活下去,不要被病痛压倒,要笑看人生。
c:她要在仅有的时间陪伴儿子好好儿活。
(生品读,体会“好好儿活”的深刻含义)
4、同学们,在我们的课文中有一段对话,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读读这段对话(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并提出朗读要求): ①不同的句式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②要注意说话的语调和感情。
(1)文中这是母亲第几次要带儿子去看菊花?(第二次),那第一次儿子是什么反应?(“不,我不去!”),而这一次,儿子什么反应?母亲呢?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抓关键词句,感受母亲高兴的心情,体会母爱的热烈)
(2)“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史铁生看到落叶,会想到什么?(会想到自己就像那片片落叶随风飘落,会想到自己的生命像落叶那样短暂,会想到自己就像那落叶,再没有生机与活力了。)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为什么?(适时板书“挡“)
a:因为落叶飘零,他儿子原来心里就很悲伤,看了落叶飘零就更悲伤。
b:一片树叶落下来,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结束。
c: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声梧叶一声秋”,即使是平常人,也会伤感的,更何况是瘫痪了的史铁生,当他看到“无边落叶萧萧下”的情景,一定会刺激他的,会让他想到自己短暂的生命。母亲不想让他看到这样的景象,就挡在窗前。
央求:可怜巴巴地有求于别人时的样子!
母亲为什么要一再地央求我来看菊花?
a:菊花象征顽强的生命力,生活的希望
b:母亲想让我出去散散心,别老是闷在家里,希望我像菊花一样坚强。
是呀,别的花都在春天开放,而菊花却开在万物凋零的秋天,说明菊花生命力很顽强,母亲希望我看到菊花,从中得到鼓励,因为她要帮助我树立生活的信心。这是一个怎么的母亲呀?——用心良苦
(品读,感受母亲的用心良苦,体会母亲深深的爱)
(3)母亲的爱还流淌在哪些细节、哪些举动中?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跑、踩“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足字旁)你还能说出这样的字吗?(跳、踢等)
可是现在,这样的动作儿子都不能做了,这样的字眼,也成了母亲最忌讳的了,这得多小心,多谨慎哪!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同学们,课文中还有两处出现了“悄悄地”这个词,我们把它找出来。(指名反馈)
“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学生齐读这三句话)
如果去掉“悄悄地”,再读这三句话,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生对比读,谈感受,体会母亲的细心、耐心、关心、小心翼翼)
其实,母爱不是豪言壮语,而是一个行动,一句话,一个神色。概括地讲,母爱就是一堆细节,一堆不起眼的细节。
五、回归课题,探讨爱母的怀念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同学们,课文中还有两次提到母亲出去了,对比一下,这一次和前两次有什么不同呢?
→这一次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是什么意思?过世了,去世了。)
这篇文章,是史铁生在母亲去世七年后写下的,你们想想,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10个字的呢?(愧疚、悔恨、怀念、七年的悲痛……)(反复品读)。
母亲就这样离去了,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引读)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引导学生将母亲的话补充完整)
这就是母亲哪,临终前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一双儿女,她就是带着这样的牵挂离开的。课文中的一对儿女读懂了母亲的话。你们看,在史铁生的面前,是一个何等绚丽的秋天——“又是秋天……”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同学们,在史铁生的眼中,菊花是这样的淡雅、高洁、热烈、深沉,就像母亲的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与第一自然段中的见什么烦什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个秋天里,母亲那令人心酸的一扑、一抓,那无限深情的一躲,都已经不在了,(边说边擦“扑、抓”),课文学到这,老师想问大家,母亲给你的印象仅仅是“憔悴”吗?(不是)老师要擦掉这个词(边说边擦“憔悴”)你还能换上什么?(生答:伟大、无私、坚强、慈爱等)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已经不在了,(边说边擦“母亲”)留给史铁生的,只有那深深地——怀念。(回归课题)
我们再来看史铁生:他还会狠命地捶打着自己的腿诅咒命运吗?(不会)
他还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吗?(不会)
他还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吗?(不会)
(边说边适时擦去“砸、摔、捶”)
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史铁生?(乐观、坚强、向上……)
是呀,我们看到的再也不是因双腿瘫痪而悲观绝望的史铁生。真的,史铁生变了,在母爱的呵护下,在自己的努力下,他成为了一位著名作家,他的作品被好多翻译 家翻译成外国的文字在世界发行,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在用笔代替双腿书写着“好好儿活”的含义。而越是懂得“好好儿活”的含义, 就越怀念他的母亲,作者在很多文章中都写到了母亲。例如:《合欢树》、《有关庙的回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等。这里试摘一段——
师读: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又不能在家里呆了,又整天整天独自到地坛去,心里是 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 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49岁呀!才49岁,母亲就离开而去。”
同学们,如果真的有在天之灵,我想史铁生的母亲看到他儿子的今天,也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现在,请同学们带着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一起来齐读课题——《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作者怀念的,究竟是什么呢?(引导学生答 “深深母爱” 和母亲的那句“好好儿活”)(板书)
六、拓展深化,学会感恩
同学们,其实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读着史铁生对母爱的诠释,相信同学们对爱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下面,让我们静静地回忆父母为我们做过的点点滴滴吧!(学生在《烛光里的妈妈》背景音乐中静静回忆)谁想说?(学生畅所欲言)
是呀,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却从未要求我们回报过,我想,我们应该学会去爱我们的父母,学会感恩。在今天的课堂快要结束时,让我们共同唱响一首《感恩的心》,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恩之情——(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师生同唱或做手语舞)
七、布置作业
写一个妈妈爱你的动作神态描写。
最新怀念英烈心得体会范文二
1.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历史的长河记载了多少英雄的事迹,有多少人为了保卫祖国和家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烈士们走了,但他们的事迹会幻化成永不磨灭的丰碑高高矗立在我们后人的心中。
2. 没有无数革命前辈的抛头颅,洒热血,建立新中国,哪有我们幸福的生活。在此,我们深切地缅怀,愿他们的精神永存,激烈着后来人不断前进!
3. 向为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慷慨赴死的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先烈热血不能白流,革命遗志当代代相传。人人实干敬业,祖国早日腾飞!
4. 在百年中国梦的实现历程中,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实现了民族的独立,而今我们正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奋勇前进,感谢你们为我们铺平了道路,相信未来的中国在我们的手中一定能圆中国梦。
5. 为了伟大的中国梦,你们付出了太多,甚至是生命,向你们致敬。
6. 缅怀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7.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8.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9. 向革命英烈致敬!努力工作,以建设富裕、繁荣、强盛、民主的社会主义大国来告慰他们。
10. 逝者安息,英魂不朽。
11. 英雄们,是你们拿出了自己的生命来救援,你们永远的英雄,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中国人民以你们为榜样。
12. 我见证着这个时代的巨变,也同全国人民一同经历过绝望,深知没有先烈撒下的热血就没有和平安定的生活,深深地向英雄们致敬!
13.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愿祖国繁荣昌盛!
14. 致敬先烈,缅怀同胞!山河犹在,国泰民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致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的革命先烈,沉痛悼念疫情中失去生命的白衣战士和同胞!感恩每一位奋斗抗疫一线的战士!
15. 逝去不是永别,忘记才是。你们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追忆和尊重。致敬,你们是人民的英雄!
16.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无论处于何种境遇,先烈们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都犹如长风出谷,雷霆万钧,迸发出摧枯拉朽的力量,让我们向革命先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
17. 师生共缅怀,清明祭英烈。
18. 缅怀致敬英雄、没有你们无畏付出岁月怎可前行。铭记你们所有的努力和付出。
19. 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数英雄先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所在。今日清明,缅怀,学习!
20. 先烈永不忘,立志更坚強。复兴中华路,每逢清明祭祖忙,思念先烈感衷肠。仁义忠孝是祖国,迎来盛世好时光。
21. 今日之中国少年,明日之国家脊梁。致敬先辈,继往开来,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
22. 从寒冬,到春天,多少人用生命守护生命。英烈为家国舍生忘死,逝世同胞亦盼山河无恙。此刻,愿花飨逝者、春暖斯人。
23. 没有先烈血与泪,哪有吾辈安和康?
《怀念母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以回忆的形式,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季羡林先生在漫长的留学生活中,表达了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
大目标: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小目标: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子,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
本节课主要采用要素组合加平台互动方式,采用要素组合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在动静转换中让学生理解课文,采用平台互动方式是为了发散学生思维,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多方法学习文章。
我们第一课时已经带领学生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感受了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深情,所以第二课时我们将重点放在了感悟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和敬意,这样的设计切合了本单元的主题——祖国在我心中。我们引导学生抓住表达作者对祖国母亲深情的6个重点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机分组学习,深入探讨。
(一)、激情引题,揭题导入。(课前学生欣赏了音乐视频《我的中国心》,课上老师的深情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防止了老师的空讲,是学生自然而然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
(二)、探究文本,深情朗读。(分4步)
1、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表现季老怀念祖国母亲的句子。
2、4人交互勾画的句子。
3、汇总语句。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这样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看、想、做、动、静等感官要素,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学习。4人的交互、全班交流汇总语句
体现了有效教育“共同交流、补充、分享”的理念,防止与学生为敌。学生感情朗读的设计,使学生和作者的情感引起共鸣,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搭建平台,交流分享。(分5步)
1、随机分组。
2、搭建平台,单元组活动。
3、汇报交流。
4、大动浏览。
5、反馈评价总结。
(学生随机分组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为学生自由、民主、个性学习服务。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学习,有效地防止学生假看假学。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相互配合,人人有事做,防止边缘生的出现。设计学生汇报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学生以办的大卡为本,大胆真实的谈出自己的理解感悟与同伴交流分享,有效的防止了空讲,防止了泡沫,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大动浏览和反馈评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与其它同伴互相分享学习成果,学生可以和同伴取长补短,又一次强化攀升了知识点。)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分4步)
1、欣赏图片。
2、妙笔生花(小练笔)。
3、交流分享。
4、总结升华。
(这样的设计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了解我们伟大祖国就建设的新成就,再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决心,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深情,使学生由情感的表达自然转入实际行动,实现本节课的目标。)
最新怀念英烈心得体会范文八
一场缠绵一声悲,春去秋来泪断下。
树上的叶子开始泛黄,风吹得越来越猛,叶子稀稀落落的被吹至河中,一叶叶黄褐色的小舟,随波逐流。而我,则在寒冷中,偎缩着身子,想念你。
今年的夏天,燥热无比,空气中充满别离的忧伤。风也想缠住你,都不愿你离去;难舍难分,却终究是风中的一场戏,我孤独的完成了这场戏。看着你默默远去的身影,我相信在你我的心中,都挂着泪滴在哭泣。
想念你,那可爱纯真而腼腆的笑容总是一次次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你耳边的发丝,好像还拂在我的肩头,不舍的顺着风飘扬。蓝蓝的天空中浮现着许多云,朝着有你的方向慢慢移动,泪沾湿了我的脸。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操场上,这只为心中的一个约定。很喜欢在跑步之后和你坐在跑道边的台阶上,仰望黑暗中的天空,看不清彼此的脸,也不去猜想你的心思,那种感觉,大概是幸福吧!
学校花园里的月季盛开的时候,满园芬芳。它一季一季的花开,却终又一季一季的凋谢,像是我们的离开。
总是在下课时牵着你的手,去采摘月季花。月季在我的印象中是水落灵动的,它一点也不逊色荷花的清纯亦或是芙蓉的芳艳。它的花瓣一层层的叠卷着,边缘参差不齐,却给人以高雅的享受。我左顾右望,探寻是否有人在边上;你轻轻踮起脚尖,趁机摘下那朵离你近处那朵最漂亮的月季,回过头来对我狡猾的一笑,然后我跟着你“呯嘭”的逃窜,你的长发总是不经意的掸在我的脸上,有些疼痛却感到快乐。
那些花瓣已被风干夹在书中,和时间一样被刻印。怀念午后阳光下那两个采花的少女,可你,却已不在我的身旁。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的流逝着,我站在风中,静静的思念你。
里有我们的汗水。即使是黑夜里,我们也肆无忌惮的跑着!
怀念英烈心得体会范文 纪念英烈的感想、感悟(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