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设计心得体会 广场设计总结(8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广场设计心得体会一
大家请注意看正中的这个古城图,那这个地方为什么叫“朝天门”?
据 专家考证,朝天门是在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外交家张仪和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大将李严驻守时所筑土城的基础上,再由明朝朱元璋的大将戴鼎于明洪武四年(1371 年)扩建大城时建造命名的.因为当时(明代)筑城开门,九开八闭共十七门,只有八门发展为商业码头,以这里(朝天门)为最繁荣.朝天,是朝向天子和京师, 迎接皇帝的意思.当年传递圣旨和重要公文的驿站,重庆的起点站“朝天驿”就设在这里.当朝廷派来重庆上任的命官、御差,都要齐集朝天门拜谢;离任的命官在 离开重庆时,也在此恭请圣安,后启程上船.
朝天门因其地势险要,是重庆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古码头,而且商务活动兴盛,就有人称朝 天门为“天字第一号码头”.在1891年重庆辟立为商埠,朝天门始设海关,1920xx年因修建朝天门码头,就将旧城门撤除.但是在1949年的“九二”火灾 使朝天门附近2千米的区域化为废墟.近年来,随着重庆的对外开放,三峡工程的上马和重庆的直辖,这块不足1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却越来越令重庆人汗颜, 旧模样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
于是,顺应民意,1998年元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再现朝天门的恢宏气势,展示新重庆的开放精神.3月28日朝天门广场建设工程奠基,12月31日就正式向游人开放.
如今大家看到的朝天门广场由观景广场、护岸梯道、交通广场、周边环境配套4个部分组成.
大家看刚才我们下车的地方就是交通广场,它是5.6万平方米的多层广场,可停泊270辆车.
观 景广场的主体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高21.8米,逐层跌落共有4层.层顶广场,就是我们所站的这个广场,它的面积1.7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层顶公共广 场.广场地面铺着红、黑大理石和错色镶嵌的红、白、蓝广场砖.广场上有灯柱、音乐、喷泉、草坪及小叶榕、假槟榔金橘等.广场还设有专门的残疾人道,还保 留着重庆城区仅存的一座缆车.
请大家再跟我沿江边石梯走到广场最底层.好了,大家看这里有一大两小3个“城门洞”,可直通朝天 门观景广场顶层.以前的朝天门属砖石结构,城高10丈.城门外,依附于正门的瓮城上有“朝天门”三个大字,大家看就是现今大“城门洞”上这三个字.,再登 石阶进入大城门,门额上有“古渝雄关”四个威严大字.城楼侧,有元代文宗皇帝御笔题写的题刻“万里归程”.好,大家再回头看这排护岸梯道,它的长为700 米,有128梯,由8万块混泥土砖铺砌,整个梯道呈环江扇形,与广场相互衬托,显得极有气派.
大家看整个码头,朝天门就如艘乘风破浪的舰船停泊在江边,宽阔的江面上停泊着几十艘船只,或缓缓靠岸,或正待启航.(停顿)大家看得这么聚精会神,不知有没有注意这两江之水.对了,大家看这边的嘉陵江水是绿色,而长江水为黄色,这一绿一黄,显得格外分明.
大 家再注意看长江水,当江水极枯时会露出一块长约200米的如鲸鱼脊背的石梁.中间刻着12块水文碑.相传石梁的出现预示着丰收之年,因此枯水碑又被称为丰 年碑.但并非代代都能见到,有记载的1700多年来,每620xx年才露一次面,最后一次露面是1937年盛夏.当然了,这只是古时人们的一个传说,如今我们 的生活可说是年年丰收.这个石梁还有一个“乌龟石”的故事.大家看那石头像乌龟吗?(停顿)其实它只是重庆人的一个误传,因为重庆口音中“wu”跟 “hu”不分,它本来的名字是“呼归石”.这个传说故事讲的是大禹之妻涂山女,自丈夫新婚三日离家治水去后,天天站在与丈夫别离的这块大石上呼唤丈夫的归 来.此举感动了龙王,并派神龟把石头拱高,使她看得更远.日久天长,涂山女的身子与石头化为一体,变成了江中这块“呼归石”
古时游人就倚立在港口沿江石栏观赏“朝天汇流”胜景.居高临下,俯视江流,长江从城右涌来,嘉陵江水从左边千斯门流来,双江在城门下交汇,形成奇特的“夹马水”风景.为此还留有不少诗文.如:清代诗人周开丰的《城楼观涨》;郭沫若先生1960年重返山城重庆时也作诗一首.
直到今日,当重庆人提起朝天门这一具有悠久文化的古城门、古码头,仍然有着无限的感慨.“毕竟是重庆的一扇门户”这句简单的话,再次道出了朝天门在重庆历史中和重庆人心目中的地位.
2022广场设计心得体会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满洲里俄罗斯套娃广场参观、游览。满洲里俄罗斯套娃广场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以俄罗斯传统工艺品——可爱的套娃为主题的旅游休闲娱乐广场。广场规划面积54万平方米,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广场的主题广场,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布局精巧,色彩明丽。
首先映入您眼帘的是前方这个高30米的大套娃,建筑面积达3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套娃内部为高档西餐厅和演艺大厅,外部彩绘图案由三个美丽可爱的女孩组成。面向我们的套娃代表的是中国,西面的图案代表的是蒙古,东面的图案代表的是俄罗斯,充分体现了满洲里中俄蒙三国交界的地缘特色。该套娃是整个广场的主体建筑,在主体建筑的周围有8个高8米的功能性套娃和200个小套娃,这些小套娃,她们是按大洲的顺序所排列,套娃上的彩绘图案主要是以民族服饰、名人画像、建筑物等为主,向我们展现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
在音乐喷泉的周围还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和代表西方占星文化的十二星座,广场上共建有30个色彩缤纷的俄罗斯复活节彩蛋和近千盏彩灯。套娃是俄罗斯传统的工艺品,按照肚子里含有小娃娃个数的不同,套娃可以分成5件套、7件套、12件套、15件套等等。娃娃们相互套在一起,意味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代表着多福多贵、多子多孙,表达了人民对家庭和民族的热爱与尊重,对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向往和追求。
那么俄罗斯人为什么能够设计出这么有趣可爱的套娃呢?这里面有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相传在俄罗斯有一个小男孩放牧时,不小心领丢了自己的妹妹,他因为想念自己的妹妹,就照自己妹妹的模样刻了一个小木头娃娃,一直带在身上,过了两年,他想自己的妹妹应该长大了,长得更漂亮更美丽了,于是又刻了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木头娃娃,就这样,一直过了十多年,这个小男孩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身上一直带着七个大小不同的木头娃娃,然后他把大娃娃掏空,把小娃娃装到里面,以后每当他想起妹妹的时候,就把他们一个个打开来看。
这个故事在俄罗斯民间流传了很久,所以套娃便成了俄罗斯最传统的一种工艺品。这些美丽可爱的套娃不仅可供人们观赏,而且还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我们还可以向她许愿,只要您诚心诚意的向她许愿,她就会尽一切努力达成您的愿望。那么这愿要怎么许呢?当我们打开套娃,找到里面最小的那一个,然后把愿望悄悄的告诉她,并提醒她只有当自己的美梦成真以后,才会再一次打开她,然后把娃娃们一个个套回去,恢复原状,我们就可想而知,这个被套在大娃娃肚子里的小娃娃一定会迫不及待地想早点出来,所以就会早日的达成您的愿望。
彩蛋的来历是和耶酥有关的,蛋壳里面是黑暗的,耶酥被钉在十字架上也是黑暗的,蛋壳破了,获得新生命,象征“耶稣复活、走出石墓”,因而俄罗斯东正教教徒把彩蛋比喻为“新生命的开始”,所以彩蛋是复活节的象征性物品,是表达友谊、关爱和祝愿的方式。夜幕降临,在变幻灯光的映射下,广场上流光溢彩,仿佛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俄罗斯套娃广场通过造型各异的俄罗斯套娃、复活节彩蛋、木刻楞等典型欧式建筑,集中体现满洲里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域的特色和中俄蒙三国风情交融的特点,是具有浓郁异域风情,浓厚文化底蕴,集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城市旅游景区,同时套娃广场将中俄蒙三国风情和三国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观赏性,是满洲里市区内标志性旅游景区。
20xx年5月,满洲里俄罗斯套娃广场上那个世界最大套娃和最大规模异型建筑群双双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好了,各位朋友,接下来大家用十分钟的时间在这里拍照留念,然后我们前往下一个景点参观。
2022广场设计心得体会三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解的是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历史悠久,它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即1420_年。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明代叫“承天门”,取“成天气晕,受命于天”之意,后来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直到清初顺治年间,顺治皇帝下命按照明代的建筑规制重建承天门并改名为“天安门”。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天安门广场在明清时期为一个“t”字形的封闭广场,这里属于皇宫的前导部分。解放以后,这里经过多次的改建与扩建,形成了今天的建筑格局。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及周边建筑。明清时期的天安门通高33.7米,1970年重修后通高34.7米,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它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城台上建有城楼,重檐歇山顶建制,覆盖黄色琉璃瓦,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体现出皇家的“_”至尊。城台开有五个券门,中间最大,向两侧递减。券门南面正对着五座汉白玉三孔石桥,称“金水桥”。桥下是从西北流向东南方向的水,称“金水河”;金水桥南北两侧各有一对石狮,金水桥南侧有一对华表。
天安门城楼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呢?在明清两朝这里是举行颁诏礼的地方。所谓颁诏礼就是皇帝向全国颁布诏书的仪式。凡遇国家大典,如新皇帝登基、册立皇后、册立太子、命将出征等,都要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隆重的颁诏仪式。颁诏礼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届时,皇帝在太和殿将诏书用宝后,内阁大学士从黄案上捧诏书至太和殿前檐下,授予礼部官员,礼部官员将诏书置于云盘内,捧出午门放入龙亭。銮仪卫校将龙亭抬往天安门城楼之上交与奉诏官,奉诏官再将诏书交与宣诏官,有宣诏官宣读诏书,文武百官在金水桥南跪班聆听。宣诏完毕,宣诏官在将诏书交与奉诏官,奉诏官将诏书从天安门城楼顺墙降下,礼部官员用朵云期盼承接,放入龙亭内抬往礼部。礼部官员负责将诏书誉写若干份,分送各省,颁布天下。明代诏书,用的是“龙头杆”系黄丝绳栓诏书降下,清代时改用木雕金凤口衔诏书顺墙降下,所以清代的颁诏礼俗称“金凤颁诏”。
天安门城楼前有什么设施呢?在城楼南面有一条河称“金水河”。它为什么叫金水河呢?因为五行中西方属金,北方属水,此河从西北流向东南,故称“金水河”。金水河上有七座汉白玉石桥,中间五座正对着天安门城台的五个券门,中间的桥最宽等级最高为御路桥,桥栏望柱上雕刻着精美的云龙图案。它是供帝后专用的;御路桥两侧为皇族桥,桥身比御路桥略窄,等级次之,它是供宗室帝王行走的;皇族桥两侧为品级桥,桥身比皇族桥略窄,等级更低,它是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的;另外两座桥分别位于太妙和社稷坛的南大门前称公生桥,等级最低,它是供四品以下官员、兵弁、杂役行走。皇族桥、品级桥、公升桥望柱均是火焰式。上刻有阴线24条,称“二十四气”式。
天安门前有一对雕刻于明永乐年间的汉白玉石狮子,东侧的雄狮是脚踏绣球,雨衣一统寰宇;西侧的都是雌狮脚踩幼狮,寓意子孙绵延。两对石狮的头部都面向内侧,以示保卫御路。石狮为镇物,一般至于大门前。
天安门城楼前后各有一对立于明代的汉白玉华表,每座华表高约10米,由三部分组成:底部是围绕有护栏的八角形台座,中间柱身,通体雕有盘龙和云朵,柱头横插云板,东部城露盘上有一蹲兽,俗称“望天吼”。华表通常置于宫殿、陵墓、坛庙前后,也立于桥头、渡口、关津等处,起到美化景观和标志作用。华表起源于“表木”立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作用和名称。立在坟墓神道两侧的称“墓表”,立在交通要道和驿站作为路标使用的为“路标”或“恒表
广场设计心得体会 广场设计总结(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