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庸》心得体会如何写 读中庸14篇有感心得体会(8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读《中庸》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题记
从《少年闰土》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到《阿长与山海经》,学过了许许多多的经典文章,了解了一个黑暗而又真实存在过的时代,也认识了一个伟大的作家——鲁迅。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中国近代文学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迅的一生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深刻而又真实地揭露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被誉为“民族魂”。
鲁迅一生著作很多,大部分以杂文为主,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也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部作品以追忆儿时往事为主,平易晓畅,风趣生动,多个篇幅都入选我们的语文课本教材,深为我们所熟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这一句句朴素自然得语句,现在想来,自然是非常容易走入人的心里的。但在我小学的时候,马马虎虎粗读《朝花夕拾》中,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借由常妈妈之口讲出的“美女蛇”的故事。相信我,那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讲,绝对不是什么好的体验,只记得当时确确实实惊出了一身冷汗,现在想来,也蛮好笑的。
对于幼年的鲁迅来说,百草园是自由快乐的天地。其实,哪个孩子的心中没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百草园?
记得小时候,奶奶家的后面有一条小河,河里有着数不尽的鱼和虾,在清澈的河水里“咕噜噜”吐着泡。我经常到那里去玩,跟着爷爷静坐钓鱼,随着父亲去捡拾各种漂亮的石子儿。河边的快乐几乎占据了我儿时一半的记忆。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每一天,城市乡村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钢筋水泥一片又一片地参天而立,工厂也在一夜之间多了许多。当我再一次来到故乡的这条小河边时,儿时的记忆早已荡然无存:清澈的河水已经变得浑浊,闲暇的小鱼儿也不见了踪影,河边娇翠的绿意已经被柏油马路取代。当安静的记忆突然变得繁华,我的“百草园”就此失去了踪影。
自由快乐的百草园之后,便是寿镜吾老先生那严厉里透着些许枯燥的三味书屋。鲁迅先生的幼年学习生活,基本上都是在这三味书屋中度过。
枯燥无味的书屋,严厉的寿镜吾老先生依然也无法阻止一个少年活泼的心性。估计他也不曾想到过,在他读书忘己的时候,他的学生耐不住玩耍的心思,正在底下用纸糊的盔甲做戏,用荆川纸作画儿。
现在看来,多少有些幽默风趣,但从鲁迅先生的字里行间里,也无时不透露出对旧中国封建教育的不满与批判。
而看看我们现在学习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快乐的学习环境,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报名参加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再也不用像鲁迅先生幼年时一样,躲在私底下用纸糊的盔甲做戏了!
鲁迅先生的文章,并没有多少华丽的修饰,洗去了所有的铅华,就是这么平淡无奇朴素至极的语言,在读者的心中,构建出一个个充满童真童趣的世界。
鲁迅先生的百草园永远失去了,而我们相信,在加重建设绿水青山的今天,我们的“百草园”不久就会失而复得的!
闲暇之时,不妨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坐着翻开那本名为《朝花夕拾》的书籍,在那充满童年味道的朴素文字间,返璞归真。
关于读《中庸》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人生是船,书便是帆,助船行驶;人生是路,书便是灯,指引路的方向;人生是苗,书便是甘泉,助苗成长;人生是门,书便是钥匙,打开门迈向成功!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找找空闲时间,伸伸懒腰,捧一本《老人与海》,细细品读。一本好书,令人回味无穷……
八十四次希望的落空,有谁还敢奢望第八十五次会有奇迹现身吗?然而就是有这样的一个人出现在《老人与海》中。
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对于一个渔夫来说,是何等的耻辱,是何等的失望,仿佛生命失去了一半意义!但面对这样的失败,他仍坚持着不放弃!相反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考试失利而对自己失去信心,或因为别人的批评而自暴自弃,那么在这个时候,就想想老渔夫吧,他坚强地面对失败而乐观地生活,是何等了不起!再想想自己平时的努力能坚持多久?想想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作风,又怎能与老人相比?以前总以为“碰壁了要学会改道”,现在不会……
老渔夫,他的手已沾满老茧,皮肤已被晒得黝黑,还住那破旧的小屋……但他仍天天早上迎着第一缕阳光去努力!好样的!在第八十五次的努力中,他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可在回港路上,他遇到了鲨鱼的攻击,他毅然拿起鱼叉捍卫自己的劳动成果。尽管最后那条大鱼被鲨鱼吃光了,只剩下白色的骨架,但老人那种不言败的精神,勇敢付出的那种行为,却值得我们学习。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尽管故事结局不怎么圆满,但依然有人为他喝彩,为他感动落泪。
《老人与海》的故事很简单
读《中庸》心得体会如何写 读中庸14篇有感心得体会(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