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铁路小区垃圾事件心得体会及感悟 铁路小区垃圾事件心得体会及感悟总结(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191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铁路小区垃圾事件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1)安全第一的思想还没有牢固树立实践证明安全意识不牢真正解决干部职工“我要保安全”的问题让每个人都能做到懂法守法遵章守纪敬业爱岗尽职尽责还需要加强日常教育付出艰苦的努力

(2)规章制度还不能完全掌握每一起事故教训都是由一系列的违章造成的纵观近年来铁路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故客观的因素少设备的因素少绝大部分是人为因素有的是应知不知、应会不会反映出职工业务素质的问题;有的是知道了、也会了就是不按标准干反映出职工思想素质的问题;这些现象都可以在一些事故中找到影子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没有自觉地、经常性的学习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和作业制度造成日常作业中对规章制度的掌握还不够还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际作业中还没有完全达到用规章指挥作业的目的造成了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3)作业中不能完全落实标准化在日常调车作业中自己不能完全按照调车作业标准执行从而发生了许多问题如:溜放车选式闸制度执行不彻底调车信号显示不到位作业中有晚出动现象造成了车等人的问题发生同时还存在作业忙乱强的问题给人身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这些问题都需要今后坚决改正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今后我在安全上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稳定事关车站改革发展的大局事关每名职工的切身利益所以安全意识树立不牢必然给车站的安全生产造成隐患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安全规章、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确保本班组作业安全保证车站安全生产的稳定有序

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安全水平今后工作中要加强业务知识和各类规章制度的学习掌握现场安全作业方法并不断加以应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水平

三是落实安全责任做好调车各项工作今后在实际作业中要严格按照调车作业标准执行努力做到班前做好预想提前掌握当班作业量和注意事项班中有计划要提前出动提前做好看车工作杜绝车等人的问题发生作业中要严格执行各项作业标准严把安全关键努力减少各类问题发生

总之我要通过这次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进一步明确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不断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正以实际行动为车站的安全生产做出新的贡献.



 

描写铁路小区垃圾事件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安全是铁路工作的生命线,在各项工作中居于首位。要切实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年为抓手,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强化安全基础,坚决杜绝发生严重的铁路安全事故,为铁路管理体制改革营造稳定的安全环境。

按照路局、路局党委《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文件的要求和工作部署,我结合自身工作,对照自查内容,认真展开自查,努力提高安全思想认识,并以此为契机,整改工作中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个人自查报告如下:

1、对有关市场开发业务知识能够认真进行学习,对其它文件不细看,特别是文件大,字数多时,往往看着看着就不耐烦了,造成文件精神没有细致地领会、吃透,导致对文件掌握不细致。

2、掌握第一手资料不够全面,工作中缺少创新。能够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并且能够严肃处理,但在考核落实上不严格,甚至有的不考核,导致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满足现状,存在遇事随大流,不能严格进行管理。

3、在日常管理工作或安全工作中,我对别人的工作经验借鉴较少,只重点针对作业安全及人身作业安全进行盯控,对作业标准中的一些细节性问题仍掌握的不够全面,主观思想中认为人无完人,对身边及现场作业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性问题仅仅是一笔带过,简单批评教育就算是现场整改,简单的认为作业安全及人身安全上不出现问题就可以了。

4、安全规章不熟。平常自己学习安全规章比较少,对现场作业中的安全不能真正理解,使自己的安全防范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针对以上问题,特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稳定事关车站改革发展的大局,事关每名职工的切身利益,所以安全意识树立不牢。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确保本部门的安全稳定。

2、落实安全责任,做好本部门安全工作。今后的工作,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加强自己在本部门工作中的兵头将尾工作,克服好人主义,要认识到对他们不严格就是对安全不负责任的表现。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安全水平。今后工作中要加强业务知识和各类规章制度的学习,掌握现场安全作业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水平。

通过深入反思,我深刻的认识到这样的工作标准已不满足于当前的工作需求,只有从更深层的标准入手才能够形成工作的合力,才能把工作真正干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认真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严把作业关键,以实际行动为路局的安全生产做出新的贡献。

描写铁路小区垃圾事件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1.词语解释

1.1发包方(简称甲方):协议条款约定的、具有工程发包资格和支付工程价款能力的当事人,本条件指铁路工程的建设单位或项目法人。

1.2承包方(简称乙方):协议条款约定的、符合工程承包资质并被发包方接受的当事人。

1.3甲方代表:甲方在协议条款中指定的驻工地代表人。

1.4乙方项目经理:乙方在协议条款中指定的驻工地项目承包责任人。

1.5铁路建设工程监理:甲方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铁路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进行的监理。

1.6总监理工程师:铁路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委派的本工程项目监理总负责人。

1.7设计单位:铁道部指定的或者甲方委托的具有相应资格的本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

1.8工程质量监督站:铁道部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或其授权的下属工程质量监督站。

1.9工程:协议条款约定的具体的永久工程。

1.10合同价款:按有关规定或协议条款约定的`,用以支付乙方按合同要求完成工程内容的价款总额。

1.11经济支出:在施工中已经发生,经甲方确认后以增加预算形式支付的合同价款。

1.12费用:甲方在合同价款之外,需要直接支付的开支和乙方应负担的开支。

1.13工期:协议条款约定的合同工期,工期天数应包括星期日和法定假日在内的总日历天数。

1.14开工日期:协议条款约定的工程开工日期。

1.15竣工日期:协议条款约定的工程竣工日期。

1.16施工场地:经甲方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施工现场总平面图规定的工程项目施工场地。

1.17书面形式:根据合同发生的并加盖有效印鉴或签字的手写、打字、复写、印刷的通知、任命书、委托书、证书、签证、备忘录、会议纪要、函件及经过确认的电报、电传等。

1.18协议条款:结合具体工程,甲、乙双方协商后签订的书面协议。

1.19变更设计:自设计单位交付施工图至工程竣工验收交接期间对原设计的变更。

2.合同文件及解释顺序

合同文件应能相互解释,互为说明,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其组成和解释顺序如下:

2.1协议条款;

2.2合同条件;

2.3洽商、变更等明确双方权力义务的纪要、协议;

2.4招标承包工程中的招标文件、投标书和中标通知书;

2.5工程量清单或确定工程造价的工程预算书和图纸;

2.6标准、规范和其他有关技术资料、技术要求。

当合同文件出现含糊不清或不相一致时,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前提下,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或先由监理工程师作出解释);双方意见仍不能一致的,按照解决争议的方式加以解决。

3.合同文件的适用法律和使用标准适用于合同文件的法律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协议条款约定的部门规章。

施工中必须使用协议条款约定的铁道部颁发的标准、规范。铁道部没有相应标准、规范时,可以使用国家和建工行业标准、规范。

4.双方一般责任

4.1甲方代表。甲方任命驻施工现场的代表,按照以下要求,行使合同约定的权力,履行合同约定的职责:

4.1.1甲方代表可委派有关具体管理人员,承担自己的部分权力和职责,并可在任何时候撤回这种委派。委派和撤回均应提前5天通知乙方。

4.1.2甲方代表的通知由本人签字后,以书面形式交给乙方项目经理,乙方项目经理同意并在回执上签署姓名和收到日期后生效。确有必要时甲方代表可发口头通知,并在48小时内给予书面确认,乙方对甲方代表的通知应予执行。乙方认为甲方代表通知不合理,应在收到通知后24小时内提出书面申告,甲方代表在收到乙方申告后24小时内,作出修改通知或继续执行原通知的决定,以书面形式再通知乙方。

4.1.3甲方代表按合同约定,及时向乙方提供所需文件、图纸及资料,并履行其他约定的义务,否则乙方在约定时间后24小时内,可向甲方代表提出迟误的后果。甲方代表收到通知后48小时内不予答复,应承担由此造成的经济支出,顺延因此延误的工期,赔偿乙方有关损失。

4.2乙方项目经理按以下要求行使合同约定的权力,履行合同约定的职责;

4.2.1乙方的要求和通知,以书面形式由乙方项目经理签字后送交甲方代表,经甲方代表同意并在回执上签署姓名和收到时间后生效;

4.2.2乙方项目经理按甲方代表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

铁路小区垃圾事件心得体会及感悟 铁路小区垃圾事件心得体会及感悟总结(六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