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地质勘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怎么写(二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地质勘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一
该区以采煤业为主,有最早开发煤田的天府矿务局以及黄铁矿,石英砂,采石场等小型企业,农业方面两槽盛产水稻,莲藕,坡地以红薯,玉米,苕类为主,耕作条件一般。
重庆是国内有名的三大火炉之一。气温较高,7-8月份日平均温度在33-35摄氏度。不过实习区处于山地,气温偏低,雨季多在10-11月份,雨量不大,冬季多雾。人口稠密以汉族为主,文化较发达,生活开化。
从重庆市区及大学城均有高等级公路直通北碚,北碚直后峰岩的公共汽车每15分钟一班,约需30分钟。交通较为方便。
解放前地质前辈做过一些地质路线及矿点调查,解放后做过1:10000煤田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以及1:200000石油地质普查等工作,资料较多,特别是矿区地质研究程度高。多所高校选此地为野外地质实习基地。
本次实习由五个阶段组成:
1.野外踏勘:代家沟,鹰儿崖,铁厂沟,观音峡一带踏勘,了解地形地貌特征,出露的底层系统,各地层单位主要岩性特征和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2.实测地层剖面:实测地层剖面,编制相应图件。
3.沉积相实习:野外观察实习及相剖面图编制。
4.野外地质填图:对实习区做全面填图。
5.地质实习报告编写及图件编绘。
在北碚区天府镇我们进行了为期大约五周的地质基础实习,从才到天府地区对当地的地质情况不大了解到随着实习的结束,我们逐渐对天府地区的地质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这五周的实习过程当中,我们从一开始的踏勘,到接下来的沉积相分析,
再到然后得地层实测,再到最后的地质构造填图,我们逐步的掌握和了解了天府地区的大致地质情况。在实习的过程中有辛苦有汗水,但随着知识的增长,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值得。
一.地层结构
四川盆地内部,一般为侏罗系红色地层所覆盖。重庆及川东地区,褶皱强烈,出露三叠系以下地层。而在本区北东方向40公里的西口地区,由于华蓥山大断裂的抬升,可见到中上寒武统地层。本区最老地层为下二叠统茅口组,最新地层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
本次实习以上二叠统的龙潭组为开始,到下三叠统的嘉陵江组结束。
1.上二叠统p2
上二叠统可分为两个组,即龙潭组和长兴组,自北而南,p2l和p2ch厚度逐渐变薄,自上而下分别为龙潭组,长兴组。
龙潭组是天府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也是中国南方开采煤的主要对象,该组以黄褐色页岩为主,含有煤层,长马尾松,含有灰岩层,硅化白云岩,夹中层状的带黄色的砂岩(含硫)。
长兴组厚大约105米,为浅灰色到深灰色中-厚层状含燧石生物灰岩,底部燧石较少,中部最多,燧石一般呈不规则的团块和串珠状,条带顺层分布,缝合线内有沥青充填,缝洞较为发育,多为方解石脉充填,本组灰岩中有大量的蜓类,珊瑚类等古生物化石,但由于覆盖严重,并未看见。
在此层顶部有事可见到灰黑色硅质岩及中层状,透镜状硅质岩和泥质灰岩,页岩交替出现,有的地方不见此层,则为黑色硅质页岩或直接是块状灰岩,燧石灰岩同上覆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层接触,接触关系为假整合。
(1)t1f至p2ch随手剖面图
2.下三叠统t1
下三叠统在四川盆地西北部以紫红色页岩为主,称为飞仙关组在天府地区为紫色泥岩,页岩,紫红色灰岩和灰白云灰岩互层,根据岩性可分为五段。由老到新叙述为:
飞仙关组第一段t1f1:厚约74-160m
暗紫红色泥灰岩同暗紫红色钙质泥岩,页岩,下部和上部多为暗紫色泥灰岩,常呈球状风化,中部多为钙质泥岩及页岩,本段以灰黄色,黄绿色页岩,薄层状泥灰岩,紫红色页岩等与下覆地层二叠系硅质岩,灰色硅质灰岩,块状燧石灰岩等接触。
飞仙关组第二段t1f2:厚约17-32m
浅灰-灰色厚层状灰岩及细粒亮晶鲕粒灰岩,向下部颜色变浅,鲕粒变小,底部为灰色砂屑灰岩,灰岩中缝合线发育,顶面时有波痕。
飞仙关组第三段t1f3:厚约174-209m
以紫色钙质泥岩为主,夹紫红色薄层搅动泥纹灰岩及介壳灰岩透镜体,它一下部40余米处为最多,上部页岩较多,产较多正海扇类化石。
飞仙关组第四段t1f4:厚约92.8-144m
主要为灰色薄-中层状鲕粒灰岩及泥灰岩组成。上部泥灰岩夹介壳灰岩与搅动泥纹泥晶灰岩。介壳灰岩常与腹足灰岩组成韵律,有时砂屑,砺屑代替介壳灰岩组成韵律层。中下部以介壳鲕状灰岩为主夹砂屑泥纹灰岩及薄层泥灰岩,越向下鲕状灰岩越少。厚度变薄,介壳减少,近顶部有一层厚约7-8米的灰黄色薄层钙质页岩。
飞仙关组第五段t1f5:厚约46-52m
紫红色泥灰岩与同色灰质页岩夹灰色泥晶含介壳,砂屑状灰岩。上部紫红色灰质页岩,中部夹泥晶含介壳细粒砂屑状灰岩,下部紫红色灰质页岩夹同色泥灰岩与灰色介壳含泥质灰岩。近底部的含介壳泥质灰岩中有对称波痕。
嘉陵江组主要由灰色,浅灰色灰岩,白云质灰岩,豹皮灰岩和角砾状灰岩组成,其间夹有石膏层,但地表不易见到,下部夹有一层黄绿色页岩,地貌上岩溶特别发育,常形成溶洞,槽谷地型。
嘉陵江组整合于飞仙关组之上,从老到新分为四段:
嘉陵江组第一段t1j1:厚约244m
灰色介壳灰岩或砺屑灰岩与泥纹粉晶,泥晶灰岩粒序层。上部为介壳灰岩层发育,中部为薄层介壳灰岩有时夹有透镜体夹层,下部为泥粉晶与泥晶灰岩发育。本层底以微晶灰岩与t1f5紫红色泥灰岩整合接触,界面清晰。
嘉陵江组第二段t1j2:厚约79m
以泥晶白云岩,灰色白云质灰岩为主,灰岩大多含白云质,主要为藻灰岩,豹皮灰岩,大多发生不同程度的白云化。顶为砺屑灰岩,上部夹一层豹皮状团块灰岩和溶蚀角砾岩,底为粉晶,泥晶白云岩,刀砍纹发育。
嘉陵江组第三段t1j3:厚约143m
灰色泥晶介壳球粒灰岩和泥晶灰岩,顶有白云岩。上部为白云化的泥晶含介壳球粒状灰岩与泥晶灰岩序粒层,夹小扁豆体的砺屑泥晶灰岩。
嘉陵江组第四段t1j4:厚约116m
灰色溶蚀角砾岩,泥晶白云岩为主,夹结晶灰岩,上部以砂屑,砺屑灰岩为主夹泥晶白云岩,下部为一套重结晶灰岩,顶为交代成因的有孔虫泥晶白云岩,刀砍纹较发育。
二.沉积发展史
早在五亿年前,本区为一片海洋环境。其中寒武纪中晚世时期,陆源物质缺乏,海水较浅,低等的非硬体生物较繁盛,部分硬体生物也有发展,沉积物的厚度超过了358米。
奥陶纪期间,本区仍为浅水海洋环境,但海水深度比寒武纪略大接近或位于氧化界面附近。海水中除油大量无硬体的低等生物以外,许多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亦大量发育,海水较为浑浊。
志留纪初期,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本区地壳有较大幅度的抬升,并曾一度达海水面之上形成岛屿。之后本区再次被海水淹没成浅海,水体较浅。晚志留世时,再次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大范围抬升成为古陆地。使本区长期遭受剥蚀而缺失上志留统,泥盆系和下石炭统的地层。
中石炭世时,海水自南和自东曾一度缓慢侵入本区,使本区沦为海陆过渡环境,此时的古陆因长期剥蚀已被夷为平地而缺乏陆源物质,气候干燥且蒸发强烈。从而形成厚度很小的产蜓和有孔虫的钙质白云岩与角砺状白云岩。
中石炭世末,海水又退出本区而缺失上石炭统地层,直至二叠纪开始,方再度被海水淹没。
早二叠世梁山时期,本区为海陆交互环境,气候温暖雨水丰腴,植物繁茂,浅水沼泽随处可见,古陆区较为平坦,仅提供数量不多的泥级碎屑。从而形成夹煤线的泥页岩和钙质泥岩。
而后海水大范围侵入四川的广大地区,使本区又一次成为浅水海洋环境,当时,陆源物质缺乏,各种生物随处可见,而早于古生代一度繁盛的叶虫,笔石等生物绝大多数不适应新环境而绝灭。仅存极少数幸存者残存下来。
早二叠世末晚二叠世初期,发生了著名的东吴运动,四川西部的大地裂开了数百公里的大口子,摄氏一千多度的炽热基性岩浆断断续续从中溢出,滚滚沸腾,壮若火海。这些岩浆冷却后变成暗绿色的玄武岩,覆盖了西南三省及重庆市区大约五十余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厚度达400余米。
火山喷发后,海水再度慢慢侵入本区,形成海陆交互环境,当时气候温暖潮湿,陆生植物十分繁茂,沉积形成西南地区及其重要的龙潭煤系地层,季候海水逐渐加深扩大,古陆后退缩小,本区又变为温暖的浅水海洋。其中生物大量生长,局部地形高处有小型生物焦发育,形成川东重要的产气层位-长兴组。
晚二叠世末期,由于碳酸盐沉积特别是生物焦体的快速堆积,也由于地面的'轻微抬升,本区曾短暂出露地表,形成老龙洞等焦体盖顶的“钙结岩”。
早,中三叠世时期,海水又一次广泛侵入,四川广大地区有成浅水海洋。海水初期侵入飞仙关时期,西部古陆有相当多的陆源物质供应,与之邻近的川西和川南主要发育泥质沉积,称飞仙关相区。东侧邻近广海,川东和鄂西主要发育碳酸盐沉积,成大冶相区。
本实习区恰位于东西交汇地区,故形成紫红色钙质泥岩,泥灰岩与灰岩的间互沉积。而后陆源碎屑减少,海水深度有限,循环对流不佳,气候干燥酷热,蒸发量打,海水含盐量不正常,生物种属单调,发育形成石灰岩与白云岩的沉积,其中常夹有石膏和石盐等矿产。
下中三叠统沉积厚度达1156.1米,依次估算,早中三叠统的沉积速率大约为每百年四毫米。足见碳酸盐沉积作用是相当快速的。
另外,在三叠世末期,西南地区又发生过火山喷发,形成广布西南的降落火山灰沉积,后成岩变成了绿豆岩。
中三叠世末,受印支运动的巨大影响,四川地区发生了划时代的变迁,海水永久性退出,四川地区从此变为永久性陆地。
晚三叠世和侏罗纪时期,整个四川盆地地区是一个巨大的湖波,湖波周围有许多河流发育,在这段漫长的地质时期,还发生了各种很明显的重要变化。
晚三叠世和侏罗纪初期,气候温暖潮湿。一些低凹地区常是湖泊。湖波的规模,深浅和陆源物质的多寡亦有变化。森林最大繁殖,堆积埋藏后可形成煤层。
侏罗纪末期,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川东地区发生强烈的褶皱运动,在巨大挤压力的作用下,侏罗系及其以前的岩层,由水平被挤成倾斜,直立,甚至倒转。巍峨高进的华蓥山脉就这样诞生了。此后,华蓥山地区年年月月遭受雨水,河流及其其他地质应力的侵蚀。
因此门奔去缺失白垩系和第三系的地层,直至第四纪时期,在河谷地带才有第四系的松散沉积物零星分布。大自然终于塑造出现今巍峨秀丽的华蓥山。
三.构造特征简介
天府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依槽台说处于扬子准台地,四川台向斜,川东南端褶皱带上的川东高褶带西缘,观音峡背斜。
川东高褶带东西两侧为深大断裂所限制。期间发育一系列线状背斜。
褶皱强烈,一般为不对称的梳状褶皱,形成背斜窄而紧闭,向斜宽而平缓的隔挡式组合。轴向北东至北北东向。北边与大巴山台缘褶皱带相邻。华蓥山背斜于合川三汇向南西发生多条分支形成扫帚状褶皱群,其褶皱幅度逐渐降低与川南低褶皱带相接。
1.褶皱构造
观音峡背斜属于川东南褶皱带,画卷英山大背斜向南分支的一个背斜,实习区为观音峡背斜中的一段,暂名天府段.背斜轴线方向为北东-南西向.
核部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局部由于断层作用有少许下二叠统茅口组地层.两翼由长兴组,飞仙关组和嘉陵江组等地层组成.
各地层厚度有一定变化.两翼地层请教陡缓主要取决于断层的发育程度.从褶皱枢纽看以5°-10°的倾伏角向西南倾伏.龙潭组地层倾没于廖家坡北边山沟中,长兴组地层在菠萝山倾没,飞仙关组第一段在毛狗洞一代倾没,褶皱总体成一个线状紧闭向南西倾伏的不对称背斜.
此外,在背斜的南东翼上有一些次一级的小褶皱.大多数是由于断层作用产生的牵引构造和翼部地层手里变形的次级褶皱.规模较小,轴线方向与主背斜大体一致,多发生在飞仙关组第三段的塑性地层中.
2.断裂构造
断层发育,类型较为齐全,在冯家湾-芹菜田以北,多集中发育在背斜轴部及南东翼上,而以南多发育于北西翼上,以纵向断层为主.
可分为四类型,逆断层,正断层,平移断层及顺层断层.逆断层有水岚垭,大品湾,螃蟹井,天台寺,三官殿,廖家坡小屋基逆断层及楼梯沟高角度逆断层.其他有廖家坡正断层,芹菜田平移断层等.
基本断层数据汇聚如下:
水岚垭逆断层:水岚垭沟f135°∠28°,地层断距140米;大品湾水库:f130°∠40°,地层断距10-20米;
大品湾逆断层:大品湾北东处f100°∠42°,地层断距20米;
廖家坡逆断层:48°∠45°及126°∠34°,地层断距70米;
廖家坡正断层:302°∠60°及235°∠58°,地层断距40米;
楼梯沟逆断层:铁厂沟f310°∠70°,地层断距150米,仰天窝330°∠60°,地层断距约20米.
芹菜田平移断层:f190°∠85°,平移断距50米.
3.小型构造
主题地质勘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二
委托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
承包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
依照《_____》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甲方委托乙方承担的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名称、内容、规模与范围详见委托勘察设计项目表(见附件)。
第二条?乙方根据委托的勘察设计项目和主管部门的规定,按初步设计(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分阶段进行。在具备各个阶段设计条件时,双方签订阶段协议书,具体规定甲方应提交的勘察设计基础资料的名称和日期,乙方需交付的勘察设计文件资料的名称和日期,做为本合同的附件。
第三条?甲方责任
1、按照各设计阶段协议书的规定,向乙方提供有关建设项目审批文件和勘察设计基础资料,并对提供的时间?、进度与资料可靠性负责。
委托勘察测绘工作的,在勘测工作开展前,应提出勘察测绘技术要求及标有拟建工程准确位置的地形图,圈定测量范围的平面图,土地使用证的复制件,并安排好现场工作条件。
委托初步设计应提出以下资料:①经过批准的设计任务书;②选址报告;③规划要求;④原料(或经过批准的资源报告)、燃料、水、电、运输等方面的协议文件;⑤经批准的工艺设计资料,民用项目的使用要求;⑥能满足初步设计要求的勘测资料,需要经过科研取得的技术资料、人防、消防、_____、工业卫生、环境保护预测资料等。
委托施工图设计时,应提供经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和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的`勘察资料、施工条件,以及有关设备的技术资料。
2、收到乙方交付的设计文件后,应及时报请有关部门审查,审查意见用书面转送给乙方。组织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共同商定有关技术条件,组织设计技术交底,通知乙方参加试车考核及竣工验收。
3、在勘察设计人员进入现场作业或配合施工时,应负责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4、委托配合引进项目的设计任务,从询价、对外谈判、国内外技术考察直至建成投产的各阶段,应吸收承担有关设计任务的单位参加。
5、维护乙方的勘察设计文件,不得擅自修改,未经乙方同意不得转让给第三方重复使用。对转让后重复使用的项目,乙方不负任何技术责任。
6、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按时付给勘察、设计费。
第四条?乙方责任
1、按照甲方提供的建设项目审批文件和设计基础资料编制设计文件,根据各阶段协议书的规定,按期交付各阶段的设计文件(初步设计6份,施工图设计8份),并保证质量。需增加设计文件的份数时另行_____。需复制供应标准图时另行_____。
2、乙方要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上一阶段设计的批准文件,以及有关设计技术协议文件、设计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定额等,提出勘察技术要求和进行设计,并按合同规定的进度和质量提出设计文件(包括概、预算文件、材料、设备清单)。
3、初步设计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后,在原定任务书范围内的必要修改,由乙方负责。原定任务书有重大变更而需重作设计时,须有设计审批机关或设计任务书批准机关的意见书,经双方协商,另订合同。
4、乙方对所承担设计的建设项目应配合施工,开工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解决施工过程中有关的设计问题,负责设计变更和修改预算,参加试车考核及工程竣工验收。对于大中型工业项目和复杂的民用工程应派现场设计代表,并参加隐蔽工程验收。
5、对于复杂项目,需要乙方协助收集设计基础资料时,应按技术服务的有关规定办理。
6、勘察单位应按照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和技术条例,进行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勘察工作,并按合同规定的进度、质量提交勘察成果。
第五条?勘察设计费用
乙方根据国家批准的勘察设计_____标准及办法计收勘察设计费。设计合同生效后,甲方付给乙方设计费30%;乙方交付初步设计文件时,甲方再付给乙方设计费;交付施工图设计文件时,甲方负责结清全部设计费。小型设计项目及复用设计项目分两次拨付设计费。即签定设计合同时选拨付20%作为定金,完成施工图时付清全部设计费。
勘察合同生效后,甲方付给乙方勘察费的30%,乙方交付勘察文件时,甲方负责结算全部勘察费。
第六条?违约责任
1、甲方不履行合同,无权请求退还定金。乙方不履行合同,应当双倍返回定金。
2、甲方不能按时提供建设项目审批文件和设计基础资料,或因资料原因影响乙方设计进度或造成设计修改,乙方除可推迟交付设计文件日期外,甲方应按乙方实际损失的工日,以日产值____
地质勘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地质勘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怎么写(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