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物的心得体会总结 对人物的心得体会总结怎么写(3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对人物的心得体会总结一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回望我们党走过的漫漫征程,无论是跨过道道沟坎、战胜千难万险,还是凝聚万众意志、绘就锦绣蓝图,都始终贯穿着我们党的初心。对历尽沧桑、几经炼狱并浴火重生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初心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中,充满热情、始终燃烧并跳动在中国共产党人胸膛中的,就是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因为有了这颗赤子之心,中国共产党人才能接续奋斗、前赴后继无私奉献,才能从过去走到今天,从今天走向未来;因为有了这颗赤子之心,中国共产党才能充盈着为民情怀,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共产党员要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就应该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这样才能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进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群众的事,对干部来说可能只是举手之劳,但对群众而言就可能起到翻天覆地的变化。给群众一个电话号码、一句暖心的问候、一个满意的答复,从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细微小事上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小问题上改起,做群众身边的“小棉袄”。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民心向背历来是一个政权兴衰成败的风向标。提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一论断,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和政治实践都证明了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民心和政治具有密切的关联,民心关系政治的安危和政治治理的好坏,无论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执政者都需了解民心民意,俗话说“一枝一叶总关情”,顺民意自然会得民心。毛泽东同志在《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一文中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可见,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既是一个永久性的历史课题,更是安身立命的价值归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优势,身为人民公仆,我们要切实走进人民群众的心里,把工作做到人民的心坎上,实打实地为人民排忧解难。我们要始终记得来时的路,不忘初心,做主动贴近人民的好公仆。身为人民公仆,真正为人民谋幸福的一颗初心,是要实实在在地扑在人民的需求上,是发自内心地去了解人民的冷暖,是身体力行积极主动地帮人民解决实际困难,是把为人民谋幸福时时刻刻作为自身的主体责任,积极主动地实现和完成,满怀热情与耐心地对待人民群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应具有的时代特色,就是和人民群众没有距离感,不高冷、不疏远群众、不排斥群众,建立有温度的沟通方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快步迈进。
新时代全党同志要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就需要切实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代表人民利益,如此才能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永葆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就是要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尊重人民、相信人民、服务人民。“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政党,离开了人民,党就成为无根基的党。如果没有人民群众拥护支持,我们党就不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党的事业就无从谈起。在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牢记联系群众是最大优势、脱离群众是最大危险、服务群众是最大责任,自觉让群众在心中扎根,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所以,中国共产党只有永远以人民为中心,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人民群众中,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永葆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人民立场是根本的政治立场,人民在共产党人心中占据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人民利益是衡量我们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汇聚起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根基,是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始终保持对人民赤子之心的真实写照。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厚植政治文化、严守政治纪律,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的方法,对党员干部化一方风气、兴一方事业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永葆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就是要代表人民利益,这是党执政的合法性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命运所系。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说到底体现在人心向背,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从严治党,才能保持管党治党的正确方向,才能使中国共产党这颗心脏永远跳动在人民的躯体中。牢记使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不忘初心,追梦潮头舟自稳;牢记使命,全面小康路更宽。赤子之心,人之至德,而人民幸福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价值真谛。因此,我们要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把亿万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磅礴力量。
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要不忘初心、努力奋斗,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主题对人物的心得体会总结二
【学习内容】
课文文章:《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丛书文章:《铁匠》《金岳霖先生》《汽笛•布鞋•红腰带》《祖父》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明确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及正确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积累的习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学习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
2.学习有创意的表达,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个性,运用对比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内探究】
谈话导入:人物的精神包括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写人物重在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行为,心理的刻画中,对与人物有关事件的叙述描写中,在对人的评述中,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精神品格,人物才会形神皆备,鲜活生动,如在眼前。也才能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
活动一:温故知新
回忆一下写人作文的基本步骤:
第一、细心审题,弄清题意。 (审题)
第二、确定好所写人物的思想品德。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 (立意)
第三、依据要表现的品德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事例进行具体描写。选典型的材料:最能说明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的材料。(选材)
第四、据所选材料的情况,按时间或材料类别布局。采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选择最能表现突出人物形象的来写。(布局)
第五、修改、交流欣赏。(总结全文,点题照应)(点题)
活动二:文本感染
一、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
《邓稼先》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报效祖国。
② 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文~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
⑤1971年被“四人~”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最高奉献。
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朴实的民族自尊心。
⑦1982年,“我不能走”。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苦读写作《唐诗杂论》;李公朴遇害后大无畏参加群众大会,一心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
《回忆鲁迅先生》
关心帮助青年;生活平凡随意;为人宽厚仁爱;待友真诚悉心;意志坚定,工作辛苦,带病坚持工作。
二、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事情生动,主题更明确。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
1.肖像细节描写。
阅读左拉的《铁匠》,勾画出文章描写铁匠外貌的语句,归纳出铁匠的性格特点。
〔明确〕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更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2.语言细节描写。
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勾画出文章描写金先生语言的语句,归纳出金先生的性格特点。
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独白和对话的描写,俗话说言如其人,又说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也常说,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说的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3.行动细节描写。
行动描写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个性形象,而且引人入胜。年轻人之所以喜欢看武打小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作吸引人。
阅读萧红的《祖父》,勾画出文章描写祖父行动的语句,归纳出祖父的性格特点。
4.心理细节描写。
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要设身处地地推测人物的内心所想,把自己当作具有所写人物的个性特征的“他”。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真切、生动而传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阅读陈忠实的《汽笛•布鞋•红腰带》,勾画出文章中的心理描写语句,归纳出“我”的性格特点。
三、借助对比手法描写人物,使形象更鲜明。
对比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 刻画性格,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邓稼先》一文中把邓稼先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他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性格和为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而邓稼先却忠厚平实,从不骄傲。
四、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作点睛式的概括。
在记叙的段与段中间穿插议论,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段文字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尾说:“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两句议论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活动三:写作指导
以“我的好朋友”为例,进行思路点拨。
第一、首先确定好朋友的性格、精神或气质,运用议论的语句加以概括。
第二、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特征。人物肖像必须符合年龄、性格特征,典型事例必须体现精神品质。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第三、精选写作手法,表现人物的思想本质和性格特征。
写作要求:
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2.写好心理,倾诉心声。
3.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
4.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5.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写作步骤:
一是细心审题。
二是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
三是选典型的材料。
四是据所选材料的做好布局。
五是反复推敲修改。
六是交流欣赏。
主题对人物的心得体会总结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我是来自初252班的孔沁淇,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宽容,笑对人生》。
在众多的美德中,我最注重的便是宽容。
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孔子的弟子子贡曾问:“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生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就是‘恕’字。”用今天的语来讲,便是宽容。
外国还有一名医生,某天他的诊所不幸失窃,朋友们都来安慰他。他却微笑着说:“谢谢你们,不过,我并没有伤心。”后来小偷被捕,当小偷被押送到医生面前时,医生朝他深深鞠了一个躬,并握住小偷的手说:“我谢谢你,先生,因为你只拿走了我财产的一小部分,而且没有破坏我的诊所,更重要的是,你没有伤害到我的生命。”这个惯于偷窃的人惭愧地低下了头,发誓改过自新。
是的,宽容就像天上的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洗礼了被宽容者的心。
在我的生活中,也曾有一件事令我刻骨铭心。
在我小学六年级的一堂语文课上,老师叫我回答问题,当我答完后坐下时,由于调皮的同桌挪开了我的椅子,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以为我故意捣乱就严厉地批评我,说:“你无法无天了吗?难道你就很了不起了吗?”当时,愤怒,怨恨,委屈一齐涌上了我的心头,眼泪夺眶而出。下课后,当气愤的我刚想与他好好‚理论一番时,他却小声对我说:“对不起,都是我的错。”这时,我的心中突然闪过一句话——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这犹如一泓清泉浇灭了我心中的怒火,冷静了我的理智,我调整了一下心态,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没关系”于是,我们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从此,他处处关心我,帮助我,我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我们同学之间,也经常为了一句话,争得面红耳赤,同桌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冲撞不断,男同学更是为了不经意的碰撞,大打出手。当我们宽容别人时,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有了宽容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孤独和寂寞;有了宽容的生活,才会少一些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当我们回首凝望走过的人生道路时,就会发现生命的每个端点都不会有因心灵的狭隘而造成的遗憾,也会为别人的生命增加欢乐,自己的嘴角也会在不经意间上扬,因为,只有宽容是永恒的美德!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际,心灵的博大,胸襟的坦荡,襟怀的包容,才能真性飘逸,气质超然,快乐人生。
谢谢大家!
对人物的心得体会总结 对人物的心得体会总结怎么写(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