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与教师交流心得体会 英语教师的心得体会(六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英语与教师交流心得体会一
有人把“听、说、读、写”归纳为英语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四大技能,这很对,但我还想再补充一句,那就是:学习态度的端正与学习目的的明确,这一点更应当摆在五大技能之首,因为只有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目的明确了,事情成功才有了基本保证。作为一个学习英语的人也是一样,因为只有这两个条件得到了满足,学习英语才会成为一种可能,再去谈如何学习以及如何学好英语才会有现实的意义,否则一切只是空谈。
我一直以来都很看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所以你们应当清楚那次我在班上发的那顿我教书以来最大的火并不是无名之火,我很厌恶那种平时不花时间去记忆单词,听写起来又想方设法去抄别人的那种人,厌恶那种一个简简单单的补全对话也会拖一两个星期,之后五十多个同学的班也只有九个同学完成的那种拖欠作业的行为,但这些都在你们身上发生了,而过后我也深知这都是有它们的根源的。
听,听不懂,说,不敢说,读起句子来也是我通常所说的那种“炒豆子”读法,翻译起句子来仍然是中国味十足。这是你们大部分人的通病。往大了说,这是我们大部分学英语的中国人的通病。
偶尔碰上一个老外连打个招呼的勇气都没有,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见面了擅长的还只是那几句:“hi, how are you? i am fine, thank you.”而接下来该说什么便茫然不知所措,要不就是红着脸逃之夭夭了。据统计:中国有四亿多英语学习者,比美国的人口还多。他们“辛勤耕耘”英语十多年(很多人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真正能用英语流利交流的人却廖廖无几,绝大多数人在“聋哑英语”的怪圈中挣扎。于是就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国的英语教学到底怎么啦?中国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到底怎么啦?
诚然,这样的大方向性问题并不是你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就能找出答案的,但你们却始终是这个问题的一分子。针对这个问题,有人给老师开出一贴良药:教师应当首先转变观念——英语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英语教师过分强调英语知识的教学,结果培养了一批“哑巴英语”和“聋哑英语”。这次中学英语教材的改革虽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然而传统考试的“余威”仍在,考试依旧是教学的指挥棒。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应该懂得如何在这两点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我们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适时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将降低语法试题的难度,减少知识性的客观题,重点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在言语运用中学习语言。“学以致用”这是一个浅显却又亘古不变的真理。而此时此刻的你们是否依然在抱怨着:自己的基础是如何如何不好,自己的记忆力是如何如何差,自己没有语言天赋。
不要抱怨自己基础不好,不要害怕自己只是个初学者。什么叫基础好?学了十年英语还是聋子哑巴,学了十年英语语法还糊里糊涂,这种基础又有什么用?一个小学生的口语超过一个大学生,一个阳朔农民每年可以接待成百上千的外国游客!
不要抱怨自己记忆力差!你的记忆力差,别人的更差!你的记忆力再差,但也没有忘记你的母语!
不要抱怨自己没有语言天赋,只要你能讲中文,那就证明你有非凡的语言天赋,你就一定能讲一口最漂亮的英文。
更不要惧怕英语,要有李阳老师提倡的那种疯狂精神!
永远记住:学英语你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你自己!首先,抛弃你心中的羞怯,不要担心自己会犯错,不要担心别人的嘲笑。因为,“you can learn from your mistakes! the more mistakes you make, the more progress you make.”其次,要不断地坚持。事实上,每天花30分钟学英语,比每周只学习一次,每次长达5个小时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要有规律、有计划地学习,要经常地学习。实践证明,“少食多餐”的学习效果远比“想一口吃出个大胖子”要好得多。
最后,让我们师生一起再温习一下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老师的疯狂精神吧(疯狂代表梦想,代表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疯狂是世界观,适合人生奋斗的各个领域)。
第一,要热爱丢脸!要疯狂丢脸!没有丢脸机会,要创造机会主动丢脸!加油犯错误,疯狂犯错误!尽量把错误早点犯完!终生感激、永生难忘那些给你丢脸机会的人!现在就当着街道上的陌生人大声读英语!现在就到人行道上大声地练英语!现在就开始疯狂回答老师的提问!现在就开始抓住每一个机会大声演讲!
第二,坚持,坚持,再坚持!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直至成功!不达目标,绝不罢休!把别人的打击和冷言冷语、自己的犹豫和怯懦立即转化成追求更好、更高、更强的非凡动力!这就是和平常人、普通人不一样!这就叫出类拔萃,与众不同,超凡脱俗!让疯狂的人生奋斗精神融入你的血液,成为你的习惯吧!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世纪;21世纪,是一个学习的世纪,是中英文并行于世界的世纪,是中国人走向国际大舞台创造辉煌的世纪!而英语是开启21世纪的金钥匙。这把钥匙,你们准备好了吗?
描写英语与教师交流心得体会二
中职英语教学论文
众所周知,职高学生的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厌学、弃学的情绪相当严重,这使得英语教师常常一筹莫展。新课标的提出,让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转变,学生个性得以张扬,打破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如果说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大餐”,那么作业就是他们的“点心”。教师如果能按新课程理念,创造性地设计作业,肯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实践,尝试进行作业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践类作业
具有实践性的英语作业不仅能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搜集
在社会生活日益信息化的今天,书本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学生的作业也应逐步走向生活。在布置作业时,笔者有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英语、积累英语、学习英语。如学了 book i《traffic》、bookii 《asking directions》这两单元后,学生普遍知道 parking(停车场)、 no parking anytime (任何时候不准停车) 、speed limit55(限速55公里)、 road closed (道路封锁),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开展生活英语“大搜集”活动,让学生搜集身边的英文商标、广告标语。通过完成这个作业,学生能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英语,觉得学习英语很重要,从而更坚定了学好英语的信心。
2.调查
语言具有交际性,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体现出它的本质特点。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任务是一种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调查”这类作业就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精髓。如在“goodmanners”这单元之后,要求学生用两周时间寻找中外文化差异并整理成文,内容可以包括中外问候语、告别语、姓名、节日、礼仪等差异。(英语教学论文 )在调查过程中,学生积累了知识、培养了信息处理能力、学会了探索问题的方法。
3.讨论
讨论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阅读后的讨论,一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二是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悟出某些句、段的内涵,评价文章的特色和对比文化的差异。例如,学了bookii unit1 “surfingon the internet”这篇文章后,笔者设计了以下作业:
(1)is it good or bad for us to surf on theinternet?
(2)it is known to all that everyone has theirpocket money. how do you use your pocket money?第二天每人带着自己的答案上台朗读并展示辩论,下面是学生作业的集锦:
(1)q:how do you use your pocket money?
s1: to play computer games.
s2: to buy something what i need.
s3: to buy some disks.
s4: for my hobby---using it to see films.……
teacher: you are very kind. there’re a lot ofhuman beings suffering from poverty,hunger and warin the world. they need our help.i believe you willhelp them with your heart. and the world will bemore and more beautiful because of your love.
(2) q: is it good or bad for us to surfing onthe internet?(有正反两方面的观点)
正方s1:i think it’s good. because surfing onthe internet can widen our mind.
s2:it’s a good help for our work and study.
s3:we can listen to the music on the internet.
s4:we can make all kinds of friends bychatting.
反方:s1:i think it’s e surfing onthe internet for long time is bad for our h
英语与教师交流心得体会 英语教师的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