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西安碑林听课心得体会总结 听课心得体会及感言(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西安碑林听课心得体会总结

“西安曲江海洋馆”是“西安曲江海洋世界”项目的一期工程,是西安市重点建设项目,由四馆八区组成:海豚表演馆,海洋科普馆,热带雨林馆、海底隧道四馆及入场区、科普区、雨林体验区、海底体验区、中央演艺区、消费服务区、海底大观区、设备区等八区。

海豚表演馆

海豚表演馆位于海洋馆旅游路线的后半段,可与海洋馆统一游程,也可单独游程。可容纳1300人的海豚表演馆,将有智力超群的海豚、海狮、逗人喜爱的海豹的精采演出。

海洋科普馆

海洋馆内的科普馆面积400多平方米,为国内海洋馆中之最。在这里,人们可以学习各种各样的海洋知识,专业老师将为大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里是小朋友课外兴趣之家,他们可以亲手制作标本,观察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这里国内罕见的海洋动物标本将首次登台亮相。

热带雨林馆

雨林的气氛是一种展示多种手法的结合体,从动植物到声光电,利用植物的绞杀、寄生、板根、共生等植物生长形态,结合雨林的动物、昆虫、鸟类的环境,表现出雨林的多样生物共生、共存,枯木溪流、蛇虫出没、细雨点滴,让人产生无限联想,背景喷绘的运用更丰富了雨林的场景和效果。雨林的神秘在于他从动植物孕育了形形色色的种类繁多的生物,从植物到动物,都带有雨林特有的特色。让从未到过雨林的人们经历一次令人一生难忘的雨林之旅。

神秘的热带雨林是探险家们的乐园,雨林中种类繁多的生物以及他们生存的行为方式激发着人类无穷的好奇心。在这里,这次雨林之旅将不仅让您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对雨林基本知识也有深刻的认识。

海底隧道

80米长的海底隧道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90多种、数量超过5000尾(只)的海水鱼类、兽类,它们之中有凶猛的大鲨鱼,飞舞的鳐鱼及其它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以海洋生物为主的同时,还有部分淡水观赏鱼类,包括陕西特有的部分珍稀水生野生动物,馆内总计有约300种,数量120xx多尾(只)的水生野生动物将在这里展示。游客在观赏过程中,也可以亲自参与喂食生物,潜水进入海底与鱼儿共游,真正体验到人与海洋生物原来可以如此“亲密接触”,和谐相处。

五项之最

西安曲江海洋馆在国内同行中创造了五项之最:

1、海洋科普馆面积400多平方米,为国内海洋馆中之最;

2、热带雨林馆分为远古探秘、雨林奇观、人与自然、异域风情、未来漫步五个部分也是国内海洋馆中体量最大的;

3、海洋科普馆展示的国家二类水生保护动物布氏鲸标本体长13.5米,是国内海洋馆中最大的;

4、拥有国内海洋馆中最高的圆柱缸;

5、大陆首次引进最先进、屏幕最大(高3米、宽14米)的高科技虚拟海洋生物展示系统。

推荐西安碑林听课心得体会总结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景点,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中国书法的艺术,也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息。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进,有着“石质书库”和“书法故乡”之称的西安碑林博物馆。

谈起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历史,可谓是几经波折了。唐代的毁灭,致使国子监内一大批珍贵的碑石被弃置荒野。五代十国之后,诸如韩俊、刘询这样的有识之士,对这些碑石加以保护,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的西安碑林。

说话间,咱们已经来到了馆内。来到这里参观,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西安孔庙,第二个部分是西安碑林,第三部分是石刻艺术室。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孔庙。孔庙顾名思义,就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我们都知道,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地位日益提高,对孔子也是越来越尊敬,便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座孔庙。当然,最大的孔庙还要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那一座了。

站在孔庙当中,最先吸引我们眼球的,就是这座高大的牌楼了。它叫做“太和元气坊”。是明万历年间,当地的皇族筹集了400两的黄金,所集资修建的。在上方还有非常精美的双龙戏珠图。整个太和元气坊,我们可以用,高大而又不失精巧来形容它。

在太和元气坊的底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水池,叫做泮池。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有资格在泮池里洗笔,并且走过泮桥。那么今天在场的各位,就可以随我一同,以一个秀才的身份,走过泮桥。

走过泮桥之后,我们穿过的第一道门,就叫做“棂星门”。在中间可以看到两个大字“文庙”,也就是孔庙的意思。左边有“德被天地”,右边有“道贯古今”,这两句话、八个字都是出自于《论语》。在古代,中间的门是贵宾所行走的,两边则是工作人员所走的门。今天咱们是贵宾,所以咱们走正门。

穿越棂星门之后,我们即将跨越的第二道门,就叫做“戟门”。可以很显然的看到他的屋顶采用了十字歇山顶的手法,门是面开三面的,中间有一个主殿,两边各有一配室。在原来,想要祭拜孔子,文人走到这个地方要下轿,武官走到这个地方要下马,在两边的房子整理衣冠,才可以拜见孔子的。

穿过戟门之后,在我们的左手边,以及我们的右手边,各陈列着一件国宝级的文物。他们分别是大夏石马和景云钟。我们著重的来看一下景云钟。

说道景云钟,我相信大家都有听过这口钟的钟声。在哪听过呢?就是每年除夕之夜12点响起的钟声。所以不论我们来自全国哪里,任何一座城市,都听过这口钟的钟声了。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清脆悦耳。

景云钟因刻于唐睿宗景云二年而得名景云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在钟的最上端,我们可以看到突出来的部分,他就叫做钟乳了,有两个作用,一是调节音域,二是让外表看起来更加的美观,在中间还有非常多的精美图案,在整个钟的最下方,我们看到了一段文字,可以讲他是非常珍贵的。

它是由唐睿宗李旦亲自撰写的。唐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朝代,而初唐几位皇帝的书法都可以说是堪称一绝的。但是流传至今唐睿宗李旦的笔体,却是非常少见的。所以这段文字非常珍贵。它讲了两个内容:一个是宣扬这口钟的钟声。另一个则是道教的奥秘了。景云钟也在1964年的时候,代表中国的钟,在日本参加的世界铜钟大展,也为我们捧回了一个沉甸甸

的荣誉——亚军的称号,是非常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

请大家继续随我前行,就来到了碑林广场的部分。我们可以抬头看到苍劲有力的两个大字“碑林”。他就是由当时著名的大将军林则徐,被发配到边疆之时,途返长安所写的。

在“碑林”两字下方,迎面而来的,就是体积最为庞大、制作最为精美,并且最早迁至西安碑林,被誉为“迎客第一碑”的——《石台孝经》。

它是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撰写,并且注释,又建立于三层石台之上,顾名思义叫做《石台孝经》。整个碑,同样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在碑的最上端,可以看到,用篆书所写的一段文字,仔细看上去应该不难读得出来,我们可以试读一下,上面写道“大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著孝经台”,他是由当时的太子李亨所写的。

整个碑身的内容,是由唐玄宗亲自撰写,并且在碑的两侧,做以批注,也是讲两个内容:一为孝,二是悌。“孝”是孝顺父母,“悌”则是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想必唐玄宗将这样的孝心刻在碑石之上,主要是想告知天下他要以孝来治理天下。他希望他的大臣对他能够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的尊敬。从而体现了他的治国理念。

整个《石台孝经》,我们可以在一通碑石上,欣赏到中国古代五种书体当中的四种,因此它也是相当珍贵的。

下面请各位游客随我一同进入碑林的第一陈列室。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开成石经》。因刻于唐文宗开元二年,而得名的《开成石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厚、最重的一本书了。

在我们来到碑林之后,就会看到这样一个明确的记载:他一共有65万252字,主要的内容有十三经。像我们众所周知的有《论语》、《尔雅》、《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等。也是当时所有的知识分子,科举考试所必读之书。

每当讲到这里的时候,就有朋友不禁会问:古人为什么这么奇怪,要把一些字刻在碑石之上呢?这样不是很浪费时间,很耗费精力么?其实答案是非常简单的,因为在唐代,印刷术还不是十分的发达,为了避免手抄的错误,就规定了一个真正的版本,放在这个地方。

在今天,我们看到开成石经的时候,最能够引起我们注意的,应该就是可以看到很多碑石断裂掉的部分,他都是由于清嘉庆年间,关中的一场大地震,当时许多碑石已经伤痕累累,面目全非了,是后来我们西安市的学府组织了一些人力,把这些碑一块一块的补上去,一个字一个字的补上去。所以我们现在欣赏到的开成石经,在为之感叹的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当时劳动人民所付出的心血和不懈的努力了。

请大家继续随我前行,我们就步入了碑林的第二陈列室了,可谓是精华荟萃之地。在这里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欧阳通、褚遂良等等书法大家的作品。

在众多的碑石当中,我们着重的来看颜真卿的作品。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大唐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在44岁的时候,所著作的。说道颜真卿,相信大家对他的字都不会感到陌生,“颜筋柳骨”,颜体字也是一字值千金的。在这,我们还可以对照着另外一块碑石—《颜氏家庙碑》,来看一下,这是颜真卿在72岁时所写的。

推荐西安碑林听课心得体会总结

到西安游览时,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距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

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威武的石狮子。说来也怪,一般外域传入我国的东西,总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根据实物创作的艺术品。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外地先传人狮子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子的出现。大家知道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狮子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狮子。慈恩寺大门口,有4尊石狮对称地雄踞左右,里边靠近大门的两尊,不清楚雕造于何年何时。东侧是雄狮,在戏弄脚下绣球。西侧是雌狮,脚边有一对小狮,称为母子狮。看来这些狮子也按照人们的习惯,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摆放了。靠外边的两尊狮子,东侧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侧一尊是民国20xx年(公元1930年)雕造。这两对石狮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奇怪的是这两尊八面威风石制实心的庞然大物,即使用手轻轻地拍打,也会发出似铜非钢的金属声,清脆悦耳,十分动听。各位游客,您能猜出这是什么原因吗?

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流传。但以往人们都以为“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其实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为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间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

众所周知,一般寺庙都有大雄宝殿,慈恩寺也一样。它的大雄宝殿位于寺院中心高台上,初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 1466年),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释迎牟尼三身像。中间的叫法身像,西边的叫报身像,东边的叫应身像。释迎牟尼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罗卫国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孔子同时代。三身佛东侧立有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叶;西侧立有其堂弟阿难,他待从释迦牟尼20xx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两侧是十八罗汉和玄奘塑像。

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

各位游客,我们走出藏经楼,就能看到壮观

西安碑林听课心得体会总结 听课心得体会及感言(九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