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计划心得体会和感想 义工活动心得体会(2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义工计划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自1982年第一家临终关怀小组在香港圣母医院成立以来,香港宁养服务已经切切实实的走过了29年,时至今日,令我们在参观和学习的过程中时刻感受到其服务内容的全面、宁养团队的高度专业化、职业化以及伴随宁养服务产生的社会经济、文化效益的巨大影响力。
我认为,香港的宁养事业举得今天的成就,除了香港社会经济的富庶、文明的先进之外,离不开政府在公共政策上的支持、离不开普通民众间互助互爱的精神支持、离不开每一个宁养服务工作者的点滴付出。香港的宁养服务的受益于香港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
我内地发展宁养服务至今也已经10余年,在举得长足稳定的发展的同时也受困于社会影响力微弱、缺乏政府公共政策上强有力支持、缺乏社会资源支持、缺乏专业人才支持等等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宁养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对此我个人认为今后可从一下做突破
1、 进一步加强宁养服务在学校、企事业单位、各类媒体及社区中的宣传;并向人大代表及政协积极建言,获得政府在公共政策上的扶助,使宁养服务获得更多力量的支持。
2、 做好义工队伍的招募和培训工作,充分调动义工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用互助互爱的精神建立一个友爱、安全的社会。
3、 积极其他基金会以及ngo服务组织的合作
4、 引进专业的人才
1、生死教育。在新界的屯门医院参观中,我发现除了他们硬件条件的一流之外,院内摆设了很多在植物、还有金鱼缸,墙上也挂着“春”“夏”“秋”“冬”的壁画;期间蕴含的 “生死乃自然”的生命哲学,睿智间对生命多了一一份思考和尊重。我想,作为一个宁养义工,自己也必须认真思考着生的价值,死亡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回答患者所问的“为什么得癌症的是我”等等困惑,并引导其积极向上。于己而言也有很大裨益。
2、沟通技巧的领悟和提升。通过教学视频和现场角色扮演,我更深刻的体沟通真是一门伟大的艺术!今后在宁养服务中,我将更加重视这一方面素质的提升。
3、义工结构的合理化建设。
与内地的学生义工为主体不同,香港义工主要由社会人士组成,如:家庭主妇、退休的老人、职场人士、曾经的病患及其家属构成。由此香港义工服务内容变得非常丰富,以我参观的新界屯门医院日间宁养中心为例,有:探访病人、节日特别活动、光影留情、陪伴复诊、手工活动、书法教学、预备茶点、打麻将等等。义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供服务,病患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参加活动,获得非常好的收效。
相对于学生义工而言,他们有几个非常大的特点:
a、服务具有连续性、培训具有连贯性、
b、拥有丰富而广阔的社会资源
c、服务专业化明显
今后,积极吸收社会义工将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4、义工团队的培训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的扩展
广西民族大学宁养义工团队刚成立不久,在专业服务水平上具有很大的欠缺,本次交流学习中香港方面的义工培训和服务安排中,做到生死教育、防感染自我保护教育、按不同的兴趣爱好分配自愿工作的方法等皆可吸收借鉴。
5、联系社会资源的思路的扩展
在内地我们做活动的时候总觉得会受困于经济等因素干扰、使得一些活动我们不敢做不敢想,造成了非常大的遗憾。本次交流过程中,我发现香港方面有3个项目非常值得学习:
a) 免费游迪斯尼计划
b) 免费理发服务
c) 免费全家福照
这些活动无一例外都是合理、有力的利用了社会资源。内地社会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水平和慈善文化都获得了比较大的进步,而我们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所以,在今后服务中我们将借鉴香港经验,扩展社会资源。
本次香港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对宁养服务理念和为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好的认识,从香港带回信心和希望的同时我深感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我希望把自己学到的理念和服务运用至内地,提升宁养服务的水平,让宁养事业获得更多人的支持,让身患癌症的患者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可以平静、积极、有尊严的面对死亡。
最后,我希望自己能更加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和能力,使得我们内地宁养事业的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描写义工计划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是一名深圳义工,经常参加社区组织各种活动,比如捡垃圾、交通劝导、徒步环保、普法宣传、关爱社区老人等。我认为,义工与佛教的“利他”相通,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爱心组织,所以付诸行动,何乐而不为?
日前,有幸参加“cctv万福送万家——全球华人少年书法大会”义工,我还沾沾自喜了几天,因为既能参与维持现场秩序,又能见到央视的主持人与演员,特别是能在董浩叔叔退休前亲眼看到他的尊容,可谓一举多得。演出现场共有100个义工,大家身穿统一红色义工服,场面蔚为壮观。我们的任务就是引导和疏通现场围观的人群,以及到广场对侧马路上劝导交通。这在提升义工形象的同时,也提升着深圳城市形象。
当我在劝导交通时,看着十字路口行色匆匆的路人与车辆在我们的劝导下,都能很好地遵守着“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听着现场降低分贝的声音,心中觉得颇有成就感。
不料,在某次绿灯时,迎面走来了两位穿着时尚的女孩子,约摸二十岁,看起来应该受过高等教育,满脸洋溢着青春气息,长得也很漂亮。当她们走到我跟前时,其中一个女孩冷蔑地看着我,鄙夷的跟同伴说:“像这些人,都是无聊才会岀来做义工的。”
当时,我忽然愣住了。没想到的是,这话竟出自一个看似有素养的漂亮女孩之口。在她嘴里,我认为非常有意义的事却成了“无聊人”才做的事。
事后,我陷入了沉思:为何这个漂亮的年轻女孩对义工有如此看法?
首先,从社会大环境分析。现在的人们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相反他们的精神世界却非常匮乏,很多人为了追求眼前私利无所不用其极。人心越来越浮躁了,人性也越来越冷漠了,所以,诸如“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在很多人特别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眼里,对自己并无直接的利益与好处,自然觉得那是无聊的人才肯干的事!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个漂亮女孩会诧异地对我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这与她的价值观显然是严重相悖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除了社会大环境影响外,义工自身是否也存在固有问题?
诚然,并非所有义工都是岀于公益之心,都想着为社会无私地出点自己的绵薄之力。据我了解,很多人参加义工的目的是为了刷义工服务时数,以换取个人办深户或小孩升学的积分,可以说,他们是为了私利而参加义工的,这与前面那个时尚女孩所说的“无聊”显然有着较大出入。
试着换一种思维看问题。我倒觉得不管义工是否为了私利,只要在参加活动时能够做到积极配合就好。
退一步讲,即使他们在户外活动时没有其他人那么投入,就算当当合格的宣传员、维护义工良好形象、扩大义工规模影响也是不错。
只是,千万不能流于形式!
义工计划心得体会和感想 义工活动心得体会(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