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扶贫心得体会简短 学校扶贫工作心得体会(九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校长扶贫心得体会简短一
首先,领导重视,规划有序。为了尽快缩小我校与城区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教育局 “结对帮扶”工作的布置安排,在深圳松岗区沙溪小学的牵头带领下,两校行政领导召开了 “结对帮扶工作会议”,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具体明确了工作职责:
1、每学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宣传 “结对帮扶”工作的相关精神。
2、负责组织安排和抽派中层干部和教师到沙溪小学培训学习和安排布置沙溪小学老师到我校帮扶指导的相关事宜。
3、负责与沙溪小学建立对口联系,组织协调每学期“结对帮扶”的相关事宜。
4、负责督促、自查“结对帮扶”工作协议书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给予指导解决。
其次,我校领导及骨干教师赴沙溪小学学习交流先进经验。2009年12月6日至9日,我校彭涛校长、黄章财主任、张志浩老师一行赴沙溪小学参观学习,他们美丽的校容校貌、先进的教学理念、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激烈的竞争意识、热情的款待方式,无不给我们的代表留下深刻的印象!沙溪小学的骨干教师还认真听取并指导了张志浩老师如何用多媒体上数学课,他们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留给了我们前去学习的老师,使前往学习的老师满载而归。而后,张老师在学校上了观摩课,受到本校老师的一致好评,促使我校的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不断的上升。
第三,沙溪小学给予我校以硬件援助。一年的结对帮扶活动中,沙溪小学向我校捐助电教平台2台,电脑7台,打印机2台,课桌100多套,黑板10块。有效地改善了我校的办学条件,激发我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双方同时再次商定:
1、支教学校的学生与受援学校的学生建立“手拉手”互助互学活动。
2、双方学生加强合作交流,交流方式如通过书信、网络等,以增进两校学生之间的友谊。
3、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一是领导互访,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教师互访,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讲座课为载体,来提高我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第五,感受与启发:一是我们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目标。二是受援学校的教师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三是处在困境中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四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五是受援学校得到的教学上和物质上的资助,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
总之,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支援学校为薄弱学校带来了诸多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逐步改变我们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地努力。
主题校长扶贫心得体会简短二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广东省“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的通知》和《广东省“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市、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的要求,我校积极落实开展中小学“结对帮扶”的文件精神,本着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原则,我校充分借鉴深圳沙溪小学的管理经验和资源优势,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虚心向沙溪小学学习,同时充分发挥了本校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现将一年来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首先,领导重视,规划有序。为了尽快缩小我校与城区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教育局 “结对帮扶”工作的布置安排,在深圳松岗区沙溪小学的牵头带领下,两校行政领导召开了 “结对帮扶工作会议”,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具体明确了工作职责:
1、每学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宣传 “结对帮扶”工作的相关精神。
2、负责组织安排和抽派中层干部和教师到沙溪小学培训学习和安排布置沙溪小学老师到我校帮扶指导的相关事宜。
3、负责与沙溪小学建立对口联系,组织协调每学期“结对帮扶”的相关事宜。
4、负责督促、自查“结对帮扶”工作协议书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给予指导解决。
其次,我校领导及骨干教师赴沙溪小学学习交流先进经验。20xx年12月6日至9日,我校彭涛校长、黄章财主任、张志浩老师一行赴沙溪小学参观学习,他们美丽的校容校貌、先进的教学理念、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激烈的竞争意识、热情的款待方式,无不给我们的代表留下深刻的印象!沙溪小学的骨干教师还认真听取并指导了张志浩老师如何用多媒体上数学课,他们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留给了我们前去学习的老师,使前往学习的老师满载而归。而后,张老师在学校上了观摩课,受到本校老师的一致好评,促使我校的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不断的上升。
第三,沙溪小学给予我校以硬件援助。一年的结对帮扶活动中,沙溪小学向我校捐助电教平台2台,电脑7台,打印机2台,课桌100多套,黑板10块。有效地改善了我校的办学条件,激发我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双方同时再次商定:
1、支教学校的学生与受援学校的学生建立“手拉手”互助互学活动。
2、双方学生加强合作交流,交流方式如通过书信、网络等,以增进两校学生之间的友谊。
3、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一是领导互访,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教师互访,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讲座课为载体,来提高我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第五,感受与启发:一是我们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目标。二是受援学校的教师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三是处在困境中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四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五是受援学校得到的教学上和物质上的资助,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
总之,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支援学校为薄弱学校带来了诸多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逐步改变我们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地努力。
主题校长扶贫心得体会简短三
我们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无论贫困还是富有,一切都是父母给与的。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们一家四口居住在一个小村庄里,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七星村委蕉塘村。我父亲叫唐增喜,母亲叫粟春花,小妹叫唐秋玲,而我自己叫唐小芳。
父亲和母亲两人从小身患残疾,父亲腿脚不便,只能一直在家耕种着还算不差的几亩田地养家糊口,母亲因为是聋哑人,行动不便,没有劳动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一家人的生活都是父亲一个人的血汗换来的。
尽管没有什么积蓄,可在我的心里,依然可以算得上衣食无忧,毕竟,我还有一个完整的家,而有些人,一个家都没有。所以,我是幸运的。
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福祸。20xx年10月,原本平静的家庭生活被打破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我的父亲,因肠梗塞住院手术,经治疗后仍然不能劳动,需长期的修养,才有康复的希望。原以为父亲已无大碍,我们悬着的心也渐渐放下了,可不曾想到的是,这还只是暴风雨前那一瞬息之间的宁静。父亲因手术后低血压导致脑梗,也就是农村常说的中风。这个消息对于我们家如同晴空霹雳,整个家庭彻底的失去了生活来源,我必须休学照顾无法自理的父亲。随后,在院治疗期间,一家人整天忧心忡忡,以泪洗面,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即使如此,经过大半年的治疗,父亲的病情仍就不见好转。家里本来就十分拮据,现在又没有了生活来源,我们面对昂贵的医疗费用,无可奈何,更无力承担。经过商量之后,20xx年5月,父亲不得不再次回家修养。
父亲生病,我的人生一下子跌入了万丈深渊。我很无奈,甚至绝望,家里的担子一下子全部落到了我的身上。之前,我从没想过我会放弃学业整天整天的去干农活,我还以为16岁是多么美好的年华,希望有一天可以去北京的天安门,可以去北海的沙滩,然而,就这样被打碎了。
直到20xx年2月,我们家迎来了国家的惠民政策,被评为贫困户,由当时的才湾镇党委书记蒋学军叔叔作为我家的帮扶人。他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再难也不能枉费学业,因此安排我去县城的一所中职学校上学。并就我家的难处与学校进行了沟通,学校校长文新愿免去了我的学杂费,书费,住宿费,伙食费,后来学校食堂被外承包,学校还安排我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还获得寄宿生补贴。在校期间,校长跟各位老师对我照顾有加,视如己出。
蒋学军叔叔同才湾镇镇长赵瑞文叔叔,还有多位镇村干部,多次去学校看望我和妹妹,跟教育局领导规划我的学业方向。他还自费资助妹妹的上学费用,逢年过节跟赵瑞文叔叔来家里慰问卧床的父亲,在我上学期间还资助我的生活费。即使后来,蒋学军叔叔被调到县城担任副县长,不再是我家的帮扶人,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牵挂着我们家,经常向我询问父亲的病情跟妹妹的学习情况。四年里,蒋学军叔叔一直给我资助补贴生活费用,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们家,非常感谢他一路的支持与帮助。
全州县原组织部部长张永军,也曾是我家的帮扶人之一。张叔叔也特别关心我和妹妹的学业,去到学校与校长讨论我的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遇到困难,总是第一时间帮我协调解决,让我可以安心学习。虽然后来张叔叔也被调离了全州,但也非常感谢他。同时,也感谢全州县现任组织部部长周娜阿姨,她在我离开全州求学期间,接替了张叔叔的对我家的责任心,一年来,对我们家就像亲人一样,时刻关心和照顾。
之后,要感谢的是赵瑞文叔叔。赵叔叔虽然不是我们家的帮扶人,但他真的很尽心的关照我们,家里有什么困难从不拖延,及时解决。逢年过节和才湾工商联的叔叔阿姨们几乎一次不落,总是一起提着油米来看我们一家,还以个人名义自费资助我们家一月300元的生活补贴家用。他还告诉我,做人要懂得感恩,无论这个家现在有多苦,在家都要孝敬父母,以后,更要回报社会。
才湾工商联的叔叔阿姨们更是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他们以一月一千元的打理费请人照顾在家的父母,负责一日三餐和一些杂务。有此基础,我和妹妹才能安心在学校上课。如果没有他们的爱心帮助,我可能不得不长期在家照顾父母,无法完成学业,也没有了对未来的憧憬。
另外,还要感谢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唐泽德叔叔,因机缘,在小学就认识了唐叔叔。他在我小学的时候曾受到唐叔叔资助,直到父亲出事再次遇见了他。在得知了我家的情况后,他不仅在物质上支持还和夫人藤阿姨及全家都来看望父亲,每逢过年都给家里带年货,知道我要上大学,还资助我一万元用于上学费用,减轻家庭负担。
总之,谢谢你们!能得到你们的帮助是我这辈子的幸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不能保证我以后会成为多么杰出的人,会对国家做出多大的贡献。但是我会努力,尽力让自己做得更好,对社会作出更多有意义的事!让你们看到对我的付出是值得的,没有徒劳。在此之后,我一定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一直帮助我的社会,向帮助过我的人看齐,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谢谢你们给了我
校长扶贫心得体会简短 学校扶贫工作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