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小镇志愿服务心得体会 公益志愿服务感想(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公益小镇志愿服务心得体会一
乙方:
为切实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根据《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达成下列协议:
一、管护区域与面积
1、乡(镇)村(林班)小班,小地名,保护等级,利用程度,面积亩。
四至界线为东至:,南至:,西至:,北至:。
2、乡(镇)村(林班)小班,小地名,保护等级,利用程度,面积亩。
四至界线为东至:,南至:,西至:,北至:。
二、责任与权利
1、乙方必须认真宣传林业法律、法规,生态公益林有关政策及管理规定,禁止一切人为破坏活动,保护好生态公益林区内珍稀、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实现“五无”,即无盗砍滥伐,无森林火灾,无乱征占用林地,无森林病虫害,无乱捕滥猎。
2、乙方巡山护林每月出勤应在15天以上,并认真做好巡山记录。
若发现破坏公益林资源行为,应尽力制止,并及时报告甲方或有关部门。
3、乙方应严格按照森林防火有关规定防范森林火灾,制止各种违章用火行为。
若发现森林火灾,应及时报告,并立即参加森林火灾扑救。
4、乙方应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预测工作,发现有害生物灾害发生时,应及时报告甲方,并在林业主管部门指导下组织防治。
5、甲方应及时、足额支付乙方管护工资元年,管护工资与管护绩效挂钩,一月一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支付。
三、奖惩办法
1、甲方对乙方护林监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若乙方未依照本合同履行职责,造成生态公益林资源严重破坏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2、乙方管护区域内无发生森林火灾、无盗砍滥伐、无林地侵占、无乱捕滥猎、无发生森林病虫害,护林成绩突出的,甲方在年终考核时予以表彰。
4、乙方在甲方组织的例会中无故不参加的,每次扣发工资100元。
5、乙方在工作日内无正当理由被查实未巡山护林的,每次扣发工资100元。
6、管护区域内发生一般性毁林案件的,每起扣管护工资00元,发生重大毁林案件的,每起扣管护工资元。
四、其它
1、本合同有效期为年,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2、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一份。
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签名盖章):乙方:(签名盖章):
年月日
最新公益小镇志愿服务心得体会二
61、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倡导文明新风。
62、帮困助学好风尚,敬老扶残真善举!
63、捐赠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
64、乐善好施,助人悦己!
65、乐善好施,功德无量!
66、用行动帮助贫困,用爱心抚慰心灵。
67、开文明车,行平安路,回幸福家。
68、传播人间至爱真情,浇灌慈善至美之花!
69、热心公益,助人为乐。
70、做慈善事业的行动者,当爱心奉献的传播者!
71、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有礼的厦门人。
72、扶贫济困,救孤助残!
73、让文明行为成为习惯,让志愿服务成为时尚。
74、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
75、讲文明从我做起,树新风从现在做起。
76、助人为乐其乐无穷,热心慈善功德无量!
77、慈善义举,情义无价,功德无量!
78、净化社会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79、爱心善举汇恩平,欢声笑语漫侨乡!
80、阳光雨露及时雨,慈善仁爱人间情!
最新公益小镇志愿服务心得体会三
一、公益性岗位呈现的特点
据调研,全区公益性岗位呈现“三多”特点。一是开发的部门多。全区6个街道,24个乡镇和62个机关事业单位均开发有公益性岗位。二是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多。公益性岗位安排了工作人员1627名,其中安置就业困难群体1478名,占开发公益性岗位的90.8%。三是从业人员涉及工种多。主要有保洁员520名、保安840名、城市治安巡防员86名、交通协勤50名、文明交通劝导员50名、社区综治员21名、其他工种60名。
二、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够顺畅。一是缺乏统一管理部门。目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的招聘、录用主要是各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自行负责,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二是事权财权分离。公益性岗位大多在机关事业单位、街道(镇乡)、社区,而财政部门对各单位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没有专门安排经费,导致公益性岗位开发困难。三是部分单位安排非就业困难群体在公益岗位上工作,挤占了部分公益性岗位。
(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是缺乏考核与评价机制,对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没有实行统一、客观的评价与考核,无法实现岗位人员“有进有出,能聘能退”的动态管理。二是缺乏激励机制,滋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吃大锅饭”现象。目前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的工资由用人单位自行确定,多数没有建立奖惩机制,导致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较低。
(三)社会保障不够规范。一是缺乏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何时能涨工资、涨多少都没有一个预期。二是从业人员之间存在着经费安排不平衡、工资福利待遇不平衡、工作时间长短不平衡等问题。三是部分用工单位不履行法定义务,未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不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
(四)工作经费不够充足。一是财政部门对开发公益性岗位没有安排专项经费。二是因未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会保险原因,部分单位未主动申报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三是福利待遇资金特别是加班工资落实不到位。
(六)从业人员队伍不够优化。一是就业困难人员相对素质偏低。据调研,已安置的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86人,高中文化程度的178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934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280人。二是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年龄大、并且缺乏工作技能。三是队伍不够稳定,因工资待遇偏低,工作不安心,跳槽现象较频繁。
三、对策措施
(一)理顺管理体制。一是按照《重庆市就业促进条例》的要求尽快出台开发公益性岗位的相关文件,进一步细化公益性岗位开发
公益小镇志愿服务心得体会 公益志愿服务感想(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