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课翻转课堂心得体会和方法 翻转课堂的感想(9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设计课翻转课堂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在观课前我认真研究了评课表,明确了评价内容和方法,依据这些指标我开始了观课堂实录。
评价:看完岳老师的课,整堂课给我以引领,不知不觉我被他带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中,岳老师严谨的课堂语言,缜密的逻辑思维,简洁概括的板书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令我耳目一新,整个教学过程如同行云流水,畅通无阻。在他的引领下明确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准确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本节课最终我给评出了97分。
我认真看了岳老师提交的材料,课前准备:课件设计、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中实施:教学设计、测评练习;课后总结:效果分析、观评记录、课后反思。从这些方面都能看出老师在课前付出的努力,以及课上扎实的基本功,驾驭课堂的能力,我敢说,岳老师的教学成绩也绝对是优秀的。
下面就以教学设计这一环节为观察点,谈谈我的感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上课一开始用“棋盘”这一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课内探究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1、图形移——坐标变;2、坐标变——图形移;针对这两方面,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等环节,利用小组讨论、同桌讨论等活动进行不断地探究,得出结论。在探究图形平移后的顶点坐标点变化,尤其是注意事项,教师都进行了方法指导,教师注意强化正确的概念,使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且每一个环节后面紧跟练习巩固,这样设计很好,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这点值得借鉴。
缺点:在观察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中,我发现有这几个问题:
1、学生交流的时间、机会较少;
2、个差异性教学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在“快乐闯关”的提问中,教师点名让学生回答,而起立的一女生说看不清楚,教师就直接让另一个看清楚的学生回答了,那看不清怎么办呢?教师把她冷落了,我就在想,本节课,被老师冷落的仅仅是看不清的学生吗?
3、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时候很少,整堂课大都是教师提问,点名回答,我认为,应该将点名回答和主动回答相结合,这样整堂课才精彩。
关于设计课翻转课堂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我说课的内容是《美丽的彩虹》。《美丽的彩虹》是一首儿童诗歌。图文并茂,插图优美,生动易懂。“彩虹”是学生熟悉却不太了解,见过却又并不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这首诗歌很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游戏识字,情感朗读,发挥想象力,并说出自己所想的内容三个环节,达到了识字、读文、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游戏中主动识字,是本节课主要的识字手段。让学生在游戏中既巩固了拼音,又认读了本课要求掌握的二类字,并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2、愿意表现自己,是儿童的共同特征。因此,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选读诗歌中自己想读的小节,达到了情感朗读的效果。
3、培养低年级学生积极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低年级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在本节课中,如“彩虹还像什么?”“你走过彩虹桥,还希望能看到什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收集资料,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突出生活中既有语文,使学生开阔视野。课前,我布置学生广泛搜集有关彩虹的资料,并相互交流,激发了他们迫切想学习这一课的兴趣。
2、游戏识字,情感朗读。
新改版的教材识字多,难度大,单一的去认,去写,既枯燥,又没有效果,所以在教学流程中我始终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去青铜自己,能认识哪些字,能读好哪一节诗歌。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读文的愿望,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3、插想象翅膀,练口语能力。
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仍然是让学生在充分的情感体验中表面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想法,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潜力充分发挥,并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让学生在课件中了解到更多的有关彩虹的资料,并教学生在课外“人造彩虹”,让学习大胆尝试,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从而更乐意地学习语文,学好语文。
关于设计课翻转课堂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冬不拉》教学设计
佚名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王子与黑熊搏斗并英勇牺牲的事件,感悟王子的勇敢无畏的品德。
教学难点:
琴声分别描述了哪些故事情节,能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来并说一说。
教学准备:(弹冬不拉的一段录像)、演示文稿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2、理解文章层次,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大意
2、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掌握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导入新课
1、放录像,看冬不拉琴的样子,听弹奏冬不拉的乐曲。
导语:这种琴就叫“冬不拉”。冬不拉琴声悠扬,琴的样子也很有特色,那么这种乐器为什么叫冬不拉呢?这里面有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你了解到的向大家做一下汇报。
2、能说说冬不拉琴的由来吗?
二、学习生字,读准字音
1、预习时易读错音的字有什么?易写错,易混淆的字是哪个?你是怎么区分、记忆的?
2、学习生字具体步骤:
(1)判断正确读音
冥思苦想(mínmíng)骏马(jùnzùn)
依恋(luànliàn)匕首(bǐbì)
(2)把正确字填在里
一()莫()自()()勇如()如()
()()不安()死如()()眉不展
(3)带读词语
(4)自己读一读,记一记这些词语(见书)
三、理清顺序,了解文章结构
1、速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抄写词语,积累本课书中的成语。
2、读课后思考题,再次带着问题读书。
板书
生字(易错字)1、瞎熊伤害人畜
冬不拉 2、王子除害牺牲
3、琴声讲述故事
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生背诵15、16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王子与瞎熊搏斗的过程,体会王子为民除害敢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难点:阿肯的琴声是怎样使国王了解事情的经过的,体会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感悟哈萨克民族的音乐文化。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请齐读课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你说一说“冬不拉”指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要细读课文,看一看这种乐器得名的由来。
二、回忆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填空:本文先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这是按照的顺序记叙的。
2、能根据填空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三、抓住重点,朗读理解,体会情感。
1、默读2-10自然段,思考
(1)你认为王子冬不拉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边读边画批。
(2)全班交流(学生从哪一点切入都可以,教师最后梳理顺序)
要点一:不顾个人安危(2自然段)
出示文字片
步骤①“自告奋勇”一词什么意思?
②联系上文想想为什么王子自告奋勇去除掉瞎熊?
(联系第一自然段及国王的表现,理解“一筹莫展”、“心急如焚”、“愁眉苦脸”等词语的意思。明白任务艰难,危险性大,别人无法完成,替父分忧,为民除害这几个意思。)
要点二:胆大心细,不辞辛苦(5、6自然段)
①先读一读
②王子是怎样找黑熊、布置兽夹的?把描写他动作的词语找出来,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不畏艰辛的为民除害,他决心坚定,胆大心细。)
③写黑熊的这一自然段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这部分写出了黑熊的狡猾,可以看出下面王子与瞎熊的搏斗时危险万分的。)
要点三:勇敢无畏,不怕牺牲(7自然段)
①王子与瞎熊是怎样搏斗的?读一读
②指名朗读,大家评一评。
③你感到这场面怎么样?
2、小结:
(1)冬不拉是怎样的一个人?
(2)理清文章层次,先写什么又写什么。
四、想象画面,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冥思苦想”什么意思?人们深思什么,苦想什么,为什么这样冥思苦想?(联系上文)
2、想出什么办法?
3、读琴声这一部分,说一说通过音乐阿肯是在讲述什么事情?
4、找出与琴声相对应的故事情节读一读。(同桌对读)
5、理解“视死如归、低回婉转、音韵铿锵、如泣如诉”几个词语的意思,这分别是怎样的场景?
6、指名四人读四种琴声,指名四人读四种相应的故事情节。
(1)指名朗读
(2)说一说这几个情节。(出示填空)
7、带着想象,配乐朗读。
8、配乐背诵(自由读、背)
9、试着背一背,介绍自己是怎么背诵的?
(想象画面背、回忆故事情节背、抓住四个词语背等)
10、用琴声叙述王子为民除害的故事,让你感受到什么?
(音乐也是一种语言,音乐的魅力,音乐文化的特点)
五、弄清来历,明白意义,体会情感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乐器的来历。
六、总结全文,归纳板书,提高升华
1、全文还有几处描写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和大家说说。
3、归纳板书,提高升华
冬不拉纪念琴
自告奋勇承担重任视死如归
不辞辛苦准备作战低回婉转
毫不畏惧英勇搏斗音韵铿锵
献出生命为民除害如泣如诉
七、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继续背诵课文15、16自然段
2、积累词语,会说成语的意思。
3、小练笔:写读后感。要求从多角度写
(如对人物的崇敬,对音乐语言魅力的感受)
[《冬不拉》教学设计 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关于设计课翻转课堂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1.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内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是在学习了立体几何的基本理论(必修2)和空间向量知识(必修4)的基础上提出的,本章的前三节已经将平面向量中的相关知识推广到了空间,为本节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本节主要是利用向量工具研究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是立体几何的重要方向,是向量工具应用的重要方面,更是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课题,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设计课翻转课堂心得体会和方法 翻转课堂的感想(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