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于党员毕家父女心得体会及收获(8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2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党员毕家父女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第一,坚持用事业留人,为干部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

今年1月23日,我们接受了这样一个紧急任务。中组部要求五天之内起草一个研讨材料,第五天就是大年三十,我们与调配处张仪涛同志迅速组成起草组,连夜加班加点,在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如期完成任务,党员常德志、乔文魁、齐景朝等同志为此推迟或改变了回老家过年的计划。党员许伟同志爱人长期在国外工作,儿子小,老人重病,家庭负担很重,但很少因为家事耽误工作。党员朱洲同志在首都人才发展战略课题研究项目中,具体协调六个子课题和500×××多份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他对工作严谨细致、高度负责的精神,硬是让人民大学教授们因为他改变了对机关干部的看法。党员尹新强同志到研究室后,一人承担了两个人繁重的部刊编辑任务,凭着勤奋与刻苦,很快进入了工作角色。大家为什么有如此高的热情与干劲?为什么他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甘于奉献?靠的是他们对本职工作的深度认识,是大家都能自觉地把本职工作当作事业来憧憬,来追求,来向往。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事业发展来统一意志、凝聚力量,提高工作认同感,增强干事创业的使命感,培育贡献事业的成就感。正是有了这种认同感,梁家鹏、赵立军、于海蛟同志在主动放弃了

与党同心、与民贴心,建和谐社区,是我们社区工作者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学习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社区工作者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更是社区工作永远的主题。正如所指出的那样,要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

同志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上,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区是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场所,处在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最前沿,是体现群众利益最直接、联系群众最密切、反映群众呼声最集中的工作领域。要实现社区的和谐,作为社区工作者,就必须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随着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迫切需要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加强这些组织中的党建工作;随着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待业人员和流动人口进入社区,迫切需要街道、社区转变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随着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多层次、多样化趋势的出现,迫切需要街道、社区增强领导、协调、服务等功能。作为社区工作者,就必须高度重视党在城市工作中社区建设这个基础环节,在近民、亲民、为民上多下功夫,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近年来,龙井街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社区工作者,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综合素质为重点,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为方向,全面推进社区各项工作,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坚信,在龙井街党委的领导下,在全体社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改善社区服务基础设施,探索社区服务新思路,健全社区自治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区文化水平、强化社区稳定机制,就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文明、平安、和谐的新型社区。

各位社区工作者: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掀起开展与党同心、与民贴心,建和谐社区主题实践活动的热潮,踊跃争当与党同心、与民贴心,建和谐社区模范,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对于党员毕家父女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毕世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一个魁梧的康巴汉子,倒在了4000多米的皑皑雪山下;一颗深沉的赤子之魂,永远留在了藏区人民群众心中,留在了他所翻越过的每一座大山的深处。

毕世祥,这个很普通的名字,随着那一起无情的车祸,无情地消失在藏区人民的视线里,而他所留下的点点滴滴,却在更多人的心中久久萦回。他没有干过惊天动地的伟绩,可每一件小事都是百姓的迫切之需;他没有无比显赫的官职,可在百姓心中他却重如泰山;他没有留下什么遗产,可他留下的精神却足以让一代人感动。

翻越高山,为心底那份热爱。毕世祥每年基本上有200天以上在基层或在去基层的路上,每年行程超过8万公里,深入全州18个县325个乡镇,面对面与群众交流。也就是说,几乎每个工作日,他都“泡”在基层,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这个高大的男子,有着一颗博大的胸怀,怀里揣着大山,揣着大山里的一草一木,揣着大山里无数百姓的冷暖饥寒。只因为有着这份深沉的爱,他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地行走着、询问着、调查着、思考着、行动着,直到这一切都转化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幸福。可到了这一刻,他的脚步又迈向了另一座需要他的大山。就这样,他走遍了甘孜

州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用无数的脚步走出了一条走进群众心中的路。

走出大山,让生活更加美好。大山深处的美,就像藏在果壳里的珍馐,而有了毕世祥的积极推动,世人才得以共享。海螺沟、稻城亚丁让多少人留恋忘返;俄色茶、牦牛肉让多少吃货大饱口福;独特神奇的藏族文化出国演出,让多少人在惊艳的同时也拉近了民族的距离。他一趟趟地走进大山,又一次次把大山深处的世界展现给外界,一来一往中,山里的人民的生活更富裕了,而山外的人民的精神生活也更丰富了。而他呢,只是在大家的微笑满足着继续着自己那平凡的坚守。

严父爱子,靠自己才算本事。毕世祥留给藏区人民的回忆太多,留给儿子的却是“靠自己才算本事”的励志格言。而在《触龙说赵太后》中,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毕世祥也在为其子计深远,他这句话很质朴却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深意。一个手握权利的父亲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子女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在这样家风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管将来身居何位,他定会公私分明、不贪不占,定会清正严明、廉洁奉公。这样的领导干部也让无数“草根”们再一次相信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我们要有毕世祥一样大山般博大的胸怀,要拥有一颗慈悲的心,要有挥洒青春、创造梦想

的决心,要有勤学善思、不断提高的习惯,要有不怕困难、不惧艰辛的毅力,要有想干事、敢干事的魄力,自觉主动到急难险重岗位接受磨练。在奋斗的崎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眸里要时刻装着梦和思想,昂首挺胸朝前走,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同时,也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留下乐观的笑容和美好的品质,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传递世间的真善美。

对于党员毕家父女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镇党委班子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下面我代表**镇党委做述职报告。

2006年至2011年上半年**镇党委政府的全面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加之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密切配合,全面完成了我镇“十一五”规划当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也为“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展开、起好步,开好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经济是乡镇党委工作的第一要务。五年来,**镇党委做到突出了“粮食生产”一个重点;达到了“执政能力、干部素质”两个提升;实现了“人均收入、财政收入、项目建设”的三大目标;发展了“畜禽业、白酒业、食用菌业、旅游业”四大产业。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发展镇域经济,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各项预定的目标和任务。

6.02 亿元,2010年到达7.45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4%; 2.五年来,全口经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为551万元,2010年达到 1159 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2%;

1 3.人均收入:2006年为4500元

2010年为7480元,平均每年递增10 %。

全面抓好粮食生产是其它各业发展的基础。五年来在指导粮食生产方面,我们充分利用本地水源充沛、土质肥沃的优势发展粮食生产。并采取“计划落实;早备耕、早深松;科学技术培训、科学调整结构、科学指导生产”的“一计两早三科学”的方法指导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生产。使我镇的粮食生产连续五年获得大丰收。2010年粮食单产达到11,066公斤/公顷,总产突破13.8万吨。今年如果“天公作美”不涨洪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五年来,我们**镇党委政府在畜禽业发展上,以兴建“健康牧业小区”为契机,始终坚持:“规模发展,特色养殖,强化服务”的原则。来发展牧业小区和养殖大户。五年来共兴建标准化牧业小区30处,总投资达1500万元。由于基础设施的加强,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全镇生猪年出栏达 11.6万头;肉食鸡出栏30万只;黄牛存栏4万头;家禽存栏102万只。通过畜禽业的规模发展实现牧业强镇的目标。

民营经济在我镇发展已处于举足轻重的位臵。并且在增 加收入中占1/3的份额。五年来为了将丰富的粮食资源通过

2 转化产生的效益,我们借助**市打造“中国北方酒业基地”的战略契机,大力发展白酒业。“久香酒”和“古榆坊”两个品牌已经驰名省内外。全镇8家酒厂白酒年生产能力达1400万吨,年转化玉米30,000吨、生产糟料63,000吨、育肥牛达8660头、安臵剩余劳动力450余人,实现收入6200万元,人均增收达1200元。现在全镇还有大型机砖厂3家,大型采沙厂7家,民营企业发展到56家,个体工商业户达480家,民营经济在我镇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五年来,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以项目建设为主进行招商。我们党委班子利用多种渠道,采取上门招商、能人引商、朋友亲商、部门连商等多种途径共实现招商项目达25项。其中,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项目7项、旅游业开发2项、饮水工程4项、改善办学条件10项、路桥修建12处,总投资达6900万元;现在老干江强排站,在镇党委的努力下投资近4000万元的项目已经在省水利厅立项,2011年下半年有望开工建设。据统计,五年来我镇招商引资的总金额达 3.5亿元。同时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工作,全镇现有2.6万劳动力,每年转移劳动力1.9万人左右,人均收入达6500元以上。

五年来,在园艺特产业的发展中,我们以特色经济作物

3 为龙头,建设有区域特色、有规模生产能力的产品基地,结止到现在我们共发展3处特色基地:

公司分东、西两个厂区,占地面积近50000平方米,现建成大棚50多栋,年产食用菌3000吨,利润达100余万元。

现在腰围村发展绿色稻米180公顷,主要产品有:稻花香1号、粘稻米、黑稻米3个品种。

周家村马铃薯种植150多公顷;夏家村中晚熟豆角160多公顷;茧绸村种植甜瓜达240公顷。

在全面抓好经济建设的硬性指标和重点任务的同时,**镇党委时刻关注、关怀全镇公益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五年来突出抓好关注民生四件大事:

第一件,全力抓好以抗洪抢险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工程建设。大家都知道2010年7月28日至8月28日近30余天的时间里,我们全镇三级干部及部分党员群众日夜奋战在全长22.6公里的松花江大堤上。之所以未发生溃堤和人员伤亡,主要原因:一是市镇各级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做到物资到位,水未来先叠坝;二是积极修建水利工程和设施;三是各级干部责任心强。因此汛后市委领导总结说:“大堤安然无恙,

4 防线固若金汤”。

第二件,以“村容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五年来,我镇在“创建省级”卫生城镇建设当中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省市级参评村整体达标,省级样板村五年共投入资金 450 万元,进行美化、绿化和亮化。市级样板村**村总投入 115 万元进行新修路面、路边沟和绿化、美化。全镇通过环境卫生的综合整修,新农村面貌明显提高。

第三件,以“村村通”为主要内容的镇村道路标准显著提高。五年来,全镇共铺设水泥路120华里,总投资3600万元,共修桥12处,总投资500万元;新上安全饮用水8处,总投资450万元;改善桥舍17座,总投资760万元。

第四件,以“泥草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农居建设。五年来,全镇共改造泥草房达1232 户,得到

对于党员毕家父女心得体会及收获(8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