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大革命时期心得体会和感想 革命时期的感受(9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党的大革命时期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1.《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 )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全国人民 b.农民阶级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d.知识分子
2.《党章》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
a.实现社会主义 b.实现共同富裕
c.实现共产主义 d.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3.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a.实事求是 b.开拓创新
c.解放思想 d.求真务实
4.《党章》规定,年满( )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a.十四
b.十六c.十八d.十五
5.《党章》规定,凡是成立党的新组织,或是撤销党的原有组织,必须由( )决定。
a.上级党组织
b.上级党委
c.党中央
d.上级机关
6.《党章》规定,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 )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a.从严治党 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严肃纪律
7.《党章》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 )的意志。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a.选举人b.人民c.党员d.群众
8.《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 )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a.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b.党的各级代表大会
c.党的各级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党章》规定,党员有义务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 ),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a.政治品德 b.职业道德
c.共产主义道德 d.社会公德
10.《党章》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 )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4个月
11.《党章》规定,党组织如果在维护党的( )方面失职,应该受到追究。
a.组织b.团结c.纪律d.原则
12.《党章》规定,党员经过留党察看,确已改正错误的,应当恢复其党员的权利;坚持错误不改的,应当( )。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开除党籍 d.撤销党内外职务
13.《党章》规定,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 )决定,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
a.支部大会
b.党员大会
c.全体党员
d.支委会
14.《党章》规定,党员除了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外,还有权要求( )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a.开除 b.罢免
c.辞退
d.处分
15.《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 )。
a.私利和特权
b.政治权力
c.经济利益
d.物质享受
16.《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党员廉洁自律提出了“四条规范”,其中第一条是:坚持公私分明,( )。
a.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b.享受在后,甘于奉献
c.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d.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17.《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党员廉洁自律提出了“四条规范”,其中第二条是:坚持崇廉拒腐,( )。
c.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d.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18.《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党员廉洁自律提出了“四条规范”,其中第三条是:坚持尚俭戒奢,( )。
c.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d.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19.《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党员廉洁自律提出了“四条规范”,其中第四条是:坚持吃苦在前,( )。
c.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d.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20.《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 )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
a.党章 b.纪律处分条例
c.廉洁自律准则 d.宪法
21.《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对有丧失党员条件,严重败坏党的形象行为的,应当给予( )处分。
a.开除党籍 b.警告
c.留党察看 d.撤销党内职务
22.党员受到严重警告处分( ),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职务的党外职务。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23.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 )内向受处分党员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其本人宣布。
a.10天 b.5天
c.两个月 d.一个月
24.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且情节严重的,给予( )处分。
a.警告或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开除党籍 d.留党察看
25.未经组织批准参加其他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情节严重的,给予( )处分。
a.严重警告
b.警告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26.组织、利用宗教活动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破坏民族团结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 )处分。
a.撤销党内职务
b.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c.警告或严重警告
d.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27.下级党组织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上级党组织决定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 )处分。
a.撤销党内职务
b.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c.警告或严重警告
28.不按要求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个人去向,情节较重的,给予( )处分。
a.撤销党内职务或者严重警告
b.警告或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29.违反有关规定取得、持有、实际使用运动健身卡、会所和俱乐部会员卡、高尔夫球卡等各种消费卡,或者违反有关规定出入私人会所,情节较重的,给予( )处分。
a.撤销党内职务
b.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c.警告或严重警告
30.在社会保障、政策扶持、救灾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优亲厚友、明显有失公平,情节严重的,给予( )处分。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2022党的大革命时期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一、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入党动机产生偏差的根源之一。
1、扩招政策的推行,促使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剧,从而对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产生影响。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每年递增数十万。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20xx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50万大关,达到495万人,比20xx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559万人,比20xx年增加64万人,增幅接近13%。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长,而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动荡,企业发展增速的减缓,造成用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却有所减少,因此大学生毕业就业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就业问题已成为几百万大学毕业生需要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大学生往往还没有毕业就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崇拜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产生功利心理,入党动机差生偏差也就在所难免。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政治条件的限制,使大学生积极争取入党的背后夹杂着实用主义和功利思想。
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每一名大学生都在努力为自己争取就业资本,创造竞争条件,以期待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而一些高素质学生党员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具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不但国有企事业单位对应聘者提出政治上的要求,而且一些外企和私企,也逐渐认识到学生党员不仅思想政治素质高,而且往往更富于协作精神,具备更强的沟通能力。因此,许多用人单位都比较青睐党员毕业生,甚至公开优先录用,这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党员毕业生选择用人单位相对容易的局面,也就是说,具有党员身份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收入和职位较高的工作。所以,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条件下,党员的身份显得格外重要。因而也驱动着部分大学生的功利观,使其入党的价值取向变得现实、实用和扭曲。
3、一些招考中提示的社会导向,容易使大学生萌生入党能增加择业竞争砝码的想法,从而对他们的入党动机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选调生招考的条件仅限于党员,公务员招考和部队招收地方生的条件几乎都有政治要求。这使得没加入党组织的普通同学将不具备报名的基本条件。这使一部分大学生萌生入党能增加择业竞争筹码的想法,进而对他们的入党动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他们的入党动机产生偏差。
二、大学生产生入党动机产生偏差的特点与类型。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经济飞速发展、政治和平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因此,他们大多数人认同并追随党的事业。但是,他们对党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对党的感情、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性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终身的热情不足。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学生的入党动机也不排除掺杂着一定的功利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一部分学生把入党作为自我设计的一部分。
这类同学仅仅把组织上入党作为一种成才的政治标准,甚至只把入党过程当成是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工具”,并不是把思想上入党作为自己政治上的毕生追求。他们把入党看成是实现个人发展的一种手段,渗透着个人利益的现实考虑。所以,这类学生经常主动找组织、找老师谈心,表现出十分迫切的入党愿望,自我约束力也比较强。但是,一旦组织上批准其入党后,就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只是注重组织上入党,而不是思想上入党。
2、在家长的督促下,一部分学生把入党当成就业道路上必过的一道关隘。
有些同学提出入党申请,是受到家长的督促。当代大学生背负的家庭责任越来越大,我国家庭的传统教育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独生子女更被视为掌上明珠。传统的“学而优则仕”、“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思想根深蒂固,很多家庭都把子女能否在大学入党这个问题看得很重,因为子女入党可以增加毕业后的竞争资本。如有些家庭就认为党员身份是仕途顺利的重要筹码,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部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有的同学说“我爷爷、爸爸等家长和亲戚很多是党员,我受他们的影响,想要入党”等。这类学生一般会表现的乖巧,知趣,有些则难免动用社会关系来达到目的。此类同学入党动机功利化的背后,有着诸多的家庭因素。
3、高校思政工作的功利化导向,使一部分学生把入党当成就业的筹码之一。
为了激发和强化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高校教师在平时的管理、教育中有意无意地向学生灌输着功利思想,甚至过分强调入党对学生个人将来发展有利的一面,从而对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入党的政治价值被部分地异化为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激励手段,从而慢慢形成对学生政治价值取向上的误导,刺激了学生追功求利。一些希望进步的学生就会认为自己入了党才得到老师的信任,甚至得到一些荣誉,这些都将成为将来激烈就业中的筹码,此类学生一般会和老师套近乎,对教师言听计从,进行无原则的服从。
4、从众心理的影响,使一部分学生把入党作为就业的敲门砖。
社会心理学认为,同辈群体之间在心理志趣上有较强的示范和感染作用,在行为选择上会出现从众附和、跟风随流的倾向。一般而言,在学校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会被吸收为党员,这部分学生党员在学生中就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有一些学生拿自己和党员同学做比较,觉得自己在学习上、工作上都很优秀,他们能入党,我也能入党,他们能够做到的我也应该能够做到;或者有的同学觉得周围同学都申请了,我也跟着申请了,自己不申请就太落后了。同时,已经就业的师兄师姐的言论也会影响到学生得入党动机。在现实生活中,把入党作为敲门砖的同学,往往并不太热衷于公益活动和集体生活。
三、对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的矫正。
大学生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为了更好的就业,努力学习,提高专业技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提高综合素质,积极要求进步,增强政治素质向党组织靠拢,这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入党动机一旦产生偏差,就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产生行为的直接动力,并决定行为的发展方向。只有在正确的入党
党的大革命时期心得体会和感想 革命时期的感受(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