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明绿色上网手册心得体会及感悟(九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文明绿色上网手册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全县广大干部群众: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缅怀英烈、慎终追远、悼念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在全社会形成文明祭祀的良好风尚,营造“文明祭祀,绿色清明”的良好氛围,提升全县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正值清明节来临之际,县文明办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倡议:
倡导文明祭祀。大力提倡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络祭奠、公祭悼念、鞠躬敬故人、家庭追思会、撰写感言体会等多样式、现代式祭祀活动,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以更加健康、文明、环保的方式进行表达。
倡导安全祭祀。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不在山头、林地、墓地烧纸焚香、燃放鞭炮,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倡导环保祭祀。要自觉摒弃焚烧纸钱、摆放祭品、燃放鞭炮等祭拜习俗,树立绿色意识、生态意识、公德意识,改变传统的祭奠习俗,用环保、低碳的方式进行祭扫,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等。
倡导红色祭祀。以“纪念故人、缅怀先烈”为主题。发挥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小学生以及未成年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祭扫烈士陵墓、诵读中华经典、诗歌朗诵会、讲述革命故事等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华美德的践行者,争做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祀的带头人,过一个文明、绿色、平安、开明的清明节,并使其成为播撒文明、提升素养的窗口,为建设美丽和谐新临城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临城县精神文明办公室
主题文明绿色上网手册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绿色家园,人人有责。对这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行动,广大妇女和家庭责无旁贷。要从美化、绿化楼前、楼后,爱护一草一木做起,积极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家庭社区行动”。值此自治区“十二运”和我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到来之际,我们向全市妇女和家庭发出倡议:
每个家庭都要牢固树立“创建低碳生活、保护美化环境”意识,建立健康、文明、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家家参与,人人行动,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美好家园。以崇尚简约为荣,节能节水,保护资源;使用绿色产品,防范各种污染;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减少一次性产品的选购,抵制白色污染;注重对子女的环保教育,增强其环境意识,使她们从小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珍惜健康、重视环境的良好习惯。为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优化环境、美化生活,使全社会形成“简约就是时尚”、“节约能源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新理念。
每个家庭要在自己行动的同时,争当绿色环保宣传员,向家人、邻里和朋友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宣传节能环保知识,影响带动更多的人自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要争当节能环保监督员,对发生在身边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现象,敢说敢管,互相监督,协力保护资源、环境。让“低碳绿色生活”成为日常的生活方式,成为时尚的生活潮流,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项准则。
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家庭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开展家庭绿化美化种花种草活动,做好“家庭节能十五件事”,即:
(1)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拔插头;
(2)少用空调多开窗;
(3)使用节水型洁具,循环用水;
(4)温水洗衣自然晾晒;
(5)随身自备饮水杯,不用一次性纸杯;
(6)少喝瓶装饮料,多喝白开水;
(7)外出用餐自备筷、勺等便携餐具;
(8)购物使用布袋子,尽量不用塑料袋;
(9)电梯少乘几层,楼梯多爬几层;
(10)每周少开两天车,多坐地铁和公交车;
(11)每周上班走路或骑自行车一到两次;
(12)多在户外运动锻炼,少去健身房;
(13)提倡减少荤食,合理健康饮食;
(14)家里多养花种草,绿化居室环境;
(15)建立家庭低碳档案,核算每月家庭减少的碳排放量。
以做好“家庭节能十五件事”为基础,认真开展相关的家庭、社区节能减排绿色行动。
我们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自觉维护公共卫生,摒弃生活陋习,主动遵守《市民文明公约》,养成文明卫生的良好习惯,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维护者,共同营造美丽洁净的绿色家园。
姐妹们,同胞们,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环境综合整治家庭社区行动”中来,从家庭做起,从社区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树立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新理念,形成节约、环保的家庭消费新模式,倡导简约、和谐的社会新风尚,用爱心关注环境变化,用热情传播环保理念,用行动肩负环保重任,为共建温馨和谐的新乌海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主题文明绿色上网手册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我校继20xx年被命名为“扬州市绿色学校”以来,一直持续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并对校园规划进行了完善,对照省“绿色学校”评估要求,我校对近年来的校园建设和环境教育工作,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我校创建于19xx年,历经90多年,积淀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三易校址,目前校舍于19xx年再次新建而成,占地近30亩,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达5600平方米,整个校园布局合理,整洁美丽,环境宜人。现有26个教学班,1345名学生,共有56名教职工。
近年来,我校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传承古校文明、道德精神的同时,不断加强环境教育,增强师生环保意识,取得较为可喜的成绩:19xx年以来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扬州实验小学、扬州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扬州市少先队基础建设达标乡镇、扬州市优秀家长学校、扬州市红领巾示范校、扬州市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学校、高邮市优秀学校、高邮市综合督导优秀学校、高邮市红领巾示范校等光荣称号。
一、明确目标,措施到位。
近年来,我们广大师生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不仅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存亡和兴衰,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而且这与我们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保护和改善环境,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奋斗,不懈努力。儿童和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祖国的明天靠他们去建设,优美的环境靠他们去创造。从小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这既是少年儿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我们进行环境教育的总体目标。为此,学校狠抓措施的落实,平时做到定期出好环境教育宣传专栏、宣传手抄报,定期安排学生阅读环保教育书籍。同时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新苗电视台”在有关环保节日前后(如植树节、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进行环境保护的专项宣传,并适当地开展了一些主题活动。
二、注重探究,多途教育。
1、加强环境教育课程的开发和管理
每学年初,我校能根据课程计划及目标要求,制订了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并且在部分年级按一定的课时比例,将环境教育纳入到地方课程中,专门征订了《环境教育》教材,配备环境教育教师,把环境教育课程管理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做到了课程化、制度化、规范化。
2、积极地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仅仅靠一堂环境教育课,难以完成既定的目标,更难以奏效。因此,我们严格要求各科老师在各学科教学中,努力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尤其是在语文、社会、自然、劳技等学科中,做到渗透自然贴切,内容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接受。如教《只有一个地球》、《黄河》这些课文时,我们不仅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进行很好的生动的环境保护与教育课,课上师生通过课前收集来的有关地球的资料,由浅入深地讲述了保护地球,保护母亲河的意义,让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积极践行环境教育社会实践课程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结合植树节,组织开展了“我为校园添片绿”、“我为校添笔彩”等活动;针对农村不讲卫生的'一些陋习,组织开展了“我是环保小卫士”、“环保知识竞赛”等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初步了解了一些家庭的、学校的、家乡的、祖国的环境保护常识,而且逐步扩大了认识环境的视野,初步了解环境保护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意义,我们还通过走出校门踏青、秋游等形式,走出课堂到家乡的环境中走走、看看,让他们感受家乡的环保与发展,从而增强了他们观察环境、认识环境、改善环境、适应环境的能力。学校少先大队还创办了少儿自办读物——《绿色小诗社》、《绿色童谣》等期刊,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场所、互动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
三、校外活动,深化教育。
开展环境的实践活动,既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平时,我校在校内课堂教育的基础上,正确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环境保护活动。我们还通过广播、闭路电视、图片、橱窗、自办小报,开展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利用节假日,成立了“环保假日小队”,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上社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我为向阳河通通气”、“我给墙壁擦擦脸”、“大家一起来种树”、“我与小鸟做朋友”等活动,不仅养成了他们热爱劳动,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还对他们进行了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的爱心教育以及环保观念的启蒙教育,增加了保护环境的应有的道德和责任感。
四、明确职责,注重实效。
在环保系列教育中,我们采取由学校校长室、教导处定期对教师、学生开办环境教育讲座、印发资料、定期培训等形式,提高师生环保知识与理论,并通过环境课程的设置,在其它学科中加强渗透等,做到认真教好环保课,学科渗透有效果,注重环境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使每一位师生都有了爱护环境的意识。并积极提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为环保出一份力,为周围环境的净化、美化尽一份责。几年来,广大师生逐步养成自觉维护周围环境的习惯。不乱丢、乱吐、乱写、乱画,不损害花草树木,不伤害虫、益鸟等野生动物,自觉节约资源能源。同时,学校还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加上级有关环保、绿化、卫生等方面的竞赛,在环保征文、科技制作、书画比赛中正常有多人次获奖。20xx年吴书涛同学的作品《海底世界》在全国少儿书画竞赛中获三等奖。20xx年4月,在江苏省第二届《走进绿色》少儿书画竞赛中,我校有16名同学分别获得
一、二、三等奖,学校荣获组织奖。
五、加大投入,美化环境。
1、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搞好校园绿化。自99年新校园建成以后,我们对校园建设进行了认真构思,首先确立了“一次性规划,分步骤实施”的总体设想。对校园环境布局进行了总体规划,并逐年进行了种树、植草、栽花等绿化、美化等工作,目前绿化面积达5600多平方米。同时,还注意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做到了校园建设有新意,环境装点有内涵。点点滴滴相映成趣,方方面面皆能生辉。
以校风引导:“团结文明,活泼向上”的校风,不仅引导师生共同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而且激励大家努力创造自己美好的明天。
以绿化陶冶:百草园内,怡情益智,在校园内种植花草树木,既陶冶了儿童的情操,又增长了儿童的知识。种花滋草,寓情于景,确实起到让每株花草说话的作用,自然此时无声胜有声。草的耐性、花的灵情,辅之精当说明,让学生自己去揣摩、体会,学生从观赏学到很多很多的知识。
以美化温馨:美化、香化学校环境,融知识、情感、育人于一体,
使环境富于较高的
主题文明绿色上网手册心得体会及感悟(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