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重建心得体会及收获 参观灾后重建地区的感悟和体会(8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灾区重建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你们好。我是北京的一名小学生,今年9岁了。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自从地震发生后,我和爸爸妈妈整天关注着来自灾区的消息,我特别关心灾区小朋友的安危,从你们身上,我学到了勇敢和坚强。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不知道你们是否已经住进了比较安全的帐篷里?不知道你们是否有了干净的水喝?不知道你们是否能喝上一杯可口的酸奶?不知道你们手里是否有了平时爱看的书籍?不知道你们是否能收看到中央电视台精彩的少儿节目?我惦记着你们,首都的儿童惦记着你们!
请相信,我们和你们心心相通。我们就是你们的亲人,你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我们会始终关注着你们,并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你们。为了你们,我们首都的儿童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捐出了我们平时的零花钱,捐出了我们佩戴的红领巾,捐出了我们的文具和图书,捐出了我们平常喜爱的玩具……我们还为你们准备了精美的贺卡。
希望你们更加坚强一点、更加乐观一点,消除地震给你们带来的恐惧,抑制失去亲人的伤痛,擦干眼泪,奋勇前进,希望就在远方。
请让我们一起约定,为了重建美好的家园,为了振兴我们伟大的祖国,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积累自己的才干,去攀登一个个科学高峰,去征服一个个世界难题,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祖国更强大,让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们更安全。
请接受我们在远方的祝福:汶川加油!四川加油!
愿幸福的阳光永远照耀着我们!
愿爱的雨露永远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祝你们儿童节快乐!
xx年x月x日
最新灾区重建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特别重大龙卷风冰雹灾区的广大受灾同胞:
惊闻北京时间6月23日14时许,xx部分地区23日发生特别重大龙卷风冰雹灾害,共造成98人死亡,受伤846人;房屋大面积倒塌损毁,部分地区电力中断,给灾区同胞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严重危及灾区同胞的生活,我们这些身处澳大利亚的江苏籍华侨华人倍感忧虑,万分悲痛。
灾害发生以来,我们都非常关注灾情,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媒介时刻了解最新发展,牵挂着灾区的受灾同胞。倒塌的房屋、损毁的道路,这一幕幕场景,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们这些海外游子的心。
澳大利亚江苏总会愿在此代表在澳大利亚的所有江苏籍的华侨华人向特别重大龙卷风冰雹灾区受灾群众致以最深切的慰问,对在灾难中罹难的同胞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向国内奋斗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的救灾人员及志愿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衷心祝愿灾区同胞早日战胜灾害、重建家园!
我们将继续时刻关注最新灾情,与灾区同胞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相信在全国的共同努力下,你们定可守望相助、共渡困苦。
远在千里之遥的我们也将想尽办法,竭尽所能提供帮助。许多在澳大利亚的江苏同胞已经通过各种方式,不仅自己要捐款捐物,还通过网络微信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救援的行列,以实际行动为帮助灾区同胞顺利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尽一份绵薄之力。
此致
敬礼!
20xx年xx月xx日
最新灾区重建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春节快到了,首先祝你们节日快乐!
春节是一个充满了快乐、喜庆、开心的节日,可是当我们享受着幸福与欢乐时,你们却已经在天寒地冻的原野里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从电视和报纸上,我们看到,这场罕见的大雪给你们带来了连大人都承受不了的巨大痛苦。
你们还好吗?我知道你们那儿冷得不得了,雪很深,即没吃的也没喝的,同时还没电,路面又特别滑,还不能取暖……。我身边的许多人都十分惦记你们,许多人都在参加救助和捐献活动,支援灾区的抢险工作。
我们的同学们也十分惦记你们这些小朋友。你们一定要听家长的话,走路要小心点,千万别滑倒,能多穿就多穿点儿,别冻着,我们不希望你们生病呀,如果写不了寒假作业就先放放。要顶过去,和大人一起度过难关,你们千万不要泄气呀!
我们相信:即使困难再多,大家也能渡过难关,因为,有我们支持你们,有大人在努力帮助你们,相信你们面对困难,也能感受到同龄人的关心。能体验到过年的喜庆,也可以像我们一样,开开心心地放鞭放炮;穿着暖和的衣服过新年;唱着幸福的歌谣堆雪人;吃着那香喷喷的年夜饭,与爸爸妈妈一起欢天喜地的过大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只是作为朋友的我们一点点小小的心意。过几天我和妈妈一定给你们寄衣服,希望你们能在温馨与快乐中迎来新年,并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能进步。
祝你们:
春节快乐,衣食无忧!
最新灾区重建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灾区的小朋友:
你们好。我
灾区重建心得体会及收获 参观灾后重建地区的感悟和体会(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