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产工厂参观心得体会及收获 参观生产工厂心得2000字(四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201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生产工厂参观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短暂电工实习期很快的就过去了,这短暂的一个月里,使我从理论到实践上的一个飞跃,这次电工电子实习,使我深刻地理解了实践的重要性,理论无论多么熟悉,但是缺乏了实践的理论是行不通的,此刻最后明白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含义。本次电工实习的目的是使我们队电工工具、电器元件及线路安装有必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了解一些初步的线路原理以及透过线路图安装、调试、维修的方法;对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初步的理解;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潜力,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作到不仅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潜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具体如下: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以及示波器。

6、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

实习过程中最挑战我动手潜力的一项训练就是焊接。焊接是金属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其基本操作“五步法”——准备施焊,加热焊件,熔化焊料,移开焊锡,移开烙铁(又“三步法”)——看似容易,实则需要长时光练习才能掌握。刚开始的焊点只能用“丑不忍睹”这四个字来形容,但焊接考核逼迫我们用仅仅一天的时光完成考核目标,能够说是务必要有质的飞跃。于是我耐下心思,戒骄戒躁,慢慢来。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我拿着烙铁的手不抖了,送焊锡的手基本能掌握用量了,焊接技术日趋成熟。当我最后能用最短时光完成一个合格焊点时,对焊接的恐惧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自我动手潜力的信心。在这一过程当中深深的感觉到,看似简单的,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在对焊接实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以前我不明白的东西,比如,像实习前我只明白有电烙铁,不明白它还有好多种类,有单用式、两用式、调温式、恒温式、直热式、感应式、内热式和外热式,种类这么多。还有就是在挂锡以前不能用松香去擦拭电烙铁,这样会加快它的腐蚀并且减少空气污染,等等。

>

透过这次实习,在电工方面我们掌握了常用的电工工具,如钢丝钳、尖嘴钳、螺丝刀、万用表、电烙铁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电子方面,熟悉了常用电子器件类别,如电容、电阻、二极管等型号、规格、性能、使用范围及基本测试方法。在理论知识方面,同学们系统地学习了:元器件的焊接技术;元器件基本知识和测试;万用表的使用,包括磁电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印刷板的制作;万用表的实验原理。

>

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觉得自我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有收获:

1、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们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等。这些知识不仅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好处,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好处。

2、对自我的动手潜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潜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我动手技巧,提高了自我解决问题的潜力。比如做收音机组装与调试时,好几个焊盘的间距个性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齐了,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任务。虽然焊接完成的作品最终在示波器不能放大波长,但我还是觉得挺满意的,毕竟自我努力付出过,努力过!

最新生产工厂参观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行为准则

企业核心精神:_______________诚信、敬业、进取、感恩

企业文化价值观:_______________诚信、服务、勇于承担责任、持续学习,不断创新、信息资源共享、创造互相信赖的和谐氛围

一、诚信 行为准则:_______________

1.不窃看他人电子邮件、信件等。

2.不散布虚假消息。

3.不泄漏商业秘密。

4.会议开始前五分钟进场。

5.提供真实资料。

6.上班提前五分钟到岗。

7.约会前五分钟到场。

8.先敲门再进门。

9.上班时间不做私事。

10.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承诺的事。

11.提供给客户的资料不用回收纸。

12.四小时内回复客户邮件。

13.不擅自复印、带出机密、受控的文件资料。

14.粉碎不需要保留的相关文件。

15.不向他人泄露个人工资、福利信息。

16.不接受回扣,礼品上交公司。

17.随手关灯、水龙头。

二、服务 行为准则:_______________

1.电话铃响3声之内接听来电。

2.主动代接电话。

3.聆听他人讲话时不中途插话。

4.解答客户的每个疑问。

5.24小时内答复客户的疑问。

6.上班说"您好",下班说"再见"。

7.面带微笑与他人交谈。

8.主动迎接到访的客户和上级领导。

8.会议前把手机调至"静音"或"关闭"状态。

10.请随手关门。

11.离开自己的座位时整理桌子,椅子归位。

12.办公室内小声说话。

13.在外期间主动与公司保持联系。

14.接电话先说"您好"。

15.在他人面前不伸懒腰、抠鼻孔、挖耳朵。

16.不穿露趾鞋和高跟鞋(尤其女士的拖鞋式皮鞋或凉鞋)、裙子及中裤进入生产现场。

17.不随地吐痰。

18.不乱丢垃圾。

19.不说脏话。

20.不在柱、墙、门上乱画、乱写。

21.不冷言冷语和讽刺工作失误的人员。

22.主动给客户让路。

23.与人握手时面带微笑注视对方。

24.下班前关掉所有电源,把门锁好。

25.进出厂区门口非机动车下车推行,机动车放慢速度。

26.不在厂区内按喇叭。

27.把垃圾分类放置。

28.排队用餐。

29.洗手后在水池内甩水。

30.靠右行走。

31.不在背后议论人和事。

32.主动向客户询问工作中的问题点及需要改进之处。

三、勇于承担责任 行为准则:_______________

1.承认错误并改正。

2.不找借口或理由。

3.承担因个人原因遭受的公司损失。

4.提出建设性建议。

5.检讨失误,承担责任。

6.接受建设性建议并执行。

7.不说"没办法""不知道""我不管"等字眼。

8.按岗位规程操作。

9.发现问题报告。

10.执行6s。

11.做好离职交接。

四、持续学习,不断创新 行为准则:_______________

1.参加培训。

2.学习新工艺、新技能、新方法。

3.尝试新的解决方法。

4.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5.根据市场需求创新与改进。

6.听取他人意见,真诚表达观点。

7.培训和帮助新成员。

五、信息资源共享 行为准则:_______________

1.传达会议精神。

2.举行工作交流会。

3.反馈工作问题。

4.建立信息共享盘。

5.分享成功经验。

6.更新信息资料。

六、创造互相信赖的和谐氛围 行为准则:_______________

1.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活动。

2.个人情绪不带到工作中。

3.尊重和包容他人的个性。

4.尊重他人隐私。

5.公平竞争。

6.服从上级,关爱下级。

7.融入团队。

8.谦虚谨慎。

9.信赖下属,下放权力。

10.主动忍让,避免矛盾。

11.换位思考。

12.赞美同事。

13.不搞小团体。

14.使用谨慎、恰当的沟通语气。

15.帮助同事,共度难关。

入职、离职规定与流程

一、员工入职

1.入职条件

(1)入职者填写的入职资料、提供的个人资料信息完整、真实,无欺骗、隐瞒;

(2)入职者《录用决定》审批流程完整;

(3)入职者体检合格(三级以上医院);

2.入职当天需提供资料

(1)一寸免冠照片2张,二寸免冠照片2张;

(2)身份证原件;

(3)学历证及相关证书原件;

(4)合格体检报告单;

(5)武汉市户籍人员需提供就业证、劳动关系变动表;外地人员需要提供婚育证明,劳动关系变动表。

新员工提供的信息资料必须属实,如有虚报者,将被终止聘用,并不作任何经济补偿;

二、员工辞职

1.辞职申请:_______________

(1)在试用期内员工离职需提前3天提出,并由上级(班长)主管签字确认;

(2)过试用期员工离职需提前一个月提出,并由上级(班长)主管、部门经理签字确认;

2.辞职审核:_______________

(1)辞职由员工本人填写《员工离职申请单》;

(2)直接人员、后勤人员离职需经上级主管、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批准后生效;

(3)间接人员、主管级(含)以上人员离职需经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总经办批准后生效;

三、离职(包含辞职、辞退、合同终止)

1.离职交接流程:_______________

(1)离职交接之日到人力资源部领取《离职人员情况调查表》,依据其内容办理相关手续,并由经办人签名确认;

(2)《员工离职会签单》要求交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_______________

① 所在部门:_______________清理离职员工的工作资料、工具、更衣柜钥匙、劳保用品等;离职员工向上级领导提供工作交接清单;

② 财务部:_______________核算离职员工借款、报销状况;

③ 质量部:_______________对领用检验设备或量具的离职员工的工具进行回收,并做好登记;

④ 人力资源部:_______________回收离职员工胸卡、工作服、员工手册、办公用品、车牌等,对离职员工的电脑回收并做好登记;

(3)离职员工对《员工离职会签单》上所有交接内容进行确认签名;

所有离职人员统一在公司实际发薪日结清所有薪资;

学习与发展

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员工的素质是公司前途的保障。在意航,善用所有的学习资源,实现自我启发是自我提升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你需要先了解可以获得的学习资源......

一、学习资源

1.资源提供者

(1)在公司,每一位管理者都应当是教练、讲师。专业骨干和管理人员是开展培训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工作指导、培训推广的责任。

(2)外部专家/专门培训(教育)机构。

2.资源形式

(1)专门课程:_______________公司举办的内部培训课程;外部专门培训/教育机构举办的各类课程。

(2)在职辅导:_______________你的上司或资深同事会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分配工作、评价考核业绩、推进工作改善、帮助解决问题等途径在日常工作中对你进行培养、指导。

(3)跨部门学习:_______________无论你属于那个部门,都有可能被安排到其他部门学习锻炼或实际参与工作0.5-1个月,以利你进一步系统了解公司整个流程和运作特点,学习、总结、提炼实际操作经验。

3.个人进修资助:_______________职员个人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参加外部专门机构的上岗培训、职称及资格证书考试、攻读学位(历)等,可在顺利结业后向公司申请一定金额的进修资助。具体资助办法请查询《员工自学成才资助规定》。

二、学习(资源)管理

知识管理是实现学习(资源)传承、共享的重要方式,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及时总结、乐于分享。

三、培训实施管理

1.部门经理应对当月度的培训课程的实施进行全程管理、监督,与人力资源部门一起完成对本部门的培训课程。人力资源部将在当月25日前确定下月培训课程的实施日期、培训讲师、评估方式等,一旦确定无特殊原因各部门须在既定的方式下实施。

2.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培训出勤管理。培训出勤管理要求如下:_______________

(1)培训通知当日起,所有参训员工均应合理安排工作及私人事务,确保准时出勤。

(2)培训时,须在培训签到表上签到。学员迟到、早退视同上班迟到、早退处理,培训签到表由人力资源部存档备查。另生产一线员工的培训由部门直接通知具体时间、地点。

(3)因紧急事宜确实不能参加培训的,须提前请假并经部门经理审批后,于开课前一天由人力资源部备查。因特殊情况不能于前一天请假者,必须及时向人力资源部申明原因。受训期间,未向人力资源部请假或请假未经批准而未参加培训,其培训缺勤一次月度考核扣减一分,依次递增。

(4)受训员工上课时须将手机关闭或设置为振动状态,以确保上课秩序。

四、发展途径

1.你在公司的个人发展表现为你个人价值的提升,不仅意味着能力提升,还包括:_______________

(1)以出色的业绩和高尚的职业操守赢得良好的职业声誉;

(2)以丰富的经历和杰出的专业水准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2.职业体系

(1)公司关注职员的职业发展,鼓励职员在公司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

(2)公司可以向职员提供两种职业发展道路:_______________

(3)专业系列道路,是指在某一个或几个相关的领域内,持续深入的发展,公司为每个领域提供了初级、中级、高级专业发展路线;

(4)职务系列道路,是指通过协调、组织团队和团队成员工作,完成团队工作目标,实现业绩的方式。

自学成才资助规定

一、资助项目及要求:_______________员工完全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的与本岗位工作相关的或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各类培训和进修项目。

二、申请和审批手续:_______________员工在培训之前须填写培训申请表,该申请经部门经理同意后送人事部审核,最后经总经理核准后作为培训完成后的资助依据。

三、资助的标准

1.员工通过培训取得相关毕业(结业)证书后,可持有效证书原件、培训费用发票向公司提出

生产工厂参观心得体会及收获 参观生产工厂心得2000字(四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优质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