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 关工委工作感言(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关工委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一、祛浮择静,尽量把心境变得淡泊一点
我始终相信,宁静致远。耳闻目睹了不少人和事,特别是组织部的经历,看到不少人阿谀奉承,阳奉阴违,为名所累,为利所倒,明明是难以把握的东西,却一再委屈自己苦苦追求,明明只是一种充满诱惑的奢望,却一厢情愿地去当理想来奋斗,足有“夸父逐日”之勇气和耐力,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搞得同事退避三舍,最终或许竹篮打水一场空;或许得此失彼,得到了权力却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或者满足了眼前的虚荣,但个性必然驱动着又要投入新一轮的追名逐利的“战斗”之中。权力是一个看似美好的肥皂泡,但总有一天它会不由你我来掌握而自行破灭。人生苦短,太多的欲望是在折磨自己,太多的杂念是在毁灭自己。因此,基于这种思想,我认为一个有良好品行的人,就应该用益公的价值观看待人生,只要是不关乎自身的核心利益,就应尽量把一切身外之物看得淡一点,看得透一点,洒脱、淡泊地过好每一天。我坚持以和谐相处为追求来待人共事,做到重情而不重利,谋事而不谋权,放任而不放纵。
二、去虚存实,尽量把工作干得精彩一点
在某种程度上说,人和商品是一样的,总需要具有使用价值,才能有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千言不如一诺,一诺不如践行。机关单位的岗位职责,决定了我们每一个干部都必须尽职尽责地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任务,同时,协调配合完成集体的重要工作。如果不把自己的份内之事做好,那就是失职;如果不能配合做好单位的重要工作,那在单位看来就是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因此,一年来,我以体现自身使用价值为追求,以务实、精效的作风,积极参加局机关的中心工作,主动谋划和务求实效地做好关工委办公室的工作,办文、办会、办事水平得到了提高。全年,撰写大型材料10篇,报刊杂志采用稿件5篇。如根据张主席在全市开展“十万五老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大行动”的思路和开展“十个一”活动、组建“十个志愿团”的总体要求,细化了“十个一”活动主要内容,确定了“十个五老志愿团”的具体名称,并提出在全市开展“十佳五老”评选,仿中央电视台年度人物评选的方式进行表彰的建议。同时,我认真写好关工委大事记,及时送递火炬杂志,协助做好关工委办公室财务工作。
三、弃伪求真,尽量把服务做得细腻一点
关工委的性质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群体。特别是作为关工委办公室的在职干部,必须以真心换取真诚,以无私换取高尚,用真情实意来服务“五老”,凝聚“五老”。我以“工作就是服务,服务就是工作”的理念来待人处事,尽量把工作做得更用情一点、更主动一点、更宽阔一点、更细腻一点,让老领导感到畅心,让基层感到暖心。为了邀请市委领导出席“十佳五老”颁奖大会,我仅在会前一天,就6次穿梭于办公室和“两办”之间,报批有关事宜,落实出席领导。为了尽量减少市关工委老领导的工作负荷,每次材料我都以严谨的作风来对待,每次调研我都以充分的准备来应对,每次活动我都以严密的方案来实施。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每次市关工委的工作部署、文件发放、会议召开、活动组织,我都通过邮件(传真)第一时间传送,并编发短信提醒;去年底,我考虑到一些基层关协接待任务重而工作经费缺的情况,建议从关协基金中拿出资金进行补助,得到领导认同并开始实施。同时,以真心来服务同事,积极主动地发挥参谋、配合、补位作用,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融洽的同事情感。
一年来,还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思想欠积极、视野欠开阔、方法欠灵活等方面。今年将努力改进,把自身的使用价值体现在推动工作的成效上。
主题关工委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以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传达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精神和省委王宪魁书记重要批示。积极落实中国关工委、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要求,贯彻落实市九届三次党代会重要精神。积极在青少年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扎实地完成各项工作,努力为开创我市改革发展新局面做出新的贡献。
一、继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践行,组织各社区、学校关工委点面结合、全面铺开,同时抓一二个试点。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以“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正面教育,开展“遵纪守法从我做起”主题读书教育活动。
201x年9月3日,国家确定的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日,要以此为契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三利用”活动(即:利用纪念日进行宣讲教育、利用教育基地进行实物教育、利用老革命进行现身教育)。组织各中小学校举行纪念活动,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
二、做好关爱弱势群体、特殊群体青少年工作
1、爱心助学做到“三不让”。进一步发挥“爱心基金会”作用,用三种形式进行募集捐款:
一是设立爱心助学月。将每年的6月份设定为爱心助学月,组织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捐款;
二是建立爱心桥。关工委作为爱心桥的桥梁和纽带,收集贫困学生和有爱心的企业信息。及时将贫困学生信息向爱心企业传递,使爱心企业与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随时资助献爱心。
三是发挥爱心志愿者作用。关工委不定期的向全市爱心志愿者发布贫困学生需求信息,爱心志愿者可捐款或把闲置的衣物、书本、文具等捐献给有需求的孩子。通过这些捐助形式真正做到“三不让”即:不让贫困生失学辍学、不让贫困生读不起书、不让大学新生入不了校门。
2、针对留守儿童的组成情况,积极开展“四关、一抚”活动。我市的农村留守生数量少,因为农村与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基本不存在农村人到外地打工的情况。绥芬河是边境对外贸易城市,主要面向的市场是俄罗斯,大部分外地的打工者来绥芬河参与对外工作,将孩子交给祖辈或亲属监护,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国外”留守儿童,对待这些孩子关工委积极开展“四关、一抚”活动。
即教育上关心、感情上关爱、生活上关怀、品德上关注、心灵上抚慰。通过此类活动,用真情浇灌那些寂寞的花蕾,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乃至心理的问题,做到让父母在外工作安心、让留守儿童在家开心、在学校有信心。
三、召开一次“三结合”教育经验交流会,促进“三结合”教育工作广泛开展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三结合”教育功能,通过校内外、家内外、课外活动使学生成长为会学习、长知识、知美丑、爱生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6月份组织开展学校、家长、社会对青少年教育成果进行交流探讨,召开“三结合”经验交流会。交流会分三个层次:
一是“家长”层。交流怎样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怎样给孩子养成好习惯、怎样给孩子生活;二是“学校”层。交流怎样做到“三教”(一教知识、二教做人、三教体育),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社区”层。交流怎样做到“三让”。怎样让孩子了解社会、怎样让孩子用爱心回报社会、怎样让孩子在社区平台上展示才能。
通过交流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理念,为学生健康成长搭桥铺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架起教育的桥梁。重点解决学校怎么培养学生这个关键,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这个基础,社会怎么提供锻炼这个平台。通过“三结合”工作,教育出全面发展可靠的接班人。
四、继续开展争做“新三好”学生活动组织全市中
关工委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 关工委工作感言(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