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红色营地心得体会 红色阵地实践感受(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创建红色营地心得体会一
一、创建思想
1、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为指导,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以提高环境意识为出发点,以深化环境教育、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为目标,通过管理和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环境保护内容,绿化班级的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素养。
2、基本原则
(1)环境教育、养成教育、素质教育相结合原则,推进素质教育,深化环境教育,增强环境意识,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的方式,促进环境保护的实践,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减少浪费,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行为习惯。促使环境教育、养成教育、素质教育同步进行。
(2)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20xx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20xx(2)常规管理、生态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原则。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契机,改进班级各项常规管理措施,并不断地改进,使更有利于环境管理,营造优美环境,有效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常规管理、生态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统筹规划,绿化管理理念,提高办学品位。
(3)继续开展“绿色家庭”系列评比活动,今年将以创建节约型家庭为主题,根据各个家庭创建的成效评选出“十佳”,参加学校组织的经验交流会。综合实践活动将以班级研究小组为单位,围绕“人与绿色”为主题,开展小调查、小课题研究活动,每学期进行两次交流活动,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小组颁发荣誉证书,为学生评选“星级少年”积累材料。
二、具体工作安排
1、德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
(1)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等阵地,宣传创建绿色班级校园的目的和意义,调动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倡议每一个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投身于创建活动。
(2)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节能意识,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用电、用纸,节约粮食。
(3)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减少污染、减少浪费,不随便乱丢废弃物,不乱到剩饭剩菜。
(4)增强环保意识,增养环境意识,指导学生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废电池,尽可能不使用一次性饭盒、筷。
(5)开展“绿色班级”“绿色家庭”等评优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全体学生的环保素养。
2、以环境教育为主题,推进素质教育。
(1)学科渗透深化环境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2)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教育学生懂得关爱自然、尊重生命。
(3)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环境调查,环保宣传和监督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内化。
3、结合校园绿化、净化、完善学校文化建设。
环境保护是一项长远而意义深刻的大事,是学校环境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将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搞好环境教育工作,教育每个孩子,影响每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为实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描写创建红色营地心得体会二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人民军队一往无前。
这是永载史册的辉煌荣耀——
91年前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的新的一页,自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
这是面向未来的强军坐标——
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21世纪中叶,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回顾光辉历程,从胜利走向胜利,靠的是“军旗永随党旗飘”的胜战密码;实现强军梦想,打赢明天的战争,离不开“红色基因代代传”的制胜法宝。
“历史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思想就永恒;传承下来了,发展就永恒。”
91年军歌嘹亮,91年浴血荣光。站在新时代强军征程的崭新起点,全军将士对“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的历史自觉愈加清晰——
坚定维护核心,铸牢忠诚之“魂”;聚焦练兵备战,砥砺血性之“气”;勠力改革强军,强化创新之“要”;从严正风肃纪,塑造作风之“形”……
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强军优势,把强军重任书写成精彩华章,踏上世界一流强军征途的人民军队,永远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忠诚于党魂不移——坚定维护核心,坚决听从指挥
华山北麓,渭河之畔,驻守着闻名全军的英雄连队——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
在这个连队,蕴藏着人民军队永不褪色、一往无前的胜战基因——
1927年9月“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在红一连亲自发展了6名党员,建立了我军第一个连队党支部,开创了我军“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由此奠基。
“红军所以艰苦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走进红一连连史馆,毛主席的重要论断在迎面的一座红色浮雕上熠熠生辉。
革命战争年代,红一连进攻当主力、阻击担重任,历经300多次战斗,堪称“百战百胜”;
和平建设时期,红一连激战长江、挺进汶川、驰援玉树、出国维和,始终一马当先;
新时代新征程,红一连迎难而上挑重担、改革大考打头阵、转型发展冲在前,成为强军标兵。
军魂融入灵魂里,战旗永随党旗飘
演习出征前,陆军某部红一连官兵面向连旗宣誓(6月20日摄)。新华社发(胡善雨摄)
“当年,毛主席在红一连创建党支部,根本的是要把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到基层、达于士兵、融入灵魂。”红一连所在旅旅政委段杰辉说,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闽西古田,群峰环抱。这座地处偏僻的南国小镇,见证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的两次重大抉择。
1929年岁末,面临生死存亡的“朱毛”红军,在这里召开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从此,工农红军脱胎换骨,成为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支旧武装的新型人民军队。
85年后,在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历史关头,习主席亲自决策和领导,人民军队重回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着眼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引领人民军队重整行装再出发。
从古田再出发,政治整训的烈焰迅速燃遍全军,淬炼提纯着人民军队的思想纯度和政治品格。
5年间,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部署,中央军委率先垂范,全军看齐紧跟,军队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增强,凝聚起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
“天下大德,莫过于忠”。忠诚,是共产党人政治品质的本质和核心,是革命军人的本色和灵魂。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没有政治上的坚不可摧,就没有军事上的所向披靡;只有闯过灵魂深处的激流险滩,才能直面未来战场的刀山火海。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
图片东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炮兵分队在西北大漠组织实弹射击演练,自行火炮进行战场机动(7月23日摄)。新华社发(周寅摄)
强军路上,一支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连队再一次成为名扬天下的时代楷模——
陆军某部“大功三连”官兵赓续“煤油灯下学毛著”优良传统,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建连之魂,领悟精髓要义,自觉照着去做,使每一名官兵始终做到心中有魂、铁心向党。
一个连队的忠诚信仰,折射出全军官兵发自内心的认同追随。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作保证。
如果把这套制度体系比作一条巨龙,军委主席负责制就是“龙头”,党委制等好比“龙身”,支部建在连上则是“龙尾”。
“有了军委主席负责制,部队就‘跑不了’,阴谋家就‘反不了’。”103岁的老红军邹衍道出了戎马一生的深刻感悟。
“国家大柄,莫重于兵。”人民军队历来强调“兵权贵一、军令归一”,这个“一”就是党的领袖、军队统帅。坚定维护核心,关乎旗帜道路方向、关乎党运国脉军魂。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意见》,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贯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全军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坚决听习主席指挥、对习主席负责、让习主席放心。
维护核心是最紧要的政治,忠诚于党是最可贵的品格。
放眼新时代的座座营盘,坚决维护权威、维护核心、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已成为全军将士最响亮的誓言、最坚定的行动,也成为广大官兵担起强军重任最重要的保证。
能打胜仗气不竭——破除和平积弊,聚力备战打仗
7月28日,备受关注的“国际军事比赛-2018”拉开帷幕。
连续5年参赛、连续两年承办比赛,中国军队对这项30多个国家、5000多名军人参赛的“军事奥林匹克”,多了几分淡定与从容——
人员抽组,以新人为主,合理搭配,不被比赛“牵着鼻子走”;比赛准备,结合年度训练任务,不搞比赛“专业户”……
着眼长远、瞄准实战,把战斗力作为根本导向,不刻意追求成绩,不唯金牌论英雄,“靶心向战”的务实理念贯穿始终。
“军人真正的赛场只有战场,真正的奖牌只有打赢。”负责赛事的军委训练管理部领导说。
有舆论评价说,国际比武,中国军队“要的不止是冠军”,他们正变得越来越开放自信!
中国参赛队员在“国际军事比赛-2018”海上登陆赛障碍赛中通过树干鹿砦(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回顾辉煌战史,中国军队的赫赫威名、中国军人的“爆棚”自信是靠一场场大仗、硬仗、恶战打出来的!
“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在抗美援朝战场,面对强大的敌人,“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喊出了直到今天依旧让人热血沸腾的“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1951年11月下旬,志愿军第20军第172团连长杨根思带领1个排坚守小高岭,连续打退美军精锐陆战第1师所部8次进攻。
在战斗的最后时刻,杨根思命令重机枪排长撤退,然后,自己抱起10公斤重的炸药包,拉响导火索,毅然决然冲向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
铁血英雄,气贯长虹。时至今日,这样的“英雄气”我们还有多少?
一支敢于直面生死的军队,绝不会对松懈麻痹“讳疾忌医”。
长期相对和平环境,对军队是一种严峻考验。多年没有打仗,使有些官兵不同程度患上了“和平病”。
思想的锈蚀比枪炮的锈蚀更可怕,和平积弊是练兵备战的头号天敌。
“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
这是胜战之问,更是时代考问。
在习主席引领推动下,人民军队迎来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提高打赢能力的春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加强练兵备战,有效遂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使命开启新征程。
2018年1月3日,习主席亲自出席中央军委首次统一组织的全军开训动员,号令全军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提高打赢能力……
党的领袖、军队统帅的政治动员和时代号令,凝聚起强军打赢的磅礴力量,全军上下聚焦主责主业抓备战,大力开展和平积弊大起底大扫除,展开一幅重心在战、气象更新的壮阔画卷——
陆军第82集团军某特战旅组织伞降训练(4月9日摄)。新华社发(闫星星摄)
陆军组织新型作战力量大比武,高标准打造跨区基地化训练“升级版”;
海军三大舰队砺兵大洋,创下参演兵力最多、训练要素最全、攻防难度最大等多项纪录;
空军构建起以“红剑”体系对抗、“蓝盾”防空反导、“金头盔”自由空战、“金飞镖”突防突击4个实战化训练品牌为牵引的训练新格局;
火箭军组织导弹基地全型号连续发射、整旅导弹火力突击,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进一步提高;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演习演练,突出体现全系统全要素参与、战略战役力量全覆盖、陆海空天网电全维展开……
“历史上人民军队的赫赫威名是靠真刀真枪打出来的。”中国第一蓝军旅旅长满广志感慨地说,强军路上,我们“钢”多了,从先辈身上传下来的“气”也永远不会少。
改革创新步不停——勠力改革强军,勇于创新发展
2015驻足感叹:“当时要是过不去就危险了……”
这是历史的隐喻,更是现实的警醒。
就像80多年前红军长征路上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新时代的新长征路上,还有多少“雪山”“草地”要跨越?还有多少“大渡河”“腊子口”要突破?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2020年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还是改革开放40周年。
如果说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那么,改革强军则全面重塑了人民军队。
“强大脑”,解决体制性障碍;“壮筋骨”,解决结构性矛盾;“增活力”,解决政策性问题。
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先后成立;调整组建五大战区,“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渐次展开;组织修订现役军官法,推进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优化军兵种比例,充实作战部队……
大开大合,大破大立,不仅“动棋子”,而且“动棋盘”“动棋规”。几年来,渐次落地的改革措施,从“脖子以上”的重构开始,向“脖子以下”的变革迈进。
番号改了、臂章换了、人员动了、驻地变了……
人民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发生历史性变革,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更加精干合理,政策制度日益配套完善,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有外国媒体评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彻底、最重要的一次军事改革,“解放军将变得更有效、更具战斗力和更精悍”。
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实兵实弹演练中,利用无人机对“敌”进行侦察(5月17日摄)。新华社发(黄海摄)
“跨越”“红剑”“砺剑”“卫士”,从苍茫大地到碧海蓝天,数百场旅团规模以上实兵演习轮番上演。
改革,让一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改革,让一切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源泉充分涌流。
“短短几年间,人民军队涅槃重生、焕然一新。”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贺龙元帅之女贺晓明说。
“在我们这支军队的血液里,一直流淌着与时俱进、变革图强的创新基因。”在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王传宝看来,人民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一路走来,改革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立一整套建军原则制度,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精兵简政,解放战争时期组建五大野战军,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调整体制编制。“边战边改、边建边改、愈改愈强是我们的宝贵经验。”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世界军事革命浪潮汹涌澎湃,作战领域、作战样式和战争形态发生深刻变化,继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之后,智能化战争呼之欲出。
正如军事专家所指出的:“为了打赢明天的战争,就必须设计和打造后天的军队。”
盛夏时节,在陆军新型作战力量比武赛场,“特战奇兵”“侦察奇兵”“信保奇兵”“陆军突击奇兵”……一场场精彩对抗火热进行。
作为新型作战力量部队的“领头羊”,陆军第80集团军某特战旅政委武仲良懂得,番号改了、臂章换了,不等于战斗力提升了,从“瘦身”到“强体”,从“合编”到“合力”,改革后的攻坚,不比改革前轻松。
帅者先,则卒必勇。武仲良和班子成员达成共识:空中第一跳、水下第一潜、陆上第一枪,班子成员必须打头阵、作示范。
“新型作战力量是战斗力新的增长点。”武仲良说,“改革攻坚,不能胳膊上挂了新牌子,心里还守着旧摊子。要知道,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敌人知道!”
图片
武警福
创建红色营地心得体会 红色阵地实践感受(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