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验与规律心得体会 教育教学经验感悟心得(2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教育经验与规律心得体会一
一、以身示教,胜于言传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
首先,家长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孩子礼貌待人、规律生活、博览群书、认真学习的表现,与家长的言行举止密不可分。父母不经意的错误举动,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教育好孩子,要先从父母做起。我和他母亲平时十分注意言谈举止,说话时总要相互礼貌对待;在对待长辈上,我们首先做到关心孝敬,时常全家回去看望老人。有时外人很不解,说:“你们家里人说话怎么跟对客人似的,递个东西还不忘说声谢谢,打个电话最后还要说再见?”其实这就是一种教育。张悦就是在家庭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其次,家庭成员应当彼此尊重和信任,相互关心和支持,这样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孩子小的时候,依赖性较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及时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则显得非常重要。张悦的童年时代,作为父亲,我要求他把每天发生的事情和我聊聊,希望能够分享他的快乐、化解他的苦闷。久而久之,他就养成有什么事情和我说说的习惯。上初中后,尽管张悦住校,周末回家仍不忘和我聊聊一周来发生的事情。这样我能及时了解孩子的状态,在谈笑间对他进行正确引导,使他能够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每一天。
二、教育孩子要特别注重品德教育
家长只关注孩子学习的效果,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效果,比如作业完成了没有,考了多少分,很少考虑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尽管孩子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但是孩子的人格发展会不平衡,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学习要求特
别严格,然而对于孩子其他的事情不做要求,甚至是代替孩子来做,有的家长连孩子正常的生活自理事情也包办了,所以,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弱,抗挫折能力也非常低。有的孩子还会因此形成情感冷漠,内向孤僻的性格特点,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容易出问题。我们家首先重视孩子的品德的形成,从尊重父母开始,知道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使孩子的思想得到均衡发展。另外我十分注意为他选取阅读书籍和观看的电视节目,从小为他树立榜样,让他多读史书,学习古代英雄伟人身上的优点。多读中国古代百家著作,从小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从那时开始。他涉猎了很多领域的书籍。从这些书籍中吸收了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他的思想日趋成熟,眼界越来越开阔,知识和情感越来越丰富。这一切,为他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
我们的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对孩子寄以无限希望。我们家对孩子的希望略高于孩子现有水平,但又是孩子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的心理处于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在小学我们注重孩子的文学修养,希望孩子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就行。到中学希望孩子多读书,了解中国的文化,在本民族浩瀚文化里吸取营养。到了高中,在搞好文化课学习的同时,我开始要求他关注社会,关心周围的人们。同时也让他注意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为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形成了高尚的人生观。
四、巧设意境,不失时机地进行情感教育
父母要做问题的发现者和讲解员,及时进行爱的传递,让爱从小在孩子心中萌芽,成长。给孩子讲的故事、阅读的书籍也是选择那些关心他人、感激他人帮助的书籍,在无形中培养孩子爱心和感恩的思想。我和他的母亲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达成的麸识:对待孩子最需注意的就是不能溺爱。说实话,作为家长有时真想帮孩子把事情都做了,但我相信一点:宁肯别人说我是一个蛮横的家长,也不能让别人说我的孩子是一个不懂事的人,为了让他孝敬,我从他小时开始便对他进行严格的教导:对
教育经验与规律心得体会 教育教学经验感悟心得(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