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刑事勘查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 刑事技术现场勘察工作总结(6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讲解刑事勘查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唐开元十三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别名。
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043平方公里;总人口480多万,其中城区人口116万。“因州北有福山”,故名福州,又因九百多年前就遍植榕树,“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的美称。现辖鼓楼、台江、仓山、马尾、晋安五个区和福清、闽侯、罗源、连江、长乐、平潭、闽清、永泰等二市六县。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畲、满、苗、回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福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绿树长青,属暖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6℃,最冷一月平均气温为10.5℃,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8.6℃,年均降水量1342.5毫米。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市区内有闻名全国的温泉。
各位团友,今天我讲解的内容是福州明清时期古建筑瑰宝----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主要标志,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近代诗人陈衍诗云:“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这大约就是“三坊七巷”的由来。
三坊七巷的民风民俗也是福州民风民俗的代表,许多节俗活动中心常集中在三坊七巷,它包括民间信仰、岁时节庆活动、建筑物中的民俗等。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难得渡,等妹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几时返?”这是唐朝观察使常衮作的一首民谣。它曾给居住在三坊七巷的几代百姓带来多少童年的回忆。直到现在,特别是老一辈人听到这首琅琅上口的民谣仍激动不已。
三坊七巷,以她近三百座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物闻名于世。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了古朴而富有特色的传统风貌,引起了国内外许多文物考古专家的广泛兴趣,成为游客前来福州的必到之处。可以说,她是“全国少见,江南仅有”。而老家在福州的海外游子,三坊七巷是他们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故园乡土。
“三坊七巷”的路,绝对是小路,也许几百年来就是这样小,小得只能并排走两顶轿子吧!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路不在大,有人则名。就是从这样的小巷里,历代走出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他们走出幽深的坊巷,走向八闽大地,走向五湖四海,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他们为“三坊七巷”增光,“三坊七巷”也为有他们而骄傲。
三坊七巷的古建筑风貌主要表现在:石板深巷,青瓦粉墙,各式精雕细刻的门罩,风火墙式的多进院落,从高处府视犹如海上层层波浪,那此起彼落的万倾波涛既无比壮观又震撼人心。
三坊七巷不仅以她的古建筑闻名于世,她还代表了福州人重教育,好读书的优良传统,科举之盛,在全国也属罕见。南宋著名学者,被称为与朱熹、张轼齐名的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在福州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路逢十客九青矜,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这首诗也是三坊七巷的生动写照,说明了福州读书人之多,以及深夜苦读的生动景象。
“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的的见证;“三坊七巷”是闽江流域人民智慧的结晶;“三坊七巷”更是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它记录了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立国的史实,记录了宋末端宗南明隆武皇帝在福州称帝的经历。它吹洒着辛亥革命的风雨,传播着北京“五四”运动在福州的影响。这些坊巷内曾经居住过上百名高官显贵、学者名流,唐著名学者黄璞,宋理学家陈襄、晚唐诗人陈烈、状元郑性之、明抗倭名将张经、清巡抚沈葆桢、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等等都曾在三坊七巷居住过,还有黄花岗著名烈士林觉民。说到林觉民我们不能不提到他的《与妻书》。林觉民牺
2022讲解刑事勘查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做讲解员已经10年了。虽然对讲解工作没有多少经验,但对讲解工作还是有颇多的体会和感触。
在我看来,讲解工作是讲解员与观众通过讲解语言而发生的情感交流。讲解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解员既应该是一位口才良好的演说家,又应该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专家、一位造诣深厚的艺术家。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接待讲解当中,不但有工作热情和很强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培养好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对游客热情、大方、得体,始终以一个合格讲解员的身份为广大游客服务。
事实上,讲解工作最主要的是讲解过程。而讲解过程实际上就是讲解员与观众交流情感传递知识的过程。在讲解中运用语言的交际功能架起沟通的桥梁,建立起讲解员与观众的融洽关系,以此来增强相互间的信赖和友谊。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礼仪之邦”,有着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有着宽广的胸怀。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使用普通话给游客讲解,既能展现中华民族汉语言的精华,也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文明。一句充满热情和真诚的“您好,欢迎”,会使游客感到格外亲切,对讲解员产生信任,从而为顺利地进行讲解创造良好的氛围。然而,如何针对不同的游客进行讲解呢?
游客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年龄性别、不同的兴趣爱好。我们的讲解工作要区别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不能千篇一律。比如美国人性格外向、开放,崇尚自由,富有幽默感,在讲解中可多使用一些风趣的语言;英国人性格内向,尊崇绅士风度,在讲解中应注意言谈庄重、严谨;对于度假性的旅游团,就应侧重某个方面进行讲解,使他们能轻松愉快。对职业基本相同的专业性旅游团,就要在讲解中侧重介绍与他们专业有关的内容。
我在几年的工作中了解到,有的游客只是慕名而来,他们认为此地名气很大,而更多的内容就不一定知道了;而有的游客已经读了很多相关资料,对此地有了多方面的了解。但是不管游客对此认识是深是浅,在组织他们参观时,都应当对此地做一简明扼要的说明之后,再让他们详尽地了解其他细节;在此过程中,要在关键的地方或者他们感兴趣的地方作详细的解说,解答游客的疑问,使他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游客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很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因此,在讲解中要清楚他们的兴趣所在,掌握他们的情绪反应,善于顺着他们的意愿去讲解是十分重要的。每当我讲解的内容是他们喜欢听的,就会发现他们听得很专注。如果我讲的内容不合他们的胃口,就会看到他们东张西望地闲谈、掉队,这时我就转变话题,顺着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细节进行讲解,效果往往会很好。一些游客在对某个细节感兴趣时,都会好奇地望着我们讲解员,露出新奇、疑惑不解的神情。可能当时并没有人发问或者只有一两个人提出疑问,但他们中的多数人希望讲解员能预以解释,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但要注意不能把预先准备的讲解词呆板地背诵给他们听。
另外,在讲解时,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情境,主动地向游客提出问题和要求,以引导游客的注意力,这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钓胃口”、“造悬念”的讲解方法。这样做可以使游客由被动听讲解变成主动地探索,激起他们欲知其事究竟的强烈愿望,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可以使讲解过程生动、活泼,从而融洽讲解员与游客的关系。比如我们在讲解148号洞窟时,就可以指着涅盘佛前面的监测器问他们这个装置放在这儿的用途,游客马上就会对此问题感兴趣,他们走进去看,经过辨认,有的说是麦克风、有的说是灯、有的干脆说不知道,在众说不一的纷纷议论声中,游客都不约而同地围到我的身边,请我给他们说明。在众多求知的眼光中,我给他们讲这是检测空气温度的……
游客通常对画面都感觉比较生疏,所以在讲解中要借助他们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引导他们去理解。特别是外国游客来到中国,身处异国他乡,一切都感到陌生,如果能把眼前的景物画面同他们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他们就会易于理解,而且倍感亲切。例如我们带领欧美游客参观大佛时,就可以将它与他们曾经看过的大佛联系起来,从佛像的高度、用材以及艺术风格和造型手法进行对比说明,从而衬托出眼前这身大佛的特色。又如,对很多从兰州沿河西走廊过来的游客,讲解就可以联系他们参观过的张掖卧佛寺的大睡佛等进行对比介绍,使他们对中国的雕塑艺术造诣有更深的了解。许多欧美游客,对中国的古老文明比较陌生,讲解时就要联系他们熟悉的事物来帮助他们理解。在讲解上还可利用国内外游客对大人物的行踪的好奇心理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参观讲解莫高窟时,可以给游客介绍我国的领导人都来此参观、视察过。这样将莫高窟和游客熟悉的名人相联系,由于名人效应,游客便觉得游览莫高窟很有价值,也增加了他们的游览兴趣。我们在讲解中还可联系一些与游客所在国家有直接关系的动物、植物来增加他们的亲切感,同时也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等等。
2022讲解刑事勘查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湖北大学旅行社的导游员小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并有所收获。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湖北省博物馆,徜徉于历史的长河中,看荆楚风云,听古曲清音,与古人对话。
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武昌东湖之滨,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是我国十大博物馆之一,同时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览历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
首先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下湖北省博物馆的历史,他筹建于1953年,“前身”是建国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学馆,1953年3月16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科学馆的基础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并与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1957年正式成立省博物馆。1963年1月正式更名为湖北省博物馆。
他拥有着属于湖北独特的文化特色,大家知道我们武汉市楚文化的故乡,所以该馆建筑具浓郁楚风,呈一主两翼、中轴对称。馆舍由编钟馆、楚文化馆、综合陈列楼组成,这三个馆分别是在99年、20xx年和20xx年对外开放的。
省博共收藏文物约70万件,四大镇馆之宝为: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可是由于今天时间的关系我们就只能重点游览被称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剑。好,说话间我们现在来到的展有越王勾践剑的楚文化馆。请大家跟紧我的脚步。
楚文化馆作为湖北省博物馆展馆的一翼,于20xx年12月建成开馆。楚,既是国名,又是族名。楚国在公元前220xx年被秦国灭掉,立国约有八百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湖北发掘了五千余座楚墓,出土的大量文物展现了楚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楚文化作为先秦时期的一个区域文化,独具一格、自成一体、博大精深,是构成先秦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展览分为八个部分,集中地展出湖北地区出土的楚文物精华,力求全面展示楚文化的辉煌。 那么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该剑于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望山1号楚墓。剑全长5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型挺拔、庄重,制作精良考究,保存完好如新,剑身上面满饰黑色菱形暗纹,剑格的一面由绿松石镶嵌,组成美丽的图案,另一面则镶嵌着蓝色琉璃,整个装饰显得典雅、华贵。靠近剑格处有两行错金鸟篆铭文,内容为“越王鸠浅自乍用剑” 。“鸠浅”就是“勾践”,这八字铭文准确无误地标明了剑主人的身份和名字,使我们知道面对的是一件名副其实的稀世珍宝。越王勾践剑出土时插在木质剑鞘里,出鞘时寒光闪闪,耀人眼目,剑刃薄而锋利,令人赞叹不已。平时我们只是在电视里看到闪着寒光的剑,今天大家可以一饱眼福了。
经现代仪器分析测定,勾践剑为青铜铸造,其主要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剑脊的含铜量高,剑因此而具有较强的硬度,剑刃含锡量高,剑因此而更为锋利。越王勾践剑是一把采用复合金属铸造工艺制作的青铜剑。复合金属铸造工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合金冶炼技术方面的重要创造,其工艺过程大致是先浇铸含铜量高的剑脊,然后再浇铸含锡量高的剑刃。大家知道铜的熔点高于锡,按熔点高低依次浇铸,既不会使先浇铸部分熔掉,又可将两部分复合为一体,使剑刚柔相济,既坚韧有加又锋利无比。也许大家在见到越王勾践剑之前,就已听说此剑削铁如泥,这并非夸张之说。虽然我们现在不能用这件国宝去削铁,但我们在稿纸上测试时,惊奇的发现提剑轻轻一划,便有数十张纸破开,真可谓名不虚传,不愧为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杰作。
越王勾践剑作为建国以来湖北省出土的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其当之无愧的原因,不仅在于剑本身所具有的精美绝伦的工艺价值,还由于剑主人曾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段显赫的经历,那便是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勾践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在位期间,正值个诸侯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春秋晚期。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多年彼此征伐,互攻不休。越国当时在楚国的帮助下迅速的强大起来。越王勾践曾经战胜吴军,吴王阖闾受伤而死。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立志为父报仇。公元前496年,吴王夫差率精兵攻打越国大获全胜,使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被吴王扣押了三年。越王勾践在忍受了三年的屈辱生活后回到越国,在大臣范蠡、文种的辅佐下,卧薪尝胆、励志图强,用艰苦的生活磨练自己的意志。每天夜里,他睡在柴堆上,意志消沉时,就尝一尝苦胆以激励自己,经过十年忍辱负重、十年韬光养晦,终于使越国由弱转强。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率精兵灭了吴国,迫使吴王夫差以剑自刎,并进而成就了越国霸业。
他发奋图强的精神经过两千多年来许许多多仁人志士的继承和发扬已经汇入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宝库。
越王勾践剑,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越王青铜兵器中唯一一件与勾践有关的文物。它的出土曾引起我国文物、考古、历史界的广泛关注。在对越王勾践剑的深入研究中,出现了有关越王勾践剑的两大难解之谜。
越王勾践剑的第一个难解之谜是,地处长江下游的越国国君勾践的自用剑,为什么没有留存于越国故地,却出土于千里之外的楚国贵族墓葬中?相信大家在参观的过程中就已经有所察觉并有此疑问。一部分学者认为,这柄珍贵的青铜剑是在楚国灭亡越国的战争中,被楚国国君缴获作为战利品而流入楚国贵族之手的。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江陵望山1号墓的年代在楚灭越之前,因此,勾践剑不可能是战利品,而更可能是楚、越联姻的礼品。据史书记载,越王勾践的女儿确实是楚昭王的宠姬,勾践剑也有可能是作为嫁妆入楚的。两种观点,谁更符合实际目前尚无定论。
越王勾践剑的第二个难解之谜是千年不锈之谜。它埋入地下两千四百多年为何不生锈?根据现代科学测定,剑的表面大部分地方含有不同程度的硫化铜。硫化铜可以防锈。因此,有的专家认为,当时人们已掌握了运用硫化铜进行表面防锈处理的先进工艺,这是越王勾践剑之所以千年不锈的根本原因。但持不同意见的学者却认为,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真正原因在于其特殊的密封条件,并且浸泡于酸、缄适度的中性水中。专家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孰是孰非?又是一个难解之谜。
越王勾践剑以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工艺价值,无可辩驳地展示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1973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越王勾践剑曾作为首批文化使者东渡扶桑,赴日本展出。展出期间引起了日本国内巨大的轰动。当时担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先生,对这件中国文物珍品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给予高度评价。日本《朝日新闻》社除广泛宣传报道外,还特意要求复制了一件,陈放于该社陈列室中,作为永久的收藏。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老先生在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时见到这件文物珍品后,感慨万分,曾赋诗一首:
越王勾践破吴剑,专赖民工字错金。
银缕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
两千四百年前,我们祖先用智慧、血汗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古代文明。作为今人的我们,应该继承先人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再创造出新世纪的现代文化,向世人证明中国无愧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
好了,朋友们,湖北省博物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这次历史之旅能在您的心里留下深深的震撼,也希望不久以后能等到大家的再次来临。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虚此行!
2022讲解刑事勘查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朋友们:
下午好!现在我们来到上海黄浦江畔的外滩,首先,我对各位的参观游览外滩表示欢迎,并预祝各位旅游愉快。
外滩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像征,是上海历史的凝聚。他集中体现了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特点。又能体现出上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外滩景区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风景区,又是西方古典风情与中国现代风情相得益彰的风景区,也是中国近代文化与现在文化交相辉映的风景区。
外滩位于上海母亲河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与东方明珠景区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桥,南至新开河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地区全长约1800多米地形呈新月形。在它西面有北京东路南京东路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延安东路金陵东路等几条各具特色的重要道路,它们是建设和发展外滩景区的重要支架。
外滩原是在上海城厢外,东北面的沿江滩地。旧时俗称:黄浦滩。1843上海开阜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这一地区,于1845年以上海道台颁布的所谓〈上海土地章程〉为依据划定外滩在内的800亩土地为英租界。1849年法国也在英租界的南面划定亩土地为法租界。随后两国沿江开筑道路,称黄浦路,黄浦滩路。120xx年后也就是1945年,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才改名为中山东一路。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沿江修筑起了二十多栋巍峨参差,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并在此地区开设了110多家银行等经融机构,使之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经济中心。百年沧桑,上海政府于1992-1993年间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将原来的马路扩建成十车道的宽阔道路,并在北面建起来造型独特的吴淞路闸桥以此减轻外白渡桥的重负。随后又建起了延安东路高架,使该地区的交通更为通畅,更展现了国际化大都市的强劲活力。沿江则修建起防汛墙和绿色长廊,各类雕塑和建筑小品坐落其间更使得外滩诗情画意。站在黄浦江边的观景台上,江风拂面,江面波涛粼粼,百舸争流,江上海鸥高低飞翔,可一览大城市港口的绚丽风光。隔江而立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耸入云宵,国际会议中心造型优美,金茂大厦,中银大厦等跨世纪的摩天大楼更是欲与天工试比高,以及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宏伟的气魄更使外滩借得美景。
亲爱的游客们想必大家在此时已经很想一览外滩的壮丽风光了吧,那下面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浏览外滩风景区。
亲爱的游客门,现在我们站在外滩的观景台上,西面就是著名的: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北面可以看到绿树成阴的绿色长廊,黄浦公园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也在北面。隔江眺望则能看到陆家嘴经融区的摩天大楼建筑群。下面我将重点给大家讲解世界著名的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
大家可以看到从延安东路高架下来一直到北面的外白渡桥,在中山东一路的西面成一字排开的20多栋西方古典风格的建筑,他们构成为了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这些上海的近代经典建筑源于西方的古典建筑,所以要想了解它们则要把它们和西方的传统建筑联系起来,在比较中了解他们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和功能。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凭借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别是历代中西方文化以及南北地域文化不断交流融合所造就成的深厚文化底蕴,让上海迅速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突出的经济文化中心。使上海成为当时世界建筑大师们竞相表现自身价值,展示自己不风身手的大舞台。其时大量外国建筑师的登陆,先期留学欧美的中国建筑师的回归,给上海带了西方先进的建筑理念和技术,当然也使得当时建造成的上海近代建筑渗透了西方建筑的影响。所以当时上海的近代建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留下了一大批价值连城的文化遗产。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城市能像上海一样拥有如此规模庞大。精美,技术精湛的近代建筑群。其中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就是上海最为集中的近代建筑群。
好了,各位朋友,整个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外滩的讲解到此就结束了。希望能给各位留下美好的回忆。
2022讲解刑事勘查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匆匆而过。一个月里在队领导及班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和工作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现将我一个月来的工作、纪律等情况作以回顾和总结。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我园非常重视全园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月通过全园职工大会、演讲比赛、开展党课学习等等形式指导我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党的基层群众路线建设以及四风建设,我按照园里队里的要求仔细体会了以上这些学习内容的内涵和本质思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七月份我园又开展了以安全文化建设为主题的演讲教育活动,增强了我的安全意识,为之后的旅游旺季的安全保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月中旬队党委组织全队党员参观了平津战役纪念馆,感怀革命先烈,并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牢记入党誓词。
二、在劳动纪律方面:
我园对所有职工都有着严格的劳动纪律约束,我园的所有工作人员也都有着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的良好传统,我严格按照我园的各项劳动纪律以及讲解员的岗位职责来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我深知讲解员是我园的对外开放的窗口,我从自身做起,在日常工作中,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热情面对游客,对待游客热情,有礼貌,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更好地为游客服务,也使我懂得了只有良好的纪律保证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三、在讲解工作方面:
自己作为一名讲解员,通过一个月多的讲解实践,深刻体会到了讲解工作的对于一个公园的重要性,讲解工作是讲解员与游客通过讲解语言而发生的情感交流,讲解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解员既应该是一位口才良好的演说家,又应该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专家,一位造诣深厚的艺术家。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接待讲解当中,不但有工作热情和很强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里素质,做到对游客热情、大方、得体,使我们讲解员真正能成为公园和游客的桥梁。
本月我在做北岸景区讲解工作的同时对琼华岛景区的讲解词也进行反复琢磨,并且在有机会去到琼华岛队精品游班学习3个月,极大的丰富了我的带团经验,从最初的胆怯到了后来的从容面对,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大的提高!
以上几点就是我对本月工作的总结与回顾,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展望明天,10月即将过去,11月即将来临。新的一个月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在11月中我将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将以更加崭新的面貌,更加优质的服务让每一位光临我们公园的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022讲解刑事勘查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古城宽阔的护城河碧波荡漾,环绕全城。城南河面较宽,南北500多米,东西1300多米,水下叠压着汉朝与唐朝的睢阳故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旧址。
古城南门外东侧,便是著名的应天书院,它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并称北宋四大书院。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应天书院求学,家境贫寒的范仲淹“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终成大器后,范仲淹把家安在了商丘,他的母亲病逝后,他在家居丧,当时的应天府知府晏殊请他到书院任教,一时间“从学者不远千里而至”应天书院由此名声更盛。
这座书院还培育出了被誉为“清初文章第一家”的侯方域。今人对这位侯先生未免感到陌生,但提起清代著名戏剧《桃花扇》这部孔尚任所著的传世名作,知道的人应该很多,但对其内容能说出来的人又屈指可数了。侯方域便是这部名戏的主人公之一。侯方域,河南归德府人士。他的祖父曾担任太常寺卿,父亲是户部尚书,叔父担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崇祯末年,大明王朝风雨飘摇,22岁的侯方域到南京应试,当时他的文名已经很盛,又是世家子弟,积极参加复社的活动,与陈贞慧等人被誉为“匡扶天下正义”的四公子,年纪轻轻,便名满天下。更是与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有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而位于古城内壮悔堂就是侯方域的故居。
好了,商丘古城的讲解到此结束了,接下来的时间大家自由活动,12点我们在景区停车场集合,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我的手机号和我们的车牌号码豫a12345,拿好随身物品,注意安全,谢谢大家。
<><>
商丘,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她地处河南的最东端,豫、鲁、苏、皖四省的结合部,是河南的东大门,也是距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较近的一座城市,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辖6县2区1市,面积10704平方公里,人口800万。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亚欧大陆桥----陇海铁路和中国最长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在此相交,北京至珠海的105国道与天水至连云港的310国道在此交汇,形成了双十字交通枢纽。这里地理、区位、交通优势在我国名列前茅,屈指可数。所以不难相信,商丘这个古老文明而今又披上新装的城市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商丘历史悠久、文化灿烂,4000多年的文明史,为商丘留下了灿若繁星的历史人文景观:商丘古城保存完好,城内以“八卦”图形排列,堪称古代建筑艺术瑰宝。商丘是至圣先祖孔子的祖居地,文哲大师庄子的故里,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这里有距今4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第一座天文台----阏伯台也称火神台;1996年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永城芒砀山汉墓群;有被世人誉为“敦煌前的敦煌”的汉墓画和堪称世界之最的石室墓;还有火祖纪念地----燧人氏陵;唐朝爱国将领张巡的殉难地----张巡祠;北宋时期全国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桃花扇的主人公侯方域著书之所-----壮悔堂等等。共有国家级保护单位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现代革命胜迹20多处,馆藏文物1万多件。
讲解刑事勘查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 刑事技术现场勘察工作总结(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