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格式标准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 公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公文格式标准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居中排印,用4号仿宋体字)
__函?20__?_号
关于_______的函(红色反线下空2行,居 中排印,用2号小标宋体字) ____(主送机关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标注,用3号仿宋体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页无正文)[文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尽量避免出现“此页无正文”的情况。确需在文件页面上标注“此页无正文”,只能限于文件的正文与文件的生效标识(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不能同处在一个页面上而出现分离状况时,在下一空白页第1行顶格标注“此页无正文”,并用圆括号括起]
(发文机关署名在此页无正文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
_________
20__年_月_日
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全称,位于发文机关署名右下方低2个字,且“日”字右空2个字,用3号仿宋体字。凡标明主送机关的公文需加盖印章)
2022公文格式标准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1.1幅面尺寸
公文用纸采用a4型纸。
1.2版面
1.2.1页边与版心尺寸
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
1.2.2字体和字号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1.2.3行数和字数
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1.2.4文字的颜色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文字的颜色均为黑色。
2.1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
标准将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
页码位于版心外。
2.2版头
2.2.1份号
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2.2.2密级和保密期限
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2.2.3紧急程度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2.2.4发文机关标志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
联合行文时,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2.2.5发文字号
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
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2.2.6签发人
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
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
2.2.7版头中的分隔线
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居中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
2.3主体
2.3.1标题
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2.3.2主送机关
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当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标注方法见3.4.2。
2.3.3正文
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2.3.4附件说明
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2.3.5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2.3.5.1加盖印章的公文
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2.3.5.2不加盖印章的公文
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2.3.5.3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加盖签发人签名章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二行右空四字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签名章左空二字标注签发人职务,以签名章为准上下居中排布。在签发人签名章下空一行右空四字编排成文日期。
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其余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依次向下编排,与主办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上下对齐;每行只编排一个机关的签发人职务、签名章;签发人职务应当标注全称。
签名章一般用红色。
2.3.5.4成文日期中的数字
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2.3.6附注
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2.3.7附件
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
2.4版记
2.4.1版记中的分隔线
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分隔线和末条分隔线用粗线(推荐高度为0.35mm),中间的分隔线用细线(推荐高度为0.25mm)。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中第一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公文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
2.4.2抄送机关
如有抄送机关,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
如需把主送机关移至版记,除将“抄送”二字改为“主送”外,编排方法同抄送机关。既有主送机关又有抄送机关时,应当将主送机关置于抄送机关之上一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2.4.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后加“印发”二字。
版记中如有其他要素,应当将其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一条细分隔线隔开。
2.5页码
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2022公文格式标准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20年第26号公告中批准《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归档规范》将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归档的总则、归档流程、归档元数据、归档数据组织和归档格式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电子公文系统产生的电子公文的归档和处理。其他机关和企业事业位的电子公文的归档和处理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894—2016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da/t22—2015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da/t70—2018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电子公文eletronicofficialdocument
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盘、光盘等媒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公文。【gb/t33476.1—2016.定义3.1】
3.2电子档案electronicrecord
具有凭证、查考和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公文及相关信息。
注∶改写da/t58—2014,定义2.2。
3.3归档archiving
将具有保存价值且办理完毕的电子公文及相关信息经收集、整理并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3.4元数据mnetadata
描述电子公文或电子档案的内容、背景、结构及其管理过程的数据。
注∶改写gb/t18894—2016,定义3.3。
3.5数字对象digitalobject
通过计算机呈现的对象,比如由特定的系统或软件应用程序生成的文件。
注∶改写gb/t34840.2—2017.定义3.11。
3.6内容数据contentdata
电子公文或电子档案中包含的数字对象。
注∶改写iso14721;2012,定义1.7.2。
3.7数据组织dataorganization
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式对数据进行归并、存储、处理的过程。
3.8开放式版式文档openfixedlayoutdocument
独立于软件,硬件、操作系统、输出设备的版式文档格式。
【gb/t33190—2016,定义3.2】
3.9信息包informationpackuge
由内容数据和相关保存描述信息构成的信息整体。
注:改写da/t58—2014,定义2.8。
3.10归档信息包archivingsubmissioninformationpackage
电子公文形成或办理部门在归档时按照要求对电子公文及相关信息进行组织并向档案部门提交的信息包。
3.11封装encapsulation
将电子公文或电子档案及其元数据作为一个整体按指定结构打包的过程。
注:改写da/t58—2014,定义3.12。
3.12数字对象标识electronicfileidentifier
一份电子档案中每个文件的编号。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ofd∶开放式版式文档(openfixedlayoutdocument)
xmi ∶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ianguage)
5总则
5.1开展电子公文归档工作应遵循保留形成原貌,保持有机联系、保证长期可用的原则。
5.2电子公文归档过程中发生责权交接、数据格式转变等重大变化时应形成并留存其变化记录。
5.3电子公文归档时应要求归档信息包中不包含非开放的压缩、加密、签名、印章、时间戳等技术措施,以减少技术依赖性。
5.4电子公文收集、整理,移交工作应由电子公文形成或办理部门完成,档案部门负责档案接收并对整个归档过程子以必要的业务指导。
5.5电子公文拟制或办理时应确定是否需要归档,归档工作宜采用随办随归方式,向档案部门移交时间最迟不超过电子公文整理完成后的次年6月。
5.6党政机关依据《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要求制定电子公文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6电子公文归档流程
6.1总体流程
电子公文归档过程从电子公文形成或办理部门产生电子公文开始到档案部门接收归档信息包结束。整个过程可分为文件收集、文件整理、文件移交、档案接收4个环节,共12个步骤,即捕获、录人,转换、组件、编号、封装、移交检测、移交登记、提交、接收检测、接收登记、接收确认。
6.2文件收集
按照电子公文归档范围的要求,完成电子公文及其元数据的收集,收集宜采用自动捕获方式,在无法自动捕获的情况下也可手工录人。文件收集的步骤如下∶
a)捕获∶在电子公文形成和办理过程中应随时捕获拟归档电子公文;电子公文元数据应与电子公文内容数据一起捕获;捕获的电子公文及元数据应齐全、完整,保持电子公文之间的有机联系;电子公文内容数据应与其形成时保持一致。
b)录入∶对于部分未进入电子公文系统进行流转的文件,可通过文件扫描并著录元数据.电子公文上传挂接,脱机数据包导入等方式完成电子公文的收集。电子公文元数据著录应满足第7章的要求。
c)转换 ∶电子公文捕
公文格式标准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 公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