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玩教具制作心得体会及收获 数学玩教具制作心得体会及收获怎么写(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数学玩教具制作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1、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能说出总数的能力。
2、引导幼儿按量匹配,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
1、磁性教具(1只熊猫、两只鸡、3头猪、4只猫、5只兔)1——5的点卡;春天背景图一幅。
2、学具(圆点卡人手一套,每张桌上动物数群若干。)
春天到了,阳光明媚,百花争艳,绿油油的草地上有谁在玩呢?(出示小动物)。
二.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的能力。
1.引导幼儿按物规类。
每种动物来了多少呢?怎样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呢?(将相同的的动物放在一起)。
2、请幼儿看动物数量举相应的圆点。
小动物玩的可高兴了,它们还要唱歌跳舞呢?我们也和小动物一起跳舞吧!
1、边唱歌边表演。
2、听数量做动作(如:小兔跳两次、小熊走4步、大肥猪3步、小鸡叫5声)。
3、看圆点做动作。(看娃娃身上的圆点做动作)(如:扭扭身子、踢踢腿、点点头)
4、看动物群送相应数量的食物。(如:摘苹果、抱西瓜、捉虫子等)
天黑了,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该如何让它排队回家呢?
1、个别操作,引导幼儿按多少顺序给小动物排队,感知数序。
2、看屋顶的圆点数送小动物回家,并引导幼儿说几只什么小动物我送你回家吧。
对于数学玩教具制作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二年级五班有73名学生,八班有70名学生。这两个班是高二理科班的第三个班。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甚至很多学生害怕数学。但是他们还是有一颗学好数学的心,也想融入到日新月异的数学世界中去,甚至想在每一次考试中领先。有鉴于此,通过正确引导,教学中适当调整难度,降低起点,一小步一小步,就能取得好成绩。
1、加强自学。
(1)加强教材的学习。课本是一切教学的起点,也是考试的归宿。任何一个数学知识点都会从课本上找到类型题或者类似的题或者它们的影子。教学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直接决定于教材能否被透彻理解和专题研究。也决定了学习课本的必要性。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生活环境、面对的对象、自身知识的局限等原因,自己的视野和起点有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也有限。所以多读一些教学参考书,吸收别人的经验,取长补短,对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刺激性大有裨益。
强化课程改革意识。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其精神和思想具有独特的时代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因此,加强新课程改革知识的学习,理解新课程改革理念,增强新课程改革意识,是时代和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积极参与新课改的培训,把握新课改的`精髓,并应用于实践。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知识代谢。
认真参与小组备课。珍惜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充分利用这次集体备课的机会,向同龄人学习自己的不足或不擅长,积极落实小组内的各项安排,落实课时要求。
增强听课意识。根据学校的要求,积极参与新课改年级的课堂听力活动,听取老师的意见,发现亮点,记录亮点,积累亮点,点亮亮点。
2、把握课堂教学主战场,激发师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加强新课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一节新课的开发都有其现实意义、价值和趣味性。充分挖掘这些知识可以起到很好的启动作用。
(2)选择一些例子。对于能学好的同学,就不说了;对于经过讨论能够解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对于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的学生,慢慢地、仔细地讲,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听得懂,学得好。我不说超出学生承受范围的话。
课后认真安排作业。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反馈。作业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效果。所以作业安排需要科学,分层,多样化,知识点要全面。
3、做好课后辅导。
(1)充分利用晚自习给每个学生耐心、细致、全面的指导。让学生积累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利用自习课的时间,找到需要帮助的同学进行辅导。如果你不会背公式,掌握公式,交作业,就会被勒令补课。
4、做好作业和考试反馈。
现在学生的数学答案顺序不清,逻辑混乱,因果颠倒,这不是扎实的基础,也是思维上的缺陷。因此,在现阶段,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避免高考失分和未来生活的凌乱。
5、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普及数学价值规律的应用。
兴趣是有的,老师。数学难,很烦。哪里难,哪里烦?找到原因,对症下药,通过课堂移植有趣的中外数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通过多媒体降低数学思维的难度,都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途径。
对于数学玩教具制作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通过上学年的教与学,幼儿已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另外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动手操作,自己尝试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力求新、奇,恰当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1、教幼儿学习10以内数的相邻数。
2、教幼儿学习7—10数的分解和组成。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
3、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教幼儿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
5、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
6、启发幼儿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正逆性关系。
7、教幼儿认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8、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右转动。
9、教幼儿学习加法应用题和减法应用题,引导幼儿学习自编加减法应用题。
10、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1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第一周复习认识10以内的数,复习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按群数计数。
第二周学习学习10以内数的相邻数。第三周复习6的组成及加、减。第四周学习7的分解和组成。第五周五一长假。
第六周复习7的分解和组成以及加、减。第七周学习8的分解和组成。第八周学习8的加减。第九周学习9的分解和组成。
第十周学习9的加减。
第十一周学习10的分解和组成第十二周学习10的加法。第十二周复习7和8的分解和组成。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第十七周第十八周第十九周复习9和10的分解和组成。复习7的加减法。复习8的加减法。复习9和10的加减法。加法和减法应用题。复习
对于数学玩教具制作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四则运算”这个单元主要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四则运
数学玩教具制作心得体会及收获 数学玩教具制作心得体会及收获怎么写(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