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心得体会总结 新冠患者感想(七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新冠患者心得体会总结一
1、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都不是
2、如微信群内看到“未经证实”关于身边某某地又发现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应该如何应对( )。
a.积极转发扩散 b.不信谣,不传谣,等待官方消息
c.不转发,但积极评论 d.只转发给少部分好友
3、下列情況不属于密切接触者:( )
a.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的人员
b.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采取了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
c.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d.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4、与新型冠状病毒患者近距离接触过,需要隔离多少天?( )
a.7天 b.14天 c.21天 d.2-3天
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 )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其他类
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病例的治疗原则( )。
a.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病,预防继发感染,器官功能支持
b.以特异性治疗为主,一般、对症治疗为辅
c.以治疗、隔离为主,治疗、护理为辅
d.以消毒、隔离为主,治疗、护理为辅
7、发热门诊与感染性疾病科室医务人员的防护级别为( )。
a.一般防护 b.一级防护 c.二级防护 d.三级防护
8、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的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
a.3 b.5 c.10 d.14
9、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首先出现在我国的哪个省份( )。
a.吉林省 b.广东省 c.湖北省 d.福建省
10、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就诊有何注意事项,下列描述错误说法的是( )。
a.不带口罩赶紧就医
b.主动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c.文明就医
d.应主动告知医生发病前14天内情况信息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1、吸烟能预防病毒感染是谣言,原因是什么?( )
a.吸烟会降低身体抵抗力
b.吸烟时,手反复触碰口鼻,病毒反而可能因此进入身体
c.吸烟时不能带口罩,会因此降低对自己的保护
d.吸烟会杀死病毒
2、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部分患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
a.发热 b.乏力 c.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 d.呕吐
3、新型冠状病毒灭活途径有哪些?( )
a.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加热30分钟能有效灭活病毒
b.可以用洗必泰(氯己定)消毒,能有效灭活病毒
c.乙醚、75%乙醇能有效灭活病毒
d.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能有效灭活病毒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特点有哪些?( )
a.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b.呼吸道飞沫是主要传播途径
c.可通过接触传播
d.抵抗力好的人群不易感染
5、在医院,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
a.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
b.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c.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投进封闭式垃圾箱
d.尽量避免与呼吸道疾病(发热、咳嗽或打喷嚏)人密切接触
6、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你是一个密切接触者,应该怎么办?( )
a.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b.不恐慌,不上班,不随便外出
c.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接受社区医生随访
d.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向疾控部门报告
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就医时应如何做?( )
a.正确佩戴口罩,最好是一次性医用口罩
b.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
c.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
d.认为自己不是被感染者,向医生隐瞒病情
8、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方法有哪些?( )
a.隔离传染源 b.自我保护
c.阻断传播途径 d.多喝酒,多吸烟
9、正确的防护手段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我们该怎么做?( )
a.要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
b.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如烹调时彻底煮熟食物
c.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
d.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10、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冠状病毒因外形类似王冠而得名
b.它是广泛存在的一类容易变异的病毒
c.常见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
d.它能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新冠病毒感染饮食营养专家建议: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在平时的基础上适量加量。这种说法正确吗( )
2、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和mers冠状病毒虽同属于冠状病毒这一大家族,但基因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亚群分支,说法正确吗?( )
3、新型冠状病毒的部分病人可能无发热症状。( )
4、新冠状病毒仅在动物体内存活,无法在体外存活,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5、“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sars重来说法正确吗?( )
“新冠肺炎”
防治知识试题答案
1.a 2.b 3.b 4.b 5.b 6.a 7.b 8.d 9.c 10.a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 2.√ 3.√ 4.√ 5.×
描写新冠患者心得体会总结二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程度减少新冠肺炎病毒对学生和幼儿造成危害,根据国家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预防控制指南,结合卫健部门对学校卫生清洁消毒要求,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制定本工作指南。
指南共分为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清洁、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即时消毒、终末消毒、常见消毒剂及配置和注意事项七部分。
个人卫生
(一)教职员工、学生(幼儿)要做好健康监测。
(二)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会议室、教室内人员密集空间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有咳嗽症状的人员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三)鼓励学生(幼儿)多到室外空旷场所活动,多晒太阳。
(四)严格落实手部卫生清洁措施。在咳嗽、打喷嚏后,摸公共物品后,餐前便后,接触宠物后,有分泌物污染手时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七步洗手法洗手。必要时也可用快速手消毒液搓揉双手。
(五)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工作服应当定期清洗、消毒(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接触食物时应戴口罩和帽子。
环境卫生清洁
(一)校区环境应以卫生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
(二)每天应及时清除校园内落叶、积水、污水、污物等,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避免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
(三)加强各类学习、生活、娱乐、工作场所的卫生和通风,如教室、图书馆、活动室、休息室等应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寒冷季节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每日开窗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可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
(四)通风条件较差的室内场所,尽量减少人员进出。可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具体操作见本文第三部分,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五)疫情期间,加强校园各类场所如教室、图书馆、活动室、室内体育馆等的日常预防性消毒,公共上课场所(如音乐室、舞蹈室、电脑室)要求一批次学生进去消毒一次。(具体方法见本文第三、六部分)。校园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并有14天内重点疫区停留史和与疑似病例接触史的,应及时与属地卫健部门联系,开展即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具体方法见本文的第四、五、六部分)。
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一)
手部消毒
学校应在校园内配置足量的洗手设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应配备充足的肥皂或洗手液,督促学生在入校后、从校外返回后、饭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等进行洗手,双手被呼吸道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咳嗽、清洁鼻子),触摸眼睛、鼻及口后,应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进行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必要时用75%的乙醇或有效碘含量为3000mg/l~50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1~3分钟。
(二)
空气消毒
每天室内通风不少于3次,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连续照射不少于1小时,每天一次。
2.空气消毒机消毒: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具体清洗消毒方法参照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清洗规范执行。
3.室内空气可采用500mg/l有效氯溶液,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喷洒消毒。
(三)
空调滤网
每周清洗消毒1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秒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四)
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毛巾格、床栏、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坐便器、台面、玩具架、玩具收纳筐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五)
集体食堂厨房的清洁消毒
每餐工作完毕用清洁剂如洗洁精清洁各种厨具餐具表面,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卫生。厨房地面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六)
集体食堂餐具消毒
1.餐(饮)具应先清洗后消毒。
2.首选物理消毒方法,流通蒸汽100℃作用20~30分钟,或煮沸消毒作用15~30分钟,或餐具消毒柜消毒。
3.不能使用热力消毒的餐饮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法,可用0.1%~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清水冲洗,以去除残留消毒剂,保洁备用。
(七)
体育运动器械消毒
应定期进行湿式清洁,必要时用0.05%~0.1%过氧乙酸溶液、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或晾干。
(八)
校医室诊疗用品消毒
1.体温计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保洁备用。
2.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
3.红外线测温仪的探头可用75%乙醇擦拭消毒。
(九)
卫生间的消毒
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到湿润,等待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
(十)
卫生洁具的消毒
可用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待用。
(十一)
校车的消毒
无空调的校车应开窗通风,有空调的校车到终点后应开窗通风;校车内座椅、扶手、吊环等表面用75%乙醇或1.5%-3.0%过氧化氢消毒湿巾擦拭;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无窗密闭的校车,可在人员清空后用移动紫外线灯照消毒1小时,或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通风换气。
(十二)
宿舍的消毒
宿舍进行彻底清洁,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要定期开窗通风,对宿舍地面、墙壁、门把手、床具、课桌椅等物体表面进生预防性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即时消毒
学校发现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人员及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时,应立即进行隔离,学校保健医生立即上报属地卫健部门,对该患者所活动过的场所与接触过的物品,要在当地卫健部门指导下进行彻底消毒。
(一)消毒人员应在卫健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二)在卫健部门的指导下对疑似病例和亲密接触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即时消毒。
终末消毒
发现疑似病例送至定点医院送院治疗后,学校应及时联系属地卫健部门对学校环境进行终末消毒。
常见消毒剂及配制
(一)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1.84消毒液(标识有效氯含量5%):含消毒液:水为1:99比例稀释;
2.消毒粉标识有效氯含量12%,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3.含氯泡腾片标识有效氯含量500mg/片:1片溶于1升水。
搅拌混匀后使用。作用时间半小时。
(二)75%乙醇消毒液:又称75%酒精消毒液,直接使用。
(三)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注意事项
(一)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应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
(二)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描写新冠患者心得体会总结三
为了科学有序地做好学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提高防控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地控制疫情在学校的传播、蔓延。模拟开学后一天的各个环节以及突发应急事件时的工作流程,使一日流程清晰化、规范化,提高学校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证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落实好学校对新冠肺炎防疫突发性紧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1、普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
2、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在校内发生和传播。
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分级负责、预防为主、及时控制、校内外联动群防群控、依法处理、加强保
新冠患者心得体会总结 新冠患者感想(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