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运营心得体会范文 污水厂社会实践心得体会(3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农村污水运营心得体会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市有关部署,把农村饮水安全专项清查整改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严格对表对标、举一反三、立查立改,深入开展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专项清查整改工作,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良心工程、暖心工程。
二、清查整改范围及重点
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清查整改。坚持“举一反三”,从四个方面重点清查整改12类问题:
(一)工程建设方面
1、应建未建。下达投资计划的工程未实施,假报工程建设完成。
2、以旧顶新。以原有工程顶替批建工程。
3、半截子工程。未按照批复内容建成水源井、管网和水处理设施等项目,成为半截子工程。
4、未供水入户。工程建成但未实现通水,未供水入户,群众没水喝。
5、入户率低。未做到应入尽入。
6、埋深不足。埋深不足冻害严重,导致对部分用户不能正常供水,吃半年水。
(二)水质保障方面
7、水质长期不达标。水质检测不到位,水处理设施未完善,无消毒设施,应净化消毒处理未处理,水质长期不达标。
8、供水水质不稳定。管水员培训不到位,反冲洗不规范,滤料更换不及时,供水水质不稳定。
(三)水源地建设和保护方面
9、水源地建设保护不到位。新增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未向有关部门报备,未开展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未开展水源地保护建设,集中供水工程无围栏或围栏损坏,无标示牌,围栏大门、井房不上锁等;水源地保护范围内有排污口、厕所、牲畜圈舍、垃圾堆等污染源;水厂、井房内部卫生差,管理保护制度及供水操作规程未制定上墙;千吨万人供水工程无监控设施、大门不上锁。
(四)运行管理方面
10、失察失管。工程建成后,监管部门履职尽责不到位,长期未检查、监管的工程。
11、落实“三个责任”不到位。未落实乡镇政府的主体责任、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等“三个责任”,或已落实未在媒体公示。
12、未建立“三项制度”。未建立健全县级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机构、出台运行管理办法、落实运行管理经费等“三项制度”。未建立合理水价和水费计收机制,运行养护经费不足。
三、清查整改工作步骤
(一)工作启动阶段(8月9日--8月11日)。成立领导组织、明确工作专班,制定清查整改工作方案。召开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专项清查整改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清查整改工作。
(二)专项清查阶段(8月12日--8月22日)。以乡镇为单位,开展逐工程、逐村屯拉网式全覆盖的大清查,全面摸清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行、水质保障、水源地建设和保护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明确问题具体地点、问题类型,制定整改措施,实行挂图作战,能立即整改到位的要立整立改,坚决整改到位。
(三)整改提升阶段(8月22日--12月20日)。要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加强清查整改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整改措施真落实、见实效。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对照问题清单,按照整改目标,迅速开展问题整改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对能够立查立改、边查边改的问题,要确保在8月底前整改到位;对需要长期整改的复杂问题,要紧盯不放,持续整改,确保年底前整改到位。
(四)全面落实“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12月21日--12月31日)。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县直有关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县级农村饮水安全运
农村污水运营心得体会范文 污水厂社会实践心得体会(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