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红色文化实践课心得体会总结 红色文化实训体会(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1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红色文化实践课心得体会总结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井冈山龙泉口,有一个小孩名叫小刚,聪明伶俐,常常听妈妈讲许多红军领导农民打土豪的故事。从这时起,小刚就决心长大了也要参加红军。

不久,红军在村里办了一所小学,派赵同志来当老师,小刚读书了,还参加了少年先锋队组织。

就在这时,敌人渐渐逼近龙泉口了,红军决定暂时作战略上的转移,赵老师留下来领导群众继续进行斗争。

几天以后,一伙白匪冲进村子,见东西就抢,见人就杀,还派大队兵马到山里搜索红军的影子,赵老师领导的赤卫队,却像神兵一样,乘机到处截击白匪。

小刚和他的妈妈接受了任务,一面种菜卖维持生活,一面积极进行刺探白匪军情报工作。

两天以后的下午,小刚从园里挑菜回家,突然看见几个白匪押着一个穿便衣的人朝指挥所这边走来。“这不是赵老师吗?”小刚见了几乎惊出声来,幸好敌人这时没注意他。

小刚赶紧跑回家里,把赵老师被捕的消息告诉了妈妈,第二天傍晚,小刚和他的妈妈装扮成送菜的人潜入了敌人的指挥所,一进门就看见赵老师被捆在屋柱上,小刚灵机一动,假装穿鞋子靠近了赵老师,赵老师低声告诉他:“红军过两天晚上就回来,要设法告诉赤卫队,准备在西村攻打敌人。”正当他们送完菜刚要走出指挥所的时候,不料,迎面碰上了地主的儿子细眼鬼,细眼鬼一眼就认出了他们,“那是红军派来的奸细,把他们抓起来!”一伙白匪一拥而上,把小刚和他的妈妈捆了起来。

小刚苏醒的时候,发现自己被关在了一间漆黑的屋子里,他想起了妈妈,想起了赵老师,想起了赤卫队的同志们,他们在哪儿呢?谁去报告赤卫队呢?

夜深了,小刚偷偷地从梁上爬到风窗旁边,机智的抛了一块砖头出去。将敌人引开后,趁机逃走。他躲过了敌人的岗哨,使尽全身力气,爬过几个山岭,朝着赤卫队藏身的地方跑去。

谁知狡猾的敌人追了一段路,看看没有动静,料到受了骗,就朝着山这边追了过来。没过一会,眼看就要追上了,于是残忍的匪军举起了枪向小刚瞄准,就在这时,小刚机智地跳进了湍急的河流,匪军急忙向着水里扫射,结果一无所获,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这时小刚已经潜水逃到了河对岸,找到了自己的队伍——赤卫队,他立即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赤卫队长。

第二天晚上,赤卫队趁机摸进村子袭击敌人的指挥所。匪军遭到偷袭,一时混乱了,红军乘势冲进村子把白匪打得落花流水。赤卫队和小刚冲进指挥所,救出了赵老师,赵老师紧紧的抱住小刚说:“你没有辜负共产党的抚育,是红军的好儿子。”

但是怎么也找不到小刚的妈妈了,后来抓住细眼鬼才知道小刚的妈妈已经牺牲了,小刚一听,嚎啕大哭起来。

仇恨的火焰烧上心头,小刚拿过旁边一个战士手中的枪向细眼鬼打去,“砰”的一声,这个罪恶滔天的家伙倒下去了。

这时张连长过来爱抚地对小刚说:“革命是残酷的斗争,胜利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应该化悲痛为力量,为烈士们报仇,争取斗争彻底胜利!”

(敬礼)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对于红色文化实践课心得体会总结

近代土地革命时期,于都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文化独树一帜,尤其是党在廉政建设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这对于新时期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11月21日—12月23日,县志办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大学习、大调研、大攻坚活动”精神,对表对标,加强组织领导,通过深入我县图书馆、党史办、县城邱氏祠堂(中共于都支部干事会旧址)、利村乡下垅村(中共于都县委旧址)、段屋乡围上村(红一军团团部旧址驻地)等地,开展调研活动,查阅了相关书籍,并进行实地走访,收获了一些成果。

(一)我县古代地方志记载的廉政文化现状。以方志记载廉政文化,是一门永恒的课题。在《雩都县志(清同治版)》中,全面详细记载了明清时期许多有廉政事迹的于都藉官吏。比如郭端、严銶、李涞、袁庆祥、宋昌恂、宋昌芹、管登等人。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于都本地记录这方面的情况就比较少了。

(二)我县拥有丰富而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土地革命时期,于都作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革命传统。早在1926年11月,就成立了中共于都支部干事会。从1926年11月至1934年10月,于都开展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赣南“三个第一”广为人知。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陈毅在报告中称于都是“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和“群众斗争的代表”。

(三)新中国以来我县县志地情等书籍记载于都红色廉政情况。《中国共产党江西省于都县党史》第一卷(1926-1949),第八章,第95页—104页,记载了“于都事件”,以及党进行严肃处理,加强廉政建设的情况。此外,还有一些零散的记录,比如于都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兼县赤卫大队党代表张文焕铁面无私处理自己三哥贪污十来块银洋的事情,等等。

在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方面,于都做了许多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1)目前于都出版的一些红色廉政书籍数量上还远远不够。

(2)缺乏一批质量上乘、彰显本土特色的系列红色廉政志书。

(3)由于人、财、物等原因,宣传于都本土红色廉政文化的各类活动,在内容上、形式上尚不多。

中国共产党建党已近百年,百年光阴弹指即逝,但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却打赢了一次又一次的反腐败斗争,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带领中华民族迈向了全新的时代。在新时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如何筑牢党员干部防腐拒变、廉政奉公的思想根基,永葆红色不褪色?这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从土地革命时期于都的反腐败斗争中能够得到有益的启示。

一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要做好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教化、育人的文章。通过红色基因的教化育人,将重心转移到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上,使广大群众传承与弘扬红色廉政文化,从内心向上向善。

作为地方志部门,结合实际,就是要不断发掘、记录、整理、出版发行各种本土的红色廉政文化资料。要打造红色廉政文化精品,就要打造一批质量上乘、彰显本土特色的系列红色志书。同时,打造我县红色廉政文化品牌,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红色廉政基因在更广泛地根植在人民群众心中,更好地发挥于都红色廉政文化品牌宣传效应。

二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要积极发挥德治的先导作用,不断挖掘儒家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将传统文化始终融入基层组织中。首先,要传承弘扬传统的地方廉政文化,就要做好记载记录、编史修志。这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具有存史、资政、教化、育人的功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于都县素有编史修志传统,自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癸酉年)至民国时期,先后组织过15次编修县志,其中南宋2次、明代5次、清代7次、民国1次,共有14次成书。于都县志办自1984年成立以来,进行了一系列志书、年鉴的编纂工作。虽然单位小、人员少,但扮演着“史官”的重要角色。

其次,要传承弘扬传统的地方廉政文化,就要通过抓好传统村庄、古村落的整治和打造,恢复古道、古井、古祠堂等一些古建筑,做好“修旧如旧”,完善基础设施,体现古韵厚重的传统文化。同时,积极做好一些古村落、传统村庄的村志、乡志的编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廉政基因。

三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现在是新时代新时期,网络媒体信息发达,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于都本土红色廉政文化,在宣传方式与开展活动的手段上还要更加“接地气”,接近群众,必须要与时俱进,跟上潮流,充分利用新媒体,以“影像”的方式大力开展许多群众文化活动,留下许多关于于都本土红色廉政文化的印象记录,这既是传承也是弘扬。比如开展“抖音说红色廉政故事”“‘红色廉政印象’摄影大赛”等等。这可以更加有效地拓展新渠道,也更容易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 ”模式,线上与线下同步开展工作,譬如,开展红色山歌、红色歌谣的收集整理

红色文化实践课心得体会总结 红色文化实训体会(九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0.02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