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训练教育心得体会报告 疫情下的训练教育心得体会报告总结(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疫情下的训练教育心得体会报告一
记得那是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和妈妈都换上了新衣服,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妈妈也忙着在厨房里准备年夜饭,我也给妈妈做起了小帮手,等待着您下班回家后的团聚。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到了晚上七点,门铃响了,您回家了,我连忙飞奔过去,一把搂住您,开心地说:“爸爸,新年快乐,我们就等您回来吃年饭呢!”妈妈此时也笑呵呵地从厨房里走了出来,对您说:“辛苦了,快洗手去,马上开饭了!”吃完饭,我们聊起了武汉最近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这个话题,我发现您总是一副心事重重、欲言又止的样子。我连忙问:“爸爸,您怎么了?”您告诉我和妈妈说:“如今武汉的疫情特别严重,我们电力系统需要有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我毅然地报了名,所以我要连夜返回单位,就不能陪你们迎接新年了。”只见这时,妈妈问您:“你一定要去吗?”您说道:“是啊,我们供电是抗毒战争的保证,就像打仗不能当逃兵一样,只有我们都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武汉才能正常运转,全市人民团结在一起,共同战胜病毒,打赢这场仗。”我默默地听着您和妈妈的对话,心想:现在的疫情这么严重,万一您被感染了可怎么办啊?我多么希望您能留在我的身边啊!您说完,就去房间收拾衣服了,我悄悄地来到房门旁,看着您收拾衣服时的背影,心中满是不舍,我的眼中含着泪水,强忍着不让它流下来。您收拾完衣服,走出房间对我和妈妈说:“大家都开心一点吧,我们三个人来合个影,今日一别不知道多久才能再见面呢,我想你们的时候,就拿出手机,看看照片,又会精神满满地去工作了!”“一、二、三、茄子!”我们一起喊出了响亮的口号,只是这一次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还在后面加上了一句“武汉加油!”我们三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我和妈妈的眼角湿润了,您的眼睛也红了......这时我踮起了脚尖,轻轻地搂着您的脖子,悄悄地在您耳边说道:“爸爸,您放心地去工作吧,我和妈妈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我们爱您!”您听后,把我和妈妈抱得更紧了!离别的时刻到了,您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我和妈妈的视线中......
爸爸,您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当您用微信传给了我们一张您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口戴厚口罩战斗在工作岗位的照片时,我和妈妈又一次默默地流下了热泪,为爸您在这么严重的疫情下,毅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而感到骄傲。
爸爸,您知道吗?您的女儿已经会照顾妈妈了。有天,妈妈在做饭的时候手指不小心受伤流血了,我连忙拿出碘酒帮妈妈的伤口消毒并给妈妈贴上了创口贴,并对妈妈说:“妈妈,您的手指受伤了,您就不要再沾水了,您在旁边指导我,我来完成晚饭吧。”当我把一盘西红柿炒鸡蛋端到餐桌上的时候,妈妈哭了,您的女儿长大了!
爸爸,以前的《中国诗词大会》都是您陪着女儿一起观看并答题的,今年的《中国诗词大会》女儿可以自己独立答题了,并且还答对了很多题目哦!我还学会了一些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正是您现在工作的写照哦!
爸爸,您还记得,过年前,我们一块去买的水仙花吗?它当时还是一个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如今它已经盛开了八朵美丽的小花了。爸爸,您放心,我一定也会照顾好它们的!
爸爸,您是女儿心中的英雄!您舍小家顾大家,是女儿学习的楷模。我相信这场抗病毒斗争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期盼着您早日回到家中,全家团聚的那一天!
祝:身体健康!
关于疫情下的训练教育心得体会报告二
落实以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指导社区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早发现病例,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等相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要求
(一)党政牵头、社区动员,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做好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
二、相关定义
(一)社区。本方案中“社区”是指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所辖的城乡社区(即城市社区和村)。
(二)社区疫情划分。
1、社区未发现病例。指在社区居民中,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2、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社区出现病例,是指在社区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尚未出现续发病例。
暴发疫情是指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栋楼同一单元等)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病例间可能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感染的可能性。
3、社区传播疫情。指在社区居民中,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散发病例,或暴发疫情起数较多且规模较大,呈持续传播态势。
(三)疫点、疫区的划分。
1、疫点。如果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将病例可能污染的范围确定为疫点。原则上,病人发病前3天至隔离治疗前所到过的场所,病人停留时间超过1小时、空间较小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应列为疫点进行管理。疫点一般以一个或若干个住户、一个或若干个办公室、列车或汽车车厢、同一航班、同一病区、同一栋楼等为单位。
2、疫区。如果出现了社区传播疫情,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将该社区确定为疫区。
(四)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与病例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与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直接治疗及护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3、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
疫情下的训练教育心得体会报告 疫情下的训练教育心得体会报告总结(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