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心得体会消防总结 消防教育心得体会800字(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法制教育心得体会消防总结一
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坚持教育为本,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坚持预防为主,进行网络文明教育,强化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责任制。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实现法制教育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小公民的道德修养,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二、 工作目标
通过法制课、法制教育讲座、法制报告会、法制教育宣传等工作,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真正地提高学生分辨是非和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
三、工作要点
1、建立科学运行机制
我校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机制,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责任层层分解到各学校、各班级,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学初,学校就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法制副校长为副组长,安全办主任为法制联络员,行政其他成人员、大队辅导员和各校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学校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建立检查监督机制,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2、完善各项制度常规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的水平,我们首先要强化校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其次要把教师学法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一项指标,推动教师依法实施素质教育;第三,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强化班风、校风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苗头,防微杜渐,把违法违纪率降最低限度。
3、加强普法队伍建设
建立必要激励机制,稳定和扩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不断加强法律基础知识和新法规的学习,提高法制宣传教育队伍的政治素质,并从实际出发,开展不同对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培训教育,加强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知识和管理指导水平。
4、形成法制教育合力
主动争取司法、公安部门,特别是学校法制副校长的优势资源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法制教育体系,形成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探索建立学校综合执法机制,依法维护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具体措施
1、组织学法,增强法制法律意识学法,懂法是守法的前提,加强学习,是普法工作的基础。为此,我校将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法律法规搜集整理出来,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有选择有重点地学习,学校管理人员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使广大教师依法施教;学校普法工作者要以《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学生宣传教育的重点,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制意识。
2、开展活动,丰富学生法律知识
在法制教育的方法上,既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在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拓展新的途径,利用广播站、黑板报、法制宣传橱窗、法制手抄报,通过外出参观、专题讲座、观看录像、主题队会、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扎扎实实地学习并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交通管理条例》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文;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完善心理咨询活动,明确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从而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发现与矫治,避免孩子们的心灵从小受到压抑与伤害;通过法制课,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实现宣传教育与司法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从理论上、行为上参与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的学习,达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新境界。
3、加强沟通,提高普法工作成效
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中,学校教育是轴心,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依托。因此,学校将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利用告家长书和家长学校,向广大家长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交通法》等法律法规,使家长懂得学生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自觉教育孩子知法、懂法、守法,配合学校进行法制教育。二是加强综合治理工作。
本学年,学校将继续充分利用学校法制副校长的资源优势,学期中,邀请他给学生做法制教育专题报告,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法制教育,争取学生家长及全社会支持,协助学校对出现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帮助。除此以外,我们还将继续寻求学校所在社区及社会各界的支持,组织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从而创设一个良好的普法氛围。
附:工作安排: 一月份
1、对教职工进行假期法制教育。
2、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以《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
二月份
1、组织教职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江苏省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2、组织学生学习交通安全法、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3、各班出一期法制安全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
4、建立学校值班制度,每天早、中、晚在校园内值班,防止校外人员兹事。
三月份
1、继续组织教职工学习法律法规。
2、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知识测试。
3、迎接中心校检查工作。
4、举行法制教育征文活动。
四月份
1、继续组织教职工学习法律法规。
2、组织学生观看《法律伴随我成长〈青少年犯罪警示录〉》。
3、迎接中心校检查工作。
4、举行法制教育讲座。
五月份
1、组织学生观看《法律伴随我成长〈青少年犯罪警示录〉》。
2、开展一次《法律伴随我成长》主题班会。
3、继续组织教职工学习法律法规。
六月份
1、组织学生学习环境保护法,配合秸杆禁烧活动。
2、参观禁毒图片展,进行远离毒品教育。
3、教育青少年学生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远离毒品。
七月份、八月份
1、对学生进行暑期法制教育,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
1、对学生进行暑期法制教育。
2、组织教职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省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九月份
1、组织学生学习《交通安全法》、《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2、建立学校值班制度,每天早、中、晚在校园内值班,防止校外人员兹事。
3、各班出一期法制安全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
十月份
1、出一期法制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手抄报。
2、迎接中心校检查工作。
3、举行法制教育征文活动。
十一月份
1、组织学生观看《法律伴随我成长〈青少年犯罪警示录〉》。
2、结合消防日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3、举行法制教育讲座。
十二月份
1、结合“12、4法制宣传日” 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2、迎接中心校检查工作。
3、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4、评比法制教育先进个人、先进班集体。
、
描写法制教育心得体会消防总结二
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法律知多少?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过程:
一、导入
小学法制主题班会教案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中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要自觉做到: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
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案例一: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小陈13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肯,坚持“要人不要钱”。小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要求解约。法院经过调查,在做好疏导工作的基础上,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样,小陈依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二: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1996年月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派出所拘留。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复,必须交纳1000元才放人。周家因家穷被迫四处筹钱,但仍不够钱,被迫写下欠条,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联想起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于是小周向当地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退还周家交纳的钱。小周终于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描写法制教育心得体会消防总结三
各位老师、同学们:
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尤其在校学生犯罪呈现上升的趋势,这种形势非常严峻,希望同学们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最近,我们检察院对我县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包括在校生犯罪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从20xx至20xx年,提起公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87名,分别为:20xx年28人,20xx年42人,20xx年17人,涉及故意杀人、抢劫、故意伤害、盗窃、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十多个罪名。
通过对这些案件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未成年人(含在校学生)犯罪呈现四个方面的新特点。
1、激情犯罪居多,是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突出特点。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心理上不成熟,由于某种偶然性的刺激极易引发狂怒、绝望等爆发性的、短暂性的、比较猛烈的情结状态。在激情状态的支配下发生杀人、伤人、毁物等犯罪行为以求一时平衡,这种激情犯罪其数量远远多于预谋犯罪,达102人,占批捕案件的53%。如犯罪嫌疑人李某某(15岁)在与他人玩扑克过程中,因出错牌被受害人说了几句,就狂怒之下用三齿叉猛击受害人头部致颅脑开放性损伤,重伤住院。
2、松散型结伙犯罪居高不下,有一定的组织性。讲求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英雄观错误,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或共同抢劫、盗窃。他们内部虽不像犯罪集团有明显的首要分子和明显的分工,组织程度也不够紧密,表现出松散型结合,但大多成员基本固定,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小团体,经常聚集在一起吃喝玩乐,团伙中若有一人提意,则有可能立即得到其他成员的附和,从而转化为共同犯罪。经统计,结伙犯罪有70人,占37%。犯罪嫌疑人周某某(17岁)、陈某(17岁)等10人经常纠合在一起玩乐。11月30日晚,周某某等人酒后到某迪酒吧玩,后周某某等人与他人进行喝啤酒比赛,被他人用啤酒瓶砸了头部。被打后,周某某便纠集陈某、厉某等10余人,持匕首、长刀、酒瓶等凶器与对方聚众斗殴,并致一人重伤。
3、多以未成年人为侵害对象。在这些犯罪中,被害的对象多为未成年人。不少被告人还选择母校及同学作为侵害对象。经常勾结不法青年到母校,首先对同学进行侵害,并要求被侵害的同学提供他的熟悉的其他学生情况,便于掌握情况,加以侵害。如被告人杨某(15岁)等七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殴打、搜身及威胁的手段多次抢劫未成年学生的财物,并出于取乐和树立自己在团伙中的威信这一动机,随意殴打15名未成年学生,情节恶劣,致使有的学生不敢上学,造成严重的后果。
4、暴力犯罪增多。故意杀人、重伤、抢劫以及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暴力性犯罪有29人,占56%。这些青少年没有丝毫法制意识,极大地放任自己的侵害行为。犯罪嫌疑人褚某某(16岁)于11月7日夜伙同他人窃得“五粮液”酒等财物价值15000余元,随后雇佣“马自达”将赃物运离现场,为杀人灭口,褚某某认为自己年纪最小,应该首先动手,毫不犹豫地用铁锤连击数下,将“马自达”驾驶员残忍地杀害,并抛尸胡中。
分析这些青少年走上
法制教育心得体会消防总结 消防教育心得体会800字(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