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交流心得体会精选 精神的感悟(9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精神交流心得体会精选一
一、热爱学生,走进学生世界。
夏丏尊先生曾把学校比作池,把学生比作池中鱼,把师爱比作池中水。试想想吧,如果没有师爱,学校就是无水之池,学生就是无水之鱼。无水之鱼,其景是怎么样的!我的教育原则就是爱,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有爱,把爱放在首位。
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突出一个“爱”字。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书工作,热爱自己从教的学校,热爱班主任这个岗位,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坚信:只有捧着一颗爱心,才会有爱的奉献,才能干好自己所爱的事业和工作。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当是爱的使者,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应该洋溢着诚挚无私的爱。每当下课时间,我总喜欢充满爱意地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与学生无拘无束地聊天,和他们谈谈自己的爸爸妈妈,聊聊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对学生倾注全部热情,亲近学生,慢慢地走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渐渐地,学生越来越喜欢围在我的身边,叽叽喳喳讲个不停,身体不舒服了,和同学闹矛盾了,学生都乐意来告诉我。当学生来到我的身边时,无论多忙,我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倾听。当他们的生活、学习遇到困难时,我总是竭尽全力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走来对你说悄悄话时,你的教育就成功了。
二、做好表率,坚持言行一致。
加里宁说过:“教师心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的监督。”因此,班级制定的纪律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已心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已带头不做。教师的身教作用尤其重要。孔子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等,我自己先做到。我要求学生每天早上按时、及时到达班级,自己先坐在教室里,等学生的到来,学生亲眼目睹,久而久之,学生们也不好意思迟到,根本上也就不敢迟到了;下午放学,迟一点离开学校,督促学生打扫卫生,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知道班主任对班级的每样事情都会过问、检查,学生在班级工作上就不会存在偷工减料、偷懒现象。无形中,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坚持早到教室,做好每一样应做好的本职工作,正如滴滴甘露,润物无声。
我平时还经常与各科任教师交换意见,及时了解、掌握班上的动态,杜绝不良之风,虽然自己是辛苦些,但一份辛劳,一份收获。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关系紧密,学生的缺点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一次次在稳定提高。
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我们的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做到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班主任工作就会做得更好,实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育境界。
三、严而有恒,强化常规管理。
教育工作千条万条,德育工作是第一条,这是我从事教育工作的深刻体会。俗话说得好,玉不雕,不成器。学生的教育离不开严格的纪律约束,针对初中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差,自制力不强的特点,应该制订严密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增强教育力度,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促进学生的行为规范。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既是教育工作的一个主要特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基点。
首先,制订相应严格的班规制度。作为班级学生遵纪守法的行动指南。上好思想品德课,认真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制订了《班级公约》、《小组奖扣分条例》,通过全面的强化性的管理,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思想行为,而又用奖励措施,促进学生严格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勇于与不良的现象作斗争,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这样,既能及时给学生敲响了警钟,又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实施中也收到较好的效果。在工作中,抓好班级制度的建设,强化各项规章制度,针对学生的过错行为,按照不同程度进行教育,做到一视同仁。如有的学生喜欢迟到,我就给他们讲关于迟到的故事,让他们引起重视,及时的教育,严格的要求,严格的管理,使学生认识到怎样才能做好,对那些迟交作业、抄袭作业的同学,我会找他们谈心,毫不留情地要求他们改掉,杜绝不良的苗头出现。在处理每一位学生的问题上,本人都贯彻以疏导为主、正面教育的方针,不做生硬的批评,而是查清事实,分析原因,做耐心说服教育工作,使学生自己认识问题的危害性。这样做,比在班级点名批评学生效果好,也使他们增强了纪律观念,为创建良好的班风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其次,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在这点上,特别要提一提的是班干部的选用,这是让学生自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的管理代表的是学校的管理,不论班主任如何和颜悦色都带有不容质疑的权威性,也难免有不被理解和接受的时候,通过班干部的协调,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班干部起的是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作用,他们接受班主任的指导,又及时向班主任反馈班级情况和同学们的思想动态;他们分工管理班级的各项事务,同时又是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
选好班干部,不但有利于班级管理,而且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培养学生担任班干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如培养其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还可培养其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等优良的思想品质。多培养班干部有利于多数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班干部管理班级,让学生自治自理,却不等于班主任可以完全不理,这关涉到班主任的引导、指导和调控问题。当学生对事情的理解是非不分明,对班级事务的处理欠妥当,不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达成共识的时候,班主任就应该及时的给予引导和指导。实际上,班级的重大决策都应该由班主任来决定。要知道,班干部的阅历和能力在目前还是有限的,有些责任也是作为学生的他们所承担不了的。只有班主任做好宏观的调控,做好班级的带头人、领路人,把好方向关,才有带领学生不断前进不断发展,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在做班主任的工作中,有校领导的指点,同事的帮助,学生的配合,加之自己的一点努力,我们班的班级工作较以前有了较大起色,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的提高,但我知道成绩是暂时的,我还会不断的努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关于精神交流心得体会精选二
不知不觉,走进东方小学这个大家庭近一个月时间。新鲜、好奇、辛苦,但不孤独。感谢身边的同事朋友、同事长辈对我的直言相告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学校让我谈谈班主任的管理,就以我一天的缩影,愿为大家带来哪怕是点点的启发。
20xx年3月,深圳市东方小学。
和往常一样,披着晨光,听着中央广播电台第一套新闻,我总能是最早的几个走进饭堂的。“早”的感觉真好,从容而暇逸。
来到教室的孩子还不算多,我捧书陶醉地朗读,一两个、三四个、七八个……我们的声势逐渐壮大。近些天,小班长替代了我的角色,我则可以在一旁做一天的准备了。
早读上课的老师来了,我退居角落的小桌上批改作业。我提醒自己注意写字姿势,为人师一举一动皆教育。我全情投入批改作业,不再抬眼看他们,我不做安插在他们身边的电子眼,课堂永远属于孩子和正在上课的老师。
伴随欢快的乐曲,与学生一起伸伸胳膊、活动活动筋骨,尽量让每个动作到位,我知道有无数双小眼睛在看我。《韵律操》还不会做,模仿孩子们慢慢来,得让他们感受到他们的老师迎难而上的品质。
下课与孩子们的交流实属一件乐事。和他们谈谈爸爸、妈妈和家中趣事,就连上卫生间他们也约我一块去,真逗!“你这样的老师真难得呀!”听到孩子小人说大人话,也不知是笑的还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被孩子们喜欢上了,他们自发的对我好了。总以《一日常规歌》或背诵课文来迎接我的语文课,看到他们讨好我的模样心中窃喜,原来,征服这么容易。
活了三十年,我一直有午睡的习惯。东方的孩子改变了我!妈妈见我每晚回家呵欠连天,便劝我去跟学校说说不看午托了,说人一累就容易老,到时什么化妆品都补救不了!我倒是动心了。午饭时,乖巧的学生帮我将饭盒小心翼翼地摆放在讲台上,抢着给我递上纸巾。我们边吃饭,边听孩子们提供的故事磁带。吃完饭他们要拉我玩,我婉言拒绝,但鼓励他们到操场上去晒太阳散散步消化消化。我留在教室与值日的孩子一起为大家创造洁净的午休环境。他们真的很乖,乖得让人心疼。有时大概是真的睡不着,为不打扰别人,便忍着少翻身。当我与他们商量,谢老师不看你们了,他们失落的表情让我顿时打消了念头,与他们在一起的中午,虽累,但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这种感觉真不错,有成就感!
班级的藏书量越来越大,最值得骄傲的是孩子家长捐献的漂亮书柜。图书管理员照顾着同学,大家都安静地阅读,我也趁此时读读书拓宽知识面。
为人师的日子,我一直以与孩子们一起劳动为乐事。我喜欢在劳动的时候观察他们,我一直深信,此时的他们是最真实的。协作精神、吃苦精神、奉献精神、有条理的习惯……在这里都能看到。碰上几个来接孩子的家长,顺便与他们沟通一下,寻求他们的配合,真是一举两得。
回家的路上,碰到一群民工,蹲在地上狼吞虎咽地吃着晚饭,仿佛那破旧的脸盆盛着的是美味佳肴,我当时的感受就是:投入地生活真好。
曾听一位老师说起:“我们老师一天的工作时间肯定不止8小时。”当学生们奔波在路上的时候,老师也是;当学生们伏案疾书时,老师也是;当学生们为了一场球赛而欢呼时,老师也是;然而,当学生们已经进入睡眠的时候,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在灯下备课、准备资料。这就是生活吧,投入地生活,每一个学生,每一个老师!
关于精神交流心得体会精选三
下学走在回家的路上,“转角?爱”——我突然对写在小巷墙上的一句早已张贴了许久的广告词产生了莫名的兴趣。但我不知这个广告是何意。我一边走,一边心里把玩着这个词“转角?爱”,突然,电光火石般一种灵感冒了出来——“转换一个角度产生的爱”;或者“转换一个角度去看,可以产生爱”。由此我想到,现在班主任工作的本质和出发点,何尝不是转换思想转变观念,进而转变工作作风和教育手段呢!在“转”字上做文章,从“转”字里找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方法,怎一个“转”字了得!我想到了以下三个“转变”——
一、转换一种思维观念,“蹲下来”去爱学生。
二、转换一种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去爱学生,才可以生成爱。
下面我结合本学期自己的一些做法,从上面两个角度谈一谈班主任工作的体会,谈不上经验,只是一些思考和做法。和各位同仁切磋、交流。
一、转换一种思维观念,“蹲下来”去爱学生。
新课程培训时,专家们都说,教师做的越久,“教师本位”的心理就越严重。而克服它的最好方法就是“心理置换”,即教师尽可能地蹲下来,设身处地地以学生的眼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通过师生角色互换,“蹲下来”看学生,班主任和学生才能平等的交流,学生才会向你袒露一个真实的自我。对此我有切身的感受:在这次师德师风建设学生征文活动“老师,我想对您说”中,262班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张老师,您知道吗?在我的印象中,与初中的班主任相比,似乎少了点‘教育学生’的味道。但自从那次意味深长的‘惩罚’过后,我才深深懂得教育不只是在话语中。记得刚开学,你让全班男生活动时间去图书楼搬课本,可能是男生贪玩的天性,个别人竟忘记了这件事,他们本以为您会大发雷霆,显现自己的威严,但没想到,您只让他们做了几十个俯卧撑。一会儿,几个动作粗糙的同学马上就完成了,而剩下的两位同学却仍在老老实实的做着,虽气喘喘吁吁却很到位。最后,您不紧不慢的说道,这几位同学才是真正完成任务的,我在这儿为他们的认真鞠一躬。于是,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您身体向下弯曲,深深地鞠了一躬。顿时,空气好像凝固了,教室里静悄悄的。突然,教室里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我想,您的这一躬,鞠出了师生之间的真正平等,把我们的灵魂引向了一个更温暖,更有高度的地方。俯仰之间,是划破师生间不可逾越的鸿沟的一道闪电。”其实,这件事我早已经淡忘了,但没想到在学生心中留下了如此深的印象!
所以,在工作中,我努力蹲下来,认真考虑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我努力蹲下来,仔细把握学生行为的性质,分清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是故意的还是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现象”;我努力蹲下来,更多地去倾听、去理解、去发现,不是用自己的,而是用学生的眼光与内心去发现,用平等的眼光去和学生交流。
二、转换一种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去爱学生,才可以生成爱。
(一)转变学生不良心态,关注学生心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是当务之急。班主任要做一名阳光使者,用一缕缕灿烂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内心。这次高一期中考试,由于数学试题较难,导致许多学生不及格,给不少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我及时给学生进行了心理减压。写了《考试,为你欢喜为你忧》的文章,印发给学生,并且在班会上进行讨论。我在文中这样写道:高一的同学们刚刚进行了期中考试。面对每一次考试,同学们是为你欢喜为你忧,考完后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临近考试,有的同学可能会在心里唱起考试咏叹调:你的温柔我永远不懂!你每一次的光临,只给我留下一颗破碎的心。考试,真的让我们伤痕累累,成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吗?有人把考场比做没有硝烟的战场,把考试看作生死较量的战斗,这些比喻说的都是考试的残酷性,但一代伟人毛泽东却在残酷的战场上吟咏出“战地黄花分外香”的动人词章。
其实,考试并不是洪水猛兽,反而考试像于丹教授在《论语心得》里讲的那口奇特的“问病泉”,任何人舒舒服服的泡进去,一下子就感知到自己的病灶所在:有关节炎的人四肢关节就会麻酥酥有了感觉,有肠胃病的人肠胃间就会火辣辣的涌起热流,……于丹把《论语》比作这样一口温暖的活水泉,每个人在这个泉水里都能感受到自己的病灶所在。我们不妨把考试也比作这口“问病泉”,每个人在这个泉水里都能感受到自己学习的病灶所在,每一次考试都能帮助我们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学习的水平。所以同学们根本用不着谈“考”色变。让我们谈“考”色变的只不过是我们对考试的态度。
有的同学一遇考试,总是忧心忡忡,焦虑不安,总感到自己准备不足。当你在考试前夜,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时,请你听一听《吵闹的青蛙》这个故事吧。一位农夫来到城里一家餐馆,向老板打听是否需要青蛙腿,并说他那里有一百万只青蛙。老板听了吓了一跳,问农夫从那里弄来那么多的青蛙。农夫回答说:“是这么回事,我家附近有个池塘,里面有上百万只青蛙,一到晚上它们就叫,我都快被它们逼疯了。”于是农夫和餐馆签订了一份协议,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向餐馆供应青蛙,每次500只。很快,第一次交货的时间到了,农夫又来到餐馆,可他手里只提着两只瘦骨嶙峋的青蛙,老板很奇怪,问到:“
精神交流心得体会精选 精神的感悟(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