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村三八妇女节经费申请书汇总 三八妇女节经费请示(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村三八妇女节经费申请书汇总一

xx村位于xx镇东南角,辖4个自然村,人口 1367人,全村现有党员50人,村两委干部4人。20xx年x月,经组织上选派,我到xx村担任第一书记,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我按照县委关于第一书记工作要求,团结带领xx村党员干部群众,以富民强村为己任,真抓实干,务实创新,使该村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面对陌生工作环境,虽然有过几年驻村帮扶工作经历,但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我认为一切得从头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入村伊始,我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展开调研,针对农村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不断的涉猎和熟悉乡村工作情况。三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为尽快认知、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我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深入到xx乡农村改革发展最前沿xx村开展工作,主动深入到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林权制度改革中去,主动深入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中去……。通过两过多月的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与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xx村三年发展规划,并聘请县建设局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三年内“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整修一条河、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六个一”目标,着力将xx村建设成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市级示范村,为xx村勾勒出了一副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

二、深入创建,谋求发展合力

“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作为第一书记,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创先争优树标杆。通过开展创争活动,我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兑现承诺,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培养和发展3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增素质。借助当前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我坚持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学习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还专门组织村干部和种养能手到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浉河区五星乡蔬菜种植基地等先进村参观学习,不断灵活学习方式,增强村干部学习兴趣,开阔村“两委”班子视野。“4 2”工作聚民智。为增强村内大事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针对性,我与村“两委”一道深入村组调研,实地考察,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按照“4 2”工作法的工作程序对严重制约刘湾、北坳、关冲、代洼四个村民组发展的生产生活道路进行硬化,得到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通过“一事一议”,群众自筹资金近9万元,修通了3公里的路基。半年来,全村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都顺利开展,件件都走在了全乡前列,让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有了理解、信认和支持上的转变,村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三、调整结构、培育支柱产业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如何培育出支柱产业来,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根据xx村富余劳力多和山场资源丰富的实际,一个方面是要走出去,组织群众通过劳务输出脱贫致富。为此,我多次与市、县劳务培训部门和相关务工企业联系,组织群众到xx县涉外劳务培训中心、信阳电子学校等地培训,联系县“阳光工程”到我村现场培训,帮助群众到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外和国内、省内企业务工,使xx村外出务工人数迅速突破了500人。

另一个方面是深挖村情,走出一条大力发展山场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道路。首先是围绕山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xx村山场面积大,但绝大部分是板栗林,目前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差。为此,我积极与市、县国土部门联系汇报,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对村里符合条件的板栗林进行土地整理,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种植油茶、茶叶等经济作物。目前,县国土部门已到我村进行了实地勘察,签订了xx00亩土地整理协议。同时,对山场上无法进行土地整理的板栗林,着手进行品种改良。为此,我专程到信阳农专农业科学系邀请尹健等3位专家到山场实地察看,化验土壤成份,现场诊断论证,研究改良对策,并多次到市、县科技部门寻求技改项目支持。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科技改良项目资金3万元,拟于今冬明春建设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一个,力求以科技带动,促进产业发展。其次,大力发展绿色经济。xx村地域优势明显,离乡镇和县城较近。我积极引导当地种养大户发展大棚蔬菜、规模养殖业等。目前,一个xx多亩无公害蔬菜大棚基地建成了,一个小型淮南猪养殖场动工兴建了,一个散养固始鸡养殖场建成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日渐高涨。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今年4月份,我被市委农办(扶贫办)选派到xx县xx乡xx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任职以来,在市、县委组织部、派出单位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与xx村广大干群一道,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大局,坚持从“双薄弱”村整治入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迅速掀起农村改革发展热潮。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深入调查研究,找准工作切入点。

到村以后,为尽快摸清村情民意,我召开了7次村两委干部会议,商讨发展之策,并且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调查研究。

一是到全村 多名党员家中就其生产、生活、村组织建设等有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征求他们对两委班子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户和养殖户家中就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听取他们建议。

三是到贫困户家中进行调查慰问,详细了解其至贫的原因,帮助他们理请发展思路,鼓励其发家致富。

四是设立第一书记意见箱,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通过走访、调查,我基本了解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做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推进村级组织运行制度化、规范化。

先后建立健全了xx村两委干部工作责任制度、群众评议党员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干部轮值班、党员“三会一课”制度等规章制度;制定了村党务工作计划和目标,制订了村委会工作计划,年底需达到的目标,使班子成员任务明确,责任清晰;使得全村干部、党员群众思想统一、认识一致、步调一致、群策群力,村里的工作的开展有了组织保证。

三、立足村情发展经济。

到村伊始,我就走门串户跑田头,通过多种形式了解村情、民情,实地察看水情、路况、农产品种植情况及村级资源状况等,广泛征询群众意见,与村"两委"一班人研究制订了《xx村三年发展规划》,提出了发展村级经济思路:

一要壮大集体经济;

二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致富群众。首先利用各种关系招引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积累,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村投资兴业。其次,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求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鼓励村民利用紧邻东鱼河的优势发展水产养殖业,至目前,确立了3个养殖、种植示范基地、20个示范户,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村露天、反季节蔬菜已达150亩以上。

四、加快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工作。

xx村是20xx年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点,我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多次走访群众征求村庄规划建设方案,从全村选出十名威信高的党员和群众代表主持房屋分类评级工作,定级赔偿标准全由他们说了算,建筑材料质量及建筑质量也由他们负责监督,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在拆迁过程中,有少数群众有抵触情绪,我就带领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有的户甚至去了十几次,在我们不懈努力下,xx项目区现已拆除旧院落93处,新建成安房48户,保障房27户,在建安房28户,邵庄自然村全部拆迁复耕完毕,复耕土地86亩已通过省国土资源厅验收。在加快推进新村建设的同时,按照“四通”、“五化”公共服务体系配套的总体要求,年内完成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届时,邵、石庄新村将成为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五、自身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工作打算。

由于我对xx村情况了解的还不是十分深入,对工作主要还是按上级的安排进行,还没有完全融入到群众中去,在工作中新思路、新举措不多,创造性工作开展不够,工作新局面有待进一步打开。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按照组织的要求,恪尽职守,抓好任职村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不辜负上级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望。

一是继续加大走访了解群众范围,真正融入到群众中去,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了解他们的诉求,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找的适合该村的发展路子。首先要改变该村种植模式单一的状况,利用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效益高的种植业、水产品养殖业、木材加工业,尽快形成“一村一品”板块经济,下达力气增加群众收入,在此基础上发展村集体经济,使该村走上富民强村之路。

三是继续快速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工作

加快xx项目区石庄村拆迁进度,确保三季度完成全村拆迁复耕,同时加快新村建设步伐,确保建设质量,争取早建成,早入住。


有关村三八妇女节经费申请书汇总二

1.大部份群众很正直,有主见,有政策水平,有全局观念。他们站在公正的立场提意见,提想法,提建议。如用电难的问题、渠系整治的问题,村社道路硬化的问题,经济发展的问题,合理合法、于情于理。

2.一部分群众无所事事,安于现状,什么问题不想,什么问题不知道。

3.极少数人私欲澎胀,只考虑个人,不考虑大家,要钱、要粮,发展无意识,无计划,无行动。

1.xx村二级提灌站年久失修,无法提水,影响两个乡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2.xx二组住户用电难,需换变压器1台增容。

3.xx村三组至村委办公室道路硬化。

4.xx二组社道硬化。

以上诉求,党委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工作分先后主次,逐步予以解决。

1.组织群众,立即对xx二级提灌站进行整治、改造,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截止21号已全部竣工。

2.xx二组变压器增容,书记亲自向有关领导汇报,有望解决。

3.争取交通局支持,优胜3组社道路硬化年底,前有望解决。

在家群众:1.人员结构不合理,劳力差,文化低,发展理念需更新。

2.大多数群众是善良、朴实、勤劳的,对政府期望很高。

3.极少数群众水平低,不讲理,需更进一步教育与引导。

4.群众合理诉求需解决,但乡政府力不从心,更需上面项目支持,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上下一心才能遂愿。

有关村三八妇女节经费申请书汇总三

我叫,20xx年12月,我荣幸地成为xx镇xx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进村半年多来,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摸底,对xx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初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制约村子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几点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村情概况

xx村位于xx县xx镇南部,距镇政府6公里。全村共有10个村民组,294户,总人口892人,耕地面积约1700亩。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村中无任何矿产资源。

二、 农村经济发展

1、 经济发展现状

xx村算是全镇的落后村,20xx年人均收入1050元,远低于镇平均水平。经过调查,xx村村民的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渠道:一是靠传统农业,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这是村民最主要的生活来源,除此之外,畜牧业以养猪、鸡、羊等几个传统养殖类为主,几乎每家都有养殖动物家禽,但由于结构、资金、销售等因素制约,没有形成规模。其次就是依靠外出打工赚钱。据统计,xx村20xx年外出打工的人数达到312人,占总人口的1/3还多。

2、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方面。以前村民是靠天吃饭,管好自家田地,留下自己吃的,多的就拿去卖。现在一部分村民在三委干部带领下种植朝天椒、核桃、西瓜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中高效农作物规模种植。为提高群众的耕地亩产量,灌溉方便,及其运输的方便,村自筹资金扩建电路、铺设管道,共建灌溉机井6眼,解决了60多户村民耕地用水问题。另外,今年积极争取到沼气项目20个,围绕沼气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利用新能源走生态发展之路。

工业方面。一直以来,全村无较好的企业,大都由于资金、经营不善等因素限制而倒闭。去年,在镇党委的帮助和村三委干部的努力下,承时选煤60万吨项目落户xx村,目前正在开工建设,预计10月建成投产,此项目建成后将解决我村一部分闲散劳动力,拓宽村民就业渠道,为xx村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三、 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设施建设

村三委成员在支书和主任带领下,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村共有党员20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村三委成员10人,其中大学生村干部1人,有1人是兼职。村三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圆满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受到镇党委的表扬。

村三委干部坚持与时俱进,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 完善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整修村部屋顶,解决村部漏水问题;对内墙进行了粉刷,地面全面硬化,修建了村部舞台,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2、 翻修学校

村三八妇女节经费申请书汇总 三八妇女节经费请示(七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