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学校家长课堂心得体会 学舞蹈的家长心得体会(9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对于舞蹈学校家长课堂心得体会一
通过本次大赛,推动和繁荣全国少年儿童舞蹈教育事业的提高和创新;推出一批好的少年儿童舞蹈作品,发现和培养一批全面发展,具有一定舞蹈天赋的后继人才。进而引导孩子们在舞蹈中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
顾问委员会
总顾问:贾作光、李毓珊、吕艺生、陈爱莲
顾 问:丁 伟、马 跃、冯双白、孙光言、刘 敏、张 平、明文军、
陶少泉、潘志涛(按姓氏笔划排序)
(注:各地区可推荐两位当地的著名专家,加入顾问委员会)
大赛规则
选手要求:
a) 我国(含香港、澳门、中国台湾)及海外华人、华侨子女,凡为1986年1月1日到1997年12月31日出生的少年儿童均可报名参赛。
b) 报名时参加单项比赛选手需携带一寸照片两张(大赛参赛报名表用),并填写大赛(单项)参赛报名表一式两份,父母或监护人需在报名表上,签署"同意"字样。
c) 参赛团体报名时需填写大赛(团体)参赛报名表一式两份,参赛单位负责人需在报名表上,签署"同意"字样。
2、项目内容
1)表演形式:
a) 单项:独舞、双人舞、三人舞
b)团体:集体舞(4-16人)
c)中华少年儿童民族舞蹈表演展示大赛
2)年龄分组:
a)幼儿组:6周岁以下(含6周岁)
b)儿童组: 7-12周岁(含12周岁)
c)少年组:13-17周岁(含17周岁)
d)集体舞不分年龄组
3、作品要求
1)主题健康向上,具有时代感和少儿特征及艺术性、民族性。形式不限。
2)表演时间3-7分钟,一律使用伴奏(cd光盘或盒式录音带)。
3)提倡和鼓励表演20xx年以后新创作的剧目(可加分)。
4)表演新作品的选手和团队须经过编导及词曲作者的允许,如出现版权问题一切后果自负。
5)表演新作品的选手和团队进入复赛后,须向舞蹈大赛赛事管理办公室递交新作品简介及编导人员简历各三份。
4、时间要求
1)初赛活动时间:20xx年 7 月 18日 至9 月 30日 (具体赛事时间安排由地方组织单位拟定,报舞蹈大赛赛事管理办公室备案)
2)初赛组委会报送复赛选手资料时间:20xx年 9 月30 日前以电子邮件、传真或快递形式(以当地邮戳日期为准)送到。
3)地方组织单位必须在开赛前十天向舞蹈大赛赛事管理办公室报送初赛评委名单(专家登记表)。
5、评选办法
1)评委要求:
a) 人数:7―9人
b) 资格:由该地区该专业专家担任(舞蹈教师、舞蹈演员、舞蹈编导、舞蹈评论家等)。
c) 初赛评委须填写大赛统一的“专家登记表”一式两份。
2)评分标准:
a) 突出少儿特征及情趣、具有民族性、 艺术性和时代感。
b) 动作流畅、有韵味。
c) 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技术性。
d) 良好的舞台风貌。
3)评分办法:
百分制(小数点后两位数),表演新作品的个人和团队应加分(最高加0.5分)。详细办法由地区初赛评委会制定并报舞蹈大赛赛事管理办公室审批。
4)进入复赛名额:
a) 单项:各初赛地区各年龄组前四名。
b) 集体舞:各初赛地区前四名。
c)港、澳、台可直接选派两个节目进入决赛,并在20xx年10月30日前将选手名单(大赛参赛报名表)报送舞蹈大赛赛事管理办公室。
d)新疆、西藏、青海三个分赛区进入复赛名额:(单项)各分赛区各年龄组选送前四名选手,(集体舞)各分赛区选送前四名,以录像带、vcd光盘(必须是现场录音、录像,不允许剪接)的形式于20xx年9月30日前连同大赛参赛报名表报送舞蹈大赛赛事管理办公室,进行复赛评比,经舞蹈大赛评审委员会评选出进入决赛的选手。
6、奖项设置
初赛设地区优胜奖、地区优秀奖、地区鼓励奖、组织奖、作品奖、园丁奖等各奖项数额由地区组织单位根据各初赛区参赛人数酌情设定。并报舞蹈大赛赛事管理办公室备案。
对于舞蹈学校家长课堂心得体会二
九月份:
目标:吸引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内容:
a.律动练习、走步练习。
根据走步的方法和节奏、速度、力度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及情绪,不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壮的走,欢快的走。
b.碎步练习、蹦跳步练习。
根据幼儿步伐来选择相应的歌曲来表达游戏或律动,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十月份:
园长应怎样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内容:小跑步、后踢步、点步
目标:根据舞蹈和幼儿发展水平的变化,让幼儿能够在歌表演以及游戏中进一步体会各种舞蹈步伐的特点。
十一月份:
踮步、踏点步、小跑步
目标:通过幼儿在对这三种步伐的学习,培养幼儿的形体,增强幼儿足尖、足踝的力度及准备部位的协调性。
九月份:
内容:模仿动作:打鼓,吹喇叭、小鸟飞、小兔跳、开火车、摘果子
目标: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现能力,陶冶幼儿的兴趣和品格。
一月份:
基本功练习-勾绷脚、地面压腿、一位练习、一位。
手位练习:兰花指、提碗、压碗、双晃手、单晃手、虎口掌、芭叶掌。
目标:
1、训练幼儿手位的同时,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及动作韵味的培养。
2、加强幼儿地面形态动作的练习,要求幼儿学习正确的吸气、呼气。
对于舞蹈学校家长课堂心得体会三
一、教材简析:
在整个教材的设置上,充分思考到校学生的生理特性并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把知识性、训练性、娱乐性及表演的适用性有机的结合在一齐。在训练上强调了学生训练舞蹈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多样性,使之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了协调发展。本学期主要是针对一年级学生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潜力和基本动作。主要练习校园群众舞的训练,力求充分挖掘学生的天性,使学生的舞蹈动作能够到达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学生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学生特点与基本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所以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势。认识自我身体的各个部分,训练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乐感。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年的舞蹈学习基础,所以这学期的舞蹈学习会增加难度,校园群众舞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群体舞蹈,它是透过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跑跳组合以及透过队形的变化,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一种韵律活动。
三、学期教学目标:
1、认识自我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2、培养学生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
3、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4、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及多个小律动、组合、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5、培养学生模仿动作能够独立跳舞。
6、掌握队形的变化,体会学舞蹈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校园群众舞》的风格特点;
2。透过群众舞的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术;
3。舞蹈步伐和音乐韵律感的掌握;
4。根据不一样年龄阶段的群众舞学习实践过程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及团队精神,还要结合教学教法作业,进行专题研究、讨论。
教学难点:1。校园群众舞的舞蹈动作要注重手、脚、头的协调;
2。要注意舞伴的舞步流动、身体配合。
五、教学措施:
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舞蹈这门课程有了很大兴趣,透过学习校园舞蹈,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上应多让孩子们分组学习,这样能增强学生的群众荣誉感和职责心,也能够更好的控制课堂纪律和课堂气氛,在起初舞蹈的动作外,穿插一些游戏舞蹈,在游戏中学习舞蹈,在舞蹈中快乐学习。
六、一学期一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按周次列表:(本学期授课时间按16周安排)
周次
资料
要求
第一周
一年级:上课队形,基本站姿;掌握站姿的基本要求;
第二周
一年级:第一个动作;
掌握吸跳步的要领,动作规范
第三周
一年级:第二个动作(手的动作);动作到位统一;
第四周
一年级:第二个动作(脚的动作)并复习所学资料。
熟练掌握;
第五周
一年级:两人配合第二个动作;
动作协调统一;
第六周
一年级:合音乐;
卡好节奏;
第七周
一年级:第三个动作(手的动作)
要求动作标准;
第八周
一年级:第三个动作(脚的动作)
注意开步的大小;
第九
舞蹈学校家长课堂心得体会 学舞蹈的家长心得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