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提纲心得体会总结 采访提纲怎么写?(5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采访提纲心得体会总结一
王老师作为我们学生身边的优秀党员榜样非常希望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同学能积极地加入共产党,他说,党需要新鲜血液,因为党正面临老龄化。对于我们这些入党积极分子,他诚挚地给了我们一句警言:“未入党的门,先做党的人,入了党的门,做好党的人”,要求我们这些入党的积极分子应严格遵守党章来约束自己,要时时提醒自己,在未进党的门的时候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党的内部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要感觉那个不如自己的人为什么先入党了,因为我们有了信念就要坚持下去,我们入党就是因为党是一个先进的为人民的党,不要因为要升官发财才入党。因为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没有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就不要入党。
而对于我们在进行的党章学习,王老师说,学习了党的知识上了党课,要贯彻到日常生活中,不要学过了考试及格了就忘了,比如宿舍同学之间的相处,对班级和学校的关心,不要以为做大事才是为人民服务。我们都是普通的人,我们要从日常生活着手,从自己做起,从最基层做起为人民服务,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不能放松学习放松对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要常常学习,常学,常新,要牢记自己是入党积极分子。
王老师还对我们今后的生活提了一些十分有用的建议:等入了党一定要更牢记自己的身份,不能对自己放松,但也不能压力太重,只要自己尽力了就可以了。尽量不要做出让人踩尾巴的事,时时刻刻要求自己做好每件事。
王老师带过的学生都很尊敬他,因为王老师是很关心学生的。而且只要学院有任务,王老师都会尽力完成。
王老师认为我们大学生党员应该是大学生里比较先进的一部分人。对于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党员好就业”一说,王老师是这样认为的,他说这是因为学生党员的优秀和具备的能力和对自身的高要求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要多参加各种活动,这样能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才能。到了社会上,不是社会来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适应社会,要在成长中,不断地磨练自己。要让同学们了解看到你确实是个不错的、积极向上的同学。
王老师是1994年入的党,党龄对于做一个好党员并没有太大影响,而是自身不断的努力。王老师自学三年日语和英语,晚上听英语,白天听日语,对自己有严格向上的要求。他一直认为,玩的时候玩,学习的时候就努力学习。王老师和我们谈起了他的一些人生经历,“九几年的时候,做科研是没有钱的,但却一直坚持做科研,做了三篇科研论文,然后就努力学电脑,就评上了教学职称,……都是靠自身不断的努力,一直被评为先进,记大功、优秀党员……人要有奉献精神,没有回报的事,也应该多做,只要大家需要就应该去做。”王老师还谈了他入党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那就是党校的学习过程。王老师一直都觉得党课是非常的动情,动情得让人热泪盈眶。自从上了党课之后,有了非常深的体会,更坚持自己要入党的信念,逐步对党的理解。通过学习,看到了党员在关键时刻的光辉表现,被深深地打动了,从此就树立下了做任何事都要非常地用心的决心。
王老师谈起他对党的认识有了本质的变化,刚开始他对党的认识是片面的,一开始对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很看不惯。通过对党的学习,才明白这是一个党的前进的过程,总有不好的现象出现,但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完善自己。有些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但我们要正视它,纠正它。通过学习和理解,每个过程都是有提高的,因此不要认为党课都是走过场的,要认真学习。
最后王老师说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应该在同学间树立说服力和感染力,要有服务精神,要多关心班级集体,不能脱离群众,多为同学服务,多关心同学,融入同学,帮助同学共同进步,不能只想自己好,不能因为自己好而看不惯别人,做人不能自私,要帮助别人一起好。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入党动机必须端正,入党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入党过程中不断地端正入党动机,争取早日入党。
王老师曾是我们组里一些同学的液压实验老师,在每次做实验的时候,他们班上有一些不认真的同学,王老师每次都会用最平实的语言向他们讲授做人的道理,所以当这些入党积极分子听到我们即将采访的党员是王德华老师的时候,真的是已经感到十分的敬畏了。在交谈中,王老师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他的入党过程,对党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怎样使自己的行动符合一名合格的党员,并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希望,使我们对党的认识又更进了一步,对自己的信念更坚定了一些。王老师的经历对我们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这样的一次采访,我们亲身体会到了优秀党员的先进性和感召力,从王德华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和一个老师对于学生的认真和负责的教学态度和作风。王老师话语朴实,但却在点点滴滴中透着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所具备的高尚情操,他告诉我们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也不一定要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为人民服务是一种信念,它是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的。作为每一名要求上进的入党积极分子,王老师无疑是有很强的实践性的,也是我们作为一个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行为的一个很好的指引,从身边事,从身边人做起,将党的话牢记在心,做到“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真正地从思想上入党。
2022采访提纲心得体会总结二
时间:1999年8月21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2022采访提纲心得体会总结三
同志们:
今天把大家召集来,主要是进行一次集体廉政谈话。对新任职、新提拔的领导干部进行集体廉政谈话,是区委、区纪委长期以来坚持的一项制度。大连市已经进行了十五期,我们区这是第七期,是人数比较多的一期。
目前我们区正处于建设新旅顺的关键时期。在这么一个重要时期,在座的同志们走上了新的重要的领导岗位,肩负着重要的历
史使命。我们举办这次谈话,其目的就是使刚刚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的同志们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履行职责,自觉地遵守反腐倡廉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建设新旅顺做贡献。下面我代表区委和区纪委对大家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个问题: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我品位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弄清楚两个概念,就是“修养”和“品位”。这两个概念我们虽然平时经常说,但是真正理解有时还是比较模糊的。“修养”这个概念是我们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所说的“修养”就是在道德方面和文化方面的一个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一个人有没有修养,就看他的道德境界的高与低,文化素质的高与低。“品位”本来是工业上的一个概念,是用来形容矿石中某种金属含量的,并不是指人的。那么我们现在把它借用过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人的素质、人的含金量,现在已经普遍用于对人的一种评价。说这个人品位如何,就是指这个人贵与贱、高与低、轻与重。所以我在讲第一个问题之前,先请大家把这两个概念搞清楚。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主要想讲三点,也是我们必须把握的三点:第一点就是修养的内涵,第二点是修养的途径,第三点是修养的体现。
第一点:修养的内涵。修养的内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意义上的修养内涵,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大家不能不了解。首先从道家讲,修养主要是“道”与“德”。我们现在往往把“道德”一词连用,实际上“道”与“德”是有区别的。“道”指的是思想、是原理、是宇宙观、是形而上的东西,“德”所指的是世间的万物和人的本性。一个是形而上的东西,一个是形而下的东西,这是道家对修养的理解,应该是既包括为人处世的一些准则,又包括从哲学角度去思考的一些问题,它使人的思想得到升华与提炼。从儒家角度来讲,修养的内容比较丰富,因为儒家的文化思想在中国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应该说从汉武帝开始一直到现在,基本上是占主导地位的,所以我们所说的道德修养,主要就是指儒家所界定的道德修养的内涵。儒家对道德的修养内涵,主要应该把握哪些呢?我给大家归纳一下,就记住这么八个字:“仁、义、礼、智、信、孝、忠、恕”。“仁、义、礼、智、信”是我们所说的“三纲五常”中的“五常”,再加上一个“孝”字,这是儒家的一个特色的东西,还有一个“忠于”的“忠”字,还有一个“宽恕”的“恕”字,这么八个字。我把这八个字分别解释一下:
第一个字“仁”。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呢?按照孔子的观点,“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仁者爱人”。通俗地讲,对于我们现在领导干部来讲,就是“以人为本”,这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内涵。我们强调“仁”,就是要强调去理解人和关心人,去亲近人。亲近人从亲近自己的亲人开始。试想一下,一个连自己亲人都不亲近的人,他很难去亲近人民群众。这是由此及彼,由小至大,所以“仁”是我们修养的第一个要素,我们必须把握。
第二个字“义”。我们常把“仁”、“义”两个字连用,所谓的“义”,实际是“仁”的一种具体的实践形式,必须以“仁”为思想前提。我们现在往往把“义”字和“正”字连用,“正义”。所谓“正义”就是一种公平、公道,代表着事物发展的真理部分的内容。对于我们领导干部来说,作为“义”的修养要求,就是做事要公平、公正、公道,要秉承中庸之道,这是“义”对于我们的要求。
第三个字“礼”。“礼”不仅仅是一个礼节的问题。“礼”所规定的是规范性的、制度性的、法律性的东西。古代的“礼”,“克己复礼”就是这个层面的意思,它对人际关系、对人与事物各个方面做出规定、规范。对于现在的公务员来讲,对领导干部来讲,我们对“礼”的这种修养、理解,就是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办事,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我们的社会在逐步的走向依法治国,要按法律、法规来办。现在如果你不依法办事,在这方面修养不够,你会在工作中遇到很多诉讼的问题,现在民告官的事情越来越多了,所以“礼”的修养非常重要。
第四个字“智”,“智慧”的“智”。这个字如果用现代汉字来表示,表述为“知识”的“知”。古代的“智”是指一个儒者应该具备的知识储备,对于我们现在来讲,仍然是指一个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孔子有个观点“智者不惑”,真正有知识的人一世不糊涂。我们将担当一方重任,要想干好工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是不行的,想当然去做事是不行的。所以对大家来讲,在“智”的修养上就是要不断
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不断地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知识渊博了,人的修养自然就会提高了。老百姓看人的修养主要看你的知识储备、知识的积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不能说是一个修养高的人,可能说他是一个好人,但是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如果没有其他本质上的问题,应该说他的修养是很高的。
第五个字“信”。这个概念在古代和现代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就是讲“诚信”。古人讲“以诚立人,无诚不立”,人要讲诚信。古人讲“一诺千金”,轻诺寡信的人我想不会是一个好的领导干部。我们现在建设诚信政府,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说话算数。如果一个领导干部朝令夕改,朝秦暮楚,说了不算,算了不说,这样一个领导干部在基层群众当中不会有威信。所以在这一方面加强修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定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所说的话、所做的承诺负责任,兑现不了的话就不要轻易表态,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不要去“泡人”,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不希望自己有一个“泡将”的绰号。现在诚信建设是全社会的重任,是当务之急,因为现在“诚信”已经陷入一种危机,我们经常看报纸看新闻,都能感受到这一点,包括一些食品的安全,包括一些动迁的政策,包括对老百姓的一些承诺,在这方面经常出问题。所以做为一个领导干部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一定要说话算数。
第六个字“孝”。过去往往是“孝悌”连用,“孝”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方面的一个概念。“孝”规定了子女对父母的“敬”和“养”,尊敬,赡养,按照更高的标准还有使父母能够“乐”,愉悦,这是更高的境界。为什么要在修养当中加入“孝”这一条?这是有历史文化渊源的。古代有一种观点:忠臣出自“孝门”。一个不孝的人是不会尽忠的,他应该是一个投机分子,连养育了自己的父母都不去孝敬的人,他对别人会真正的好吗?这是一个很朴素的道理。但是我们有些人恰恰做不到,在这方面我们也接到过投诉,这是不应该的,这是做人的根本啊!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四川乐山市的原副市长叫李玉书,他贪污受贿的资产达到1130多万,能查出的直接受贿金额800多万,这么一个家藏万贯的高官,为了情妇可以一次拿出100多万,可是他70多岁的老母亲在农村还得下地干活,从98年她丈夫死后直到她儿子出事记者去采访的时候,竟然没吃过一次肉。想一想,这样一个干部最后落得被枪毙的下场,这就不足为奇,多行不义必自毙。对待养育自己的母亲,让她在农村遭受巨大的煎熬,他本身人格就不够,他是一个不孝之人,怎么能对党和国家尽忠呢?
第七个字“忠”。“忠”是做事的一种态度,就是大家平时理解的“尽心竭力”,有“忠实、坚贞”这么一层意思。“忠”对我们现在的领导干部来讲,就是对党的一种态度,要“忠诚老实”,要“忠贞不二”,这是一种政治品德。我们入党誓词里已经作出要求,要成为一名党员,要成为党的一名领导干部,就应该为党尽忠,否则就不是一名忠诚战士,所以加强这方面的修养也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一个字“恕”,“宽恕”的“恕”。这是儒家对道德的修养所强调的一
采访提纲心得体会总结 采访提纲怎么写?(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