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认识实习个人心得体会和感想(6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认识实习个人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上过这节课,看过老师们的点评,我也来谈谈上过这节课后自己的一些感想:
导入部分:用现在流行的“奥运会火炬手选拔赛”切入,既新颖有具有时代特色,引人入胜。同时通过选拔赛对体重要求这一矛盾情境,让学生填蜜蜂3( ),小兔3( ),既让学生复习了旧知,同时为下面大象3( )作铺垫,从直观上可以知道大象不可能填“克”或“千克”,当很重的物体就用“吨”作单位,学生初步认识了吨。然后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到“大宗物品”也用“吨”作单位。
新授部分:设计了三个小组活动环节,让学生通过拎一拎,抱一抱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到一个这样的物体有多重,由此通过感受、想象来感知1吨有多重。这三个活动分别是:拎50千克的大米、抱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小朋友、拎10千克的水,第一次拎米让学生初步感知1吨有多重,同时引出“1吨=1000千克”,第二次背或抱同学,进一步强调吨的重,加深学生的感受,第三次让学生先拎水再猜重量,培养学生的数感。活动后通过现实中1吨的物体进一步让学生体会1吨很重。
练习部分:通过小结什么时候分别用“克”、“千克”、“吨”为下面练习填合适的单位作了很好的铺垫。通过复习克、千克、吨的进率让学生能正确的换算。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真正掌握所学内容。
由于我们学校是小班教学,所以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培养他们小组合作能力,五到六人一组,桌子围成一定的形状。这节课主要设计了三个感知的环节,活动过程中由组长领导学生排好对,有秩序地去拎大米、抱同学以及拎水,课堂热闹而不乱,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在很多环节还采用了同桌互说,找最喜欢的一个或两个好朋友互说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地交流,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从课堂反映来看,学生的小组活动并没有走过场,流于形式,每个合作环节学生都认真有效地完成了。
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把“想想做做”1和2做了调整,先完成第2题,再完成第1题,因为第2题是直观题,学生可以通过数的方式得出答案,而第1题学生只能依靠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思维难度加大,所以通过第2题做铺垫 ,学生通过小组说再交流的形式,为后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如:对学生描述多少个这样的物体是1吨时,注重学生表述完整;填单位名称中:一头大象是3000( ),我追问学生:“大象不是很重吗?为什么这里不用吨呢?”引导学生体会到填单位不但要看单位,还要把前面的数合起来才能填出正确的单位。
通过卡通的课件,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1吨有多重。如:通过课件演示由1袋50千克的大米到20袋这样的大米,由2个25千克重的同学到4个、40个这样的重的同学过程,让学生对1吨有直观而强烈的感受。
我把全班分成了四个小组,并给四个组取上名字:“开心队”、“快乐队”、“智慧队”、“机灵队”,对表现好的小组通过“树上画苹果”的形式进行激励,还有同桌互评,在习题纸上画笑脸,及时表扬等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当中。
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虽然设计了三个环节的活动体验,但教学时过快,学生可以感受再充分些,对于“1吨重不重”之类,渲染得不够,学生感叹得没那么的强烈。教学完这三个环节后,可以追问:1吨相当于多少袋这样的大米?到少个这样重的同学?等,让学生建立起1吨的重量相当于多少个身边的熟悉的事物的概念,让教学落到实处,其实之前设计有个环节,试上时学生答不上删掉了,事后再问学生时学生都能很好地举出实例,可能是低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讲“大鲸鱼”的时候,我想到的是“金鱼”才会让听课老师觉得我没有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还有请学生举例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吨表示,学生说:大米,我当时想的是1袋大米,其实一粒大米用“克”,多少大米用“吨”,这样处理更直接、有效、水到渠成,当时根本想不到那么多,很大的一败笔。
由于第一次教三年级,对于一些说法我不知道是正确的,导致我还是按照教案的说法教学,比较呆板。如9吨=( )千克时,有学生提出:因为1000千克=1吨,所以9吨=9000千克,这种说法也对,可以适当引导多种方法,灵活处理。
由于生源的问题,课本上的有些题目我进行了调整,改变,有的没有采用,从整体上题目设计有层次,但可以更完善。比如( )千克= ( )吨,这样的开放题的位置可以放最后,让学生好好地说一说。又如一棵白菜重1吨,多少棵这样的白菜重1吨,由于怕学生答不上来,没有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反馈,而是请好的学生说了说,放手少了些。
教学中的语言不够简洁,提问和回答都比较琐碎,当学生表述不出来时,有心急帮学生说。板书过于简单,可以更精细些。
描写认识实习个人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大学第的一次认知实习就这样结束了,尽管只有四天时间,但是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们对实际的化肥工厂有了了解和认识。通过这次实习,我们熟悉了氨和尿素合成的相关工作以及相关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了解了化肥工厂的相关知识。
这次实习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了解化学化工基础知识,与化工工程实际联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而这次认知实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了解工厂的生产概况,了解生产中的主要设备结构和用途。培养运用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知识去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建立初步的工程技术观点。对原材料的来源、性能有初步的了解。掌握工厂生成反应原理和生产工艺技能,了解生产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环保与安全问题。
在20xx年7月份,我们按照安排去了涪陵建峰化工化肥厂开始了期待的实习。虽然只有短暂的四天,但在带队老师和工厂相关人员的的细心介绍和耐心指导下,我学习到了很多在书本上了解不到的东西。
我们这次实习,是在涪陵的建峰化肥厂。在车间师傅和带队老师的详细讲解和悉心指导下,我们了解了各个工段的设备和操控系统,初步了解了工厂各个工段的工艺指标,对工厂的管理制度也进行了简单的了解。了解化工生产的方法和工艺流程,了解生产中的技术革新措施,并注意新技术发展趋势,接受安全与劳动纪律教育,增强安全生产集体观念;重点了解主要机器和设备的类型、结构、作用原理,以及它们在生产流程的作用地位。
在实习的第一天,工厂的工作人员就给我们讲解了化工长的相关安全知识。我们要学会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也就是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而安全生产也是个人及家庭幸福的需要,同时也是考虑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社会的影响。工作人员还给我们讲了化肥生产区的相关注意事项,一共有十四点:
防火、防暴区内禁止吸烟。
生产区内禁止带进小孩。
禁火区内禁止阻火器行驶。
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情。
在班前、班上不允许喝酒。
不准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及衣物。
不按规定穿戴工作服的不准进入现场。
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和工具不准动用。
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停机检修后的设备不经彻底检查不准使用。
描写认识实习个人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认识实习报告 | 2000字 | 3000字 | 4000字 | 5000字
3.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如地形、地貌、河流、气候等概况。
4.实习区社会经济概况。
三、地
描写认识实习个人心得体会和感想(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